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26之崛起-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周耀明的这个旅占有有利地势,而且还预先修筑了防御阵地,可是伤亡还是很大,仅第一天就伤亡1000来人,近乎全旅的七分之一。
    给这个旅造成巨大伤亡的主要是苏军的飞机。苏军的二百多架飞机,并不是一窝蜂地一次飞来轰炸扫射,而是秉承苏军空军的一贯传统,多波次不间断的对阵地进行轰炸,这让缺少高射机枪的守军穷于应付。防守部队的头上几乎就是一直有飞机在盘旋扫射,战士们一边要应对好似波浪般一波连着一波的苏军步兵的猛烈攻击,一边还要忍受苏军飞机的疯狂轰炸扫射,伤亡惊人是在所难免的。
    三天后,这个旅在阵亡了两千多人后,终于没能顶住苏军的疯狂进攻,被苏军突破了主峰阵地。
    由于旅部通讯连遭苏军轰炸,电台被毁,旅长在没有请示周耀明的情况下,就带着大部分都是伤员的四千多人的残部退了下来。
    接应到这个旅后,周耀明的援军距离河谷出口还有四十多公里的距离,等到援军赶到出口,苏军早已站稳了脚跟,想要夺回河谷出口已经不可能了。
    周耀明只好命令两个旅就地展开防御,命令这两个旅要轮番阻击后撤,交替掩护,每次必须顶住一至两天才准许后撤。
    周耀明自己则带着军直属部队和这个几乎被打残的旅,随后撤至预设阻击阵地。
    对于有预设阵地,仅仅阻击苏军三天就损失两千多人,被突破阵地的现实,接到东线总指挥楚溪春报告的李文田既惊讶又愤怒。
    让他惊讶的是,这次苏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火力之凶猛绝非满洲里之战可比,他面临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让他愤怒的是,这个旅长不顾司令部的严令,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就敢擅自带部队后撤。大战初始,这样的恶劣先例是绝对不能开的,否则对以后抗击苏军的战斗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也可能有着致命危险的。
    这个旅长必须要严惩,以儆效尤。
    这个旅长原是赵凤武西北军的部属,虽然李文田也知道他的电台被炸,可是他还是狠心电告楚溪春和周耀明,把这个旅长就地正法,同时上报宋哲武,并要求通报全军。
    占领了石勒喀河谷出口的苏军,并没有马上对四十八军溃退的部队进行追击,而是在河谷出口处巩固占领的阵地,防止四十八军反攻。在等待了两天,苏军后续部队到达后,苏军才再次对四十八军阻击部队展开进攻。
    擅自撤守阵地的旅长被正法,这在全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第四路军虽然军纪很严,可是枪毙旅级高级军官,在第四路军军事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虽然有些军官对于此次执行军纪有些不满,认为李文田这是在借这颗脑袋来震慑全军,可是这也让各级军官们真正打起了精神,逐级严厉督战,都横下一条心,做好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准备。
    四十八军的负责迟滞阻击苏军的这两个旅,利用苏军等待后续部队的这两天,抓紧时间努力构筑阵地。鉴于苏军炮击和轰炸猛烈,都挖了大量的防炮洞。因此,虽然苏军的炮击和轰炸更加猛烈,部队伤亡也很大,可也硬是咬牙坚持了两天才转移至下一道阻击阵地。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几天的阻击下来,周耀明和他的四十八军的的将领们逐渐建立起了和苏军作战的信心,打得更有章法了。wwW!
    两个旅每次阻击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加。在后撤至四十八军一百三十八师的阻击阵地前,一个旅已经能利用有利地势顽强阻击苏军三天。
    虽然伤亡依然很大,可是,已经可以从容组织防御。几天下来,苏军的伤亡也开始逐渐增多起来,苏军夺占河谷出口的这个先头师也无奈地撤下去休整。
    为了尽可能的迟滞苏军的进攻,楚溪春命令周耀明派出军直属特种大队,深入敌后,以中队、小队为建制,昼夜袭扰苏军,其中一个中队更是深入到了石勒喀河谷腹地,专门袭击苏军的运输部队。
    这些袭扰部队,在白天经常对小股苏军的搜索部队进行伏击。往往是苏军的搜索部队刚刚搜索完某一区域,运输部队就遭到突然猛烈地袭击,人员被杀伤,物资被焚毁。这让苏军不得不派出重兵对辎重运输部队进行保护,而这些运输部队同样也饱受地雷的困扰。
    重兵保护的运输部队虽然遭到袭击的次数少了,可是苏军的补给速度也显著慢了下来。严重拖累了苏军主力的进攻步伐。
    这还不算,一到夜间,特种大队的人员就会更加活跃。不仅苏军的哨兵会经常被冷枪打死打伤,围坐篝火取暖的苏军还经常会遭到迫击炮的袭击,不到天亮,这些袭击绝不会停止,折腾了一宿的许多苏军部队的官兵,第二天都跟熊猫似的,不要说作战,就是行军都有问题。最后,苏军只好派出以连排为单位的小部队,在夜间大范围远远地前出进行警戒。
    苏军的这一手虽然让大部队可以安全休息了,保证他们第二天有体力和精力进行作战,可是部队的损失不仅没有减少,相反还更加增多了。
