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水转-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人有了孩子后,应该也不会时时惦记着玉罗玉指了吧?于是,赤澜向桑梓辞行,“听闻陆夫子,在曲阜新开了家书院,赤澜想去那里读书。”

桑梓心中明白,龙非池中物。她在这里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自然不能留她长久。陆晓知是五行使之木行使,她跟着他未尝不是件好事。

三日后,赤澜走出了桑家大园子。临行前,她对桑梓道:“绛蚕丝的事还需劳烦桑伯伯。”桑梓点头。

“多谢桑伯伯。”赤澜转身上车,离开杭州,北上。

这一夜,慧海正在念经,忽然烛火一动,一只飞蛾扑入火中,焚身。

“阿弥陀佛……”

一阵风起,将烛火扑灭,屋内陷入黑暗。很快周围又亮起,是小和尚明空将蜡烛点燃。

第二日,和尚收拾行囊,带着小徒,离开了敦煌石窟,踏上东去的路途。

=*=*=

车马进入曲阜,停在一座不小的书院门前。抬头看,匾额之上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陆晓书院”。落款:“至元二十年岁在昭阳协洽孟陬”。正是今年,癸未年,正月。

街对面便是孔庙观德门,再几堵墙后就是当初孔老夫子讲学之地——杏坛。也不知这书院开在此处是否有何用义。

书院内,穿过走廊,闻得朗朗书声。穿过一个圆门,来到一个庭院,只见学生个个身着黑布短衫,身背箭囊,站成一排,箭在弦上。

“放!”一旁教授令下,一阵嗖嗖声。

再穿过两个小门,是个竹园,竹荫下身穿白色长衫的学生坐成排,正在抚琴。看来此书院也旨在培养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生了。

旁边一位老夫子四下巡视。只见他峨冠博带,手持羽扇,道貌非常。

“夫子。”一个学生跑了一路,有些气喘,“夫子,有客人来了。”

老夫子脸上略有不悦,脸上皱纹变得深了些,缓声道:“什么客人?没看见老夫在上课吗?”

那学生又道:“这个客人可不一般,来时乘了四乘马车,有十几个仆人。”

竹园内原本整齐的琴音忽然一阵混乱,众学生都将目光投向这边。老夫子看看他们,有些不满,问:“有说姓名吗?”

“说是杭州桑家公子。”

“什么?”夫子一声惊叫,把学生们吓了一跳。“见鬼了!……”他嘟囔着向园外走去。

“夫子,客人在前厅等候。”那个学生朝夫子背影喊道。

见夫子走了,弹琴的学生们围住了来报信的学生,七嘴八舌地问道:“哎,来的什么人啊?这么大派头!”

“我哪晓得,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一群人便奔向前厅。路过庭院时,练射箭的学生也好奇了,刚才看夫子神情古怪地走出去,便觉得奇怪。那教授管不住,于是又一群学生跟了上去。

老夫子来到了厅外,便见院中站了十几个一色衣着的仆人,地上还停了好些箱子。悄悄跟在后头的学生们也吃了一惊。进了厅堂,见有三个人,两个坐着,一个站着。坐着的,一个十二三岁,一个二十来岁。

老夫子上前见礼:“不知是杭州那个桑府的公子?”

闻言,坐着的两个客人便站了起来。当中小少年笑道:“城西郊的桑家园子啊!”

“啊?”老夫子又一惊,稍顿了顿,才说道:“据陆某所知,桑家公子早就夭折了。”

“夭折了?”闻言,门外的学生们也吃了一惊。

“陆晓知,你咒我死呀?我现在可是桑家少爷。”少年隐隐笑着。

陆晓知先是一惊,而后露出了笑脸,道:“二小……少爷,哈哈哈!”

陆晓知端起茶杯呷上一口,笑道:“今年的雨前龙井。”然后一口口细细品尝起来。他一边喝着茶,一边道:“桑家待得好好的,如何想到跑我这里来了?”

赤澜回道:“师父在此,弟子怎敢不来呢?”

陆晓知微微抬眼,见她也有模有样的喝着茶,若真说她是个小公子哥,倒还真是那么回事。他饮下一口茶,道:“说吧,找老夫有何事?”

她放下茶杯,沉吟半晌,终于说道:“夫子既然叫晓知,一定知道很多事情吧?”

陆晓知闻言便来精神:“那是当然!我陆晓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仰知天文,俯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掐会算,未卜先知。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

赤澜点头:“师父高明,弟子自然明白。我就是想问问你,玉罗和玉指是如何死的?”

陆晓知看她一眼,目光微沉,许久没言语。

赤澜凑近了,看着他的眼睛,问:“怎么,你不知道?”

陆晓知一挥羽扇,撇开了眼,道:“我哪能不知道,教中有什么事情是我陆晓知不知道的?只是……既然你开口问,那就是说桑梓不肯告诉你了。他不肯说,我又何必拆穿呢!”

她追着他的目光,说道:“他不说,许是不好当着我的面说呢?”

