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总,现在国内的市场可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现在VCD一千块出头一台,也不见得是所有人都能买的起,还有更多的人买不起VCD,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广大农村就没有需求了吗?”韩俊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听电话那头的姜万勐没有发表意见,便接着说道:“这批货的确比较落伍,可收钱没人要,那白送呢?”

“白送?可这跟做广告有什么关系?”原本还有点儿明白的姜万勐,被韩俊这一绕,忽然有些糊涂了。白送?这破烂玩意儿白送有要的也少呀。

“现在城市里市场没有饱和,那也是针对新型机器来说的,单碟机必然没有市场,可是很多欠发达地区,他们甚至也仅仅刚刚通电,刚刚用上电视,您想,如果您将这批机器,送给贫困地区,同时在光盘上,附送一些农、林、牧、渔等专业教学、技术指导光盘,农民们会不会感谢你?”韩俊说道。

“这……”姜万勐心中打动,韩俊说到这里,他就完全明白了,如果到这会儿他还不明白的话,那脑袋可就真就跟被厕所门挤过一样了。

“能行吗!?”姜万勐问道,毕竟这批机器虽然性能各方面都很出色,但毕竟在款式上略逊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三碟连放机,认可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韩俊撇撇嘴说道:“为什么不行?别以为现在三碟机很普及,那也只是大城市而已,咱们这次不做大城市,专找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地区,和一些城市贫困郊区,我们就是一分钱不要,就是要把农业科技以这种方式传播下去!”

“好!我干了!”韩俊一番话,说的姜万勐也热血沸腾的,身为政协委员的他,当然知道被老百姓认可的好处,企业家不仅仅需要钱,也是需要名声的。一个好名声在现在的他看来,远比一亿人民币来的重要,如果这一亿人民币能给他带来一个好名声,他根本不介意再多花一亿。

而韩俊却接着说道:“不要着急,姜总,做好事儿不留名可不符合规矩,您要这么做,还要大张旗鼓地这么做,要告诉媒体,告诉全国的媒体,我们海鑫集团也会大力的配合你,反正我对外贸易部的业务员最近也闲的慌,恐怕你那边的业务员也是同样的状态吧?哈哈。”

“嘿!可不是?”韩俊这个办法,彻底将横亘在姜万勐心头那块巨石移去。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正所谓当局者迷,他总是在担心他这价值一亿多的货该怎么办?完全没有想到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迂回一下,虽然损失不可避免,但韩俊的这个法子却将“损失”转化为了“投资”,对于企业形象的投资,也是姜万勐一直在做的。

俩人又就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因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不管是万俊还是海鑫集团,对外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闲的可以,所以,他们被当仁不让地利用了起来,担纲这次赠送任务。

此行的目标面向全国,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大量赠送VCD,而至于光盘,则没有一点娱乐的性质,完全是有关于致富的信息,比如农业科技等相关的关盘,而仅仅光盘这一项,就得让姜万勐多支付出两百多万。

考虑到他目前的经济状况,韩俊表示他会积极配合,不仅支持人力,也支持财力,当然,对于媒体上,则宣称是两家公司和做对于社会的一种回馈活动!

商讨一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个想法韩俊虽然算作是急中生智,可随着跟姜万勐交谈的深入,俩人不约而同地发现,慈善,应该当成一个长期的事业来做。

只是目前万俊的困境,让他们必须首先正视起来,想要做慈善,也得等万俊度过了这个坎儿才行!

因为韩俊有着《滨海都市报》的良好“合作”关系,万俊也效仿海鑫的这种做法,在合肥扶持了一家当地的媒体,作为万俊的喉舌。

跟韩俊商讨过后没有多久,万俊立刻做出反应,直接组织人力物力开始备货,然后通过亲万俊的媒体对外宣布万俊公司的计划。

与此同时,远在滨海的韩俊也通过《滨海都市报》发表声明:支持万俊公司的这种做法,作为他们唯一的合作伙伴,海鑫集团也不落人后,将积极配合万俊公司的“科技下乡”的举动。

媒体震动了。

他们震动的,并不是万俊公司这种回馈社会的举动,因为每一年,都会有许多所谓乐善好施的商人捐助一些类似希望小学的工程。但没有一个跟万俊公司规模如此之大,投入如此之多的举动。

进30万台VCD,虽然是个娱乐设施,可预知配套的,却是实实在在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光盘。仅仅这一项投入,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遑论那价值过亿元的VCD机器了!

“万俊公司:取之于民,回馈于民。”

“万俊、海鑫,民营企业的楷模!”