    这是因为,特种大队袭扰苏军主力部队不成,转而开始对这些警戒的小部队进行袭击。夜战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夜间袭击苏军小部队他们更加得心应手。有时,一晚上苏军就会损失一两个排的兵力。
    苏军也曾派出过部队对袭扰他们的特种大队进行过追击,可是收效甚微,损失却很大。
    特种大队的队员十分适应山地作战,即使不是原太原特战大队的队员,而是各军抽调的新队员,也都经过一定程度的特种训练,在山地和树林中如鱼得水,和苏军周旋起来游刃有余。
    尤其是这些人不仅枪法都十分精准,还极善格斗,在密林中和人高马大的苏军短兵相接占有明显优势。往往上百的苏军追击只有三十多人的一个小队的特种大队的队员,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后,苏军就损兵折将地灰溜溜地撤回来。
    在山区,利用有利地势,一个旅能和苏军的一个师野战硬抗两到三天
    这个消息,让远在太原的宋哲武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心里也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
    因为宋哲武有前世关于二战的记忆,对于强大的苏联红军很是忌惮,战前他很担心自己的部队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和苏军硬顶。可是在接到李文田和楚溪春的报告后,他已经不再担心了。既然野战可以顶住苏军的进攻,有着坚固工事群的库伦,就更能挡住苏军了,只要库伦不失,他就有信心挫败苏军这次对北蒙的入侵,取得抗击苏军的胜利。
    当然,这个胜利是肯定要建立在巨大的伤亡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宋哲武是有心理准备的。
    从东线这几天作战情况来看,苏军和第四路军的伤亡大概有一比二多一点的比例。第四路军的伤亡,百分之九十都是苏军的密集猛烈地炮火和成群的飞机轰炸下造成的。
    让宋哲武感觉很奇怪的是,苏军的武器和技术兵器应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至少在陆军上是如此。而且,苏军的许多将领的战略眼光和战役指挥能力还很有独到之处,甚至有一些人还堪称具有世界级水准。可是,不知为什么,苏军的步兵战术水平却一直十分落后。
    比如,苏军进攻时特别讲究拉成一字排开的散兵线进攻,士兵在进攻时都是直着身子,端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步枪向前猛冲。对于这样的战术,只要防守一方在苏军炮击过后还有足够的火力,挫败苏军的进攻很容易。
    和中路、东路的进攻相比,西路苏军的进展最为顺利,他们没有经过任何战斗,甚至连中**队都没有看到过,就在开始进攻后的当天,占领了北蒙西部重镇木伦。当然,木伦也是一座空城。
    木伦,这个时期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称为城,因为它不但没有城墙,甚至连砖木结构的房屋也几乎没有,仅有一座喇嘛庙是砖木结构。不过,庙里的喇嘛早就没有了,乔巴山时期,喇嘛们都被迫还俗或是逃往新疆、青海。
    居住在木伦地区的居民以蒙族人和哈萨克人为主,虽然蒙族人只有几千人,可哈萨克人却有两万多人。这里的人住的都是壁桁式的木架帐篷,居民基本都放弃了游牧生活,转为农耕。
    为了坚壁清野,这里的居民,都被紧急转移到木伦西南几百公里外的乌里雅苏台安置。动员这里的居民迁移仅靠北蒙自治政府是不行的,这些哈萨克人不仅十分彪悍,还有他们自己的组织,他们的首脑叫加尼。卡西莫夫。
    加尼。卡西莫夫原是哈萨克汗国一名政要的小儿子,早年毕业于沙皇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曾积极参与1917年建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建国活动,并在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建国担任政府部长,和白俄关系密切。21年阿拉什自治共和国被苏联政府强行解散,国土并入苏联后,卡西莫夫带领部分部族逃到木伦。
    自三零年一月,苏联开始强制实行集体化以来,发生了大饥荒,苏联政府派出了大批工人党员组成的工作队下乡征粮。硬性规定,每家必须交出多少粮食,交不出粮食,工作队当场就可以写判决书,把全家拉出去枪毙……
    感谢“爱哎呀”书友的月票和“70生人”书友的打赏。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六章抗战伏击(一)
    交出赖以活命的粮食,意味着饿死;不交规定的粮食,就会被工作队枪毙,而且是全家枪毙。wWw;
    由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让饥寒交迫的哈萨克人又被迫逃亡了许多。
    这些逃亡的哈萨克人,大部分跑到了新疆,少部分跑到了北蒙西部山区。
    北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可是生活状况要好一些,温饱还是能保证的。而且,伪蒙政府对于西部山区,暂时还难以完全掌握。
    乔巴山时期,伪蒙政府也曾派人来这里搜铺过逃亡人员,可是都被卡西莫夫遮掩过去,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