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拜火传说-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耿虎道:“傅将军你也知道我想问什么,确实是关于潘幼云的,听身毒的僧人说,她现在是傅将军的夫人?”傅介子知道他要问这个,仍是免不了尴尬,道:“是的,西域之行,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请耿兄弟见谅。”
    耿虎道:“傅将军,不管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兄弟心里面肯定是不好受,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这一回傅将军回来了,她却没有,我二哥担心,但是他又不好询问,我这做弟弟的就代他来问一下。”
    傅介子如实以答,道:“耿兄弟,如今西域形势复杂,大将军又急召我回去,不得已,只能将部分汉军和家眷留在了乌孙,并非傅某有意回避。请耿兄弟向令兄说明一下情况。”
    耿虎虽然有些气闷,但也没有再多提这事一个字,而是转而:“此事我会向二哥说明。傅将军,你可能还不知道敦煌的情况,最近匈奴的右谷蠡王部时不时得向敦煌增兵,大部都已经屯集在了车师国,我二哥多次向朝廷请兵,却一个兵也没有请到,而且连个回音都没有,再这么下去,敦煌危矣。”
    傅介子听了不由有些吃惊,这么些年以来,匈奴从来不敢向敦煌进兵,如今新单于一上来就打敦煌,看来是有心要收回河西走廊了。而汉朝这边皇帝又突然不行了,形势一下子转了过来,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耿虎道:“傅将军,西域的城郭兵不过是些散兵游勇,难成大器,要守住西域门户,还得靠我们自己,这一次回朝万望傅将军多为敦煌着想,我二哥也说过了,只要能守住敦煌,前事尽可不再提起。”
    耿虎说到这里脸色很凝重,傅介子心头微微一震,渐渐明白了敦煌在耿家兄弟心中的地位了,那就是家。
    回到馆栈,殷茵也过去帮忙,此时不知怎么搞的,呛了一脸的烟灰,还在一个劲儿得吹火,见傅介子过来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不地,抱怨道:“相公,这敦煌老烧白草,没一点硬柴怎么煎药啊。”
    傅介子不由一阵苦笑,敦煌就这条件,殷茵和他是住在北地郡的,那里山林多,情况自然不一样,现在也没有心情去理会这事,拉过殷茵到房里,借故让她去洗脸。
    刚一回房,殷茵道:“你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吧,什么事情得瞒着巧儿?”
    傅介子道:“汉人商队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是没有办法赶路的,可是我们得马上回长安去,这可怎么办?”
    殷茵哦了一声,道:“你是担心巧儿不肯走,她肯定是走不了了。”
    傅介子道:“现在敦煌也不安定,留她和商队在这里实在不怎么放心。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得留她在敦煌了。”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葛妮亚和潘幼云落下了,苏巧儿也要落下,是自己无能,还是世事无情?说到这里,傅介子脸上不由浮现出一阵沮丧来。
    [我要勤快更新,吼吼!]
第十三节,走河西
    行色匆匆,敦煌也只能是短暂的驻留,出于军人的天性,傅介子到敦煌的军中看了一下军容,有些失望,没有汉军应有的威武之气,大概是因为匈奴来犯,朝廷的支援一直不到所造成的士气低下。
    回到馆栈,傅介子思之再三,过去找苏巧儿,不想殷茵嘴快,早就已经跟苏巧儿说过了,此时的苏巧儿变得沉默异常。
    “傅大哥,我不能离开阿爹,我要留在敦煌!”
    这差不多已经是不用问也知道的结果,傅介子听了没有再说什么,苏老爹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是动弹不得的,苏巧儿作为女儿,自然也是不会离开他,只是,这一离别,本来就七凌八落的汉军一下子显得更加萧索起来。
    “好吧,巧儿,那你留在敦煌照看你阿爹,我会嘱咐郡守大人,你有什么急需要的,就去找他。”傅介子眼里面闪现出一丝的落寂,道:“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就回来了,那时候你阿爹的伤也该好得差不多了。”
    苏巧儿连连点头,此时的她一心放在苏老爹的伤势上面,儿女私情,对这个本来就还不怎么懂的小姑娘来说,已经很淡很淡了,只是有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傅介子想着这一次回来,本来还带来了身毒和安息的使者,可是现在到了楼兰出现意外,商人遭劫,使者被杀,也只有找马这一事尚可以说是完成,然而,找马不过是一件附带的小事,真正的大事还在乌孙,也不知现在乌孙的情况怎么样了?
    翌日清晨,敦煌的城门大开,耿家兄弟送傅介子一行出城,兀难长老与众人随行,傅介子没有见到阿里西斯,道:“大长老,阿里人呢?”
