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拜火传说-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巧儿默然不语。
    “嘿,真是孩子话。”傅介子突然火了起来,道:“为山九仞,岂可功亏一篑,就算是恶人,我也要做到底。”傅介子吃了称砣铁了心,如今在楼兰处于劣势,他并没有放弃,正在努力地想办法,被苏巧儿这一说又如何还能平静。
    苏巧儿再不敢去触他的逆鳞,有些小小的委屈,一个人揪着嘴,有些意兴阑珊。
    这时,外面一个声音娇喝道:“你是什么东西,给我让开!”
    是王后的声音。
    傅介子突然拉过苏巧儿,道:“回府去。”苏巧儿微觉忸怩,但看傅介子的神情,又似一个大叔叔拉着小侄女,也就没那么不好意思了。汉朝的时候民风开放(貌似国家富强的时代民风都开放,汉、唐强盛,两宋孱弱,刚好是对女子要求一松一紧的两个时代,巧合乎?),对女子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寻秦记中更开放……),苏巧儿还曾倚在乌侯身上睡过觉,此时任由傅介子拉着进府去,一个人抿嘴浅笑,丝毫不觉得是危险近了。
    傅介子让苏巧儿回房去休息,自己沉着脸去见王后。
    王后怒气冲冲地进来,侯府外一秃鹰卫士脸上清晰印个巴掌印,想来是王后的杰作。
    傅介子没有王后那么激动,招呼王后进侯府,问起宫里的势态来。
    王后摇头道:“使者还是快些出城去吧。”
    “为何?国王想要抓我们献给匈奴人?”傅介子依然显得很平静,倒是霍仪忍不住了,语气有些犯冲,道:“王后娘娘,匈奴兵现在疫情正重,我楼兰尚可坚持多时,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后有些愧疚,道:“现在说这些已经迟了,陛下已经安排安归为质子,打算出城投降,如果匈奴人进城,你们就在劫难逃了。”霍仪怒道:“国王如此朝秦暮楚,如果明天汉朝的大军赶到,国王又将如何?王后是汉人,自当拼死相谏,怎么也同意了国王的做法?”
    王后神情极为痛苦,摇头道:“不会来了,汉朝的军队不会来了……”
    “何以见得?”
    “若能到早就到了,不会来了……”王后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一方面是楼兰的局势,另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弟弟,陷在沙漠之中,生死难测。
    傅介子顿了一会儿,道:“出不去了。外面匈奴兵围追得紧,在大漠之中,我们根本逃不掉。王后此举是将我们陷入了绝境,现在楼兰尚可一搏,王后为什么要放弃?”傅介子说到最后再也忍不住,猛地喝了起来。
    王后也激动了,带着怒意道:“我也不想,送到匈奴去的是我的亲儿子,困死在沙漠中的是我亲弟弟,而被匈奴人困住的是我丈夫,我的苦比你们都大!现在楼兰城中疫情已经无法控制,楼兰城也快守不住了,如果匈奴兵攻进来,我楼兰国就是灭顶之灾。四万人的性命在我手里用作帝国征伐的赌注,这太无情了,我们赌不起。”
    “我嫁到楼兰,就是楼兰国的人了,陛下对我很好,百姓也很善良,我们不想打仗,只想过着平平安安的日子,最近几天已经死了好几千人,如今的楼兰城中,到处是白衣素缟、哀怨哭嚎的受难家人,死了这么多人,都是我引起来了。匈奴军中有能控制疫情的异人,他们也答就善待楼兰……”
    傅介子冷哼一声,道:“王后可知此举的后果会怎样?王后你自己会怎样?”
    王后闭目道:“只要楼兰不再流血,我死不如惜。”
    傅介子微微一怔,这世上还有一个不惜死的。
    ……
    “报,古神王到。”
    古神王来得有些仓促,牙门将还来不及通报完,他已经到了。
    王后此时几欲哭了出来,神王的突然出现让她来不及擦眼睛,一时极为尴尬。
    古神王显然是听到了王后的说话,道:“王后不必担心,精绝国的三万援军已经到达若羌,正在匈奴的大后方,为首将军是精绝国的第一将军阿尔克,整个昆仑山下,没有不知道阿尔克大名的。”
    傅介子猛地看向古神王,道:“精绝大军?”
    古神王早在数日之前便有准备,见傅介子有些吃惊,道:“车有车道,马有马道。王后借兵汉朝,本王求师精绝,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不是帮汉人,也不是帮你们。楼兰立国数百年,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些不孝子孙手里。”
    王后有些累了,听了并没有提起多大的心情来,她的亲弟弟还在沙漠之中,而古神王与她素来不合,从情感上,她一时不能接受,听了只是道:“还是神王有心。精绝国会与匈奴结仇么?”
