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再加上民国刚刚成立,国库空虚,百业待兴。可是,既然国库空虚,那这百业如何待兴呢!无钱难办趁兴事,这可南地处腹地,四通八达,又是自己的家乡。于是,袁世凯便指使河南都督张镇芳,暗中操纵商界商会,成立一个国民捐,意欲动河南人民捐款,以解河南财政之空虚,缓国库如洗之危急。
袁世凯之所以样做,是因为他知道青霞豪爽仗义、慈悲慷慨的壮举,所以,才故授意张镇芳,操纵商界商会有威望人士,公推青霞为国民捐总理。让青霞有了这个冠冕堂皇的官职衔,青霞就会带头捐款,这样以来,就可以带动河南商界更多的人捐助。如此一来,河南的百废待兴,就有指望了。
本来,他凯任总统之后,就一直有这样地想法了,只是,他觉得一上来就让青霞任国民捐总理,有点再露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想掏青霞兜里的钱才授予她国民捐总理的。于是,他便先授予青霞一个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之职。再说了,授予青霞为女子参政同盟会会攻,可是他袁世凯真心实意想给予青霞一个封赏的。至于让青霞任河南国民捐总理,可与封赏她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无牵连,并不是有求于人,才先有礼于人的。
袁世凯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袁世凯也早就从小道消息里耳闻,青霞曾给河南同盟会和孙中山捐助银之事,和青霞在日本捐助《河南》和《女界》之事。所以,他袁世凯对青霞任河南国民捐抱有很大地希望。再就是,革命党并没有给予青霞一官半职,青霞还那样的慷慨资助;而现在,自己授予她青霞河南国民捐总理,并且,这个河南国民捐总理就是专门动河南人捐助的部门,那你青霞就更应该慷慨解囊了。再说了,现在也南北统一了,等于是捐给民国了,你青霞肯定是更乐呵呵的捐助了。
而河南大都督张镇芳呢!也是河南项城人,又是袁世凯的表弟,现在又兼民政长,他也早就知道青霞的雄厚家底,被袁世凯略一提醒,便心领神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于是,他便立即开始行动,很快便把商界、商会地威望人士给动起来,轻而易举便动员他们举荐了青霞为河南国民捐总理。接着,就是此时此刻的敲锣打鼓,来刘家老楼里给青霞下国民捐总理的任职书。
张镇芳及众人的到来,立时让刘家老楼那宽阔庞大的院子里,挤挤撞撞、人满为患。面对如此热闹、如此隆重地场面,青霞受宠若惊,她把张镇芳及商界商会的代表和几位重要官员给让进客堂,又吩咐人在大院子里摆上桌椅,以应府那些随从官员。
张镇芳把河南国民捐任职书交,毕恭毕敬地递给青霞之后,寒暄了
,话锋一转,言词诚恳地说:“刘会长,民国初建,可是,我们河南却藩库空虚呀!常言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我张某可是深有体会呀!呵呵呵!”
张钟端的话音未落,随同的官员和商界商会人士也纷纷表态言:
“是呀!这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建国初始,肯定是要度过一段艰难时期了。”
“有刘会长做我们的国民捐总理,她一定会带领我们豫省的乡绅和商贾们,慷慨捐献,让豫省早日走出建国初始地财政困境。”
“刘会长在中国商界和教育界,素有威名,我们早已是敬佩的五体投地。”
“这建立民国,乃国之幸,我民之兴,我做为豫省公民,一定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策的出策,为我们豫省地百废举兴,做出贡献!”
“那是,有刘会长做我们豫的国民捐总理,那我们、豫省,先政上,就优于任何省份地。”
……
见众人跟附和,张钟端急忙趁势打铁说:“我张某做河南都督,还望各位和刘会长鼎力相助呀!配合我张某演好大都督这个角色呀……”
青霞深为张钟芳和众人的热心诚恳所感动,没有城府和心机地她,并不知道这是给她戴高帽子,并不知道是想用这个国民捐总理的职衔诱使她拿出巨额巨银,便立即爽快地说:“张都督,还有各位,你们放心,我本人一定竭尽全力,不负你们地期望,并带着咱河南国民捐和商会的同仁们,动员咱豫省的乡绅商贾们,为振兴咱河南而慷慨解囊……”
霞话音未落,外边忽然传来一片叫嚷和嘈杂,屋里人都大惊失色、惊惶失措,以为又是革命党闹事。张镇芳立即站起,冲所有人摆摆手说:“各位莫慌,各位莫慌,现在都民国了,哪有乱党闹事呀!”
