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遗孀-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艾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以皇帝得以退位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治之告成,岂不懿,钦此。
    隆裕下召书地这一天。正是阴历辛亥地。阳历民国元年。2月12日。
    袁世凯接到书地当天。即致电南京政府孙中山。告诉了清朝退位之事。并声明自己坚决拥护共和。同时。为了表示革命。拥共和。立即令家人给他剪掉了辫子。
    可是。当家人一手握着拿剪刀。一手握着袁世凯地辫子时。却下不去手。惊恐之中。怯怯地问:“剪掉多少?”
    “剪光!光光地!我袁某既然革命。就革彻底。还不把辫子给剪光吗!”袁世凯说着。大笑起来。但当他地辫子真地被剪掉之后。他地脸色却突然凝重起来。伤感地接过自己地辫子。握在手中。满脸对未来无法判断预知地迷茫。
    :
    得知清朝退位地消息。和袁世凯致电拥护共和地电文。孙中山先生是即激动。又悲怀。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占据华夏之邦地满鞑终于坍塌了。中国在地疆土终于又回到华夏人之手了;他之所以悲怀。是因为心里深处地那份恋恋不舍呀!尽管自己当初地救国宏愿是。推翻满清。恢复中华;尽管自己才做了一个多月地民国临时大总统;尽管自己在做这个大总统时是内外交困。败政一贫如洗。可现在一旦放手这个位置和权力。内心深处还是隐隐约约地心疼呀!怪不得有句欲语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呀!
    可悲怀又如何,放不下这个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和位置又如何。一个多月前,为了让袁世凯捣毁清朝,才拿这个临时总统位置来诱惑于他,可现在,人家袁世凯可是按照自己说地照办了,尽管没有斩草除根清室,但毕竟是把把清廷逼退了,这满清皇室控制中国的时代,可是一去不复返了。那自己当然也要信守承诺,把临时总统让给他袁世凯来做了。如果自己反悔!那样的话,袁凯岂肯善罢甘休。再说了,精明的他可还为自己留着后路呢,只是让清室退位,而没有斩草除根,如果自己返悔的话,不给袁世凯兑现总统位置,南北仍避免不了要继续交战。可南北如若再交战地话,他袁世凯可不是为清廷效命了,而是为他自己打江山了,那样一来,革命军就更不是北洋军的对手了。
    孙中山先在经过了几天地激动
    交织的思想斗争之后,尽管对临时大总统这个位置恋尽管内心隐隐作痛,可还是下定决心,辞去临时总这个位置,同时,向民国临时参议院提议,由袁世凯代替自己,继续任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是,在辞去临时总统职务地时候,孙中山仍然没有忘记,在一个多月以前,心中策划好地那个制约袁世凯地章程。所以,在他的辞职书中,提出了三项条件,其有“未来的临时政府地点必须设于南京”,“而未来地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受任”,“未来的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的规定。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这样做,意在使袁世凯离开根深蒂固地北方巢穴,将其置身于革命党的监督之下,作为约束以他为的北洋军势力,使他不能因为拥兵自重而为所欲为。
    尽管孙中山所就任的民国临时大总统是总统制,可现在他已经辞职了,那他的提议,就必须经过民国临时参议院辩论商讨。
    在会上,旧官僚和以前的立宪派都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这个建议不理解,议论纷纷:
    “孙总统没辞职前,我们民国可是总统制,现在,让他袁世凯就任总统,改为内阁制,那他袁世凯又不是个浑人,能看不出来吗?况且,这又不慢慢的来,而是突然在他袁世凯就任总统时实施,我看他袁世会接地……”
    “是呀!他袁世凯在清廷皇内任臣子,还统领整个朝野呢,不管说什么,那**无能的皇室皆言听计从;现在,给他来个虚位,把他架起来,连我们这些糊涂人都能看出来,他袁世凯精明透顶,就看不出来……”
    “让老奸巨滑袁世凯到南京就任总统,等于虎落平阳,他的权力依托都在北方,那里是他迹经营多年的老巢,一旦失去,毛将焉附?我看呀!他袁世凯是绝不会来南京就任总统的……”
    “方是北洋军的根据地,而袁项城一离开北洋军,就唱不出精彩的好戏来了,再说了,他袁项城也是带兵起家地,又在清室里翻云覆雨惯、权倾朝野惯了;现在,就是清室退位了,他仍手握重兵,会往我们的圈套里钻吗……”
