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上南下-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虎想了想,咬了咬牙,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同志,我有两点顾虑,不吐不快,第一,我们都能接受贵党贵军的主张,一起抗日,但是我们是一支**部队,到你们那里,听说一般都要化整为零,重新编制,这一点我们难以接受;第二点,你知道目前的营长叶翔,这人很阴损,对我并不放心,在我周围安插了他的人,就是防着我们有二心,另外,请告诉我你的具体职务。”
    “我是乔向文,社会部长,陈营长,当机立断,才是正确的,我听我们的同志说,你下面有一批连排长愿意听你的,这就是最关键的,你要把他们团结好,让他们看好自己的兵,带好自己的人,至于你的担心,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大可不必,你们这个营到我们那里以后,所有人员一个不动,连长就是连长,排长还是排长,你还是你的营长,前面的一个副字去掉,这支部队就交给你来管理,只是按照我们八路军的惯例,每个营要派一名政治教导员。下面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要恢复老虎团的称号,补充成一个团,至于叶翔,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的。”
    “你就是乔向文乔部长?”陈虎十分惊讶。
    “真不敢相信,你亲自前来,我还以为你就是一个普通的干部呢。你们**人真是胆子大啊!如果老虎团称号能恢复,我们那些老人马会太开心了。”陈虎紧紧握住乔向文的手,连声道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听着乔向文的一番话,陈虎思想上的结解开了,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陈虎为什么提出第一个问题,乔向文又为什么敢于答应呢?且听江湖为你说上几句。
    先说八路军队伍中的一个概念,起义。
    根据八路军有关条例,专门有一条说到这个,当初说的起义,主要是指国民党军队中有组织、成编制的队伍,放下武器,放弃对抗,从而集体地、主动加入我军阵营,继而倒戈一击。
    投诚,则是指国民党军队,迫于军事压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缴械投降。
    换一句简单的话,起义,是在战斗发生之前,之中,是看准了方向,主动为之。
    投诚,则是战斗已经开始后,回天无力,迫于无奈而不得不为之。
    说清了这个意思,江湖是为了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待起义人员方面的政策。
    策反,就是起义与投诚之间很重要的一个区别点,这也正是社会部职责中很重要的一点。
    绝不像某些肤浅的密战介绍,我党我军的秘密工作,就是搞卧底,探情报。
    情报、拔丁、保卫、破案、用间、反间、密码、策反、统战,等等,都是社会部这个特工总部、情报总部、秘密战线总部的重要工作。
    对于起义部队,尤其是抗战期间的起义人员,中央十分重视,运用各种政策进行优待和酬谢。
    也难怪,这一阶段,**及其军队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相比于国民政府及其几百万正规军队,让**起义自然十分困难。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情况就大大地改变了。
    那时候,慢慢地,解放军兵强马壮起来,国民党一个一个城池丢失,一次一次战役失败,那时候的起义就司空见惯了,不然,也不会几年内战,国民党竟然有一百八十万军队放下武器,就地起义。
    而在眼前,起义的含金量那是很高很高的:
    凡是起义的部队,原则上只要愿意抗日,八路军都马上接纳,就地换上军装;
    凡是起义的军官,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劣迹斑斑,八路军方面一律保持原有职级,一般经过考察和一段时间良好表现后,都会提拔任用;
    凡是集体起义的部队,八路军一般都保持原有编制,兵源不足的马上补足,在后勤保障上优先保证;
    凡是起义部队,一般只委派少数政治工作人员,担任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而且这些人选会非常尊重起义部队领导的意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
    之前起义的**很少,所以才有陈虎的担心;
    乔向文之所以敢于答应,那是因为部队有内部的政策。
    插一句话,从抗战,到内战,大批的国民党起义军官,后来都成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成了新中国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不完全统计,三十名原国民党起义将官,建国后基本都担任了共和国的部长、省长、军长和军区领导。
    被俘虏的那就不算了,谁让你没有早看清方向,对不起,不追究你的罪行就算法外开恩了。
    对于这些人,基本都是关进战俘改造所,洗完脑子,汇报思想,表现好的当个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最好的,进国务院参事室,发挥余热,写写建议和回忆录。
    再说回来。
    在关于老虎团起义后的走向达成协议后,乔向文和陈虎两个人又初步商定了起义的时间、双方的联络方法、接应地点。
    越说越投机,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
    为了双方的安全,乔向文谢绝了陈虎的留饭邀请。
    当陈虎把乔向文送出来时,在走廊里迎面碰上了一个人,个子细高,上尉军衔。
    “陈营长,来客人了?”细高个边打量着乔向文,边问道。
    “哦,刘参谋,是我老家来的,给我带来封老父亲的家书。”陈虎挥了挥手里的家信。
    “老乡啊,傍晚了,怎么不留在咱们这里住一宿,我这去让炊事班加菜去。”这位刘参谋显得很热情。
    乔向文开了口,“不客气了,谢谢这位长官,我在县城里还有几个生意上的伙伴约好了,改天再聚。”
    “哦,那你好走。”刘参谋转身目送着两个人,若有所思。
    送到营房门口,告别。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陈营长,注意保密,也注意自己的安全,这个刘参谋好像对我们的关系很有兴趣啊”,乔向文嘱咐道。
    “这是叶翔的一只狗,放心,我会注意的!”陈虎轻声地说,带着鄙夷。()
第四十六章狗营长
第四十六章狗营长
    “你看清楚了吗?”
