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邢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邢氏-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了。

次日一早,皇帝出了静宁宫,直奔贤德妃的寝宫而来。

待贤德妃请安会后,皇帝扯住贾元春的手,眯眼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朕?”

“皇上在说什么?”贤德妃惊诧的问。

“你怀孕了,为什么不告诉朕,反倒是第一时间知会了皇后?”皇帝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贾元春。

贾元春闻言心中大骇,不知道如何跟皇帝解释。她只是听从大伯母的吩咐而已,她哪里知道是什么缘故。贾元春焦急地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这会子她找什么理由都不大合适了。

“告诉朕,为什么?”皇帝发现贾元春的紧张和恐惧,下意识的握紧了贾元春的手腕。

贾元春疼的吸一口冷气,眼泪顿时下来了。

皇帝见状,松了手,回身坐了下来,面色严峻的打量贾元春。“你不信朕?”

贾元春越来越听不明白皇帝的吩咐,索性跪地认错道:“皇上,臣妾该死,臣妾……”

“你怕皇后?”

“啊?”贾元春被说中了心事,愣住,,惊诧的看着皇帝。

皇帝眉头皱的更深,冷笑道:“果然如此,朕怎么就没想到呢,你是皇后身边的女史,怎么可能不怕她呢。”

“皇上,臣妾……”贾元春话有没有说完,人已经被皇帝拉了起来,抱在怀里,“朕乃一国之君,朕会保护好你,保你们母子平安。”

贾元春忽听这话,恍若做梦一般。这场景,难道不就是她梦里所向往的么?贾元春脑子飞速旋转,终于有些弄明白现在的情况了。

婉妃的事开始,皇帝对后宫之事便颇为敏感。

贾元春是皇后宫里头出来的人,加之前段日子,贾元春一直听话的日日去皇后宫里孝敬,有目共睹。如今贾元春怀孕的消息只告诉了皇后,却疏忽了皇帝。皇帝不爽至于必然会起疑,稍稍思考究其原因,便不难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贾元春受皇后掣肘,惧怕于皇后。

对于一名皇帝来说,最耻辱的事儿莫过于他宠爱的女人,反要去巴结孝敬甚至惧怕另一个女人。这是对皇帝地位的侮辱,也是对帝王绝对权力的挑战。

皇帝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次日,皇帝以贤德妃座寝宫风水不好,不宜养胎为由,下旨为贾元春调换了寝宫。除了贾元春特允的周公公外,其余宫女太监等一律留在了原来的寝宫内。新的寝宫里,自有皇帝安排的宫女太监们等候侍奉。

说白了,皇帝就是为了给挑战她权力的皇后一个教训。皇帝就是要让皇后明白,她把手伸得再长,也逃不过他的五指山,他想砍就能给砍断了。

在邢氏巧妙地帮助下,贾元春终于可以稍稍安稳的在寝宫中养胎,暂且得到片刻的安宁。至于以后再遇的大大小小的争斗,贾元春只要能保全自己和孩子,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

近来,贾母的身子越来越不大好了。黛玉本是来住几日就走的,因见贾母那番情景,到底是念及当初贾母对她些许的宠溺之恩,预备留下送她一程。林如海闻得消息,也赶来探望贾母。

宝玉精神稍好些,同宝钗一通来看望病重的王氏。王氏听说贾母不大好了,嘱咐宝钗去瞧一瞧,替她尽尽本分。

宝玉坐在一边只会捣乱,时而傻笑,时而又头脑清楚了,落泪心疼母亲。

王夫人见呆呆傻傻的宝玉,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王夫人还有话要和宝钗商量,只得暂打发宝玉出去。

“我大限将至了,看在我要死的份儿上,以前我对你做过的过分的事儿,也别放在心上了。”王夫人服软道。

宝钗垂首,点点头。

王夫人抓着宝钗又道:“宝玉如今精神是不大好,可他年轻,养一养总归是能痊愈的,你也别担心。嫁妆的事儿是我对不住你,可你要知道我也有我的难处,不怕跟你说,我为了这个家也早把自己的那点私房掏空了。老太太如今跟我似得,日子也差不多了,你抽空多去陪陪她,送她自后一程,务必叫她老人家知道你的好。”

宝钗点点头,有点明白王夫人的意思了。说白了,这是叫她在贾母死前好好巴结老太太,好等老太太分家的时候,多给二房分点银子。

王夫人突然哭了,泣不成声。

宝钗见她真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真心劝了劝她。

王夫人呜咽道:“我这一辈子活得,出嫁从夫,养儿育女,到头来,只混得你在我床前伺候。宫里头那位当初说地好听,如今半点指望不上,我就当没生她了。兰哥儿和老大家的,唉,不提也罢了。如今我身边,也只有你了。”

宝钗笑了笑,拍拍王夫人的手背。心想她还不是罪有应得,坏事做多了才会这么惨。她能忍到今日,在王夫人床前服侍,也就是等着瞧王夫人如今的惨样。

仔细想想,王夫人是够惨的,临到要死,床前剩下陪她的,竟是给她下了催命符的人。

第69章 贾母身亡

林如海来见贾母的时候;贾母已是有些糊里糊涂。听说说那是林姑爷;贾母就哭着叫起来贾敏,伸手要抓他。众人忙大声喊着告诉贾母:“那是林姑爷!”

