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业发展起来之后,再进入国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心里的那副蓝图已经有了一个雏形,而一旦海鑫集团上市成功,汇集起来的大量的资金,也会成为他一个个计划的有力保证!

正当韩俊越想越远的时候,他的大哥大再次响起。

韩俊微微一笑,接起电话说道:“麦克,我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很困难,但是你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简单的,对于集团来说,你此次的任务非常的关键,希望你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找到他。”

“小韩?”可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并不是麦克代森那略带“夹生”的普通话,而是吕文有些惊讶的嗓音。

韩俊一囧,连忙说道:“呃……是吕书记呀!您好您好,我还以为……呵呵。”

吕文并不介意,说道:“哦,没事,怎么?又安排什么大手笔了?”他是个聪明人,韩俊语速极快,可短短一句话,他却能从中得出些许重要的信息来。

韩俊自然不会跟他说的太明白,这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管理范围,打了个哈哈岔开了话题:“嘿,没事儿,公司里的一摊子,怎么了吕书记,您找我,有什么指示吗?”

对于他,韩俊一直是客客气气的,却不会跟于长胜那样深交,吕文呵呵一笑,显然心情不错,说道:“你们集团想要上市的事情,我已经上报到了省里,赵书记很感兴趣,刚刚接到电话,明天他就要带队来滨海时差,点名要去你那里,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啊?”省委书记要来自己厂?这个消息可太令韩俊吃惊了,省委书记是个多大的官呀!放在古代那可就是封疆大吏了。一时间,韩俊有些怔住了。

“呵呵,小韩,我可是相信你的能力,不用太刻意,只要把咱们海鑫集团,自行车厂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就行了!”吕文笑着说道,显然他对事情的缘由很是清楚,赵书记来滨海点名要去自行车厂看看,自然是想看看滨海这个国企改革的成功典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26号的时候,江总书记刚刚去了上海,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改革进程”的指示,而赵书记此举也算是相应的最高号召。毕竟海鑫集团这种深度挖潜,开源节流的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

“吕书记,这是真的吗?我就这么个小厂,也值得这么大的领导来看看?”韩俊问道。

吕文道:“这样的大事,我怎么能骗你?还是那句话,不要太刻意。”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啊,吕书记。”韩俊感谢道。

“应该的,省领导能过来,也是我们的荣幸!”

这可是大事儿!放下电话的韩俊不敢耽搁,立刻驱车赶往自行车厂,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自行车厂的厂长,当了一辈子车间主任的新厂长,见过最大的领导就是以前的厂长,现在的韩俊,听说居然省长要过来视察,怔怔地看着韩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眼神中的激动之色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黄厂长,别愣着了,赶紧找人赶制个横幅,明天一早就挂大门口去,给工人们通知一下,让他们明天都穿的整洁点,生产上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省长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好好干活!”韩俊吩咐道。

“好的!”

厂长领命而去,可他的思想跟韩俊却又有不同,总认为大领导要来,一定要做的漂漂亮亮的,韩俊虽然说的简单,可他却不能就那么简简单单地做了。

原先休息的工人全部叫回工厂,参与生产的继续生产,空闲人开始大扫除,原本自行车厂就不是一个重工业、高污染的企业,厂区还算整洁,可在黄厂长的带领下,一番轰轰烈烈的形象临时工程火热地展开着。一时间,整个儿厂区里鸡飞狗跳,他甚至还自掏腰包去买了六挂万响电光鞭炮。

而工人门听说了省长要来视察,一个个的也是干劲儿十足,办公室的人员也自发的加入到了打扫除的工作中去,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忙碌,整个儿厂区涣然一新,花坛里见不到一根儿杂草,厂区的马路上看不见一颗烟头,办公楼窗明几净,就连临近厂区一侧的住宅楼的职工宿舍,玻璃也擦的铮亮,如果不是办公楼墙体粉刷需要的时间太长,黄厂长甚至都准备找人把办公楼都从新刷一遍!

韩俊见到他们干的热火朝天,开始还有些担心三班倒的工人休息不好的问题,但见他们热情如此之高,效率也是不错,索性由他们去了。不过韩俊也很仁义的表示,今天过来大扫除的工人都算加班,让每个的热情,不由的更高了一些。

根据车程,差不多明天下午的时候赵书记才能带队过来。韩俊抽空把这个消息在集团内部做了通报,一旦赵书记心血来潮想参观一下海鑫集团的其他产业,也不至于没有个准备怠慢了领导。

第二天,赶制出来的“欢迎省委、市委领导莅临指导!”大横幅被高高地挂在了自行车厂的大门上方,迎风猎猎,就像每个工人那激动的心情,传达室的老工人根本就坐不住,隔上几分钟就站在厂大门外朝着远处张望一下。

而韩俊则没有那么坐卧不安,兴奋是有的,只是吕文在此期间不断的给他打电话,告知赵书记的行程,让他心里一直有数,倒也不显慌乱。

2点的时候,韩俊接到了吕文的电话,说是20分钟以后便能到达海鑫自行车长,韩俊则召集了一众厂领导,等在了那里,只是黄厂长的鞭炮,韩俊没让放,又不是结婚,放什么鞭炮?

