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方追上来的赵云命令大军停了下来,静候着太史慈麾下士兵将俘虏全都捉拿干净,这才催马上前与太史慈汇合。

方才在阳乡城外,赵云枪挑邹丹,率军斩杀敌兵无数,活捉敌军五千,这样的战功已经无人可及,此时他非常善意地将这份活捉公孙越和八百多骑兵的功劳拱手让给了迫切需要战功的太史慈。

太史慈已经看见了赵云和他身后的大军,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却感受到了一种渊渟岳峙般的气势,他在心中暗道:赵子龙果然英雄了得,单就这份沉稳和内敛的气度,远非常人可及。

太史慈的军职低于赵云,便主动打马过来向赵云走过来。

“卑职太史慈见过赵司马!”太史慈恭敬地向赵云行礼。

赵云现在的职位为护乌桓校尉府别部司马兼宁城都尉,太史慈为太傅卫队统领,兼任训练团戟字营统领,职级为军司马。两人的职位中都带着一个司马,但此司马却非彼司马。

赵云作为护乌桓校尉府的别部司马,统兵的数量是上不封顶的,甚至可以将整个校尉府辖下的部队都统领起来,而太史慈的军司马职务比都尉还要低一级,所以算起来太史慈比赵云要低两级。下级军官见到上级军官,自然是要首先行礼的。

“早就曾听公子谈及子义兄,今日一见,果然是当世之壮士!”赵云年龄比太史慈略小几岁,所以称呼太史慈为兄,显得十分自然和亲切,仿佛两人早就相识一般。

刘和手下两员虎将终于在沙场相见,貌似效果不错,彼此都给对方留足了面子。

赵云与太史慈汇合之后,立即率军进驻安次,然后将阳乡大捷的消息火速传往蓟城。

李严在收拢了公孙越麾下的降兵和伤兵之后,忽然发现队伍人数急剧扩张,竟然从入城时的六千激增到了一万两千多人!

阳乡一战,公孙度和邹丹率领的一万兵马尽数覆没,其中战死者近两千四百余人,受伤者一千七百余人,被俘者四千九百余人,加起来就是九千一百多人,剩余的八百多逃兵则被太史慈尽数活捉。

李严这边六千守城部队战死四百余人,受伤五百多人;赵云率领的四千骑兵战死三百余人,受伤四百余人。合起来算的话,战死近八百人,受伤近千人,伤亡比例尚不到两成,特别是战死者仅为一成左右,可谓战绩辉煌。

公孙度率领了一万兵马前来,李严和赵云的部队加起来也是一万人,结果公孙度的一万兵马被李严和赵云全部吃掉,这样的大捷实在令人有些难以置信。这便是以有心算无心的典型结局,如果这次公孙度率领的是两万兵马,估计照样没有什么好下场,无非是李严和赵云这边死伤的士兵人数多些,但却不会改变最终的输赢结果。

身在蓟城的刘和,一直焦急地等待着前方传回消息,当他接连收到赵云和李严派快马送回的捷报时,顿时乐开了花。

刘和立即将阳乡大捷的消息告诉老爹,刘虞听了之后也是拍手叫好。

刘虞说:“真想不到吾儿麾下将领如此能谋善战!阳乡一役彻底打掉了公孙越的一万兵马,就像斩断了公孙瓒的左臂,这下够他疼上一阵子了!”

刘和说:“父亲,前方李严和赵云都在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他们认为可以趁着公孙瓒尚不知公孙越军覆灭的空当,在安次一带继续设伏,然后派人前往雍奴散布公孙越被围的假消息,诱使公孙瓒派出部队增援,然后寻机歼之!”

刘虞皱眉沉思片刻,说道:“若是这次将公孙瓒打击的太厉害,等他逃回南皮之后,只怕无力继续与袁绍抗衡啊。”

刘和明白老爹的意思,于是说道:“父亲考虑的长远,我们现在就算能让公孙瓒大败而去,却也无力控制他占据的冀州之地,更无力与兵强马壮的袁绍争夺冀州。现在看来,最好是将驻守潞县的单经部两万人马逼往雍奴,让他跟公孙瓒合兵一处,我们则逼迫公孙瓒率主力撤回南皮继续与袁绍对抗,只是这么做有些危险,单经与公孙瓒会师之后势力大增,到时候对我们构成更大的威胁。”

“此事实在难以取舍和权衡,前方形势又是瞬息万变,暂时就让李严和赵云合兵一处,驻守安次,静观冀州袁绍的动静吧。”刘虞最终的意见是暂时停止进攻公孙瓒,等摸清了袁绍的动静之后,再定下一步的行动。

刘和赞同刘虞的意见,说道:“这样也好,反正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采取守势,不是扩张和进攻的策略,这次阳乡大捷俘获的降兵和战马,足够我们消化一阵子。如果公孙瓒依然贼心不死,对广阳郡和涿郡抱着想法,到时候我就让赵云和李严接着揍他!”