陆晓知猛挥了几下羽扇,而后叹气:“唉!此事桑梓是不好与你说,因为他那双儿女差不多也是因你而死。”

她心中一惊,问:“因我?”

陆晓知点头,道:“三亘上者你知道吧?当初商教主初登教主之位,他们三个很是反对,尤其是那太市上者佟至子。一时教中大乱,当初你外公好不容易治理出来的安宁付诸东流。”

赤澜面色微沉,压低了声音,问道:“大家为何反对,真是如传言所说?”

陆晓知摇扇,说道:“天水教教主之位的传承大致就两种方式。一是教主死,临终时指定接任者,若是未指定,则由长老们挑选合乎资格者继任;二是向在任教主发出挑战,胜者为王,当然得是真正的贤能才有资格挑战,这种较量往往会有死伤。”

“我外公和我爹应该是第一种了。”

陆晓知点头,却又道:“可问题就在于罗教主死得不明不白的,也未指定继任者,那些长老就以你爹是创教祖师商磐的嫡传后人为由,让他继任教主之位。”

她有些不解,问:“这和桑家姐弟之死又有何干?”

陆晓知喝了口茶,道:“你也知道,巫商两家乃夙敌。罗公在世之时,在你爹的相助之下,已经重创巫族。这时候天水教一乱,巫氏残支余孽就趁机奋起反击,杀到了桑家园子。当时你娘带着你们姐妹正好在那儿。桑梓为了保护你们,对自己的妻儿却顾及不周。儿子落水溺死,女儿也被巫氏人杀死,妻子也是白老头好不容易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难怪桑伯母整日说玉指掉进水里了,原来如此。若不是我们,桑伯伯就不会失去儿女。” 赤澜呼一口气,原来竟是自己害了桑梓一家。

陆晓知看她那副模样,扇子一挥,提高了嗓音,笑道:“嗨!你现在不成他儿子了吗?”

她垂首低声言道:“可毕竟是假的。”

陆晓知沉默了一阵,忽然开口说道:“其实当初要不是你爹出现了,桑梓还真成你爹了。”

她抬头看着他,道:“若是当初我爹不出现,现在就没我了。”

这日清晨,陆晓书院竹园内,学生们在低下切切私语。

“这是谁啊,新来的先生?”

“是啊,不一直是陆夫子和柳先生教弹琴吗?”

“不知道了吧?这位先生是跟桑玉指来的。”

前方,烛影坐在琴前,开口道:“今日教大家一曲《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学过,谁能说说是谁写的?”

“是唐代的张若虚。”

烛影点头,道:“对,此诗为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描绘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江南的秀美风姿。秦淮河上常有商女以琵琶奏此曲,今日我们以琴弹奏,大家注意看指法。”

抬手拨动琴弦,琴声扬起。泠泠七弦上,静听江南景。乐声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曲毕,大家已经听得入了迷。

烛影抬眼看学生,道:“现在大家翻开乐谱,开始练习。”

学生们练习,烛影一旁指正,一堂课终。

这时候,一个小少年穿过小门进了竹园,身后跟了一个青衣男子。少年来到烛影身边,在琴前坐下,烛影也坐了下来。大家知道,那必是桑玉指了。

“今日练习哪一曲?”赤澜转头问烛影。

烛影微笑,道:“广陵散。”

“《广陵散》?”正打算走的学生们,闻言又站住了。

“不是已经失传了吗?”

“谁知道啊!”

赤澜伸手抚琴,与《春江花月夜》是完全不同的曲风。刚开始的引子从容自由,进入小序后变得平稳,玉指都能独自完成。

此时,大家忽然发现身边纷纷落下了竹叶。仰头望去,园中翠竹正在晃动。学生惊叹:“咦,现在没起风啊。”

当曲调变得急促时,烛影伸手扶了扶玉指的手指,帮着他弹奏。很快,众人发现那竹子是随着琴声在动。琴声缓时它也缓,琴声急时它也急。

“唉呀!我的竹子!”忽听陆晓知一声惨叫,琴声也停了下来。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听见琴声我就知道不对,还好来得及时。为了它们能长得好,才特意将琴课安排在这园中,好让它们听听琴声。”

赤澜吐吐舌头,转头看烛影,见他也抿着嘴笑。

于是,陆晓书院有了一个学生,姓桑,名玉指,而且未及弱冠便早早取了表字——赤澜。

一群乞丐站在街角,依稀有些眼熟。

“这里是杭州吗?”豆子满怀兴致地四下张望。

范大成摆手,道:“还早着呢!这里是济宁曲阜,距杭州连三分之一路程都没有。”

“这么远啊!”豆子叹道,语气中却依旧透着兴致。每到一处,他都会这样问一句,然后在得到答案后,叹一句。

“还有那么远的路哪!”其他人就有些抱怨了。

圆缺见大家都走累了,犹豫了一阵,说道:“大家都陪我走这么远了,往后的路还是我一个人走吧。”

闻言,范大成不高兴了,道:“这是什么话?当初是大家一起说好了陪你回家的,怎么能半路上把你丢下?再说还有那么远的路,你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