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拜火传说-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介子先跟老译长套近乎,道:“老官家,这渠犁驿中就你一个有吗?你儿子女儿呢?”老译长显得有些萧索,道:“都死了。还没有长大就死了,在我们龟兹国,一共有四个译长,渠犁城中一共有三个,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手下面有五个招待各位贵客。”
    傅介子哦了一声,道:“看来我不该问老官家的。”老译长沙哑着声音笑了一下,道:“没事的,都十多年了,那年匈奴人打过来,带来了疾病,我的三个儿子都病死了,孩子他娘也死了,只留下了我这个老不死的。”
    傅介子听了心里面暗暗一震。又与匈奴兵有关!
    陆明和霍仪为首的汉人使者安排人住进去,苏老爹则负责他的货物,至于苏巧儿,这丫头一天到晚腻在傅女婿身边,只怕早就忘了他这个当老子的。苏老爹这么想。
    住进了驿站,星圣女没有进驿站便离开了,傅介子有些奇怪,苏维道:“小傅啊,你不了解星圣女,你以为她帮你是为了楼兰的事情吗?”
    “不是吗?”傅介子一怔。
    “当然了,行善不可以成为作恶的筹码。这是火教最基本的准则,她之所以帮你是因为反对奴隶买卖,那是一个黑暗的国度。”
    傅介子道:“就因为这个?”
    苏维道:“你不是火教中人,你不会明白其中的苦衷,现在火教之所以联络匈奴,是因为匈奴与大夏、波斯……哦,安息王朝较近,现在火教受到塞人和传统神教的攻击,我们必须找到外援,匈奴就是这个外援。所以火教不可能得罪匈奴的,至于不会去交恶。”
    傅介子听了不由再重新审视星圣女。他自己为了灭匈奴,不也一样是做了有损别国的事情,自己凭什么还那么理直气壮地反对星圣女?因为她妨碍了自己?换个方位,他就可以理解。
    苏维道:“星妹妹不愿意让人知道汉人是因为火教而被人救了出去,所以她回避了。我也希望你能对我火教手下留情,不要把这件事情说穿。”
    且不论这话是对是错,单是苏维说的,傅介子就会考虑。
    “好吧。”傅介子应下,道:“也希望星圣女不要再做有损我大汉朝的事情,前事我们可以不去纠缠。”苏维悬着的心定了下来,道:“小傅啊,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汉人的事情我和你师叔还有姓苏的负责找吧,你不必操心了。”
    晚上,苏巧儿一个人偷笑着跑到傅介子的房里去,这让苏老爹又担心又欣喜,心想这小妮子莫非被窘坏了,早早地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忙拉住问了一声,苏巧儿笑着道:“将军说不让我告诉别人哩,阿爹,我回头再告诉你。”说完就撒丫子了。
    苏老爹气得一个人吹胡子,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女儿还没有泼出去,这阿爹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在女婿之下了。
    苏巧儿在外面向傅介子的窗外探了探脑袋,见傅介子的眼神向她飘来,示意地一笑。
    苏巧儿推门进去,大声道:“将军,我们已经见到匈奴人了,是一位年轻的译长带我们去的哩。”傅介子霍地站起,道:“好,我们这便过去。“
    一旁的老译长脸色大变,手中的木杯突然掉在地上,一脸的死灰。
    傅介子向苏巧儿笑了一下,转而向老译长道:“老官家,你怎么了?”老译长突然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傅介子道:“老官家,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
    老译长仍是叹息一声,道:“老朽一个人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也不在乎还能活几天。”傅介子一怔,道:“老官家为何如此说?”老译长道:“使者既然知道城中有匈奴人,还请不要随意出去,我们龟兹国距离匈奴较近,所以常有匈奴使团出入,大汉与匈奴素来不交好,我们怕使者会有危险。”说完似乎害怕多说什么,忙退了出去,让傅介子一行早些休息。
    苏巧儿等老译长退了出去,道:“将军,我演得好吗?”傅介子笑道:“很好,果然从老译长这里套出了话来。看来是一支匈奴的使团。”苏巧儿得意地笑了。傅介子道:“你去让陆明安排人手打探,我们找准了时机,一声不吭地全宰了他们!”
    又要杀人!
    苏巧儿听了脸色大变,只见傅介子脸上漫延着肃杀之气,心中的一阵迤逦也被打消散尽,全身上下一个机灵,很失望地哦了一声,退了出去。
    傅介子让霍仪和乌家兄弟看守好很行李,也要防着匈奴人和自己一心思,趁着自己没有打点顺当先动手了,所以加派了人手在四击架哨,以防不测。
    元通正在和苏维两人收拾房间,他们什么也不干,先把床铺好,隔老远便听见了苏维的笑骂声,看来有一场“大战”,傅介子本不好去打搅他们,但事情太过重要,他还是硬着头去将元通叫了出来,一起商量狙杀计划。
    元通此时也突然神色一正,道:“不错,要震慑西域,就得使铁腕手段,这第一计雷霆手段就从龟兹开始。”说完握剑道:“月黑风高,主杀!”
