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中国人,会想到为我们写脚本吗?”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窃窃私语,具是不敢相信。

而事情的起因,却要从去年的10月份说起……

青山刚昌是小学馆的当家漫画家,从1986年冬的《等我一下》在周刊《少年SUNDAY》增刊号初登场,入选第19届小学馆新人漫画大奖,并以该作品正式出道。

而他1988年开始连载的《城市风云儿》更是在92年的时候获得了第38回小学馆漫画奖,风头一时无两。

但1992年的时候,《城市风云儿的》的连载已经接近尾声,剧情早已敲定,画稿的工作几乎可以完全交由助手来完成。

正在为新作头疼的他,却在10月的一天发生了一件似乎可以称之为“命中注定”的事。

刚刚进入10月,闲来无事的青山刚昌亲自驱车前往位于千代区的小学馆总部交稿,顺道准备去银座逛逛。多日未曾走出家门的他,只觉得再不活动一下,骨头都要连到一起去了。

在总部,碰到相熟的工作人员,难免寒暄几句“青山君,《城市风云儿》的成绩很棒,期待你的新作哦!加油!”

“呵呵,正在酝酿,不日将动笔。”每每听到这样的话,笑颜以对的青山刚昌免不了一阵纠结,新作在哪,他现在还是一脑门子浆糊呢,谈什么“不日将动笔”?

就他个人而言,从小学时代起就非常喜欢阅读推理类的小说,他们那一代人,大部分都受到过“福尔摩斯”的影响,特别喜好理化方面的学科。青山刚昌小学毕业时作文写的就是“我想画私人侦探的漫画”。

只是这个理想,一直未能实现,因为,一部优秀的、卖座的漫画不仅要有好的画风,出色的题材和剧情才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必须要考虑的,还有市场的反响,之前,一本推理题材的漫画能不能获得成功,他并不知道。

但是1992年,小学馆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讲谈社的《周刊少年》上连载了漫画家佐藤文也绘制的《金田一少年记事簿》,在日本首次推出了以“推理”为题材的漫画。一经刊出,立刻取得了轰动的效果,社会上读者反响大好,不仅少年儿童喜欢看,就连成人,也不禁为之着迷,遑论十分喜爱推理故事的青山刚昌。

那个时候,他就有了一种想要画一本推理漫画的冲动,只是,《金田一少年记事簿》开了这个先河,如果他不能画出新意,只是简单的跟风,必然会埋没在《金田一》强大的光环之下。何况《少年SUNDAY》的销量跟讲谈社的《少年MAGAZINE》比,一直处于下风。

实际上青山刚昌也知道《金田一》的成功,是因为他有原著者——金城阳三郎所书写的出色的脚本。可这一点上,正是他所欠缺的。

“怎么我就没有一个出色脚本呢?”青山刚昌并非没有考虑过将现有的,已成名的推理小说改编成漫画的想法,但一来跟《金田一》的模式相同,二来,版权的问题的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听到了他的呼唤,懵然间,给了他一个机会,抑或者,这个机会本来就是他的,只是被某些不知道的因素,改变了一下轨迹。

心里正纠结着,一脑门子纷乱思绪,也让青山刚昌没有了逛银座的闲情雅致,索性准备回家休息一下。

要不说,一心不能二用,神情有些恍惚的青山刚昌,正准备下楼的当口,在电梯间之前的一处拐角处,与一名抱着一堆信件的工作人员装了个满怀。

那名工人见撞到的人是青山刚昌,忙不迭地道歉:“实在抱歉,青山样,您没事吧!”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人,公司里每一个著名的人物,是他必须认识的,即便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的名字,也必须要知道。

青山刚昌体态敦实,可经年的伏案工作让他并不强壮,无意间的一撞,险些让他跌坐在地上,回过神儿来的他,丝毫没有着闹,倒是大度地哈哈一笑,说道:“没关系,是我没有注意到你。咦?你要把这些东西拿到哪去?”

青山刚昌无意间的一瞥,发现是诸多的信件,漫画家总会有许多的粉丝,经常也会收到他们的来信,但毕竟他们无法一一回复,但出于对粉丝们的尊重,漫画社会安排专门的人以漫画家的口吻进行回复,最后交由他们签名。

这种信件多起来的时候,总要处理掉的,工人答道:“是这样的,信件太多了,前几天东京有些轻微的地震,文件室混乱不堪,现在刚刚分类好一些远期的信件进行处理。”

“哦!呵呵,打扰你工作了,我来帮你吧。”青山刚昌了然,笑着点点头,蹲下来帮着工人一起收拾散落了一地的信件,当然,其中也有自己粉丝寄给自己的信,只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众多的信件中,他发现了一封造型……很“特别”的信件,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它的体型要远远大于普通的信件,应该算是文件封也不为过。

好奇心起,取过那个厚厚的信封,题头一行字,就深深地吸引了他。

“小学馆收,《名侦探——柯南》”上面的字体不甚好看,就像一个小学生书写的,要说这样文件大小的信件,也能收到不少,大多是投稿的,但一般会寄到别的部门,也不会简简单单地写“小学馆收”原本这样的信他是毫无兴趣的。

可“名侦探”三个字,实在让他拔不下眼来。

眨眨眼,青山心道,或许,看看也能给我提供一丝灵感也差不多啊,跟工人打了声招呼:“这个……我拿走没有问题吧?”

