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符如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符如火-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皮蛋疤子不但生意上发了财,还获得了政治荣誉,有了政治地位,还当选为省、市人大代表。

据说,市里本来是想让他进入政协的,但是,皮蛋疤子却不乐意,认为“人大代表”的名头要更响亮、更适用,经过他积极“争取”,果然如愿以偿地成为省人大代表。

皮蛋疤子远在幽州市,本来与牛三立素不相识,牛三立当然也不会想到要去为民除害。但是,就因为陆海涛对皮蛋疤子的忌惮,一个筹建中的水泥厂行将夭折,而这个水泥厂对冠山乡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是那样重要,这让牛三立在失望之余,对皮蛋疤子产生了深深的憎恨,必欲除之而后快!

怎么才能除掉皮蛋疤子呢?

牛三立继续分析:皮蛋疤子的所作所为明显带有黑社会性质,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难道市委、市政府对皮蛋疤子的情况就一知所知么?

不可能!

那么,是谁在纵容、包庇皮蛋疤子呢?

皮蛋疤子背后显然是有人支持的,据说建委系统许多人和皮蛋疤子关系很深,再细究皮蛋疤子的发迹史,还隐隐约约地牵扯到了市委郑南副书记。

郑南副书记在幽州市可是实力派。

本来,牛三立还可以去找找市长或市委书记。无论是王怀志市长还是郭运昌书记,对牛三立都不会拒之门外,这一点,牛三立还是有自信的。

但是,事情如果牵扯到郑南,就很棘手了。因为,幽州市政坛的情况是:郭运昌书记和王怀志市长不和,基本上是势均力敌,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谁都想争取到郑南副书记的鼎力支持,即使争取不到他的支持,也不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能指望郭、王跟郑南撕破脸么?

这样一分析,牛三立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皮蛋疤子能够稳稳地在幽州市水泥建材市场上“坐霸”。

第八十一章 取证(一)

通南县三大巨头:郭运昌、王怀志、郑南,都是欣赏牛三立的人,投到他们任何一个人名下,都会得到重用和提拔。

但是,在铲除皮蛋疤子这件事上,牛三立却不知道:这三位领导,那一位更值得他信赖?

当今的官场就是这样尴尬,上级不知道下级是否忠诚,下级也不知道上级是否值得信赖?

过去战争年代那种舍命掩护战友,那种可以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情形早已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交易,是算计,以及处心积虑的防范。

同志间的背叛、出卖已成为寻常事。

还有,企业间的许多“竞争手段”其实也近乎于“汉奸”行为,为企业谋得了小利,却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很残酷的现实啊。

想清了这些,牛三立就有些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向“上面”反映情况,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说人家有可能对付你,就算是不对付你,人家就是故意拖,都会拖得你心灰意冷。

皮蛋疤子的存在对牛三立是另一种教育,让他思考了很多。

这几天,乡里的领导都感觉,牛书记神情很是严肃,心事很重。

晚上,牛三立仍在办公室,先是打开了QQ,朱敏的名字已改回到“无盐女”,但是,此时,“无盐女”不在线上,也没有给他留言。

牛三立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打黑”的新闻,看过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个地方的黑势力背后,都存在“保护伞”,也就是说,在黑势力猖獗的地方,都必然有党政官员和公安政法机关的人卷入其中。

打黑很难,难就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打铁先得本身硬”,打黑更是如此。

前些年,黑势力这个词都不能用,代之以“恶势力”,其实,都“恶”了,能不黑吗?

现在,关于“黑势力”的提法已经很普遍了,说明官方对于华夏某些地方存在黑势力,已经默认了。

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每次的打黑行动几乎都是“被动的”,是某些黑势力太过嚣张,终于引发了高层的雷霆之怒,然后,国家机器迅速起动,黑势力倾刻间灰飞烟灭。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掌握黑势力的犯罪证据,所谓“铁证如山”。

深思熟虑之后,牛三立小心谨慎地开展了行动。

好在冠山乡班子经过调整之后,大家都在尽责尽力,乡里的许多事情,牛三立可以放心交给大家去做,牛三立现在可以腾出些功夫做他想做的事情。

牛三立已经想明白了:要想铲除皮蛋疤子,最安全也最快捷的办法是借助外力,即通过省里面强力干预,直至彻底解决。

但是,首先要有证据!

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光凭传言是不行的。

寻找证据的事,已经有点头绪了。

牛三立从县经委主任成秋林那得知,成秋林早就知道冠山乡有石灰石,曾经跟原幽州大兴水泥公司的老总张冬明有接触,原本是想请他在冠山乡投资或者合资建水泥厂,张冬明也有这个意向,没想到,不久之后,张冬明就出了意外。

“张冬明身上被人捅了七刀!”成秋林道,“七刀啊,身上的血都流光了。”

牛三立追问:“凶手呢?抓到没有?”

