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迢迢-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市局姚局长经常抽‘中华’,副局长们抽‘清荷’,我们嘛?不说也吧。薛局长,这烟还有吗,干脆一人多给两包。给了我们,我们也少来你这里跑几趟,跑多了你烦,我们也耽误时间。”

薛华鼎实在忍不住,笑了,梁克宏和徐春也先后笑了起来。

等张金桥抽了好几口烟,过了烟瘾后说道:“按以前定的基站设计规范,停电后蓄电池应该能单独供电二十四小时,两组蓄电池应该能供整整二天,但后来考虑民房的承重问题,就减小到一组电池,后来又因为蓄电池不过关,停几次电,蓄电池放垮几次之后,它们就报废了,只能重新更换,可谓损失巨大,所以有人为了减少损失,就将蓄电池的容量进一步压缩,现在能坚持单独供电八到十个小时就是很不错的了。有领导考察了国外的基站,说什么国外的基站有的没蓄电池,有也只要单独供一两个小时就够,说我们只要保证三四个小时供电就可以了,三四个小时维护人员还赶不过去,就是维护人员的责任。说这话的纯粹就是神经病一个,以前设备引进部的人跟我谈过,被我骂回去了。”

薛华鼎问道:“蓄电池是哪里产的?质量真的不行吗?”

张金桥道:“省管局下属的一个蓄电池厂生产的,他们在全市占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额吧?你们长益县没有买他们的?质量那就不说了,冒酸气、鼓肚子、接线柱腐蚀……反正别人有的毛病它都有,别人没有的毛病它也有,不是省管局压下来,恐怕只有鬼买他们的,这叫靠山吃山,靠水……”

薛华鼎连忙打断他的借题发挥,说道:“那你的建议和要求,也要涉及到电池这一方面的问题,包括其他配套设备,还有应急电源系统。对了,还有应急通信系统,那种车载式的,我们市局有一台,应付大型团体集会活动通信用的……这些事我一时也说不全,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不要我说了的你就理,没有说的你就不理。”

“行,薛局长,问完了吗?我差点被你问出一身冷汗。”张金桥笑道。

“我看你只是发了一肚子的牢骚,你哪里出汗了?”薛华鼎微笑着说道,“你可要认真点写,我可是把你移动中心当第一炮来开的,要是哑了火,我受到其他领导批评,你也没好处可得。”

“那是,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是一根线上的……”张金桥连忙收住话,笑道,“呵呵,不说了,不说了。”

薛华鼎转头问徐春道:“徐主任,你管的那摊子呢?”

想不到老实的徐春也是一肚子苦水:“我这摊子主要是经费不足,现在我们不但要主持局里局域网的建设,还要承担局里所有计算机维护。此外,还有什么DDN网络建设、互联网的建设等等,都要我们来进行。可是,薛局长,我们人手不够,设备也太陈旧,我们希望局里能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增加一些设备购置、软件购置费用,加几个会做事的人。”

薛华鼎问道:“计费系统也是你们开发不?”

徐春摇头,说道:“原来是我们,但领导考虑我们任务重,就移交到新技术开发中心去了。”

薛华鼎点了点头:“我说难怪呢,以前我在县局的时候记得计费系统是计算机中心在管的,可我调查的时候却发现是你们在做,什么时候移过来的。”说到后来,薛华鼎的眼光看着梁克宏。

梁克宏道:“半年多了吧。我们现在在开发计费系统、112障碍申报处理系统,还有网管系统。其他倒没什么,主要是人才缺乏,局里也缺乏激励机制,大家做不做事,得的工资奖金都差不多,所以大家的积极性提不起来。我们提交的奖励办法到现在局里还没有批给我们,还在劳资科卡着,说是奖励差别太大,不符合有关政策。我就不知道有关政策怎么管那么宽,不就是多做事、会做事的人一个月多三四百元钱吗?我想请薛局长帮我们去催一催。”

……

第一次小型会议,薛华鼎在记录本上记了满满的好几页,几个人说完之后,他也没有打官腔说怎么解决,而是像吩咐张金桥一样,请他们重新写一份报告来,等他看完之后,他再去找有关局领导,逐步落实解决。

三个人将信将疑的接受了薛华鼎这个任务,都怀疑薛华鼎是不是心血来潮还是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这么大张旗鼓的行动。散会出门后,梁克宏小声的问张金桥道:“张大嘴,他是不是不了解我们的局里的情况?要是我们写了交上来他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那他怎么下台?今后还不会被你大嘴巴说得不敢见人?”

