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虎胆威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虎胆威龙-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年份
  重大事件
  1842
  都卜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都卜勒效应的都卜勒式雷达。
  1864
  马克斯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推导出可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 
  赫兹(Heinerich Hertz)展开研究无线电波的一系列实验。 
  1888
  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1897
  汤普森(JJ Thompson)展开对真空管内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4
  侯斯美尔(Christian Hü;lsmeyer)发明电动镜(telemobiloscope),是利用无线电波回声探测的装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1906
  德弗瑞斯特(De Forest Lee)发明真空三极管,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放大讯号的主动电子元件。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6
  马可尼( Marconi)和富兰克林(Franklin)开始研究短波讯号反射。 
  1917
  沃森瓦特(Robert Watson…Watt)成功设计雷暴定位装置。 
  1922
  马可尼在美国电气及无线电工程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s of Electrical and Radio Engineers)发表演说,讲题是可防止船只相撞的平面角雷达。
  1924
  阿普里顿爵士(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首次成功进行无线电测距试验,利用无线电回声测定电离层(ionosphere)的高度。
  1925
  贝尔德(John L。 Baird)发明机动式电视(现代电视的前身)。
  1925
  伯烈特(Gregory Breit)与杜武(Merle Antony Tuve)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把从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短脉冲显示在阴极射线管上。
  1935年2月26日
  沃森瓦特在英国达文奇(Daventry)制成第一台实用雷达装置。
  1935年12月
  马可尼公司(Marconi pany)成功设计并生产发射帘天线阵,供安装在世界上首五个链向 (Chain Home)雷达站。这些雷达的有效范围覆盖泰晤士河河口湾。
  1937
  马可尼公司替英国加建20个链向雷达站。
  1937
  瓦里安兄弟(Russell and Sigurd Varian)研制成高功率微波振汤器,又称速调管(klystron)。
  1939
  布特(Henry Boot)与兰特尔(John T。 Randall)发明电子管,又称共振|穴磁控管(resonant…cavity mag***ron )。
  1944
  马可尼公司成功设计,开发并生产「布袋式」(Bagful)系统,以及「地毡式」(Carpet)雷达干扰系统。前者用来截取德国的无线电通讯,而後者则用来装备英国皇家空军(RAF)的轰炸机队。
  1945
  二次大战结束,全凭装有特别设计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达,盟军得以打败德国。
    作品相关 为什么丑化中国的民族主义?
     更新时间:2009…8…7 15:03:33 本章字数:3117
  为什么丑化中国的民族主义?(转贴)
  一个时期以来,极少数学者、专家在论述国际大事的“宏文”里,总是贯穿了一种反民族主义的思想,特别是有意无意地对中国民族主义实施伤害,有的更是狠狠地把民族主义当成自己发泄的对象,甚至对中国民间、网上的民族主义进行十分猛烈地攻击。 
  有个鼓吹什么“新思维”的“政论家”说:国人对日本否认侵略的气愤,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义和团情绪”,一种“民间之忧”,一个“双刃剑”,有伤害国家利益的一方面;有个研究人员说:中国民族主义已经在网络上“泛滥”了,那是假借爱国的名义,煽动中日之间相互憎恶和仇恨;一个博士说:国内一些对日本右派有情绪的人是“狂热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份子,“极端民族主义份子”;一个“学者”厌恶地说:互联网上一些BBS论坛正造就着一批网络“红卫兵”,极端民族主义“劫持”了中国,使中国进入了“高火险期”,可能引发一场大的“火灾”…… 
  笔者十分纳闷:民族主义什么时候变成可怕的、不好的东西了?民族主义不是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早就提倡,并列入三大主义之一的吗?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可敬的那些极少数“学者、专家”们,难道“光明、正大、公平”也不好?或者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应当听任他族保留“侵我之自由”? 