正文 第一五七章 后怕

阳乡之战过后第三日,鲜于辅率领两千骑兵前来接收公孙越麾下降兵。

鲜于辅率领的这两千兵马原本驻守于广阳城内,当初是为了防止公孙越或者邹丹率军向北攻掠,同时也是作为预备兵力,随时增援前方或者回援蓟城。两千兵马虽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给部队争取一些撤退或者固守的时间,通过这个安排也能看出众将制定的作战方案并非一味的冒险激进,而是攻守结合,随时可以进行调整。

李严将被俘的四千九百多俘虏和一千七百余名伤兵尽数移交鲜于辅,同时还有己方受伤的近千士兵以及死去的八百多士兵的遗体也一并交给鲜于辅,他本人则率领五千兵马赶往安次,与赵云部汇合,谋划下一步的作战行动。

如何转运这些俘虏、伤兵和己方战士的遗体,以及如何处置战死敌兵的尸体,顿时成了鲜于辅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幸好鲜于辅来时不是一个人,他还带着一位军师,所以这个让他头痛的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徐邈便是大公子临时配给鲜于辅的军师,虽然貌似不怎么给力,但实际上很能干。

这位“文宣队长”从鲜于辅军中挑选出一百个头脑机灵、口齿伶俐的士兵,对他们集中进行了半天的“短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就是教会大家如何宣扬太傅大人和公子的仁慈宽厚,宣传己方的俘虏政策,特别强调幽州人不杀幽州人,只要大家老实听话不反抗,不仅有饭吃,还不会受到打骂和虐待。

徐邈上午忙完这事,下午就将一百名士兵分到降兵当中,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分化和安抚这些降兵,效果非常明显,俘虏们原本担心会受到杀害和各种殴打侮辱,听了这些“宣传员”的宣传之后,终于安定下来。

徐邈见降兵的情绪稳定,便从中挑选出一批表现积极的士兵,告诉他们城外还有战死的同伴尸体需要掩埋,由他们这些人来做这件事,可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俘虏们觉得能够亲手埋葬死去同袍的遗骸可以减轻内心愧疚,于是按照徐邈的要求在城外十里处一片土坡上掘坑起坟,然后将死去的两千四百余人妥善安葬。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徐邈还从阳乡附近调集医者前来为俘虏当中的伤兵进行救治,虽然救治的手段和条件没有对待己方伤兵那么好,却也让俘虏们感到了真实的关心和照顾。

经过这三件事情,降兵们完全相信了徐邈的话,不再为今后的命运担惊受怕,他们自觉服从管理,老老实实地呆在看管营地之内,等候着下一步的安置。

徐邈见降兵已稳,于是建议鲜于辅立即率领所有人马离开阳乡,返回广阳。

鲜于辅对于徐邈的这番作为非常满意,采纳了徐邈的建议,将五千俘虏分作两部分,其中表现积极的两千降兵跟随在徐邈和五百名骑兵身后,护送所有的伤兵进入就近的涿县城内进行休养;表现普通的近三千降兵被鲜于辅亲自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解往广阳,随行的还有八百具战死士卒的遗体。

按照此前的惯例,刘虞麾下的士兵战死之后,将被统一送往军都山中集体安葬,日后接受百姓和家人的祭祀悼念。

阳乡城内被俘的敌军战马多达八千余匹,被李严挑选了两千匹好马带往安次,然后被徐邈带往涿县三千匹,剩下的三千匹则由鲜于辅带回广阳,暂时寄养在城内,等候刘和的分配和处理。

八千匹战马每天需要消耗巨量的草料,如果不分散于多座城池进行寄养,会给部队的后勤供给带来很大难题,因此需要采取分流的办法妥善安置。涿县、广阳和安次都是人口大县,可以勉强支撑这八千匹战马的短时间喂养。

除了俘获大批的降兵和战马,阳乡一战,李严和赵云还为刘和收获了大量的铁质兵器、铜质兵器、弓弩、箭矢和甲胄等军用物资。这些兵器铠甲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也价值不菲,有些只需经过修补就可以使用,有些则可以回炉重新打铸,还有的直接就能分配给普通士兵使用。

别看徐邈平时爱好杯中之物,在处理这些零碎杂乱之事时,却极为细致缜密,等他带队最后离开卫城阳乡时,不仅将城内城外所有的零星箭簇都让士兵们收集上来,又将四面城墙下堆积起来的土袋全部运到了桃水岸边堆成一段防洪的堤坝,顺便还将城中的卫生彻底打扫了一遍,等他离开之后,这座小城基本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战斗过的痕迹。

阳乡之战过后第六天,李严已经与赵云在安次汇合,鲜于辅和徐邈也分别率队离开了发生战事的地方,公孙瓒却依然不知道从弟公孙越已经成了俘虏,部将邹丹做了枪下鬼,而这二人率领的一万兵马已经被对手全部消化干净,甚至连一根骨头都没有剩下!

可不就是一根骨头都没有剩下嘛。所有战死的士兵都被埋进了土里,所有死掉的战马都被剥皮分肉,所有的俘虏都被押往不同的城池,所有的兵器铠甲成了人家的战利品,如今的阳乡城干净的就跟被人仔细舔过一遍,就连一根箭簇都没有剩下……

这一日,公孙瓒坐在帐中觉得心里莫名的烦躁不安,于是问刘纬台:“二弟,安次方向几天没有传回消息了?”

刘纬台掰着指头一算,回答说:“大哥,从你发出命令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天了。”

公孙瓒又问关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