第二十六节,龟兹国里的义庄
    按照惯例,傅介子得去拜访龟兹国王,但是现在龟兹国内动乱得很,老译长一时半会儿之内很难得到上面的通传,所以只能请傅介子在巴什稍等几日,等渠犁城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作打算。
    傅介子正好要查探自己的岳父殷九重之死,和元通商量一番之后,叫来老译长,问起了当年的情形。老译长在此做了二十多年的译长,五六年前的事情应该都知道。
    老译长似乎有些忌讳,不大愿意去讲那段故事,傅介子再三相询,他才勉为其难地道:“老朽记得也不清楚了,好像是五六年前的一个冬天,一支汉朝的使者来拜见国王陛下,可是就在国王朝见的当天晚上莫名其妙地都死了,国王陛下十分恐慌,当下命人调查原因,最后实在查不出什么来,只好不了了之。”
    傅介子道:“汉使团后来怎么样了?”老译长道:“国王陛下不敢得罪天国,当下收敛了汉人的尸首,按照天国的习俗火化之后送到了敦煌,还派人捎去了文书,解释了整件事情。”
    傅介子见老译长脸神闪烁,似乎隐瞒了什么,道:“就这些吗?查出汉人使团是如何死的吗?”老译长道:“据巫医查实,汉人使团死于巫术,像是中了巫蛊而死,至于如何会中蛊术我们实在不清楚。”
    傅介子心头一阵伤感,殷九重去了西域之后,他和殷茵时时盼着他能早日回来,殷茵性子活脱,对谁也没有去过的西域充满着好奇,想等父亲回来了给她讲讲西域的故事,结果等到的只是一场噩耗,殷九重死在西域,而殷茵,也因为匈奴侵略北地郡而死。
    老译长道:“在渠犁城里,有一处汉人的义庄,是前些年一位行商花巨资修葺的,里面摆着的汉人灵位都是一些客死异乡的人,汉朝使团也在其中,使者若想要去,老朽可以引路。”
    傅介子听了心头一颤,道:“真的?有劳老官家带路。”
    元通感叹道:“没想到如今还能见到老哥哥,这一趟西域之行,就算是死也值了!”苏维在一旁拐了他一下,显得很忌讳死这个字。元通只是笑笑,道:“小傅啊,把剑带上,我们一起去见见我那老哥哥。”
    傅介子手里的元武剑是殷九重留给他的遗物,他当然是要带着,让老译长在前面带路,现在正值中午,傅介子让陆明在此守好巴什,叫上霍仪,就他和元通夫妇再加上霍仪四个人,再带上一队十余人的侍卫出行,正要走,苏巧儿跑来赶路,红着脸要跟着去,傅介子大为奇怪,道:“你去干嘛?”
    苏巧儿咬着嘴唇道:“他是殷茵姐的父亲……”说话的声音如同蚊蚋一般。苏维知道她的意思,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元通此时却出奇地正经一回,道:“那就一起去吧,多个人去就多分阳气。”霍仪看了看苏巧儿,显得很失落。
    老译长令人准备了一辆倘蓬马车,自己在前面架上,傅介子见他年纪有些大了,把他拉到了中间坐着,自己在外面去驾车,按老译长所说,约走了半个时辰,来到渠犁城西的一处较为晦暗的山丘角落,果然见到一处汉式的楼阁,说不上很阔大,但也显得宽敞,只是这位建庄的行商明显不懂得风水,先的地方有些不对。
    老译长先下马进了义庄,过得一会儿,里面突然歪歪斜斜地跑出来一个汉人模样的男子,看上去有五十往上的年纪,胡子眉毛早就已经全白了,脸色显得很苍白,明显是个病人。
    这个老汉人显得很激动,说话的声音也有些抖了,傅介子听他的声音应该是酒泉、张掖一带的人。
    老人问起了傅介子的身份,傅介子道:“死去的元武真人是我的岳父。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老人道:“我姓白,名福,是酒泉人,很多年前便开始在西域道上做起了买卖,后来三个儿子和商队都莫名其妙地死了,连个尸骨都找不到,小老儿就在龟兹住下了,找儿子们的下落,六年前,元武真人来到龟兹,曾在舍下休息,他帮小老儿算了一卜,小老儿便在这里找到了儿子们的尸骨,但已经深埋地下,同时死去的还有大批汉人。过了几天我去拜谢元武真人,不想真人已经遇害了,哎,小老儿一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所以就在这里盖了间义庄,为那些死在龟兹的汉人超度。”
    傅介子听了对他不由肃然起敬,道:“福伯,你就一个人住在龟兹这么些年吗?”白福道:“正是,小老儿的一家人全死了龟兹,回酒泉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就是这里住了下来。大人,你要见真人的灵位就在里面。”
    傅介子听了心头一动,忙和元通、霍仪进去,苏维拉着苏巧儿走在后面,进了义庄,果然见里面密密麻麻摆了足有一百多个灵位,“大汉元武真人殷九重之灵”的灵位排在正中间,一旁几个姓白的灵位依次排着,看得出来是一家人的族谱,另一边则是和殷九重出使时的一些汉人名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