第351章 充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薛华鼎就拿着他们三个中心的报告与张金桥、徐春、梁克宏他们以及他们的手下谈论了好几天。张金桥虽然嘴巴大,但写的报告还真不含糊,整整十页纸,计算机打印的,薛华鼎看了一下,不但他例举的问题全面,提出的措施基本可行,就是语句也很通顺,用词比他嘴里说的好多了,两万多字连错别字都难发现一个。

将他们三份报告修好完善之后,薛华鼎将这三份文件综合成一份,然后拿着它找姚局长单独汇报了将近两个小时。开始还不怎么上心的姚局长听了薛华鼎的汇报后,很是惊讶薛华鼎的工作效率,也很赞赏他的主动深入基层的工作态度。姚局长没有想到薛华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为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关方案而感到欣慰。

但面对自己的直接部下,姚局长并没有说什么赞扬薛华鼎的话来。

看着报告里三个基层单位反映出来的问题,姚局长心里对那个即将退休的褚副局长产生了一点点的怨气,只是这种怨气埋藏在心里没有在薛华鼎面前发泄出来:里面反映的好多问题,姚局长还是第一次知道。

姚局长仔细看了整改方案里涉及的经费,思考了很久,他对薛华鼎道:“小薛,你这份报告牵涉的问题很多,也很大,你让我先看看,可能我们要专门召开一个局办公会议来研究它,我一个人现在还不能答复你怎么做。你先回去,认真酝酿一下怎么发言,或者采取什么方式给局里的其他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六千多万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啊,我说的不是说这笔钱多了,而是我要考虑该不该这么大范围的动,步子是不是迈这么大。你放心,只要该用的就是一两个亿我也会同意用。”

“好的,那我先回去了。”薛华鼎起身欲走。

姚局长本来欲起身相送,但屁股还没有起来就感到胸口有一阵轻微的疼痛,他就挥了一下手,说道,“走吧,我还要坐一会。对了,如果你有空的话,最好调查一下其他市局、甚至其他省份是怎么做的,如果你能够取得在这方面搞得好的单位的一些成功经验,那就更有说服力了。呆在家里不行的话,你就带人到外面跑一跑。你管的这摊子很重要,你可不要埋怨组织给你加了这么大的担子。”

“怎么会呢?那我这几天就收集这方面的材料……”正说着话的薛华鼎看到姚局长皱眉,就有点担忧的问道:“姚局长,你没事吧?”

“没事,你让小范进来就行了。”姚局长用很平静的语气说道。

小范是前年分到市局的大学毕业生,听说是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在报纸上发表过不少豆腐块,有点心高气傲,不知道怎么被选来当姚局长秘书的。

按一般人的猜想,范秘书和薛华鼎年纪相仿,薛华鼎又是姚局长的亲信,他们两人的关系应该很好,什么都谈得来,可事实上这个范秘书对薛华鼎并不怎么感冒,现在每次见面都是薛助理薛助理的正儿八经的称呼,薛华鼎努力了几次想跟他搞好关系,但他对薛华鼎总是不冷不热的。不过,他并不是对薛华鼎一人是这样,对其他领导其他人也是不冷不热,好像只有他才是象牙塔里的人,其他人都是不识几个字的苦力,所以不屑与这些人打交道。

薛华鼎出门后,对坐在秘书办公室的范秘书道:“范秘书,姚局长请你进去。”

范秘书抬起厚厚的眼镜看了薛华鼎一眼,道:“知道了,谢谢。”

薛华鼎心里有点腻味他这个自视清高的人,也嗯了一声就走了。

第二天下午,范秘书打电话来通知薛华鼎下周星期三下午在局办公会议上做专题发言,集体讨论他的报告,请他做好汇报的相关准备。

接电话的时候,薛华鼎带着张金桥正在娄阳市出差。按照姚局长的要求,薛华鼎今天上午就和张金桥一起到移动通信质量一直稳居前三甲的娄阳市电信局调研取经。来的时候,娄阳市主管移动中心的副局长和薛华鼎就移动通信方面的事情交谈很久,并请薛华鼎他们吃了中饭,当然移动中心主任和移动中心的几个管理人员也一起相陪。因为时间很紧,按照薛华鼎的坚决要求,饭桌上大家都没有怎么喝酒,喜欢喝酒的只喝一瓶啤酒,大部分则喝的是饮料或茶。

吃完饭,薛华鼎就和对方移动中心的人开座谈会,调查了解他们娄阳市电信局的相关职责分工、机构、人员、流程、制度、福利等等情况,然后就到他们的办公室、移动交换机中心、移动基站等地方参观。当他接到范秘书电话时,他正好在前往娄阳市郊区的一个基站途中。

在与娄阳市的人接触之后,张金桥开始是兴奋的,也是激动的,以为他们娄阳市电信局领导比安华市电信局领导重视移动中心要多得多,但等他调查一两个小时之后就冷静下来了,发现情况并不真的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在组织机构、奖金福利、分配的车辆等方面的情况娄阳市与安华市的没有多大区别。

在来娄阳市的路上,张金桥拍胸口说娄阳市的网络质量这么好,绝对是因为领导重视的结果,只要将娄阳市电信局有关移动方面的模式搬到安华市,那么安华市的网络质量绝对会上一个台阶。

当他与对方开了座谈会,看了对方的办公室之后,底气一下没有了,趁别人不注意,他不好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