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渊大唐-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来,你们起来说话。”李世民伸出手去,旁边的太监上前,扶起了两人。
  薛枫再次归座,心里既有欣喜,又有不安,还有迷惘。欣喜的是,能得豫章为终生伴侣,来唐朝也值了。不安的是,龙门柳湘兰对自己同样一往情深,自己该如何处理?虽然与豫章的感情发生并不能说自己移情别恋,但将来又该如何?迷惘的是,史书对豫章公主记载甚少,只有一句“下嫁唐义识”,唐义识此人自己绞尽脑汁也不知何许人也,可今天看,豫章公主分明云英未嫁,史书记载大谬也。
  正在思量,李世民笑着问道:“薛爱卿,你看,下一步,我军战况如何?”
  “这?”薛枫沉吟着。如果按照史书记载,唐军此次东征高丽,虽然破下不少城池,但总体说来得不偿失。而且,在不久后的安市城一战中,错失战机,无功而返。因军粮早尽,天气转寒,不得不半路班师还朝。自己如何答复呢?半响,他突然茅塞顿开,什么狗屁历史记载,昨日这麦谷一战,历史也没有记载啊,反正自己在此,尽力而为,没准就能改变历史,唐太宗此次东征获得圆满成功,省下后来李治时期唐军的再次征战之苦了。想到这里,他欠身笑道,“陛下,无论从哪方面看,我军破高丽都并非难事。依臣看来,至多到年底,我军就可平定高丽一国,得胜凯旋、班师还朝。”
  “好,跟朕想到一块了。朕明日当派人通报国内,加紧运送粮草辎重物资,免得因粮草不继而坐失战机。”李世民哈哈大笑。
  薛枫心里暗暗翘起了大拇指,唐太宗李世民真不愧是中国古代王朝数一数二的英明君主,心机、气魄、谋略,的确高人一等。这样的帝王如果多出几个,中国历史上的繁荣盛世就会比比皆是,中华文明必定会更加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
  唐军在修整三天后,继续东进。一路披靡,至安市城。20多万大军齐集安市城下,安市守军惶惶不可一世。
  唐军开始攻城。不久,高丽都督高延寿、高惠真领军15万前来救援。安市城有守军8万余众,一见有军来援,立即士气大振,加固城墙,加紧城防,守城异常卖力。
  前线战事正酣,这一次,李世民破天荒地没有坐在帐中指挥,而是披挂整齐,到了攻城一线。带领几个侍卫和薛枫以及神机营的数百骑兵,径自来到了李世绩的指挥帅帐。
  _______________
  第二更,求票,求收藏
    第二卷绝世驸马 第四十章雄才大略
     更新时间:2008…4…6 10:26:08 本章字数:2353
  正在与诸将商议如何退敌的李世绩等,大吃一惊,连忙跪倒,“臣等,恭迎陛下!”
  李世民哈哈大笑,走到虎皮帅椅上坐下,感叹一声,“朕自青年领兵,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今虽年迈,尚有雄风,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雄才伟略,绝非臣等所能比拟。”李世绩等人再次山呼万岁。
  “如此,朕意欲亲自披挂,与高丽蛮夷打上一仗。看看,廉颇虽老,尚能饭否?!”李世民一拍桌案,“江夏王!”
  “臣在!”李道宗一惊。
  “朕命你即刻率军2万,诱来犯之敌于安市城南,依山为阵待命。”
  “臣遵旨。”李道宗起身领命而去。
  “李世绩!”
  “臣在!”
  “朕命你领军5万在安市西岭布阵,随时听候朕的号令出击。”
  “得令!”李世绩领命而去。
  “长孙无忌!”
  “臣在!”
  “朕命你领军5万从北山穿越峡谷,冲击敌后,担任奇袭之责。”
  “遵旨。”长孙无忌昂首挺胸离去。
  “薛枫!”
  “臣在!”
  “朕命你带领神机营5000骑兵,与朕一起登临北山之巅,待命出击。”
  “是!”薛枫起身,心中颇为感慨,李世民这一代英主、雄才伟略的大名,真不是历史和后人给他吹嘘出来的。全面而有序的调兵遣将,指挥若定,足以看出他高瞻远瞩的战术谋略。
  当日,李世民带领薛枫的神机营以及部分御林军登山北山之巅扎营。三日后,奇袭的长孙无忌到达敌后,与高延寿、高惠真部交战,李世民在北山之巅眼看狼烟四起,马上命令擂鼓举旗,吹号。城南的李道宗,西岭的李世绩,同时发起进攻。高延寿惊慌失色,急忙分兵迎战,但兵力一分,又加上阵型乱,很快便开始溃逃,被斩杀数万人。
  高延寿率残部固守一座西岭,唐军对其形成了包围。
  “薛爱卿,朕之指挥如何?”李世民得意地大笑,很久没有这样痛快淋漓地指挥战阵了。
  “陛下英明。”薛枫在马上欠身答道。
  “去吧,豫章,你与薛枫带领神机营,打着朕的龙旗,与朕去杀敌去,扬扬朕的皇威!”李世民猛然一挥手。
  “遵旨。”薛枫答应一声,但马上疑惑地往后看去,不知什么时候,豫章已经身穿粉色铠甲跃马横枪,立在后面。他愣了,他虽然知道豫章武艺不凡,但上阵杀敌却与舞舞剑是两码事,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他迟疑着,“豫章,你?”
