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宅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宅行天下-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费解了……颇为费解啊!”

这老狐狸,真是狡猾啊!司马懿暗暗一笑。

“这位大人何必费解!”贾诩话音刚落,蒯越亦是思报方才一箭之仇,哂笑接口道,“我故主刘荆州在时,荆州乃平,黎民安居,亦算是明主,此人当初自荐时狂饽无礼,毁及他人,德才不足,遭了刘荆州忌讳,哼!便是徒逞口舌之勇,乃有此劫!”

听着众人的奚落,就算是祢衡,面色亦是稍变,正欲说话,却被贾诩看准时机打断,憋在心中,好不难受。

反观贾诩,仍是方才那般笑容可掬,微笑着说道,“在下还有一疑问,望足下解惑!”

明知对方阴谋,但是祢衡却无法退缩,唯有硬着头皮上。

“大人但说无妨!”

“好,那我就直说了,冒犯之处,还望恕罪!”贾诩拱拱手,故作诧异问道,“你言司徒小事懈怠、大事昏昧,不足以为他人所仰,然而据在下所知,自司徒顺曹公掌兵一来,天下诸侯大多折翼于司徒兵锋之下,名震四海,巷口小儿,皆识司徒之名,百姓更是恩戴有加,反观足下,每日卑躬屈膝侍奉刘荆州,对百信毫无建树,有何等资格评论司徒作为?”

“你……”被贾诩一言说到痛处,祢衡面色大变。

也是,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得以施展,心中是何等感受?

深深吸了口气,祢衡冷笑说道,“刘表早前若是肯诚心重用在下,你等今日岂能身在此处?”

“这话说得!”司马懿戏谑一笑,忍不住插口道,“在下可否说,若是先帝肯诚心重用在下,不复黄巾之祸,不复如今天下大乱矣!在下可否这么说?”

“妙!妙!”

“哈哈,自然可以!这狂徒尚可如此,这位大人如何不可?”

“不复黄巾之祸,哈哈!这位大人所言极是啊!”

为报方才之仇,荆州文官纷纷出言义助司马懿、奚落祢衡。

遭到如今奚落,若在平日,祢衡自然不会放在心中,然而今日不知这么,他却是感觉浑身不自在,尤其是面前那人假惺惺的笑容,更是叫他心火顿起。

望着祢衡死死盯着自己,贾诩暗暗冷笑一声,故作诧异说道,“哦?莫非是在下说错了?足下也并非是毫无建数?唔,在下向来是有错必纠,足下但可直言,在下洗耳恭听!”

“……”在祢衡眼中,贾诩的笑脸似乎太过于惹人厌,微思一下,祢衡凝声说道,“若是刘表能听我建议,与袁绍联盟,你等今日头在何处,尚不得而知也!”

此人狂妄归狂妄,却是有些才华!贾诩暗暗点了点头,微笑说道,“那为何刘荆州不遵足下之策呢?”

“哼!”祢衡冷哼一声,不发一语。

“无论刘荆州为何不遵足下建议,眼下足下,对于荆州军民,仍是毫无建树啊……不知还有其他么?”

“……”望着贾诩笑得那般自若,祢衡为之气结。

“足下既然不发一语,想来是没有了……”长长叹了口气,贾诩显得有些失望。

“在下心有十余条安邦富民之策!”祢衡面色一正,凝重说道。

“心有……也就说,还不曾实施,什么都不曾为荆州做过,只在心中相及,在下可否这么理解?”

“你!”祢衡面色大变,方才那种泰然自若早已消逝无踪。

“哼!”冷笑一声,贾诩面色一沉,冷冷说道,“稍有才华,便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庸才罢了!偌大天下,如你之辈,车载斗量,不计其数,竟敢在此妄自尊大,可笑之极!”

说着,贾诩见祢衡脸上犹有愤愤之色,淡然说道,“即便是稍有才华,然而却无处施展,比无不才,有何差别?司徒曾言,人之价值,在于他为国为民所作出的贡献!在我眼中,你不过是一小厮,即便是胸有才华,亦不过一有才华的小厮罢了,勿要再惹来耻笑,好自为之!”说罢,贾诩转身回席。

贾诩话音已落,堂中众人一言不发,皆望向祢衡,冷眼看他如何收场。

其中,曹操有些诧异地望着贾诩,心中有些咋舌,他不是没听荀彧、荀攸等人说起过,说江哲帐下除李儒外,仍有两名贤良,才华与他们不相上下,对此曹操不是很在意,毕竟大才又不是白菜,哪是说有就有的?可是如今一看此人谈吐……不简单啊!

就在曹操心有所思之时,却见祢衡拱手一礼,急声说道,“且慢!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贾诩转过头来,哂笑说道,“武威郡贾诩、贾文和!”

原来此人就是当初张绣麾下谋士贾诩?

蒯良与蒯越对视一眼,心中暗暗警惕,毕竟,贾诩虽名声不显,但却是瞒不过蒯良、蒯越二人。

贾诩者,国士也!

“贾文和……”祢衡喃喃自语一句,拱手说道,“先生大才,敢问先生眼下居何职?”

