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话音刚落,梅兰花手里托着一根筷子,筷子的两头各插着一个窝窝头,轻轻放在赵公子面前,说:“一担干粮来了,请公子挑回去吧。”
赵公子本想来奚落才女,没逞想反被其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饭也不吃了,说声有事,马上就要动身。当他一只脚踏上马蹬,另一只脚还踩在地下时,他又回过头来问道:“你看我这是上马还是下马?”心想这下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答得上来。你要说是上马,我就下;你要说下,我就上马。看你怎么个回答法?
这时,梅兰花也站在大门坎边,一只脚踩在门槛上,另一只脚还站在大门内,她也泰然自若地说:“公子,你也说说我这是想进还是想出?”
赵公子又碰了个钉子,慢慢转身走了。临上马时,还回头看了看。心想: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想到女人行里还有这么精明的!像这样又漂亮又聪明的女孩,我不娶又待何时?回家后就央父母求媒人来提亲!
这件事被来家串门的张大嫂和田桂芳、梅兰芬看了个全过程。三人往外一说,方圆几十里都传了开来。梅兰花的名气大增。
声明:本书从这章起进入**,基本章章都有故事。为使章节标题与内容相符,同时也为了故事的完整性,章节可能长短不一。如果一章的字数少于1500字时,争取一天两更来弥补。
第二章 求婚者上门
“才女梅兰花”的名气传到了十里外一个富户的耳朵里。
这个富户姓孙,人称孙老财主。孙老财主尖酸刻薄,积攒下了很大的家业。实可谓良田百顷,骡马成群。在方圆数十里内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
孙老财主家大业大。然而,娶的三房儿媳妇却愚昧混沌,觉得与自己的家庭很不匹配。四儿子从小聪明好学,现又考中秀才,便一心一意为四儿子选个百巧百能的好媳妇,一来荣耀门面,二来等自己百年后也好当家理财。当他听说了“才女梅兰花”的传闻后,惊喜之余不免有些疑虑:一个未出阁的十几岁的女孩子,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学问?不信吧,又觉得万一错过机会有些可惜。便心生一计,叫来三房儿媳妇,对她们说:“你们都回娘家去。老大家在娘家住三五天,老二家在娘家住七八天,老三家在娘家住半月。同一天走,同一天来。回来时,老大家从娘家带块儿围天布,老二家从娘家带朵脚上花,老三家从娘家带个鸡蛋白。每人一样东西,带得多了少了或是来得早了晚了,都不许再住在这里了。”
孙老财主这是使得一箭双雕计:
凭着仨儿媳平时的素质,必定猜不出他要得东西。到时候拿不出来或是拿多拿少了,他就休了她们,然后再给儿子们寻好的;
如果仨儿媳心眼活动,就会找梅家庄的才女梅兰花去讨教。拿对了,即验证了梅家的三姑娘确实聪明,又证实这三房儿媳还不至于愚昧得不可救药。
三房儿媳虽然猜不透老公公的心事,但是,拿不对或是来早来晚“就不许再住在这里了”这句话,着实让她们害怕。因为平日里公公婆婆待她们就不好,一有不是就臭骂一顿,还扬言要休了她们。三人整年累月地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看来今天要动真格的了。如果真被休回去,这可是女人一生中的最大耻辱,今后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三个媳妇聚在一起,愁得眉都凝成了疙瘩。
大媳妇说:“要围天的布,哪里有?这么大个天要多少布才能围得起来?就是有这么多布,哪个又拿得动?”
二媳妇说:“脚上花是什么?只听说脚上长鸡眼、脚气,生脚癣,谁见过脚上开花呀?”
三媳妇说:“鸡蛋有白有黄。全白地鸡蛋哪里去找?”