  不可否认,世上的确有一种可怕的、不好的民族主义。比如:一是民族沙文主义,惟我独尊,惟我是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二是狭隘民族主义,惟我是亲,非我必反,固执排外,顽固落后。此二者中,前一种主要是一些政治经济实力超强国家的表现,后一种则主要存在于个别开化不够的民族。两者其实是相通的,都来自傲慢、野心和自私自利。二者确属不好、应当反对的东西,因为它们不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不利于世界和平。但是它们已经不能代表正常的民族主义,它们已经变了味,变成了“野蛮”的代名词,已经不可简单以“民族主义”称之。在当前我国社会上,人们所主张并展示出来的民族主义,表现为对强权的反抗和抵制,是对民族独立和尊严、国家自主和统一的认同,是一个民族求生的本能,和对祖国、民族情感的表露。中国民间的民族主义既不是非亲必反,又不是什么惟我独尊。可敬的那些极少数“学者、专家”们,你们为什么要加以否定呢? 
  我们的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民族,我们的民族主义是以整个中国为主体的国家利益与民族传统的精神。时下,中国社会上反映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与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斗争一样,同样是一种对外敌的反抗,且正是居于弱势国家的人民才具有的,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种民族主义的表现;这种情绪,其构成要素包括爱国的思想精神、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复兴民族的抱负,以及对分裂祖国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反对和抗拒等等。这些,其中有哪一点可以列入应当否定的范围呢? 
  与中国目前社会上反映出来的反日情绪不同的是:美国的民族主义常常表现为大国霸权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则主要表现为军国主义。现在,美国、日本都把手(军事力量)伸向国外,而且声称他们有“先发制人”的权利,时刻摆出一种剑拔弩张的架势。他们干涉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在中国四周部署装备了大量兵力。特别是日本,他们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政府大臣屡屡放言否定南京大屠杀,不断在历史问题上挑起事端,并进而演化成今天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染指中国台湾问题,邀请李登辉访日,支持“台独”分裂中国的阴谋……他们不可一世,打出为了他们“国家利益”的旗号,干出种种侵犯我国主权的罪恶行径,似乎他们享有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种“侵我之自由”,严重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其实,这正是这两个国家民族主义的畸形发展。我们正面临欺凌,面临邪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一味地主张不要去刺激大国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掉过头来反对和压制中国人民中的民族主义,这岂非找错了办法?! 
  热衷于攻击中国人民中民族主义的“学者、专家”,他们其实不懂得民族主义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于一个弱势国家的重要性。只要稍稍懂得一点历史就会知道:过去,世上任何一个弱势民族能够得到发展,全在于那个民族发扬了民族主义精神,顽强而胜利地抵抗住了强势外族的侵略;一个民族的衰弱和消亡,又必然与那个民族未能抵制得住强势外族的进攻和侵略有关。因而,任何强国都是不喜欢弱势国家搞民族主义的,他们甚至不遗余力地诬陷诋毁他国的民族主义,因为他国的民族主义会阻碍他们的霸权主义和价值观的输出。他们自己大搞民族主义,却同时妖魔化他国的民族主义,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由此也可以想见,国人中的那些,死命跟在西方右派后面诋毁中国民族主义的极少数人,不是他们的头脑太糊涂,便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民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单位,国家是这个世界基本的主权单位。中华民族在不久前还是一个丝毫得不到外族尊重、不被列强平等对待的民族。中华民族经历了百余年被外族任意侵略和蹂躏的悲惨历史。 
  近代以来,为了振兴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从林则徐到左宗棠,从孙中山到蒋介石,从蔡和森到毛泽东,他们掀起、参与、领导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民族革命斗争,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有了中国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并且继而有了今天的和平和发展。也只是到了今天,我们才真正懂得,当今世界,要维护一个民族国家的主权、和一个主权国家的独立,必须依*这个国家、民族的人民,依*他们保持和发扬民族主义精神。现在,这个民族已经开始觉醒和崛起。但是,觉醒和崛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现在还仅仅是开始而已。我们的经济实力还远远地落于美国和日本,并且天天受制于这两个强国。在美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有稍稍麻痹大意。 
  在我们的祖国仍然受到外族压制和欺凌的今天,只要我们还有一点点忧患意识,就可以知道,民族主义绝对是一种应当得到发扬的东西,特别是大敌当前,民族主义就更显出了它的珍贵,就更应当得到赞许、受到培养并加以发扬,而不能允许任何人从内部来贬抑它、攻击它乃至否定它。 
  发扬民族主义,与一个国家内部的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今天也好,以后也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永远是不能改变的,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