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生活实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寺负责马政,在大马营草原设置牧师苑。大马营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中部,且这里有天然大草场和丰盛的水源,历朝王师大军从这里不断得到军马补充。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公元439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创造了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元朝世祖至元8年(1271年),在宋朝、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马营草原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派千户一名镇守负责。明弘治17年(1504年),重整重建大马营草原马场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是时,草场面积1337万多亩,养马4万余匹。清嘉庆6年(1801年),大马营草滩孳生马1。8万匹。清道光18年(1838年)已达2万匹。至晚清时,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原只有马数百匹。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后因战事频繁,马场几经沉浮,于民国18年(1929年)论为军阀马步青、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场。直至民国29年(1940年)才复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经营。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一部遵照毛主席主席“要完整无缺地将大马营军马场接管下来”的电令,正式解放接管山丹军牧场。时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牛59头,羊2305只。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到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建制经历了七次大的变更。

1950年至1957年2月为山丹军牧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管辖。

1957年3月至1961年5月为国营山丹牧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部管辖。

1961年6月至1966年9月恢复为山丹军马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管辖。

1966年10月至1975年12月为总后勤部青藏、西安办事处军马局管辖。

1976年1月改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兰州军区管辖。

1986年12月至2001年9月9日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

2001年9月10日改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

马场下辖马一场、二场、三场、四场和机械厂、复合肥厂以及农牧研究所、中学、职工医院、电厂等单位。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含329万亩),其中耕地占40万亩。场区总人口近2万人,有汉、回、蒙古、藏、满、苗、壮、土、保安、畲、土家共11个民族。全场职工近9000人。场境内祁连山分水岭最高海拔4933米,最低点九条里墩海拔2420米,属高原高寒区。如今的大马营草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方便旅游。总场1966年迁驻大马营城堡南1公里处王家庄。一场驻九碗泉,二场驻刘家老庄,三场驻甘泉子,四场驻头坝河,机械厂驻王家庄。原来只有一条大马营通往山丹县城的土路,现场区有通往一、二、三、四场的公路干线3条,总长112公里。常年有通往山丹、张掖、民乐、永昌、武威等地的班车。总场距山丹县城53公里,民乐县城83公里,永昌县城93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420公里,青海省会西宁市27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美丽神奇的大马营草原,宛如一朵馥郁芬芳的奇卉异葩,香溢四海,驰名中外,已成为丝路古道上的旅游胜地;大马营草原上的山丹军马场已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马场。大马营草原自汉武帝设置“牧师苑”到今天的军马场,历尽沧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从神骏“火焰驹”到良骥“山丹马”。大马营草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凉爽,水草丰茂,是孳养良骥骏马的最佳场所,故历代游牧民族和封建王朝视为宝地。秦汉之间,月氏、匈奴游牧于此,依靠孳养的骠悍雄健良马长期占据该地。之后,历代王朝从这里源源不断得到军需战马补充,优化战事。相传这里出过“天马”、“神马”、“千里驹”。据说,很久以前,这里还真出了匹“火焰驹”,此马刚生下时,皮包骨头,干廋如柴,满身皮痂不长毛,每逢雨天雷电,仰天长嘶,嘴里喷出一股火光。一位家籍山东的老牧人识得这是一匹宝驹。便辞退回家,不要工钱,只要了这匹瘦马。他拉马到草滩以外,采中草药熬制,涂在驹子身上,不久便脱了皮痂,火焰驹显身了,口喷火光,奋蹄嘶鸣,似有万钧之力,他一溜烟骑走了。老牧人走后,人们才知道他骑走的是千年难遇的火焰驹。火焰驹的传说无从考证,也许是一代代牧马人美好的希冀。

1949年建国后,新一代牧马人在这块美丽的热土上创造着奇迹。仅20年后的1971年,牧养的马匹高达20256匹。经过30多年的艰辛努力,精心培育成功了天下良骥-山丹马。填补了我国军需实用以驮为主的军马良种空白。山丹马经50年代杂交,60年代回交,70年代横交,80年代开始自群繁育,1984年经鉴定验收确定为我国军马新品种。1985年,山丹马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作为一个军马新品种被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种养马学专著。在大马营草原几千年来的养马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山丹马虽不象传说中的“火焰驹”那般神奇,但体型协调方正,躯干粗壮雄健,气质灵活悍威;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驮力、持久力、越野力具佳,以驮为主,驮、乘、驾兼优。善走对侧快步,走1000米只需时2分11秒。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央警卫团曾多次来此为中央首长遴选坐骑。山丹马已成群生长牧养并不断出场,遍及中国,走向世界。建国后,出场马骡已达139436匹之多。