    叶翔听完刘参谋的汇报,有点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
    刘参谋从刚才遇到乔向文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想着,自己一定在哪里见过这个人,可到底在哪里呢,他就是想不出。
    “营长,我确实看见这个人了,不像是陈虎的老乡,而且你看,陈虎父亲给他写信,还用这人带过来吗?我们这里通信还是很方便的,邮路畅通,从来没断过。”
    刘参谋坚持着自己的怀疑,但一时又提供不了证据。
    就如陈虎说的,这刘参谋确实叶翔的一条狗,这叶翔呢,又是张华云的一条狗。
    之前,叶翔一直担任张华云的副官,说是副官,这是好听的,其实就是帮张华云鞍前马后跑腿,请客招待、老婆逛街、小姨太生日,一应私事杂事,都由他去办。
    国民党军队体制与**的大不一样。
    早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时,苏联顾问帮助组建黄埔军校,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国民党部队的建制和工作制度,齐刷刷效仿苏军。
    后来,就改了,那是1933年。
    1933年,蒋介石和希特勒签订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那个时候,希特勒刚当总理,还没当上国家元首呢,他承诺帮助中国国民政府建立军事工业,并在中**事工业系统没上马前,提供军事装备,他还派来了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担任老蒋的军事总顾问,这位老兄提出以有限的物力财力,最快速度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
    老蒋听着激动,一点头,妥了。
    有个背景,尽管德国在一战中为战败国,但是不到10年,他的国力再次大增,雄踞世界老二,因此它也就成了各落后国家的模仿和赶超样板。
    在这一军事体制中,实行一元化军事首长负责制。
    军长、师长、团长说了算。
    在指挥本部,关于战略战术,关于布兵排阵,参谋总部说了算。后来,关于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的权力划分,很长时间让老蒋很纠结,那是后话,45年才有国防部。
    总体来说,参谋总长在老蒋心目中,那是大大重要的位置,这就是典型的德军体制。看看人选,就知道了,第一任陈诚,第二任顾祝同,那都是他最亲信的人。
    回到张华云这样的师部来说,大事小事师长一个人说了算,副师长、参谋长、政训主任,那都是看他脸色行事。
    看过老蒋传记的人都知道,他对军队的二元化领导极为反感,39年3月,根据战时需要,他在下令恢复军队各级党部的同时,专门训戒政工人员不得与部队主管长官采取对立或监察形态,而应服从部队主管长官受其指导。
    这和**的军队完全不同。
    我们的部队实施军政首长负责制,军事主官和政委同一级别,比肩而坐。
    毛伟人建军理论,非常重要的一条,支部在连队。
    另外一条,团级以上设政委。
    政委和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首长,同时他担任党委员会的书记,对部队实行党委的统一领导,军事主官,那是在党委领导下具体指挥。
    司令员、军长、师长,驰骋沙场,指挥千军万马,但你那是在党委的领导和决策部署下去干的,可不能独断专行,不然党委会马上开起来,来一个批评和自我评评,看你还继续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套吧。
    国民党的军队体制,也一直在变,一会设政治部,一会设指导员,一会设党部,一会设政训主任。
    就一点,没变,对外作战,军事主官说了算。
    所以,在这种体制下,他的亲笔副官、贴身参谋,往往是他最信任的人。诸位看看影视剧,就大概看得出的,那也是实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时下的市长秘书,官儿不大,但在官场潜规则运行下,权力不小,谁敢小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