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君兰自是一头雾水:“这如何可能?她在深宫之中,我在宫外。纵然进宫也不过去太后和皇后那儿走一遭罢了。之所以认识,也是之前偶然碰到过了两回罢了。上一回,还是九公主介绍与我认识的。”

九公主自然也想起了那一茬:“的确是如此。再说了,纵然私底下有些不和,也不该那般说话才是。”

宫里都哪怕死底下有再深的仇怨,也是坚决不会在表面上露出半点的。反而面上还要亲亲热热的,哪里会如此?

想想的确也是这个道理,八公主摇摇头苦笑:“那便是不知道为何如此了。”

“许是嫌我多嘴了罢。”陶君兰嘲讽一笑,岔开话题:“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差不多也该往回走了。一会儿还要服侍太后用饭呢。”

于是三人便是又往回走。走回去时辰倒是刚好,叫醒了太后,服侍太后梳洗过后,正准备穿膳。那头倒是有人过来与太后回禀宜妃的事情:“宜妃娘娘动了胎气,皇上已经赶过去了。”

太后一惊,不由重视道:“怎么好好的突然动了胎气?可是坐车的缘故?”

“是摔了一跤;

。”回话的内侍忙解释,“太医诊断后说颇有些严重,将来说不得会早产。”

陶君兰倒是没想到这样严重,当下倒是微微挑眉,和八公主九公主对视了一眼。

内侍又道:“还好八公主和九公主路过帮了一把,不然如今也不知是什么情形。宜妃娘娘特地让奴才向二位公主道谢。”

太后看了一眼八公主和九公主,点点头:“这事儿我知道了,你回去罢。让宜妃好好养着。”

待到内侍走后,太后倒是疑惑的看了一眼陶君兰:“你们三人不是一同出去的,怎么的就小八和小九遇到宜妃了?”

陶君兰自是不好说实话,便是遮掩过去:“我走在后头,拐错了弯儿,倒是和她们分散了。”

这么说也说得过去,当下太后也没深究,点点头不再问这事儿了。末了又叹了一口气:“好好的也不知怎么摔了一跤?”

八公主摇摇头:“我们瞧见的时候,倒是已经摔在地上了。却也不知道为何摔了。宜妃娘娘没说,我们自也没问。”

因了这事儿,太后胃口也影响了不少,倒是没吃多少。

待到服侍完太后,陶君兰他们三个这才一起随便用了些。末了才告辞回自己的庄子。

刚到行宫门口,李邺他们三个倒是都齐刷刷的等在那儿了。

陶君兰和李邺老夫老妻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便是打趣八公主九公主:“驸马果真体贴。真真是极好的。且快回去罢,不然驸马可是要有怨言了。”

八公主笑着摇头,到底没打趣回去。九公主成亲晚,倒是面皮薄,头都埋了下去,羞得不行。不过却也是十分甜蜜就是了。

八公主和九公主离得远些,都是坐车。陶君兰他们的庄子就在边上,于是便也不着急,慢慢的往回走——因不敢让李邺太过劳累,所以纵然如今已经可以自己走了,此时却也是让他坐的椅子。让王如推着。

陶君兰让王如跟在后头,她自己推着李邺往前走。

二人一边走一面说话,随着徐徐的夜风和漫天星子,倒是也别有一种温馨在里头。

“宜妃动了抬起,父皇十分担心。”李邺忽的说起了这事儿,倒是有那么几分嘲讽的意思:“连着政务都丢下了半日。”

其中还有一封加急信件。不得不说,到底宜妃肚子里那块肉在皇帝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陶君兰低头看了一眼李邺头上的白玉发冠,笑了笑:“怎么,难不成你还嫉妒起来了?”

李邺摇摇头,低声道:“只是担忧罢了。如此行事,难免……”显得昏庸了。

陶君兰明白李邺的意思,却也没再说话,只叹了一口气:“皇上似又老了几分。和那会子在德安宫初见的时候,已是有些判若两人了。”;

第一卷 第402章

如今再回忆起德安宫那会儿,陶君兰倒是已经生出了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来。

那时候的皇帝,虽说也不算年轻,却也绝算不上老。而且自有一种威严气度在身上,叫人不敢直视。现在的皇帝,那种威严之气虽还在,却是已大不如那时。反倒是添了几分阴沉和多疑在其中。

顿了顿,陶君兰又添上一句:“老来得子,重视也是情理之中。”

李邺倒是没再说话了。

陶君兰又说了一些琐碎的事儿,想起白日里李邺和庄王武王的那些话,便是又问了一句;”这般和庄王武王过不去,会不会太得罪人了?”

“若我们真友爱得不行,那才是有问题呢。”李邺一笑,也不解释,只是道:“这事儿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分寸。”

李邺既是这般说,陶君兰自是相信他的。

翌日李邺去伴驾,回来时面色却是十分难看。

陶君兰自是纳闷,便是关切的问:“这是怎么了?可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儿了?”

“辛攀路上遇刺,生死不知。”李邺吐出这么一句话后,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恨恨道:“必是与衡国公府有关!”