    兀难长老叹息一声,道:“这小娃和苏小姐一起长大,苏火者算是半个父亲,他也要留下来照顾,我就由他了。”
    殷茵敏感得看了傅介子一眼,眼神之中有不满,却又有着一丝的喜悦。
    傅介子回望了一下,没有见到苏巧儿的人影,心想罢了,她此时正在给苏老爹煎药,应该脱不开身,正欲离去,后面的驼铃清扬,苏巧儿一人一骑飘然出来。
    四目相对,傅介子发现苏巧儿的眼神之中多了一丝与年纪不相趁的深情与不舍来,可是看上去,她又显得那么的平静。
    这个姑娘终于开始长大了,傅介子感叹之余又有些欣慰,自己终究不是猪不叼狗不啃的,这个姑娘心里面还是有些舍不得自己走。
    “傅大哥,我……”苏巧儿有些欲言又止,傅介子回过神来,道:“怎么了?巧儿。”苏巧儿看着周围的人群,有点不好意思,顿了一会儿,道:“傅大哥,我们过去一下行么?”
    傅介子见她这个神情,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不能本能得看了殷茵一下,殷茵装作没有看见,傅介子忍不住道:“茵茵,那我过去一下?”殷茵哼道:“去呗,再不去没机会了。”
    “傅大哥,你过来呀。”苏巧儿小脸薄红。
    傅介子跟着苏巧儿过去,笑道:“巧儿,现在没人了。你是不是舍不得我们走?”苏巧儿顿了又顿,似乎是刚才鼓起的勇气又烟消云散了一般,只得点了点头。
    傅介子苦笑道:“世事无常,巧儿,相信过不多久,我就回来接你们的,你是我未过门的媳妇儿,我不会就这么把你们落在西域的。”苏巧儿沉默不语,眼神之中有些迷离。
    离开敦煌,走河西大道,汉军终究是开拨了,傅介子的心情很沉重,一连几日都沉默寡言的,殷茵劝了几回,自己也有些生气了,这个男人,身在河西走廓,心却在大漠敦煌,她身为人妻,这种感受自是不太好受。
    这一日过了酒泉,汉军暂时休息,途经酒泉郡碑处,前一井打理得十分到位,殷茵道:“相公,你还记得这口井么?”
    傅介子微微扬头,他自然明白殷茵的意思,道:“是当年河西之战期间,先帝命人从京城送来一坛美酒犒赏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霍去病没有独自享用。他将那坛酒倾倒进了当地的一眼泉水之中,让全军将士前来享用,从此之后那眼泉流出来的就都是美酒了,因此被命名为‘酒泉’。”
    殷茵道:“不错,霍大将军名留青史,所言所行无不传世千年,相公你也是我汉朝的军人,就该想着建功立功,名传千秋万世,而不是一门心思得放在儿女情长上面。现在朝廷正乱,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该当振作起来才是。”说完又有些气弱,道:“我可不是因为你想她们生气,哼,你不想封侯拜相,我还想当侯夫人呢。”
    傅介子听了心头微震,稍作休息,大军继续赶路,兀难长老似乎永远也不知道累一样,一路上都乐呵呵的,傅介子本来打算西域回来之后就带?着殷茵回北地去过逍遥日子,但是殷茵似乎更喜欢让自己继续当这个将军,这几年的军旅已经让他疲惫,本质上他是一个书生,被赶着走上了从军之路,现在一切又回到从前,他更喜欢的还是北地的那个常被妻子欺负的小书生。
    “长老,你说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是建功立业么?”傅介子这个道家的高徒,本质上对着功名没有什么兴趣,否则这几天的功业以及与大将军的关系,怎么也不至于是一个平乐监。
    兀难长老呵呵笑道:“人各有志,我们火教的教徒只是想过更好的日子,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让家人吃的更好,穿的更暖,不用四处流浪,不用受人奴役,我们向往真正的光明和善良。只要一切不与之相悖,我们都会用一生的努力去实现它。建功立业也好,隐逸山林也罢,都要让自己、让身边的人,让自己的家园充满光明,充满慈爱和善良。”
    傅介子听了不由看向殷茵,他从军之前,美其名曰灭匈奴,实则是带着一腔的仇恨而去的,现在殷茵回来了,他报仇的心也淡了,只是身边的乡亲和百姓受匈奴之苦太重,而且一件事情做了五六年,到了最后关头不容易停下来,才一直坚持着剿灭匈奴,他内心里面对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实在是迷糊得很,听了大长老之言,心里面似乎明白了一些。
    之后的几天,傅介子心情明显得好了许多,漫长的河西走廓,也似乎变得短了。
第十四节,长安
    漫漫河西大道,说远则远,说近则近,傅介子一行风雨无阻,这一日已经走出了河西,过了潼关再走就是长安了。
    此地距北地郡不是太远,殷茵有些想回北地看看,虽然此时的傅家都已经全部搬到了长安来,但是故乡的情结却一直漫延在殷茵的心头,他有记忆的时候就是在北地郡,再有记忆的时候身却处在了完全不曾想过的地方,这使得她的故乡情结更重。
    傅介子好劝歹劝才把她劝好,傅母也还身在长安,北地只有一所空房子了。想到傅母,殷茵这才急着想回长安。过了潼关,一路急行,因为有朝廷的重要公文,傅介子把所有的马匹都暂留在了潼关内的马场之内,这里是朝廷的重要军马来源之一,北大营的大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