经张镇芳这一醒,众人突然如梦初醒,这才想起来已经民国了,经南北统一了。于是,皆重负地长舒一口气。但面容的惊惶失措,仍然凝固不散;面容上地迷惑疑虑,仍然浓重。
正在众迷惑不解时,淑女从外边带过一个人,因为就是他在外边大嚷大叫要进来的。
青霞一看,惊诧的大叫:“沈先生,怎么是你。”
原来,来人是沈竹白。
原来,沈绣白被青霞送出河南界,绕道天津,逃往上海。可到了上海之后,他才知道同盟会及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民国政府,并且,孙中山还是民国临时大总统。于是,他仗着青霞给他的一千两银子,又立即奔赴南京,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热烈欢迎。孙中山知道了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掩埋了十一位革命同志地尸体之后,激动地称赞他:“真是南有朱执信,北有沈竹白呀!”
南北统一后,沈竹白拿着参议院的介绍信,回到了河南,被安排到豫省教育部任职。可是,尽管民国成立了,可他却忘不掉为共和捐躯的十一位革命烈士。于是,他便向教育部部长提出,给十一位革命烈士立碑纪念,并给烈士家属放抚恤金。可是,教育部部长,以给张镇芳汇报为由,一推再推。沈绣白便抛开教育部部长,直接去面见豫都张镇芳,可是,张镇芳不是推萎,就是避而不见。
正在沈竹白为十一名烈士奔走呼吁立碑纪念和烈士放抚恤金的无门之时,他突然得知,张镇芳将率领商会、商界和众官员,敲锣打鼓的来给青霞递送河南国民捐总理的任职书时,便灵机一动,跟在他们身后,追赶到这里。深暗官府之事地他,刚追到这里来的时候,并没有着急撞进来,而是先在外面静等了一会儿,感觉着张镇芳已经把国民捐总理的任职书递送给了青霞,并把寒喧的话也说过了,才开始往里撞,外面的人当然不让进,因为淑女认识他,知道他是革命党,才把他带令进来地。
此时此刻,沈竹白面对青霞的惊诧和询问,立即把给为十一名革命烈士立碑纪念,以及给众位烈士家属放抚恤金的要求,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青霞一听,真是一百个赞同,立即神情激动地要求张镇芳:“张都督,他们十一名革命烈士可是为共和、为民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大英难呀!这民国建立、南北统一,岂能让英难的头颅白抛、热血白洒吗?政府一定要为他们立碑纪念,这烈士的家属,更是可怜,父母没有儿子,妻子没有丈夫,儿女没有慈父,艰难地煎熬着没有亲人地岁月,官府更应该放抚恤金呀……”
众人不知道沈竹白已经找过张镇芳多次了,而张镇芳是极不情愿花钱为革命烈士立碑纪念,并给士一名家属入抚恤金的。所以,见青霞如此赞同沈竹白的要求,立即附和,表示赞同:
“应该应该!应该给他们立碑!”
“沈先生的提议很好!真亏他还记惦着!”
“给英难的家属放恤金地同时,英雄的子女有年龄合适地,可以安排在政府部门的。”
“政府是应该有所表示!”
“不但给他们立碑,还应该记录在史,让我们地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让子孙后代知道这共和民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
而对青霞地要求,和众人的赞同,张镇芳也不好意思拒绝。因为他也耳闻青霞与革命党的事,此时此刻的他,又是有求于青霞的。常言说:有求于人,必先有施于人。于是,他当着有威望的众位人士和青霞的面,便大手一挥,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对沈竹白的此举,大加称赞:“沈绣白先生为英雄奔走呼吁的这种精神,真是可嘉,真是值得我们各位效仿。
”
张镇芳嘴里虽然称赞沈竹白,但心里却对他恨得咬痒痒。心想:本来想从刘夫人这里掏钱的,可是,却让这个沈竹白利用这个场合给挖去了一批钱。
张镇芳带领商界商会和众位官员离开后,外边的护院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面如土色的向青霞禀报说:“大东家,外面来了一位军将,说是要见大东家。”
青霞和淑女看到护院的神色,立即预感到要出大事了,赶紧急步走出去。当她们看到来人之后,惊恐之中,淑女“啊”的一声,当场昏厥过去。
第156章:刘青霞从政,刘铁回
女之所以“啊”的一声昏过去,是因为站在她面前的然是她死去多年的刘铁。@泡@书@吧@中文网@超速更新最新小说章节*提供在线阅读(PaoShu8。Com)。而淑女一直认为刘铁死了。可现在,刘铁又突然站在了她的面前,并且,还是一身威风凛凛军将戎装,身后还跟着几名同样威风凛凛的卫兵;并且,还是眼神炯炯而有神,还是面色红光而油润。这么多年了,他竟然一点也没有衰老,竟然比以前还显得年轻。只是比以前显得更稳重成熟了,老成大气了,更加精神机警了,更加健壮威武了。
她涉女在毫无思想准备的状态下,实在接受不了这突然而巨大的幸福和惊喜呀!仿佛只是刹那之间,她只觉得一股炽热的浪潮将她淹没,淹没,淹没……直到把她窒息。在她窒息的那一瞬间,她便“啊”的一声,昏倒在青霞的怀里。
刘铁见淑女昏倒,急忙奔上前,从青霞的怀里接过妻子,心疼地抱在自己怀里。
青霞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