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议论纷纷,蔡琰长长叹息道:“知微以见著,从一个小小的仓库群,州牧便看出了曹军的战略企图,如此,还有什么担心呢?”

刘璟见众人低迷的情绪被渐渐振奋起来,他又提高声音对众官员道:“请大家放心,今年之内,我们一定会重返襄阳,那时,襄阳就将重归荆州州治。”

刘璟的承诺使官员们抑郁的情绪一扫而空,希望又回到每个人的心中,脸上开始洋溢出光泽,笑声再次在甲板上回响,刘璟深深吸一口气,凝视着江对岸的樊城,他的信心同样开始振奋起来。

“一定要回来!”……

江陵,曹军即将杀至的消息同样令全城恐慌,这里已经太久没有经历战争了,以至于人们对战争都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那是杀人于野,屠城于市的惨烈。

各种谣言在江陵城内飞传,说襄阳城满城被屠,无一幸存,说曹军粮食已尽,以人肉为食,而江陵军方及官府也并不辟谣,任由各种谣言冲击民众的心理,任恐惧在江陵城内弥漫。

江陵城几乎满城皆崩,家家户户收拾财物,扶老携幼向码头涌去,江陵码头上已是人山人海,偏偏天又下了雨,在雨中,人们跌跌撞撞奔行,哭声震天,惨景令长江也为之动容。

刘备负手站在迎宾亭内,望着一艘艘大船满载江陵民众向对岸驶去,码头上的惨象让他不由也叹了口气,可一想到人烟稀少的武陵郡,他的心也不得不变得硬狠。

刘备历经世事,深知人口的重要,没有人口,也就没有军队,如果不把大量人口迁去武陵郡,他将来何以立足?

这时,别驾庞季对刘备低声道:“才十六万人口,去填武陵郡似乎太少了一点。”

刘备点点头,他也觉得人口偏少,“那依公之言,又当如何?”

“卑职觉得有必要把南郡的人口全部迁走,这个主公的根基,岂能拱手送人?”

刘备当然也希望把南郡人口悉数迁走,只是他从沉吟一下又道:“不知现在襄阳情况如何?”

他话音刚落,有士兵禀报,“王参军和陈主薄来了!”

只见王桀和陈震撑着伞快步走来,王桀走上前笑道:“主公,刚刚得到襄阳的消息,真是上天之助!”

“进来坐下吧!”

王桀和陈震把伞交给侍卫,走进亭子里坐下,王桀道:“襄阳传来情报,江夏军已经东撤,但出乎人意料,曹军并没有大规模渡江,只派一千人入驻襄阳,我们得到的消息,曹军主力在向安陆郡方向调动。”

刘备一愣,这个情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难道曹军要放弃进攻南郡吗?

“情报属实吗?”刘备问道,这个消息着实令他困惑不解。

王桀将一卷情报递给了刘备,刘备打开看了看,是从樊城加急送来,情报上说只有一千余人渡过汉水,占领了襄阳城,而曹操十几余万大军连夜向安陆郡进发,显得非常紧急。

“难道是江夏军在安陆郡和曹军爆发了大战?”刘备自言自语。

这时庞季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狡黠,对刘备道:“上一次五万曹军占领安陆郡,卑职认为,应该是江夏军主力要夺回安陆郡,在安陆县一带爆发了激战,应该是曹操为了全歼江夏军,所以紧急赶往安陆郡。”

刘备低头沉思,他觉得刘璟不应该急于收复安陆郡,但除此之外,又别无解释,不过曹操改变计划,似乎对南郡又是一个机会。

“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刘备问在座的三人。

陈震接口说:“主公,我们是否可以乘机夺取襄阳?”

“不可!”

庞季立刻反对道:“曹仁之军很快从房陵郡杀来,我们占领襄阳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得不偿失。”

王桀也赞同庞季的意见,“现在我们应该利用曹军计划临时改变的机会,尽可能地运送南郡人口去武陵,一旦安陆郡战事平息,曹操主力还是会重新杀回襄阳,主公,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它。”

庞季心中惊讶,王桀的想法和自己一模一样,难道他也……

他迅速瞥了一眼王桀,只感觉王桀的笑容中似乎带着一丝虚伪,他心中更加疑惑了。

刘备动心了,他沉思良久,又问庞季,“庞公以为如何?”

庞季点点头,“没有三十万以上人口,将来主公何以养活军队?”

这句话刺中了刘备的软肋,他毅然点头,“各位说得不错,这次曹军临时改变计划,就是上苍在助我,我怎能不抓住这个机会!”

刘备随即下令,命令立刻调集两万军队,分为十队,奔赴南郡各地,务必将南郡人口全部迁往长江南岸,他又命庞季和王桀镇守江陵城,自己也亲率一军赶赴当阳县。

……

黑咕隆咚的夜晚,雨越下越大,天地间被一片灰蒙蒙的雨雾笼罩,在一条泥泞的官道上,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骑兵正疾速向南行军。

这是曹操最强大的五千虎豹铁骑,由大将夏侯渊率领,虎豹铁骑的原主帅是曹纯,但由于曹纯在河北训练一万乌桓骑兵,便将虎豹铁骑的指挥权交给了夏侯渊。

夏侯渊率领五千骑兵从上庸渡江,穿过房陵郡,沿着漳水河谷向南郡进发,他们必须要在三天赶到江陵。

河谷小路泥泞而狭窄,骑兵行军艰难,夏侯渊不停地催促,“快!加快速度,不准停下。”

他的压力也极大,离江陵还有三百里,但他只剩下一天时间了。

“将军!”

