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拜火传说-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翁归靡有意把匈奴使者派到此间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说话的筹码,示意现在有汉朝撑腰,匈奴的使者们最好别狮子大开口。
    一会儿傅介子开始按预计的表示自己的态度,这本来也是常惠的事情,因为在来乌孙的时候,常惠就接到了汉朝的指示,他的任务是去看望解忧公主,不论怎么样,都得向乌孙国表明态度,只是没有想到匈奴的使团也到了,这才使得他不得已来请傅介子。
    常惠自己也挺郁闷,他被困在匈奴十九年,这事落到大昆弥的耳朵里面,再看他这样人的时候就不那么瞧得起了,而傅介子在中原地区名声不大,但在匈奴乃至西域名头却是颇响,乌孙人对近来汉朝的大人物根本就不怎么了解,甚至在汉武帝死了好久之后还以为是那个重击匈奴的帝王在统治。这种消息的不通更是让傅介子的名头大增,所以傅介子自报了名号之后,有半数的乌孙人都静了下来,还有的乌孙人见别人静了下来,也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是汉朝的一个大人物。
    傅介子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表示来乌孙的目的就是希望乌孙国能和汉朝向细君公主入乌孙时一样建立良好的关系,虽然没有指明了说要合击匈奴,但这其中的意思所有的人都明白。傅介子这话说得十分嚣张,完成没有把匈奴的使者放在眼里,更是提到了在楼兰和龟兹追杀匈奴使者的事情,因为是他先提出来了追杀,所以匈奴的使者提到楼兰的伏击时便没有人信了,特别是傅介子那杀气腾腾的说法,让所有的人在一静之下立时议论纷纷起来。
    解忧公主带着笑意把傅介子的话一句不改的说给了大昆弥和众大臣听,匈奴公主的脸黑得如同锅底,玉阳郡主也怒气冲冲得指责傅介子。
    傅介子道:“玉阳郡主,那日在楼兰一枪没有杀死你,不知现在伤好了没有?”傅介子笑了下,又道:“那日在楼兰,匈奴调兵五万从车师攻来,与我汉朝敦煌地方驻军一战,落荒而逃,原来是到了乌孙地面上来耍威风。这二十年前,我汉朝屡次出剿匈奴,匈奴皆避而不战,因为河西宽广,匈奴以西无人拦截,我汉朝一时倒也无法消灭。如今匈奴不再进侵汉界,而对西域诸多压迫,傅某一路前来,倒是听到西域诸国不少的怨言呢。”
    这时偃闻突然道:“汉使贼子不必巧辩,去年在楼兰,因为我单于新逝,不得已退兵而已。这些年来,我大匈奴国自西以来,车师、龟兹、姑墨、鄯善、莎车诸国皆依我匈奴而存,我壶衍提单于年轻力壮,正是有为之年,说不定,过不了三五年,我与傅将军还得在河东相见呢。”
    傅介子哈哈笑道:“诸多国家,却无一如乌孙般大国。”
    众人顿时一静。
    [工作忙了点儿。更得晚了,见谅则个~]
第六节,晚宴之争
    这话的意思十分明显,自然是将话题扯到了乌孙国对匈奴的态度上面,所有的人都静下来等大昆弥说话,在乌孙国,除了匈奴公主一支有利益关系的人外,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服匈奴的压迫,只是慑于匈奴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敢有所动作,此时皆看着大昆弥的态度,现在看来,匈奴在汉朝面来已经不再是一个对手,而且汉朝与乌孙国的关系不错,如果有汉朝的帮助,那么乌孙摆脱匈奴的压迫就大有可能。
    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撇开独立的国格不说,仅在利益上面,乌孙的每个大户都可以少出不少牛羊马匹,也要受到不少匈奴兵的骚扰。在这方面,汉朝有着很大的优势,汉朝对乌孙国的要求不过是提供一些马匹,而且这些马匹者是买的,不像匈奴是强取,汉朝只是与乌孙结盟,不像匈奴那样要乌孙称臣。
    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让乌孙人摒弃对匈奴的怯意。毕竟汉朝与匈奴相比,在地域上占着不利的地位。乌孙与汉朝中的中间有匈奴相隔,匈奴百年来的强横印象实在是很难在几年之内消除。
    解忧公主听傅介子提出这个问题,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她没有想到傅介子这么快就提到了正事上面。依她这二十多年在乌孙磨出来的性子,什么事情都不是不急不缓,傅介子这么快的节奏她明显有些不适应。
    这也难怪,傅介子出使西域一年来,走了千山万水,什么事情都是一事赶着一事,养成的性格决定他做什么事情都很锐意,考虑好了说做就做,哪怕是冒险一些。
    翁归靡怔了一下,既而哈哈笑道:“傅使者言重了。论地方,乌孙在西域虽然是第一大国,但相比与汉朝,乌孙不过是个蝇头之地。论兵力,乌孙不过控弦十余万,也远远不能与汉朝相提并论,说起将士,我乌孙男儿虽然骁勇,但是又何及前些年汉朝的大将军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以及飞将军李广。说到骠骑将军,应该算是霍公了的侄儿吧,令尊身为辅政大臣,更是让汉朝国力远胜前朝,本王一向敬佩得很着……”