  豫章微微一笑,带头纵马冲下山去。薛枫愣了下,令旗一举,5000神机营骑兵纵马跟随在他的马后冲向敌军。身后,传来李世民豪爽的笑声,“我大唐王朝的豫章公主,也是一员猛将!”
  豫章横穿敌军,渐渐深入敌后,薛枫大惊,急忙纵马跟随而去。两人一银一红,在敌军中来回冲杀,如龙凤飞舞,看得唐军骑兵们呆了。
  ……
  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高延寿走投无路,率残部数万人投降。高丽举国震惊,安市顿成一座孤城。
  唐军继续回师猛攻安市城。但令人意外的是,安市却迟迟不能攻陷。城防坚固,军民同心是主要原因。李世民又用了一个奇招:派李道宗领军在安市西南方挖土筑造土山,60多天昼夜不停地加固土山,一座宽大的土山拔地而起,在山顶可俯瞰城中。
  李世民大喜,派李道宗环卫土山,令其手下的果毅都尉傅伏爱领军5000驻扎山顶待命,准备由土山向城内展开进攻。
  旁边的薛枫一听傅伏爱的名字,心头大震,这不是擅离职守导致唐军功亏一篑的人吗?——史书记载,因为傅伏爱擅离职守,高丽军趁土山顶坍塌混乱之际,趁乱占领土山顶,唐军三次进攻都未能夺回,土山战术宣告流产。可以说,这次意外,是促成唐军半路班师回朝的主要因素。
  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在自己面前重演!薛枫一念及此,沉思一会,悄然而去。
  果然,第三日中午,土山突然坍塌,砸向安市城墙,将城墙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混乱之中,高丽军从缺口处进攻土山,将守卫山顶的士兵全部斩杀,派重兵以滚木擂石把守。
  消息传来,大帐中,李世民面色大变,愤怒地疾呼一声,“江夏王误我大事!”当即派人争夺土山防卫权,但谈何容易?高丽军居高临下,土山又陡峭,一旦失去,从下往上进攻,很难再夺回了。
  李世民带领众将出大帐,眼望着一个个死于高丽军滚木擂石之下的唐军士兵,心中悲愤交集,卡嚓一声,折断了手中的一根羽箭。李世绩等心中惶恐,李道宗赤脚骑马跑来,翻身下马,跪倒在地,“臣罪该万死!”
  李世民缓缓回过头来,声音低沉,“傅伏爱何在?”
  李道宗惶恐不安,“臣正派人前去找寻。”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这时,突听安市城中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一片大乱。一个银色人影跃上城楼,高呼,“大唐勇士们,此时不攻城,等待何时?”
  “是薛枫!”李世民大喜,“李世绩,立即命令全军发起猛攻。”
  冲车和发石机一起上阵,唐军个个奋勇争先。而城内,薛枫率领数百名神机营将士已经逐渐占领城门。不一会,城门洞开,唐军水涌而入……激战两个时辰,安市城沦陷。如果说,薛枫来到唐朝,已经注定要作出诸多改变历史的壮举,协助唐军拿下安市,就是首次。因为,安市的顺利攻克,对唐太宗本次东征意义重大。成功,则可继续挥师前进,直捣高丽全境,而失败,只能灰溜溜班师回国。
  原来,薛枫心想,既然高丽能趁乱出城抢夺土山,那么,我何不带人趁乱攻进城去?一样的道理,一样的时机,就看谁把握得好了。
  安市拿下,李世民异常兴奋,顺带连对李道宗的怒气也消了不少,传令斩了擅离职守下土山酗酒的傅伏爱之后,也就没再追究李道宗的失察之罪。
  而薛枫的再次立奇功,很快又在唐军中传为神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票求收藏!
    第二卷绝世驸马 第四十一章情海波澜
     更新时间:2008…4…6 10:26:09 本章字数:2278
  安市城破,唐军继续修整,等待粮草。半月后,只逼高丽都城平壤,将整个高丽全境纳入大唐版图指日可待。
  如此一来,原本由唐高宗李治派遣李世绩再次东征高丽取得的不朽功绩,就这样因为薛枫的穿越唐朝,被记在了老子李世民的头上。每每想到此,薛枫就感觉哭笑不得。以前,作为历史研究者,他常常撰文批评一些人,不可篡改历史,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如今,自己不就正在扮演一个随意篡改历史的角色吗?
  安市一下,其他小城守军闻风逃遁,唐军很快将平壤城团团围住。贞观19年九月十八日,唐军攻克平壤,泉盖苏文自杀,傀儡王高藏服毒自尽,高丽灭。随后,唐太宗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以名宁都尉蒋平为首任安东都护,率军5万镇守平壤。(因这不是本书重点,故简略带过)
  贞观19年11月22日,李世民率大军凯旋班师回朝。贞观20年2月4日,还朝长安。太子李治率满朝文武,于长安城外迎接李世民大军凯旋。举国上下,欢庆三天。
  虽然已是神机侯、御林军大总管兼领神机营,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