一名军侯迎面奔来,禀报道:“前面十里外涨水了,淹没了河谷,无法再前行,前面便是路口,只能转走大路。”

夏侯渊一言不发,猛抽一鞭战马,带着十几人疾速向前方奔去,奔出约十里,前方数十名士兵驻马在小道旁,他们见夏侯渊到来,纷纷闪开一条路。

前方河谷里,从另一边冲来一条小河水势迅猛,使河水暴涨,淹没了整个河谷,十几名骑兵躲闪不及被洪水吞没,不知所踪,军队已无法再前行。

“该死!”

夏侯渊低低骂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天色,雨雾茫茫,估计一更时分已过,如果从官道走,极可能会被刘备军队发现,让他十分为难。

“将军,天亮后雨会变小,水势就会降下去。”一名军官建议道。

夏侯渊哪里还有时间等得到天亮,现在他已别无选择,又问道:“这里是什么地界?”

“回禀江夏,这里是当阳县地界,县城离这里约三十里。”

夏侯渊随即下令道:“传我命令,大军转向官道。”

五千骑兵立刻掉头,从另一条小路向东南方向奔去,半个时辰后,五千曹军骑兵上了平坦的官道,大军加快了速度,向江陵方向猛扑而去。

……

与此同时,原本前往安陆郡曹军主力却忽然返回了樊城,军队并没有回樊城,十几万大军在比水河畔集结,开始登上大船,一艘艘大船满载着曹军士兵,向襄阳城方向驶去。

曹操骑在战马上,凝视着南方,他忍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大耳贼,你不是想要名声吗?此番就让你在劫难逃!”

……

第338章 江陵陷落

天渐渐亮了,下了数天的大雨却没有半点停止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百步外便是一片白茫茫雨雾。

今天是南郡大量迁移民众去武陵郡的第三天,一群群民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拥来,从最北面的编县到当阳县,以及东面的华容县和西面的枝江县、旍阳县,共五个县的二十余万民众离开家园,躲避战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撤往江陵,最北部的编县,大部分民众都撤向了江夏,而东面的华容县也是大都逃往江夏。

实际上只有枝江县、旍阳县和当阳县的十余万人跟随刘备向江陵撤离,官道上,近十万民众向南方迁移。

队伍中夹着牛车、驴车,人群浩浩荡荡,延绵十几里,他们搀扶老人,抱着孩子,穿着蓑衣斗篷,艰难地行走在大雨中的泥泞官道上,缓慢向南方前进。

南郡有三条官道,一条是西道,由当阳县连接枝江县、旍阳县,另一条是东道,由当阳县连接华容县,而现在民众逃难的这条路叫中道,是三条官道中最平坦宽阔的一条路。

尽管官道平坦宽阔,但依然无法提高逃难大军的行军速度,十万难民在官道上龟速难行,很多老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加上淋了一夜的雨,不断有人病死在路上。

刘备骑在一匹雄骏的战马之上,他也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率领五千士兵在两边护卫百姓前行。

此时刘备心中有些后悔了,他没有料到这些民众的行军速度竟是如此之缓慢,一天也只能走二三十里,这里离江陵还有近三百里路程,这岂不是要走十天?而且还要解决难民的食宿问题,如果是三四天,或许他还有回旋余地,但现在他要耗费十天,这里面就会有变故了。

刘备想丢下这些民众南下,但他又承担不起名誉上的损失,他只得耐住性子,不断命令士兵帮助体弱的老人,尽量加快行军速度。

“主公!”

远处一名斥候骑兵飞奔而至,急声禀报道:“启禀主公,我们发现敌情!”

刘备大吃一惊,他简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这里会出现敌情?

“是怎么回事?”他紧张地问道。

“今天刚天亮,有弟兄发现一支骑兵,约五千余人,沿着西道向南去了,骑兵速度极快,斥候们跟不上。”

刘备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忽然明白了,曹军所谓援助安陆郡是缓兵之计,就是为了迷惑自己,拖延他的南撤,然后派骑兵抢占江陵,截断自己的退路。

他顿时心慌意乱,因为下雨,江面上风浪极大,所以这几天停止了远送民众过江,还有近一半人都在北岸,包括他的家眷,如果曹军骑兵杀至,他们的战船和人口都完了。

刘备又急又悔,连忙对手下亲兵道:“速去把三将军找来!”

亲兵骑马飞奔而去,刘备催马上前对四周数千难民高声道:“各位乡亲,曹军将至,大家返回家园吧!不要遭受无妄之灾。”

数千民众一起大声叫喊:“我们愿跟随皇叔!”

“我们愿为皇叔效力!”

众人七嘴八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