三个人愁地泪眼婆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拿不出主意。商量来商量去。三人决定到梅家庄找“才女梅兰花”。请求帮忙。
三个人坐着一辆大马车。很快来到梅家庄找到了梅兰花。
当梅兰花听她们说明了原委。便诚恳地对她们说:
“既然你们地老公公叫你们同日走同日来。那就是给你们放了半月地假。你们想。老三家地是半月。老二家地是七八天。七加八不正好是十五嘛。老大家地是三五天。三乘五等于十五。这样一推算。不都是半月啊。至于围天布。其实就是围锅布。年节我们这里杀猪。不是要用天锅烧水来退猪毛嘛;脚上花就是绣花鞋。穿在脚上不就跟脚上开了朵花儿似地。鸡蛋白当然是白萝卜了你们想想这两个地颜色是不是一样?半月后你们就各自拿这个去。看你们地老公公怎么说。”
三个人想想也对。就谢了梅兰花。各自回娘家准备礼物去了。
半月后,孙老财主望着仨儿媳从娘家带回的围锅布、绣花鞋、白萝卜,点头说:“对是对了,不过你们得说清这是谁给你们出的点子。”
仨儿媳一听说全对了,自是高兴。忙把去梅家庄找才女梅兰花的事说了出来。
孙老财主一看自己的计划得逞了,心里那个高兴。但老谋深算的他,始终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为了证明“才女”确实聪明过人,他决定亲自去试试。
他来到梅家庄,心里又犯开了嘀咕:孙家和梅家不沾亲不带故,素无来往。我一个有身份的大财东,贸然去见人家一个小姑娘,就算日后成了亲家,这话说起来也不好听。最好是在街上碰到后上去答话,给人一种偶然相遇的感觉。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试探,更能探出实情。
于是,他让跟随的仆人们分散开来,到处去刺探“才女梅兰花”的行踪。
可巧这天是梅家庄大集。
梅兰花的闺中好友田桂芳。是屠户的独生女儿。田屠户夫妻二人经营着一间生肉店,大集的日子里忙不过来,就让女儿来店里帮忙。梅兰花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每逢集日,便和她一同来店里。说是陪着她玩儿,其实梅兰花是想借这个肉店为掩护,暗中观察来来往往赶集的人,寻找自己的未婚夫王仕峰。
由于梅兰花的名气越来越大,想瞻望她芳容的人也越来越多。只要兰花一来到肉店里,有那好奇的就借买肉来观看。有的还不直接说出要买的东西,而是出一个哑谜让梅兰花猜。如,有的说:“把那瘦肉没有骨头的给我称一斤”。兰花就让田桂芳割一块猪肝递给他。有的说:“给我一斤有筋没骨头的肉”。兰花就示意桂芳拿猪心肺。有的说:“我要那肥肉没有皮的”。兰花就叫桂芳剌猪肚子。这样一来,肉店的生意兴旺了很多,兰花也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孙老财主从仆人嘴里打听到梅兰花就在集市上的一个肉店里,高兴的在心里只念“阿米佗佛。”在人们的指点下,他来到田屠户的小肉店,知道两个姑娘中那个俊的就是梅兰花。便冲着俊的喊道:“喂,姑娘,把那猪身上的皮贴皮、皮打皮、皮皱皮、里面皮、外面皮的肉各称一斤来。”
正在忙生意的田桂芳听这顾客要得希奇,不由得怔在了那里。
梅兰花见来者冲着自己喊出这一串“皮”字,心想又是多事者找茬儿来了。看来者穿戴整齐油光满面,不像个故意捣乱的主儿。人家做买卖就讲的个和气,自己在这儿可别给人家惹是非。就和蔼地对来者说:“好,您等等,这就给您称。”说着对田桂芳说:“给这位大爷称一斤猪耳朵,一斤猪尾巴,一斤猪肚子,一斤猪肠,一斤猪皮”。
田桂芳也手脚麻利,很快把这五样一一称好倒在预先放在这里的荷叶上。正准备打包,来者却说称错了。
“没错啊。”兰花凑上来说,“这猪耳朵皮挨着皮,不正好是皮贴皮么;猪尾巴时常在猪**上打来打去,那还不是皮打皮么;您再看这猪肚子,一折一折的没个平地方,还不是皮皱皮;您要猪身上的里面皮,岂不是猪肠?这外面皮自然是猪皮了。您说呢?”
孙老财主见梅兰花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可就乐开了花:这才女不但人长得漂亮、聪明伶俐,心田还特别好。要是能娶她做四二媳妇,不但家业有人继承,日后我老了病了还有人侍候,这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媳妇呀!拿起自己点的五样东西高高兴兴出了肉店。
很快,孙老财主就托媒人提亲来了。
孙家是当地有名的财主,其四儿子聪明好学考取秀才也人人共知。梅友仁对这门亲事是一百个称心。托出人来说合退亲,无奈王家死守婚约,就是不退。弄的梅友仁左右为难。为了稳住孙家日后促成两家和好,便对媒人说:“这个家庭和孩子我很满意,再等些时日,容我给女儿说说。这闺女聪明,性格也很倔强。”
梅友仁把球暂时踢给女儿。
第三章 画像胎死腹中
孙家的媒人刚走,赵家提亲的也来了。之后,又有几家慕名而托来的媒人,说得也都是当地数得着的富裕户。梅友仁一边迎来送往,一边托出人来与王家协商退婚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梅兰花却乐得心花怒放——她要得就是这个场面!每有媒人进门,她必定先打听男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寻找与王仕峰有关的蛛丝马迹。
然而,一次次满怀希望,又一次次心灰意冷:没有一个与王仕峰沾边儿的。
梅兰花的心渐渐凉了下来:自己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封建时代,男女婚事完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也只有到拜完天地、进入洞房之后掀开红盖头才能见到对方的相貌。娃娃亲也好,现提的亲也好,无论父母给定哪一家,等拜了堂,进了洞房,掀开红盖头一看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可生米已做成熟饭!那这次穿越还有什么意义?
情急之中,她大着胆子向父亲梅友仁提了一个要求:无论定哪家,定亲前必须要让自己见一见男方,自己相中了的才能算数。
“越发无理了!”梅友仁立时就把脸拉了老长,“儿女的婚事,自古就是父母做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