“致富不忘人民,万俊公司总经理姜万勐说:‘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如此规模的免费赠送,价值过亿元,国内尚属首例。”

“万俊公司,我只能说声——佩服!”

“海鑫集团,万俊公司的忠实盟友,在此次活动活动中出力甚巨……”

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鲜花,荣誉,不要钱一般向海鑫集团、万俊公司涌来……

每个省份,都会有他的明星市,也会有他的贫困区,山东安徽两地因为近水楼台,某些贫困县首先成为第一批获益的人。

而这样的人,正越来越多……

虽然韩俊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万俊摆脱惨重损失的困局,虽然仅仅是为了炒作,虽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万俊,记住海鑫。

可是,看着报纸上长篇累牍地的报道,看着电视上得到赠送的人的笑脸,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韩俊还是姜万勐,心里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或许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欲望,乃烦恼之源;助人,为快乐之本。”

这似乎成了一种心灵的涤荡,“或许比起赚钱,也有另外一种让人身心舒畅的事情啊!”韩俊在心里如是想到。

而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出乎”了韩俊的预料。

这件事情,俩人从一开始就打算将其做成一个长期的事业,毕竟近三十万的VCD凭着一两个部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送的完的,而为了保证这批VCD和教学光碟能真正到达需要它的人的手里,韩俊建议姜万勐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监守自盗的产生,这样一来,也无形中延长了这件事的进行程度。

不过,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媒体的关注起被无限拉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海鑫集团和万俊公司的曝光率一直出于一个很高的程度。

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万俊VCD国内销量的激增!这是俩人都想过,却没想到效果会如此之快的。

其次,万俊公司和海鑫集团联合起来的这次善举,因为有着长期进行的迹象,彻底打消了某些人对于万俊公司“纯属炒作”的风言风语。实际上,那种“炒作”的留言很难站得住脚,即便韩俊还真就想炒作,但在外人看来,这种“炒作”的成本实在太高昂了一些,超过一亿的投入,谁没事儿拿这个炒作呀?

而最后,也是最让韩俊和姜万勐意外的是,俩人的这次联合行动,惊动了各自的省委领导。

97年4月份,赵书记因为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接任者是从江西调任至此得吴书记,甫一上任,便见到海鑫的一个民营企业居然搞出如此大手笔的举动,实属不易,原计划就要去滨海视察的他,专程去了一趟海鑫集团。

韩俊见到了新领导,送他了一句话,颇值得韩俊玩味“你们做的不错,领导们都看在眼里。”领导口中的领导,又会是谁?

韩俊没做多想……

原本,韩俊跟姜万勐俩人只是想让公司的名声、影响力大增一下,惊动了领导们却实属意外,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管是万俊还是海鑫,此事一出,在各级领导印象中,便是一个有极强的经济实力,有极强的社会责任心的企业。

领导们关注了,以后的发展之路,会困难吗?对于接二连三的意外之喜,韩俊也只能摇头苦笑,这是运气好吗?或许是,抑或许不是。

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万俊公司的这种善举持肯定态度,A&D的胡新宇就是其中之一。

万俊公司这种大赠送的策略一出,他也只能徒呼奈何,即便他加大了生产,依然敌不过万俊的强势。

有的手下甚至给他支招,让他揭穿万俊的“阴谋”,让别人都知道,万俊公司之所以赠送那些VCD是因为他们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遇阻,转而借花献佛的。

可这话他能说吗?能由他来说吗?显然是不能的!即便是随便找个不相干的人来说这话,得到的,也一定是被别人喷的一头一脸的口水。

万俊公司虽然赠送的是单碟VCD,可你也得看人家赠送的是些什么地方呀?哪一个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碟就够用,送三碟的去显摆吗?而且,如果说人家作秀,人家是无奈之举,可一下子送出电几十万台的VCD,谁能随便做这样的秀?谁有能力做这样的秀?

一时间,万俊集团的声望在国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天请求采访的记者人流不断。

危机……似乎过去了……

第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的合作(上)

就在韩俊为了万俊公司的事情,跟姜万勐“东奔西跑”的时候,远在美国的麦克代森也没有闲着。

既然维斯格给他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条件,他自然要好好地利用一下。

当初跟维斯格联系的,是通用公司广告部的一位负责人,他们希望ICQ可以以软性广告的形式,将通用公司的汽车广告发送给数以百万计的ICQ用户,合作的过程也非常的愉快。

美国跟中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所谓的“关系”并不看重,他们更为务实,而“关系”并非一点用处都没有,至少他减少了麦克代森很多的麻烦,“熟人好办事”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当然,在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