《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君兰回握住李邺的手,紧紧的,坚定无比的。而后与李邺相对一笑,都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风雨无阻坚如磐石一般的情愫。

陶君兰禁不住想:只要和李邺一直这么双手交握,哪怕是地狱火海,她也敢跟着一起去的。

此时此刻,不管是顾虑,还是别的什么阻碍,都被她抛在了脑后。余下的只有满心的情意;用过晚饭,又坐着窃窃说了一阵悄悄话后,李邺便是在陶君兰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赶在宵禁之前走了。

待到李邺走后,陶君兰便是将青姑姑和丁嬷嬷青枣都叫在了一处,轻声的将自己和李邺之间的决定说了:“我已经答应了王爷,会进王府。”

青姑姑讶然的抬头,根本没料到事情发展得这样快——她今天还和丁嬷嬷感慨呢,也不知道李邺什么时候才能抱得美人归。结果,这会子陶君兰就告诉她,这事儿成了!你说,她能不吃惊?不过吃惊过后,却是满满的欢喜,笑着拍了一下手掌,高兴道:“这就对了!”

听着青姑姑这样的语气,陶君兰的面上不争气的浮出淡淡的红晕来,眼神也不敢落在实处。

丁嬷嬷和陶君兰之间自是比不上青姑姑的那般随性亲热,虽然也是欢喜,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恰到好处:“既是如此,那有些事情姑娘也该准备起来了。”至于准备什么,丁嬷嬷没说破,不过谁又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

倒是青枣傻乎乎的问了一句:“进府?什么府?在这里不好么?”青枣虽然知道了李邺的身份,可是始终却也没有那个觉悟——谁让李邺每次来的时候,都随性得厉害,根本不像是个王爷呢?所以,此时大约所有人里也就青枣最是懵懂了。

青枣这么一句,倒是让陶君兰忍不住轻笑出声,不过她也没对青枣解释,只是又继续道:“若就这么进府,我大约也就能勉强算是个妾。说不定连个妾的名头都没有——所以,我决定答应皇后的招揽。若是能以侧妃的身份入府,将来我的日子能好过些不说,就是将来有了孩子,地位也不至于太尴尬。”

毕竟,侧妃和妾之间,虽说其实真追究起来是没多大区别的,可是侧妃毕竟是有正儿八经的诰封的,走出去了,那和只有一个名头的妾侍,那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陶君兰的主意,她甚至也没问过李邺。当然,她心里明白,李邺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打算的。甚至,她隐隐觉得,皇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李邺说不得是推波助澜过的。

换句话说,就算这并不是李邺的主意,她也是会冒险一搏的。不是她名利,更不是她舍不得名分。而是她心里明白,若是她真的就只是一个侍妾,那么将来她是永远也无法堂堂正正的站在李邺身边的。就是她的孩子……

她毕竟也是有自己的骄傲,不是吗?至于皇后的利用——不过是见招拆招罢了。一旦进了王府,皇后还能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成?

而她这番一出口,青姑姑和丁嬷嬷的面色都顿时变了。青姑姑皱着眉头急道:“你怎能如此冒险?皇后那——”

“我心里有数。”陶君兰不容反驳的打断了青姑姑,面上是坚定与执拗。末了又轻叹一声:“姑姑,我若只是侍妾,将来他也会被此诟病的。”宠爱侧妃没什么,毕竟只要不过分的打压正妻就不算逾越,可宠爱妾侍呢?不仅会引起内宅争端,就是名声上也不好听。

换句话说,侧妃毕竟是过了明路的,和正妃也差不了多少。侧妃的孩子,在正妃无子的情况下,也算是嫡子了。可妾侍呢?妾侍的孩子,永远只能是庶子。即便是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除非过给正妃,那么永远没有继承王府的机会。侍妾,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她不想做个玩意儿。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永远低人一头。所以,在有选择的机会下,而这个选择又不算是伤天害理妨害别人的情况下,她又为什么不去选一条更好的路呢?

这,大概也算是她的一点点野心和自私吧?她并不是不相信李邺会给她最好的,不会让她委屈。可是她并不想要做个什么都依赖李邺的女人。至少,她不想要在将来被其他人排挤算计的时候,还要去找李邺哭诉和帮忙。

而她的这一句轻叹,却是彻底的让青姑姑将反对的话咽了下去。

丁嬷嬷适时开口提醒一句:“沾上容易甩开难。不过若是姑娘做好了决定,我们自也是不会反对的。姑娘自己拿定主意就是。”

陶君兰浅笑点头:“放心,不管如何,我都有分寸的,断不会为了别人,去伤害我自己的家人。”李邺将来会是她的夫,是她的天,是她孩子的父亲,自然是最重要的家人。她如何会伤害自己重要的家人?她做这一切,也是为了能和他一起并肩携手走下去,又如何会本末倒置?