    古神王道:“这些年来,精绝国大有开疆拓土之意,先后出兵攻打周边小国,成了昆仑山麓第一大国,与匈奴的摩擦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龟兹投靠匈奴,正与精绝国开战,这一次援助楼兰而来的精绝瞳兵也正是从龟兹调来的。”
    傅介子是淡看了生死的人,但却无法看淡仇恨,刚才情势不妙,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此时援兵既到,那么,报仇的时候到了。
第三十节,一骑当千军
    傅介子见事情又复柳暗花明,当下道:“好,还请王后这便回宫去向国王禀告,取消遣送质子的计划。”王后虽然意兴阑珊,但关系到自己儿子的大事她还是半点儿不含糊,听了忙道:“我这便回去。”
    而就在这时,突然有王后的近侍来报,安归王子已经出城!
    “什么?不是说了明天吗?”王后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安归王子是孤身一人出的城,留下了书信一封给陛下和娘娘。”
    王后听了一怔,道:“这孩子在做什么?”王后从近侍手中取过书信,展信看了一下,突然脸色变得一片煞白,喝令:快追回来!
    傅介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见王后慌慌张张地带人离开,不由一脸的疑惑。而古神王却显得十分从容,好像安归王子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一样,只是一个劲地冷笑,像是无奈又像是愤恨。
    傅介子不由大为疑惑,这个古神王在他的印象中并不太好,这一回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刻帮助自己按理说并没有什么可图的,但是从习惯上,他仍是有所防备。
    古神王笑道:“使者要不要上去看看?”
    傅介子当然是想了,道:“只是傅某被禁足在此,怕是出不去。”古神王不由看了外面的近侍一眼。近侍忙道:“神王的吩咐,小将不敢不从。”
    傅介子心头更是疑惑,神王的军威、民心在楼兰国是远盖国王的,特别是在一些有资历的老兵和上将之中,按理说,神王有什么不轨的行动早就可以打算了,完全用不着抢在这个人人避之不及的风口浪尖上。
    傅介子和霍仪、苏巧儿连同赵雄、陆明一起去随同古神王去城上,王后如同泼妇一般在城头大喊安归回来。尉屠耆站在风中凝然不动,脸色十分难看。
    楼兰城外,安归带着两个随从,骑着一匹劣马,一人牵马,一人扛着行李,萧索而孤寂。
    匈奴五万大军列阵在外,不知有几千几万只箭都向三人指了过来,一个千人方阵开始向三人靠拢,略微有些骚动。
    三人像是听见了王后的呼喊,都停了下来。
    安归王子看着五万大军,显得有些害怕,毕竟在五万人面前,说话不哆嗦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面对的是五万只猛兽呢?
    而这五万引弦之师却又比猛兽要可怕得多。
    两个随从先后道:“王子,是王后娘娘。”安归王子听了没有表情,只有说不出的冷淡。二十岁的脸上,本不该出现这种曾经沧海桑田,世间冷暖尝遍的表情。
    “那又怎样?”
    两个随从都愣住了,一个道:“王子要去匈奴,怎么也要和王后说一声。”
    “王后是您的母亲。”
    安归王子惨笑道:“不了,从小母亲就偏爱二弟,因为他长得像汉人。所以她让父王立二弟为屠耆,如今楼兰在劫难逃,我便被定作质子,从此之后,天不养,地不收,在匈奴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她根本就不疼我。她只疼二弟。”
    “可是,王子你看,王后在叫你。”
    “那又怎样,我回去了还是一样会被送出来的。罢了,继续走。”安归王子眼中现出深深的恨意,单纯而又不幸。
    匈奴大军已经在两箭地之后,偃闻单手提着长戟,回头向潘幼云笑道:“潘娘娘果然是个聪明的人儿,楼兰投降了。来人,速去中军报知左大将军。”潘幼云却面色微蹙,显得有些疑惑。道乾在一旁听得老着脸,暗骂潘幼云抢了功劳。
    王后见安归王子不听她的话,情急之下匆忙下城,喝道:“开城,给我追回来!”
    说完近处五十八骑便要出城。
    傅介子大惊失色道:“王后你疯了吗……”王后怒道:“他是我儿子!”傅介子一把钳住王后的坐骑,喝道:“你这样会害死他的!你们慌慌张张地出城抢人,匈奴兵立时万箭齐发,你们不仅救不了人,反而会把他的性命搭进去!”
    王后急道:“那怎么办?”
    古神王也一言不发地看了过来。
    傅介子略微一顿,道:“我去。”苏巧儿、霍仪、赵雄、陆明皆言不可。
    古神王顿了一下,道:“此计可行。只怕安归不愿回来。”
    傅介子道:“事不宜迟,我一人出城去。”
    “啊?”“啊?”众人皆愕然,苏巧儿后知后觉,在众人后面极不搭调地叫了出来。傅介子道:“快马准备。”
    古神王挽过自己的座骑,道:“这是精绝国的昆仑红马,耐力不行,脚力却是极佳,开城门!”
    古神王的话要比王后的话有力度得多,这守城之将,七成是他的兵,还有三成对他恭敬有加。城门转瞬即开,傅介子衣不着甲,只带着元武剑跨马出城,剑不过是个饰物,根本不算武器。
    昆仑红马如同一团火,高大挻俊,甚至有些骄傲,傅介子一扬鞭,带起一溜尘土直冲匈奴阵营而去。
    五万大军又如何?虽千万兵甲,吾等闲视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