说实话,赵书记韩俊在电视上见过,真人儿还是第一次见,15分钟后,警车开道,一行五六辆轿车组成的车队缓缓朝自行车厂这边驶来。而车队之后,则是大大小小的媒体采访车。

车队在工厂门口停稳,当先下来的一人差不多三十五六岁,显然跟他印象中的赵书记对不上号,而见他走到一边打开车门,左臂小心地撑着车顶,韩俊知道,这次下来的人,想必就是赵书记了。而与他随行的,还有滨海市的市委书记徐中和,副书记吕文还有秘书处的一干领导,一行十五六人。

韩俊略一打量赵书记,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一头华发,身子骨颇为硬朗,精神矍铄,没有像大多数高级官员那样不拘言笑,看到厂方当中最年轻的韩俊,他先是一怔,旋即微微一笑,微微抬手手掌平伸,指向韩俊,似乎在跟身边的吕文说着什么,吕文则笑着点头回应。

一旁的记者早扛着长枪短炮,分布四周,一时间镁光灯闪烁频频。

韩俊迎了上去,热情地说道:“欢迎赵书记莅临指导啊。”

赵书记则亲热地拉着韩俊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点头说道:“英雄出少年呐,吕书记跟我提起你,我还不相信,呵呵,走,我们去看看!”没有过多的废话,赵书记直接示意韩俊带着他四处走走。

厂区内,办公楼、车间、仓库、赵书记在韩俊和滨海市委的官员陪同下一一参观了一遍,生产井然有序,工人的工作热情极高,从这些情况来看,任谁都想象不到这个厂子在半年前还是濒临倒闭,而看着不断有重型卡车运载着刚刚从经过检测的电动车运出厂区的时候,赵书记问韩俊道:“这些车是干嘛的?”

韩俊答道:“各地的订单已经派到9月份了,现在我们也是加班加点的生产,这些车就是往各地发货的。”

赵书记听了之后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神色,微笑着说道:“生意不错嘛。”

“谢谢领导关心。”韩俊不卑不亢地说道。

“厂子搞的不错,听说你一个工人都没有裁撤?”赵书记又问。

“是的,前前后后一共上了十二条生产线,人手现在还不够用呢,准备再招聘一部分新工人。”韩俊答道。

听他这么说,赵书记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说道:“很好啊!不仅盘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还能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说道这里,赵书记转而问吕文道:“现在的年产值估计能达到多少?”

这些问题,对于一直关注自行车厂的吕文来说早就了然于胸,此时也是对答如流,微笑着说道:“根据自行车厂现在的产能,差不多年后总产值能达到一个亿,当然,现在也是因为自行车厂规模限制,如果再次扩大规模,产值一定会逐年上升的,而且,要是海鑫集团上市成功了的话,有大量资金支持下,也更方便于扩大生产。”说完,不着痕迹地冲韩俊使了使眼色,让韩俊心下大乐。

“唔……”赵书记沉吟了一下,眼神中却是透着对吕文的赞许。

他这次来,就是为了实地看看海鑫自行车厂的实际情况,他是经历过“大跃进”的人,对于虚报,浮夸深有感触也是深恶痛绝,现在听说滨海出了一个海鑫集团,接手一个负债两个亿的濒临倒闭的企业居然立刻就能焕发出生机,且生意蒸蒸日上。

对于这个消息,就他个人而言是十分认可的,不过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加上海鑫集团要求上市,却因为成立年限不够,吕文给他打了报告希望他能从中斡旋一下,才有心过来看看,海鑫集团究竟是不是向吕文说的那般出色。

参观的过程中,他随机询问了不少工人,得到的回答无不透着对新入主的海鑫集团浓浓的敬意和强烈的认同感,赵书记也相信吕文所言非虚。

不免对韩俊这个英俊的青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一个有为青年啊!

只是,对于吕文所提到的“上市”的事情,赵书记并没有做出什么明确的答复,没有说帮忙,也没有说不管,直接就没有接这个茬,让韩俊心里也有些没底,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或许,这就是高官的城府?韩俊不得而知。

参观结束后,赵书记对于海鑫集团在企改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改革就要向海鑫看齐的指示。同时迎合中央的最高指示,再次提出深化改革的步伐要进一步的加大云云。

这些东西,韩俊整天听,不免觉得有些乏味,不过省长能过来,加上媒体的渲染,起码在知名度上和企业的形象上将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