“还用抓?凶手自己投案自首,然后说是二人因为发生口角,是张冬明先骂了他,还先动手打了他二个耳光,据说还有现场证人。总之,那凶手最后只判了二十年。其实很多人心里有数:那个凶手就是皮蛋疤子买通的。”

随后,牛三立在成秋林带领下找到了张冬明的遗孀李慧珍。

李慧珍在张冬明出事之后,已经不敢在幽州市住了,一家人就回到了她的老家通南县,父母家根本住不下,就租了别人一套房子。

找到李慧珍的家,李慧珍正一个人在家发呆。

丈夫死得大惨了!

丈夫死前是有预感的,给她留了一封信,现在成了“遗书”。

丈夫生前也是认识不少官员和老板的,但是,当他出事以后,许多人都避开他们,生怕惹来祸端。

张冬明出事后,一夜之间,水泥公司大多数员工都辞职走人,原财务科长则带着账本直接投靠了皮蛋疤子。

张冬明的水泥公司因为没有任何人敢接手,最终还是落入皮蛋疤子手中。

李慧珍还没能从皮蛋疤子手上拿到多少钱。

因为人家说了:别人欠张冬明的钱,这叫“债权”,在财务上这叫“应收款”,张冬明人都死了,这些“应收款”是真是假很难分清,即使是真的,又到那去收债?只能算作“坏账”了。因此,张冬明的“债权”全部变成了“坏账”。

而张冬明欠人家的钱,这叫“债务”,在财务上叫“应付款”,是想赖都赖不掉的。否则人家告到法院,法院就会找上门来封账了。

这样一搞,张冬明的公司根本就不值几个钱了。

李慧珍不敢争,知道争也没用。

丈夫在遗书中是让她尽快离开幽州市的,但儿子在幽州市读书,市里的学习条件肯定要比县里的好,李慧珍就犹犹豫豫没有动。

有一天,儿子告诉他,这些天,每天放学后,都有一伙“打罗的”找他的麻烦,逼他拿钱,不给钱就打他!

儿子说,学校那么多学生,这些“打罗的”偏偏专找他的麻烦。

李慧珍知道,这是“那些人”在逼她走啊!

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二短,她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丈夫?

没办法,李慧珍这才下决心回了通南县。张冬明曾经在通南县买了个门面,本来是送给老丈人的,现在出了这种事,李慧珍的父母就又把门面还给了女儿,现在,奇*|*书^|^网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出租门面贴补了。

女儿张珏原来通过成秋林帮忙,进了通南县麻纺厂,麻纺厂买断以后,也跟着下了岗,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每天给人做钟点工。

李慧珍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好好读书,考取一所好大学。

成秋林和牛三立的到来,让李慧珍有些意外,但还是不失礼节的接待了他们。

牛三立一眼就看出:李慧珍面容憔悴,身体情况很糟糕。

相互介绍以后,李慧珍就有些疑惑:“冠山乡的书记跟我有什么关系?”

牛三立道:“嫂子,成主任告诉我,原来张总是有意在我们冠山乡建水泥厂的,虽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我还是很感谢他。今天我来,就是看看,我能帮你们做点什么?”

牛三立的态度非常诚恳。

李慧珍叹气道:“我倒没什么,成主任也知道的,我一个女儿下了岗,一个儿子还在读书,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愁死我了。”

牛三立就问:“你女儿叫什么名字?”

“张珏,王字旁的珏。”

“什么学历?”

“高中,目前在自学成|人大专,下半年应该可以毕业了。”

牛三立就点点头:“好。可以借用一下电话吗?”

李慧珍摇头:“对不起,我是租的房子,没有电话。”

牛三立对成秋林道:“成主任,你在这坐一会,我出去一下。”

成秋林道:“好,我在这等你。”

出了李慧珍家,牛三立开车直奔县政府。

进了贾伯光办公室,卢辉迎上来:“牛书记来了?”

牛三立道:“恩,卢秘书,贾县长有空接见我吗?”

卢辉道:“你来了,没空也有空啊。”

说笑了二句,牛三立进去了。

贾伯光见了牛三立,很是高兴,道:“三立,你来得好,我正要问你:水泥厂的事怎么样了?”

牛三立道:“我就是为这事来的。”

就把皮蛋疤子的事说了。

贾伯光越听神情越是严峻。

听完汇报,贾伯光道:“皮蛋疤子这种人,迟早要完蛋,这是肯定的。”

牛三立道:“可是,冠山乡等不得啊。”

贾伯光道:“三立,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做事一定要慎重。”

牛三立道:“我是这样想的,皮蛋疤子作恶多端,只要搞到一点铁证,找到一个突破口,他就死定了。”

贾伯光看了牛三立一眼:“你是不是已经在找证据?”

牛三立道:“有一个人可能比较关键,不过,她现在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