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航海-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摆尾。孙登稳稳的坐在马鞍上,腰杆挺得笔直,一手拽着缰绳,抬起头看着特牧城,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大兄这次发了财呢。”

诸葛恪会意的笑了,他跳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孙登马前,伸手拉住了战马,战马停住了,被诸葛恪牵着向城门走去。谢景带着人跟在后面,一个亲卫紧跑几步,赶到正在检查的士卒面前,那士卒听了,抬起头看了一眼,连忙喝了一声:“列队,迎接吴太子。”说着,一面带人列队,一面派人去汇报,时间不长,门候从城门里小跑了出来,一边走着一边整理盔甲,赶到孙登面前,深施一礼:“越国特牧城平阳门司马吴粲,拜见太子殿下。”

“吴粲?”孙登愣了一下,低头打量了他一眼,翻身下马,双手抚起吴粲:“可是乌程吴粲?”

吴粲笑了笑:“贱名不敢有污尊耳,正是在下。”

“唉呀,你……你怎么在这里做个门侯?”孙登连连摇头:“当年顾孝则看中的名士,现在就在特牧城做个门候?是越国的人才太多,还是吴君太淡泊了?”

吴粲一边将孙登一行往里引,一边笑道:“哪里,我入越不过一年,适逢其会,参加了西卷城之战,便升为特牧城平阳门司马,已经心满意足了。”

孙登一愣,不免有些尴尬。他是听说过吴粲的名字的,知道这个人曾经得到顾邵的推荐进入士林,名声不错,突然在特牧城看到他做一个城门司马,不免有些意外,心里便有了拉拢之意,没想到吴粲却说他参加了西卷城之战,也就是说这个人曾经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而他却一点也不知道。他回头看了一眼诸葛恪,诸葛恪苦笑了一声,递了一个眼色。孙登便没有再问,进了城,问了去王宫的路,和吴粲告别,自去王宫。

“太子,吴粲在宫里做过三年的郎官,因为暨艳案受牵连,他一直没有能升迁,去年越王起兵征讨扶南时,他便从吴国来到越国。西卷城大战的时候,他是越王后的帐下任书佐,出过不少好主意。”

诸葛恪小声的把吴粲的情况说了一遍。孙登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件事大伤元气啊。吴粲这样的人才,宁可到越国来做个书佐,都不愿意在吴国做官,吴国以后还怎么和越国争锋?”

诸葛恪犹豫了一下:“太子,臣以为,大王此举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江东士族的势力太大,而且又抱成团,如果任由他们发展的话,这江东之事以后由谁做主还真是说不准的事。张温区区一个中郎将,就敢用联姻的方式向大王叫阵,显然是有所恃仗,如果不把这股势头打下去,以后谁还能控制得住江东的局面?江东是太子父子的江东,不仅仅是江东人的江东。”

孙登侧过头看了一眼诸葛恪,没有吭声。他知道自己失言了,诸葛恪和谢景都是江北人,他们对江东人的防备正如江东人对他们的不满一样深厚,说到底,这里面争夺的是利益,谁也不会让步的。他来之前刚刚接到消息,丞相孙邵已经去世了,谁将接任丞相,是江东人还是江北人,扯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孙权人在柴桑,心思却在建邺,他发急报来,要孙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柴桑主持军务,他自己要赶回建邺处理这件事,而孙登就是因此赶到特牧城来和孙绍商量的。

谢景被孙绍漫天要价吓晕了,根本没有多想就回了日南,孙登一听他的回报,气得差点发脾气。孙绍这哪里是在谈生意,他是在讹诈啊,你没听说吗,他只打算卖一半,那一半干什么?当然是卖给蜀国了。蜀国如果买了,而吴国不买,那吴国岂不是又落了下风?一想到面对蜀国的几百架连弩,孙登就不自由主的后怕,这根本不是你要不要买的问题,而是必须买,问题只在于能不能尽量少花点钱,甚至不花钱。

他一面命令吕岱先带着大军向北赶,一面快马加鞭的亲自赶到特牧城面见孙绍,无论如何,他都要至少带两百架的连弩走。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劝阻孙绍把连弩卖给蜀国,至少要少卖一些,要不然的话,吴蜀两国就都成了冤大头了。

到了王宫门口,孙登刚站了一会儿,孙鲁班就从里面冲了出来,拉着孙登就往里走,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的说道:“兄长,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你啊。唉呀,看你一脸的倦色,不会是几天没睡觉吧?”

孙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虽然不是没睡觉,也算是披星戴月,每天只休息三四个时辰,有一夜是睡在山林里的,听着虎啸入睡,也算是难得的阅历。”

“怎么了,是不是出事了?”孙鲁班柳眉一皱,担心的看着孙登:“你这么急着来见大兄,是不是建邺出事了?”

孙登点点头,看了一眼正殿的方向,殿外有一辆马车,有十几个身材高大的士卒围着,手中的旌旗虽然卷着,可是隐约看得出仿佛是蜀国的使者。

“蜀国的使者来了?”