陶君兰吓了一跳,瞪了他一眼:“也不怕手疼!”顿了顿却也不知该如何才能劝慰李邺——辛攀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将,她明白李邺肯定是打算以后让辛攀掌握兵马的。而且,辛攀立功,他这次也得了实惠。如今辛攀出事,不仅是要断他的后路,更是故意在他的脸。

一个连刺杀都防不住的将军,算什么?

“你可派人去找了。”最终陶君兰只吐出这么一句话来,却是终归显得苍白无力了些。她卷起李邺的袖子,仔细查看他胳膊上的伤势,道:“你纵着急也没用,事情已是发生了,这般气坏了身子,倒是叫旁人觉得痛快了。你这会子只沉住气,想着如何弥补才好。”

“如今朝中青年将领本就少,衡国公那边的势力又占据了一大半,剩下的寥寥无几。辛攀是其中的佼佼者,只是出身不高,这才一直不被看重。”李邺缓缓呼出一口气,神色有些阴沉:“若是辛攀出事,日后其他将领难免投鼠忌器。”

若是连手底下的人都护不住,以后谁还敢来投奔他?李邺深吸一口气,竭力压住心底不停窜上来的火气。

陶君兰虽是感同身受,却也更多的是无奈:“纵你明白对方这是要断了你的根基,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想了想,她觉得她也着实办不上忙,便是干脆不再说话,起身让丫头端一碗冰镇的酸梅汤过来。又吩咐里头多加些碎冰。

此时李邺最需要的是静心。唯有静心,才能想出最好的应对之策。这也是她唯一能替李邺做的了。

李邺连着吃了两碗冰,情绪倒是渐渐平复了下来。将碗交给陶君兰收了,这才又道:“你叫人去请静平过来与我说话。”

陶君兰知道李邺这是想和陶静平商议一番,倒是觉得也是个好主意,至少有人商量着,总比一人抓瞎好;。当下忙不迭的吩咐人去将陶静平夫妻两个都叫了过来。

为了掩人耳目,只说自家庄子上送来了新鲜果子,叫他们过来尝尝。

不过,庄子上的确是刚送了新鲜的葡萄和桃子李子过来。

陶君兰让人将果子洗了些,一盘送去了书房,另一盘则留着自己和九公主吃。

不多时陶静平和九公主过来了。陶静平只来得及打了个招呼,便是被李邺拉去了书房。

九公主敏感的觉察到了些东西,便是看向陶君兰:“大姐,这是怎么了?”

“辛攀你可知道?辛攀在回京的路上遇袭了,生死不知。”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将这事儿也与九公主说了。

九公主虽说是女子,可毕竟是在宫里长大的。闻言顿时抓到了紧要之处:“那二哥会不会受影响?”

陶君兰点了点头:“辛攀本就是你二哥举荐的,如今他出事,你二哥自是要受些影响的。而且,这也太打脸了一些。”

九公主点点头,蹙眉沉吟片刻,“这事儿会是谁做的?辛攀是朝廷功臣,也得兵士拥戴。这般不仅是扼杀了朝中栋梁,更是犯了众怒。就是父皇那头,想必也是震怒罢。”

李邺苦笑:“虽未有直接证据,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对谁最有利?一向便知。”

九公主顿时沉默了,半晌才道:“贼子可恨。”

陶君兰捻起一颗李子递给九公主:“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事情了,且让他们男人操心去罢。咱们吃果子喝茶就是。”

九公主也明白这事儿她们搀和不了,索性也丢开去,接过李子咬了一口,顿时皱了眉头:“怎么这样酸?!”

陶君兰笑道:“就是这个口味的。宫里进贡的都是特地培育的,口味自然好。这个虽说不够甜,倒是也不错。别有风味。”

九公主又咬了两口,倒是尝出滋味来,不过吃了一个也不敢再吃了。这东西吃多了伤人。

“你再尝尝这个葡萄。”陶君兰将一盘子奶白色的葡萄推过去:“听说是从西域带回来的新品种。”

九公主长了一颗,顿时只觉得一股甜味儿都快到心里去了。当下点点头:“是和咱们这边的品种不同。只是太甜了。”

两人闲话一阵,只是到底都没多少心情,最后渐渐的也就沉默了下来。只是谁也懒得去找理由了,干脆便是相坐无言起来。

红螺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别扭,便是又叫人上了点心,笑着提议:“不然叫了静姨娘过来凑一桌叶子牌罢?再不然,下下棋也是不错。再不然,绣花也行啊。这么枯坐着,奴婢瞧着都觉得无聊得慌!”

陶君兰闻言撑不住笑了:“你这个丫头,倒是管起我来了;。不过你的提议也不错,却也不必叫其他人了,拿棋盘来,我和九公主下会儿棋罢。”

如此打发了一下午的时辰,又留下他们夫妻两用了晚膳,这才放了人。

待到送走了陶静平夫妻,陶君兰这才细细看李邺,见他虽仍是蹙眉,却到底没了之前的烦躁之色,便是心知商量了一下午,到底不是做了无用功。

夜里就寝时,李邺和陶君兰躺在床上说话,李邺道:“这事儿倒是可以做一做文章。这样的事情,着实叫人寒心。”

“怎么做文章?”陶君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