    这一番话说得玉阳郡主和偃闻和匈奴公主的脸色黑得不能再黑,翁归靡这明显是在向匈奴挑衅,向匈奴人展现自己的国度和国力,说到卫青、霍去病、李广,那个个都是匈奴人的心头之刺。如果这些人都已经成了匈奴人的恶梦的话,那么当今的辅政大臣霍光,更是让他们咬牙切齿,霍光辅政的这些年来,虽然不像他“战神”大哥霍去病那样让匈奴人惮忌,可是他使得汉朝虚耗的国力再一次提升了起来,这是匈奴是致命的,汉朝的国力一上来,匈奴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
    解忧公主听得翁归靡这么说,眼中隐隐有些笑意,可是她却什么也不说,匈奴公主眼中带着恨意得看过来,她也目不斜视,对匈奴公主睬也不睬,直接无视了。
    霍仪起身道:“回大王,骠骑将军是小生叔父。因今天子年幼,所以由家父辅政。”
    这几句话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匈奴使队脸色明显都不大好了,偃闻出来用匈奴语说了几句,一个懂乌孙语的人翻译了一下,傅介子同样没有听懂,但是常惠却听了大怒,起身说了几句话,偃闻立时就怒了,怒气冲冲得一把将常惠的领子抓住,喝了起来。偃闻才不过二十上下,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而且匈奴人性怒,此时又是在国家大事上受了辱,身边右谷蠡王的儿子,他自然是难以忍受,只是不知常惠到底说了些什么。
    常惠虽然是个武将,但是武艺却是远远不及偃闻这个天生的武将,一下子就被制得动弹不得。
    众人一片愕然,大昆弥也有些动容,忙挥手示意武士将他们拉开。
    而就在这时,傅介子突然起身赶了过来。虽然说,两国之争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武艺较量,但是在外交上势必会影响到乌孙人的看法和心态。傅介子当下走过去,一把抓住偃闻的手,喝道:“你敢如此放肆!”说着一用力,偃闻的手便松开了,常惠挣脱出来就被几个武士带了回来。
    而傅介子和偃闻两人却扛上了,两人死死得相互钳住,此时虽然没有战心,但是因为扛上了就难得松手,此事更关系到对乌孙国的影响,谁也不肯松手。
    偃闻出匈奴出了名的武艺高,而且右谷蠡王庭隔乌孙很近,偃闻在乌孙的名头丝毫不在傅介子之下,而且乌孙人一直都惧怕匈奴人的武力,解忧公主见傅介子和偃闻如此就怕傅介子出事,忙让昆弥出面调停。
    而此时,傅介子一扛上就发现这个偃闻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以傅介子这些年来不顾死活练就的力气,就是乌候这样二百斤的大汉也休息是他的对手,但是此时和偃闻扛上之后傅介子就发现这个偃闻还在自己之上,一时之间虽然可以扛得住,但是时间长了必定会吃亏。
    这时偃闻大概也是看出了傅介子的力量不及自己,脸上不由现出了一丝狠辣的冷笑出来,他大喝一声,手上突然加劲,欲将傅介子死死得扳倒在地上。
    这时翁归靡派出了两个武士来拉傅介子和偃闻,但是拉来拉去却一个人也没有拉动,就在偃闻使劲的一刻,傅介子却突然手上一松,力道一放一收。
    听着偃闻使劲的喝声,解忧公主的脸色顿时一变,失声道:“住手!”
    而就在她叫住手的时候,却戏剧性得看到偃闻突然被傅介子一把扳得身子扑地,连同两个来拉他们的武士也都被带得摔在地上,头破血流的。一个武士撞在了案角之上直接晕了过去,另外一个武士机灵一些,摔在地上时滚了下,没有伤着。
    而偃闻则仰面向天,摔在地上一弹就起来了,但是额头上面却磕了地,挂了一道彩。
    傅介子一声不吭,情神冷竣得退到一边。
    玉阳郡主惊呼一声,忙将偃闻扶了起来,忿忿得看着傅介子。
    若要论起力道来,傅介子还真的不是偃闻的对方,但是他从元通处学得了借力打力的办法,元通自己会说,学的却没有傅介子从实战中学的那么深,傅介子这一下是扭转乾坤看起来很容易,可着实是有苦说不出。刚才偃闻这般相抗,傅介子奋力一击虽然把他撂翻在地,但是自己也把腰给伤着了,此时打着肿脸充胖子,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回到案上。
    翁归靡忙出来调解,傅介子拱手道:“大王,傅某无礼,打乱了晚宴,还请大王恕罪。”
    此时偃闻爬起来,脸上又见了血光,再看看乌孙人的眼神,恨声道:“大昆弥既然是款待汉朝的人,我们便先行告辞了。”说完忿忿然就要进出去。
    翁归靡急忙下去相留,但是偃闻输了面子如何肯再留在这里,当下和玉阳郡主带着几个随从就留开了。
    匈奴公主也黑着脸,道:“大王,臣妾也先下去了。”
    翁归靡没好气得哼了一声,显得心情并不太好。匈奴公主下去他也没有挽留。
    傅介子见匈奴公主也黑着脸走了,心里面不由有些看不起这个公主,现在匈奴的使者离开,正是她独挑大梁的时候,如果此时走了,那么岂不是便宜了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