美丽的草原,神奇的窟窿峡。古老而美丽的大马营草原,不仅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还是绝妙的旅游胜地,避暑佳境。这里地势奇特,人文荟萃,古迹众多,珍禽异兽出没,景色奇丽,真是“风景这边独好”!每值夏秋之际,北面的焉支山千峰叠翠,妖娆多姿,层林尽染,溪流潺潺;奇花异草,名贵药材遍布山涧。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诗云:“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南面的祁连山,终年白雪皑皑,峰峦叠嶂,山中松林苍劲挺拔,翠柏生辉;山中林间,花草繁茂,灌木丛生。野生的动物,狼、狐、鹿、兔、青羊、黄羊、旱獭、獾出入其间。当代诗人赞曰:“皑皑千里雪,皎皎一天月。心如玉壶冰,身似瑶池客。懒赴王母宴,岂践麻姑约。青女与素娥,婵娟谁逾越”。两山间的大马营草原,蓝天白云,轻风拂面,牛羊蠕动,群马奔腾。雪山上的雪莲,草原上的蘑菇,随处可见。草原上野花丛生,山丹花、玖瑰花、迎春花、野菊花、马莲花各种野花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清香醉人;花草间,虫鸣、雀跃、蜂飞蝶舞,山鸟啁啾,优美迷人。金黄|色的油菜花耀眼夺目,巍峨高耸的祁连山上的皑皑白雪,一望无际,交相辉映,显得奇丽而多彩。在茫茫草原上建于汉代的墩子洼烽燧、乌龙口烽燧、双墩子烽燧……等17处烽燧,历经2000余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安在。位于草原的大马营城堡及座落城堡北城墙的将军楼,重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尽管如今墙垣倾颓,但雄姿犹存,依稀可见皇家马场昔日的繁荣。王震将军有诗云:“古城危楼对夕阳,秋风几度话沧桑。铁马帝业成往事,凄凉烽墩剩愁帐。唯有而今风光好,丹马驰聘戏牛羊。麦海铁舟收玉粒,风流儿女建马场”。大马营草原南部,祁连山北麓分布有祁连山自然沟口:平羌口、乌龙口、狼牙口、扁都口等。这里地势险要,风光旖旎,洞天别开,山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下绿草茵茵,繁花似锦。置身其境仿佛来到2000年前的古战场,听到汉骠骑将军铁马金戈,威武撕杀激战的声音。隋炀帝御驾焉支山,东还返京时,经扁都口官兵人马鱼贯而行的情景似又再现。

草原九碗泉附近的窟窿峡,真是神山奇水。进“窟窿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大河水库,平静的水面倒映着雪山白云,牛羊马群,象遗落在草原上的一块飞来天镜。峡谷两面的高山,悬崖峭壁直插云霄,遍处山壑纵横怪石嶙峋;山涧溪流潺潺,泉声叮咚;崖峰松柏苍翠,碧绿欲滴;谷底灌木蓬蔓,参差披拂。峡谷地面,丛草密布,如地毯覆盖。峡谷内,时而阳光明媚,山鸟啁啾;时而雾气弥漫,神韵朦胧。此时的大小窟窿中,发出阵阵轰鸣之声。涉足峡谷如履仙境,别有一番情趣。

牧马人的故乡,影视拍摄基地。大马营草原是电影《牧马人》的故乡。1981年7月——9月在这里拍摄了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故事片《牧马人》,由于该片的成功上映,倾倒了亿万影迷,同期荣获文化部大奖,出演男女主角的朱时茂、丛珊、牛犇等人也随之成为星级演员。为此,山丹军马场也名噪一时。在此前后,国内外多家影视公司、厂家、电视台来此拍摄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军内新闻》、《部队生活》、《丝绸之路》、《牧马人之恋》、《牧羊儿女》、《望长城》、《窟窿峡随想》等18部,拍摄影视剧:《蒙根花》、《马背小学》、《文成公主》、《敦煌》、《红流》、《王昭君》、《麦积烟雨》、《和平年代》等13部。因为山丹军马场草原独特的自然风貌,多姿多彩的田园格调,一个品位高雅的影视剧拍摄基地浑然天成。

1949年解放以后,山丹军马场不仅养育军马,而且还能种粮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