在陶君兰笃定自信的笑容下,青姑姑纵然还有些觉得不妥,却也是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口了。李邺纵然是她最心疼的,可陶君兰也是她心疼的,她无论如何也开不了那个口,去劝陶君兰心甘情愿的做个玩意儿一样的侍妾。那样,也未免太委屈了陶君兰了。

随后,青姑姑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你要进府,我自是不能离了的。当初你说要给我养老的话,我可也还记着。”

陶君兰笑着靠近青姑姑的怀里:“自是不能忘的。姑姑若是不肯跟着我,我绑也是要绑着姑姑去的。”顿了顿又看向丁嬷嬷:“嬷嬷是个什么意思?”

丁嬷嬷闻言也笑了:“当初王爷既将我留在姑娘身边伺候,自然就没有再让我离开的道理。姑娘不嫌弃我老就行了。”

“我又怎么会嫌弃嬷嬷?况且嬷嬷也不老啊。”陶君兰笑容越发灿烂,最后才看向青枣道:“青枣,王府里规矩森严,你从小也没怎么学过什么规矩,去了也是拘束,所以我却是不打算带你了。再说过两年你也到了定亲的年纪——”

一听陶君兰不打算带她了,青枣的大眼睛里顿时就蒙上了一层水雾,紧紧攥着陶君兰的手不肯松开,哭得无比凄惨:“姑娘若不带我去,那我该去哪里?姑娘嫌弃我了?我也不嫁人,我要一辈子跟着君兰姐!”

看青枣如此凄惨的样子,陶君兰再也绷不住的心软了,叹了一口气声音越发柔和的劝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在外头不好么?进了王府,可就没有自由了。再说了,以后也不是见不着了——”

青枣抓着陶君兰的手,死死不肯松开,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陶君兰到底拗不过,再加上青姑姑和丁嬷嬷都说规矩可以慢慢学,最终还是只能应了。

如此,有了三个贴心的人跟着,陶君兰对进府的事情,又多了几分底气。大宅院里,别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身边人的忠心。若是没个贴心忠心的人,那就相当于没了手也没脚,举步维艰。

这一点,作为做了陶家大小姐十多年的陶君兰来说,也是再明白不过的。;

第一卷 第119章 忐忑

当然,这件事情陶君兰也不会瞒着李邺。李邺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李邺的反应是:“皇后既是开了口,做晚辈哪里有不遵命的道理?”

陶君兰仰头看着李邺,总觉得李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有一种说不出的邪恶感。当下不由得挑眉,压低声音悄悄问;“你说,是不是你设计的这件事情?我怎么觉着,你这是将皇后牵着鼻子走了?皇后做了这件事情,我怎么觉得最后得利的是你呢?”

李邺笑着,蓦然伸出手来在陶君兰的脸上拧了一把,入手一片滑腻温润,顿时爱不释手的又多揉搓了几下,最后才唇角一挑答道:“你说呢?”竟是给出了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陶君兰拍开李邺的手,看了一眼就在门外候着的青枣,脸上绯红一片,轻啐了一口:“倒是我以前看走眼了。”以前她以为李邺是个温润君子,谦和而又善良。可是现在她才算是明白了,君子不过是一层表象罢了。

真正的李邺,应该是现在站在她面前挑唇笑得意味深长的人才对。而且,这样随便捏女子脸颊的,还一脸意犹未尽的人,怎么可能是君子?

不仅是她看走眼了,只怕所有人都看走了眼。更不知道多少人,被他这幅样子给欺骗住了。

面对陶君兰的轻啐,李邺却也不恼,反而笑得越发灿烂,“不管如何,总归是你的夫君就是了。”

这话登时让陶君兰闹了个大红脸,捏了个粉拳敲过去:“在胡说什么?什么夫君不夫君的?”纵然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可到底还没有正式的有过仪式,可李邺就这么一本正经的天天挂在了嘴上,她又怎么能够不羞恼?

况且,青枣还在那儿站着呢,听见了又该怎么想?还有青姑姑和丁嬷嬷呢。

李邺眼疾手快的将陶君兰的拳头给握在了掌心里,紧紧的攥住也不让她再逃,将她拉进怀里,将下巴轻轻搁在她的发髻上,闻着发髻上淡淡的幽香,他这才低声轻问道:“你如今才知道我是这幅样子,你可会讨厌?”

问这话的时候,李邺心里不是不紧张的。因为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平日表现出来的样子,和真正的他,到底相差大到了什么程度。虽然有意无意的,他在陶君兰面前也开始展露真正的自己,可是他还是禁不住害怕——怕陶君兰喜欢的,是那个温润如玉,谦和君子的他。而偏偏,那却并不是真正的他。所以,她可曾失望?可会觉得落差太大?可会觉得厌恶?

这些问题,都紧紧的摄住了李邺的心,让他不得不紧张;陶君兰轻轻摇摇头,又觉得他问得有些可笑,甚至忍不住的轻笑了一声:“呵,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若是讨厌,我又如何会与你如此?做君子固然好,可是活在这世上,我还是宁愿你精明世故一点才好。再说了——以前你那副样子,可比不上现在这样。”以前谪仙一样的二皇子,好则好,可总让人觉得有些遥远,不敢轻易靠近,唯恐亵渎了那份飘然出尘。可现在的端王李邺,却是让她陡然觉得触手可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