蒯良、蒯越心中一动,目不转睛望着贾诩,却见贾诩轻笑一声,淡然说道,“在下区区之人,何足挂齿?眼下愧居司徒府刀笔吏之职!对于舞文弄墨,在下倒是堪堪可行……”说罢,贾诩走到江哲身后、司马懿身旁席位,安然复坐。

啧!司马懿暗暗撇嘴,有些嫉妒地偷偷瞥了眼贾诩。

也是,同样是司徒府刀笔吏,贾诩比司马懿,简直是好得难以相提并论。

反观祢衡,却是一脸愕然,有些怀疑地望了一眼曹操,又望了望江哲。

如此国士,用之为刀笔吏?

蒯良、蒯越对视一眼,心中惊异不已。

……

而与此同时,襄阳城中,有一名老道顿足于街道,望着两旁襄阳百姓,眼中神色有些令人费解。

“变数……气运……不得已要见他一见了……”

第五卷 袁曹之战 第九章 左慈(一)

建安四年五月间。荆襄九郡几乎全然落于曹操囊中,除了江陵、江夏等地。

为一战而定,扫平江东,诛却刘备、孙策等大敌,是故曹军在襄阳整顿,厉兵秣马,制造器械、战船。

自从掌兵以来,江哲为敌时一直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然而眼下,曹军实力远远超过江东、江陵,江哲心中更是谨慎。

倘若能顺利击杀刘备、孙策、孙权,那么平定天下指日可待,而自己,也能得以功成身退,陪伴妻儿。

也就是说,这一仗,至关重要!

这样一想,这几日江哲显得很是尽职,非但要建造舟船、器械,更要视察蔡瑁操练水军,虽说每日十分疲倦。倒也心安。

因离出兵还有一段日子,曹操与江哲便在襄阳暂居下来,为此,蔡瑁特地在城中找了两处宅邸,让二人居住。

虽说规模远远不及许都丞相曹府、司徒江府,却也是豪宅无疑,至少曹操很是满意,至于江哲嘛……

若是要他满意,恐怕要去许都接来他府上妻儿才能叫他满意了……

刘备逃往了江陵,恐怕眼下或许正在与江东接触,为此,江哲心忧之余,却是丝毫没有办法。

毕竟,曹军在荆襄大肆督造战船、操练水军,意图如何,江东孙策、周瑜等人又岂会不明?

再说了,东面郭嘉已率大军南下扬州,数日之内,怕是便要与江东交兵,曹、孙敌对关系,眼下再是明显不过。

想来想去,江哲还是唤来了贾诩,想听听他的建议。

而听闻江哲心中忧虑,贾诩沉吟说道,“司徒所言孙、刘联手,恐怕十有八九了,不过纵然是两者联手。亦不及我军兵力,以我强势,敌孙、刘之劣势,岂能不胜?待得郭祭酒收复长江以北各地,将孙策赶回江东,我军两面夹击,定可一战而取江东,成就大业!”

“唔,”江哲不置褒贬地叹了口气,凝声说道,“孙策骁勇善战,麾下江东水军亦是精锐之师,反观我军,早前收编河北溃军,眼下又收编荆州兵马,良莠不济,恐怕不利于战!”

“嘿!”听闻江哲所言,跟着贾诩一道进来的司马懿哂笑说道,“司徒放心,待得一两战之后,我军尽是精锐矣!”

“你这是什么话!”角落传来一声冷哼。

“哟!”司马懿闻言转头。望着那人嘲讽说道,“怎么,襄阳狂士祢衡祢大人,不知有何见教?”

只见那人徐徐上前几步,指着司马懿怒声说道,“麾下将士岂非人耶?若是如你这般用兵,将士又岂敢奋战向前?”

“有意思!”司马懿轻哼一声,淡淡说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只见祢衡一挥衣袖,正色说道,“江东不过一隅之地,曹公坐拥六州、天下大半富裕之地归于其手,只消屯重兵于边境,封关闭道,严令战马、矿石流向江东,不出三五年,自然可兵不血刃,拿下江东!”

“哈哈哈!”祢衡话音刚落,司马懿捧腹大笑,指着祢衡嘲讽说道,“好一个迂腐之见!”

被司马懿一通嘲讽,祢衡怒声喝道,“你懂什么,区区一江东,岂能比得过中原富饶之地?只要我等精于内治,足可坐等江东溃败!此乃上策!”

打经济战么?江哲有些意外地望了祢衡一眼。

此人虽说狂妄无礼,不过不得不说,此人极具才华!

可惜……

“三五年恐怕不够。”摇摇头,贾诩说出了江哲的心声,“莫要小觑江东,依我看来,十年恐怕仍是不够!”

“哈哈,十年!”司马懿闻言乐不可支,指着祢衡嘲讽道,“我军兵力,足以在一年之内,扫平偌大江东,然依你之计,却要十年,好一个上策!

我明白告诉你,江东民富兵强、又有长江天险,足以自保,若不趁眼下我军锋芒正盛,拿下江东,待十年之后,江东气候乃成,必窥探我中原之地,到时候我军西有张白骑、难有孙伯符,两面受敌,疲于应付。如何作战?纸上谈兵,书生之见!”

比起不曾经历战事的祢衡,司马懿显然是占据上风……

“哼!”祢衡冷哼一声,沉默不语,即便是他感觉司马懿说的有些道理,也拉不下脸来。

望着二人在那斗嘴,贾诩摇摇头,转身对江哲说道,“司徒,门下觉得,眼下唯一可虑之事有三!”

“喔?”江哲眼眉一挑。抬手凝重说道,“文和且说来!”

“是!”贾诩拱拱手,郑重说道,“其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