工人回答道:“当然没有问题,这都是些没有人要的东西。”

“那我谢谢你了。”

走出了小学馆的大门,青山刚昌一路驱车疾驰,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家,取出了里面的信件,准备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侦探故事。

可当他看完第一眼,便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吃了神秘药物由天才高中生侦探变成了小孩。”巨大的伏笔之下还添加了科幻元素。

“少年侦探团?”这不就跟他小时候与几个兄弟经常玩的游戏吗?这个设定让他顿时升起了代入感。

“手表麻醉针,动力滑板,变声领结……”看着一个个新奇有趣的道具,青山刚昌的脸上就止不住的微笑。

“痴情的毛利兰,废柴的毛利小五郎……”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让青山刚昌无法自拔,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里面各种奇妙的作案手法和推理过程,就连他这个饱读推理小说的人,都暗自咋舌!

“这个……这个……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嘛!”不到十页的稿纸,写满了桥段对话,道具设定,可不管怎么看,这几乎都是一个出色的脚本,而不是一部小说。有了这个东西,他什么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动笔!

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脚本只有开头的一段,剧情也直到工藤新一吃了药物变小之后,通过变声领结和手表麻醉针以毛利小五郎的身份侦破的第一个罪案,可后面的情节明明引出,却没有了!

这让看到此处的青山刚昌如同怀里揣了二十五只耗子,百爪挠心!好不容易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再看投递的日期,青山刚昌又傻眼了。

“1992年4月2日?寄出地……大阪!?”距离他看到这个脚本,已经足足过去了半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封信被尘蒙了呢?青山不知道。

可他却知道,这个脚本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哈哈哈哈!”看完之后,兴奋的青山刚昌在自己的书房里放声大笑,就算隔音良好的书房,也依然挡不住他兴奋的笑声。

他的助手上杉弥助以为他出了什么事,赶紧冲了进来,却见到老师笑若癫狂,紧张地问道:“青山老师,您……怎么了?”

见到助手,青山刚昌好不容易收住了笑意,抖着手里的脚本:“天才啊!我发现了个天才,不知道他多大年纪,从字体上来看,他应该年纪不大。快,你去找人,找找这个寄脚本给我的人。我要见见他!”

弥助得到老师的指令立刻带着信封去邮局申请调查,而青山刚昌则拿起了手中的画笔,开始了他的创作……

只不过,弥助反馈回来的消息,让他很失望,邮局说,投递人在公共邮筒投递没有详细的地址根本无法调查。

但青山刚昌并不灰心,他相信这件事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个初稿画好。

《城市风云儿》已经完全交给弥助他们去处理了,每个漫画家的手底下,多则三五个,少则一两个助手,上色、贴网点、后期、辅助线、背景、取材都是助手们的工作。

只是如此一来,助手们全都迷糊了,本来,青山老师在他们的眼里,算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漫画家,毕竟他的风格偏向于西画,如果画稿单纯由助手来完成,很难达到他的要求,是以,画稿的时候,一般助手们都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工作量不大,也不累,在其他漫画家的助手看来,当青山老师的助手是一件十分令人羡慕的工作。

当然,他们最羡慕的还是富坚义博的助手,因为富坚义博这厮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来做,基本用不到助手。

可这一次,青山老师在助手们的眼里完全成了一个“懒人型”的漫画家,整天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是不是偷懒也不知道。把所有的画稿任务都推给了他们。

“弥助君,你知道青山老师在忙些什么呢?”青山刚昌多日来“闭门苦修”的样子,引起了其他助手的好奇。工作室内有厕所,从未见他出来,到了吃饭的时候,也是助手们轮番把饭菜送到专门的窗口,人都见不到一面,平常日里,哪能见到这种情况?

弥助实际上也不知道内情,摇摇头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老师说,他发现了一个天才,好像刚刚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脚本。”

“啊?难道是老师在准备新作了吗?太期待了。”

“好啦,赶紧干活吧!免得交不上稿,老师要骂的!”弥助制止了众人的议论,瞅了青山老师紧密的工作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