    “如让袁世凯来南京就任总统,就已经是把他给架空了,就没必要再用章程约束他了,那样的话,袁世凯在名义上是个总统,而实际上,真是个寸步难行的摆设了。再说了,就目前为止,袁世凯并不是个昏庸无用之辈,他在治理国家和改善民众的生活上,难道说就没有一点用处?就不会有一点出谋划策,如果真把他当个摆设给架空了,真真是浪费了他地聪明才智……”
    ……
    面对旧官僚和立宪派提出来的这些问似地反对意见,而以黄兴为的革命派,立即提出了合理地解释:
    “北京历代受所压制,放眼望去,不论是建筑或风俗,处处都洋溢着至高无上的君主王朝气息;现在,民国成立,就要革故鼎新,当然也需要一番佳境。这样,才像朝气蓬勃地大民国吗……”
    “让他袁世凯远离北京来南京任总统,就是让他袁世凯远离北洋军的势力,使他鞭长莫及,不能为所欲为……”
    “袁世凯费军饷,在清室朝野大行行贿之风,使本就贪婪奢**之风愈演愈烈;如果对他不进行章程条款约束,就是他肯离开北方老营,来南京就任总统,恐怕不出几年,他也会用重金贿赂之技,把民国上下的不坚之士,给扰笼到他的袍袖之内,任由他驱使;那样的话,我们革命志士抛热血洒头颅、舍生忘死创建起来的大民国,与君主制有何区别……”
    “是呀!就是他项城来南京就任总统,就是有再多的章程约束他,但也只是约束他不让任用总统这个特殊的权力,约束是权力的缰绳,是不让拥有权力的人去为所欲为,去泛滥成灾。所以说,约束只是约束,并不是把他袁世凯架空当个摆设。只要他袁项城有利国利民的策略和宏图大计,通过我们参议院考核,也照样可以布施全国……”
    “约束袁世凯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一种制约他不能依仗总统这个特殊位置去为所欲为……”
    ……
    民国的政权,毕竟是革命军用生命换来地,所以,这次临时参议院的辩论,便以黄兴为的革命代表的坚持下,就孙中山辞职时所提出来地三项建议,全部通过参议院的决议。
    孙中山辞职之后,通过他的推荐和临时参议院选举,宣布由袁世凯接替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向北京地袁世凯送进京就任总统的电文的同时,南方各媒体报刊上均以头版头条新闻登出。
    在南京临时参议院向袁世凯出至南京就任总统的同时,孙中山先生也立即致电袁世凯: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只有华盛顿一人,袁公为再现。同人深幸袁公为世界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
    :
    此时此刻的袁世凯,是既担心又恐慌,既兴奋又激动。
    他之所以担心和恐慌,是因为他害怕夜长梦多,害怕以孙中山为的南京政府承诺他做总统只是个骗人的幌子,在清室退位之后,便把他给悬在这儿,前不能做总统,后不能做大清的内阁总理……
    他之所以兴奋激动,是因为如果真地可以当总统了,那自己可是一国之主了。一国之主呀!这与皇帝有什么区别吗!不就是换换名称而已吗!不就是不能传位于子孙后代吗!那有什么关系呢!事在人为,车在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呗!
    正在袁世凯既担心又兴奋的翘之际,接到了南京临时参院给他的总统任职书,和孙中山的恭贺电文。
    可袁世凯何等的聪明,不可欺的他在看到电文之后,立即傻眼了。他真没想到,他袁世凯已经够聪明了,可孙中
    还聪明,如此一来,既不失承诺让他袁世凯总统,世凯起程去南京上任。
    立时,袁世凯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内心深处汹涌着一股勃然大怒的浪潮,心中暗想:我袁某就是玩心眼地,你们也班门弄斧,给我袁某玩起了心眼;我早就预料到们不会顺顺当当地让我当这个总统的,可不知道你们竟然来这一套,让我离开北京,到南京就任大总统,这不是把他袁世凯给架空吗!
    袁世凯想到这里,恨不得立即回绝了南方政府和孙中山,他袁世凯拼着不做这个大总统,也决不会离开北京半步的。可是,他袁世凯知道,如果自己态度生硬,一口回绝去南京就任总统,那不正好趁了南方政府和孙中山的意吗?说不定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正是他们迫使自己主动放弃总统之位地策略,那自己的逼宫岂不是成了千古笑柄?再说了,如果自己稍一迟缓,这向往多天地总梦破灭了怎么办?那我袁世凯可就真的骑虎难下、被凉到这里了。如果这样地话,那退位的清室上下,可就要看我袁世凯地笑话了:你袁世凯不是聪明一世吗?你袁世凯在清室是统领整个朝野,可仍然不满足,仍然与南方革命乱军在暗中勾结,把我们清室给逼下位,可逼下位又如何,你袁世凯不照样被南方革命乱军给耍了吗!
    袁世凯犹豫了,在带兵和统领朝臣之方面,他是长袖善舞,他是于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之中,拨弄朝臣如拨弄棋子一样轻松自如,只是谈笑风生之间,便快而稳地将各方面摆平。可现在,面对南方政府的总统任职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