“嗯,前几天就到了,大兄一直没时间见他们,今天才抽出时间,没想到你就来了。”孙鲁班顺口说道,把孙登拉进了侧殿:“你过来,先跟我说说究竟出了什么事,如果需要的话,我说不定能帮得上你忙。”

孙登笑了:“正要来找妹妹帮忙呢。你现在也是名将了,如果能带着几千精兵去帮父王,我吴军的士气肯定大增的。西卷城外一战,大虎公主的威名可是如雷贯耳啊。”

孙鲁班红了脸,又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拉着孙登进了侧殿,孙尚香正好也在,孙登连忙上前见礼,坐下喝了几杯水,把吴蜀要开战的事情一说,当然了,在他的嘴里,肯定是蜀国借机生事,吴国只是被动防卫了。

孙尚香皱了皱眉头:“那张裔现在何处?”

孙登舔了舔嘴唇:“还在建邺。”

孙尚香哼了一声,瞪了孙登一眼,不再说话。孙登十分尴尬,求助的看向孙鲁班。孙鲁班到底是少女心性,没听出孙尚香问那句话的用意,她挠了挠头道:“这么说来,这事还真有些难办。如果换了别人,我便带了大军去帮父王打仗也是应该的,可是关将军却是银屏嫂嫂的阿翁,我总不能和他对阵吧?要不是银屏嫂嫂关照我,让摧锋营护着我的安全,我怎么可能立那么大的功劳。不行,不行,这事还要再商量。”

孙登的眼神顿时暗了下来。

第八十三章 军备竞赛

孙鲁班看着孙登,十分为难,一方面她是好战心切,刚在战场上逞了一次威风,还没过瘾,恨不得再有机会大战一场,另一方面她虽然为了一个将军而离开了吴国,来到越国,但是在她的心里,吴越其实还是一家,父王也好,大兄也好,都是姓孙的,帮谁不是帮啊。如果不是关羽领兵,她根本不会考虑太多,一定会要求参战,既过了瘾,又能帮上父王,多好的事啊。

可是牵涉到关羽,这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孙鲁班虽然心机少,可是她不笨,她当然知道西卷城外一战,是关凤成就了她的名声,如果不是关凤让丁奉带着摧锋营护着她,就凭她和那些飞虎营的女卒,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为逃命都快要疯了的扶南兵,她们再勇猛,最多也只能多杀伤一些扶南士卒,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被溃兵吞没的命运。

出于非常简单的感激心理,孙鲁班不愿意和关羽对阵,哪怕是为了父王和兄长。在她的心里,关凤也是亲人,并不比孙权和孙登疏远。而孙登沮丧的原因也正在于,孙鲁班心思单纯,她如果都因为和孙绍、关凤的关系而不肯帮忙的话,那孙绍和关凤又会做什么反应?

孙登默默的坐着,站在他身后的诸葛恪握起拳头,遮在嘴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孙登侧了侧头,没有吭声,诸葛恪露出一丝笑容,从容的说道:“其实太子这次急着赶回去,并不是想与蜀国开战,关将军先辈英雄,从战黄巾算起,成名已经四十年,宛城一战,关将军挺进千里,直取曹魏要害,迎回天子,威震华夏,成就四国鼎立之势,这样的英雄,我家太子也是极为景仰的,焉能与之对阵?”

孙尚香和孙鲁班不免有些奇怪,她们看了诸葛恪一眼,又狐疑的看向孙登,孙登点点头,笑道:“元逊所说正是,我这次赶回去可不是要与关将军对敌的。吴越蜀魏,大兄着力于征伐海外,不问中原是非,而吴蜀魏三国之中,魏最强,吴蜀次之,要想共扶天子,奖励王室,唯有吴蜀联合,扼制曹氏的不臣之心,天下方能大安。如果吴蜀开战,不论是谁胜谁败,都很难再与魏国对抗,到那时候,不仅吴魏败亡,而且天下也将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这是我所不忍心看到的。”

孙尚香默然,她看多了战乱时的百姓,幼时也亲身经历过,先是孙坚在外征战,她随着母亲、兄长四处奔波,后来孙策领兵征战,情况更糟糕,她和母亲一起跟着舅舅吴景一起走过很多地方,冻馁也并不罕见。现在年龄渐长,又与陆绩成了亲,陆家因为战乱受的苦更是惨重,虽然陆家的人不会主动和她说起,但是一想到陆家在庐江死了上百口人,那股子怨气到现在还能感觉得到,就象是亡灵的幽魂萦绕在她的心头。吴蜀如果开战,不仅关凤为难,就是她也觉得为难,她倒不挂念刘备,而是挂念刘禅。她做过刘禅两年的继母,那个时候刘禅也就是三四岁,十分依赖她,自从她离开公安,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刘禅,想来今年也已经和孙登一样长成了一个大人了吧。

刘备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随时都有可能去世,他如果去世了,刘禅就是蜀王,吴蜀开战,蜀国如果败了,当然前景不妙,如果胜了,只怕对刘禅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关羽是大将军,张飞是前将军,还是太子妃之父,如果立了功,肯定是以后的大将军,外戚之威不可避免。

一想到历史上的外戚带来的祸害,孙尚香不免为刘禅感到担心。可是她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能暗自发愁,现在孙登说他也并不想打这一仗,虽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总让她看到了一些解决的希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