贾母又哭了;喊起来:“我那可怜的孙儿哟,怎就魔怔了!来来来,快叫我看一看。”

林如海蹙眉;回头看见贾赦夫妇。

邢氏告知其道:“这几天都是这样;有时一整天昏睡不醒,好容易睁开眼;也不用饭;更吃不下药。口里头就念叨着敏妹妹;再就是哭宝玉。”

鸳鸯叹气,故意讽刺宝玉:“老太太病糊涂了;还说过混话,昨儿个宝玉来瞧她,一时清明说自己要死了,要带着宝玉一块去。抓狠了他,吓得宝二爷再不敢来了。”

林如海闻得此言,禁不住皱眉鄙夷宝玉的畏缩。老太太病糊涂混账了,并非有心,不过是掐他两下,这就有理由躲着了?枉老太太平日把他发放在心尖尖上疼爱。

宝玉在林如海眼里,原来也就是个没能耐的窝囊废,现在有添了一桩罪,不孝。林如海在心里本就不怎么瞧得上他,如今印象不过是更坏了而已,倒也没什么稀奇。

其实宝玉再没出息,也是个计较情谊的人。近日他来不得贾母这里,倒是因宝钗故意拦着的缘故。

鸳鸯这几日伺候要临终的贾母,心中伤心难过至极,她知道贾母最在乎的人是宝玉,几番派人去给宝二爷传话,催他勤快往贾母这边走走。怎料这些传话的人,都叫宝钗身边的丫鬟给拦住了,那些话到了宝钗这里就止住了,压根就没传到宝玉的耳朵里。宝钗转而还和宝玉嘱咐,叫他别总去打扰贾母的养病。

宝玉心中本是十分惦念贾母的,每每想去探望,宝钗就重提前事。

“是不是又忘了,你上次瞧她,把老祖宗惊得什么样子。太太早嘱咐咱们了,要让老祖宗安静养病。你一去,她情绪波动,这病不但不会好,保不准越来越重。暂且忍一忍吧,等老太太好了,你再去好生孝敬。”

宝玉听宝钗说的十分有理,也便就此作罢了,回头继续找晴雯、秋纹等丫鬟玩耍。

宝钗本不是计较这些的人,不过新愁加上旧恨,她不报不爽。当初商议宝玉婚事时,因林家有出息,贾母就不曾把她把薛家放在眼里。后来还是人家林家一再不同意这门亲事,才把宝玉踢到她这。就此好好的也就罢了,可订亲之后,他们荣府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她们孤儿寡母。

她和母亲也单纯了,本以为亲事定了,一切大安,只管安心待嫁,没什么可计较。可怜她母亲花了十几万两银子,换来的竟是她嫁个半痴半傻的废人。

宝钗怎能甘心?

进门之后,倘若王夫人对她好些也罢了,竟妄想着打她嫁妆的主意。真当她们薛家的银子是海水潮来的,说有就有?

宝钗这回必是死死地把钱捏住了,她不仅一份钱不会出,还会冷眼看着那些害过她的个个下场凄惨。

宝钗抬头,看了看天。估摸了下时辰,带着丫鬟心熬好的药汤,朝着王夫人的住处缓缓而行。

宝钗刚服侍王夫人喝完药,木着脸要将药碗放到托盘上。外头忽然传来敲锣打鼓声,鞭炮齐鸣,震得人心神不定。

荣府已是如此凄惨荒凉了,这时候还鸣鞭炮,岂不是讽刺?

宝钗心一慌,抖了手,药碗应势落地摔得粉碎。宝钗看着脚下满地的碎瓷片,蹙起眉头。

王夫人脸皱成一团,不大满意宝钗的笨手笨脚,更忌讳碗在自己跟前碎了,这是不是预兆她该走了?

“什么事,出去看看。”王夫人费力出声道。

宝钗吩咐人收拾干净地面,冲王夫人点点头,出门去瞧,却见鸣放鞭炮的地方是荣禧堂。

宝钗皱眉,打发小丫鬟去打听。不大会儿,小丫鬟喜气洋洋的回来。

“大喜,大老爷先前收留的门生,柳大公子高中探花。”

宝钗瞪大眼,有点不搭相信自己的耳朵,退了几步,方稳住心神。“你说什么,他高中探花?据我所知,那柳公子年纪尚不足二十。”

“是呢,听说大老爷才总逢人夸他是逸群之才,果然如此。倒没想着大老爷瞧人这么准,可巧了,林姑爷是探花郎,如今林姑爷的女婿也是探花郎。探花郎和探花郎成了一家子了。”小丫鬟兴奋道。

“闭嘴!”宝钗呵斥那丫鬟一嘴,瞪她一眼,回身幽怨的进屋。

王夫人强打着精神,等宝钗回来,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宝钗遂将柳清云中探花的事儿告之王夫人。

王夫人听了一口气没喘过来,吐血晕了过去。

宝钗就静静的坐在床边,就那么安静的看着晕死过去的王夫人。

半晌,她才拿起帕子,伸手慢慢地擦拭王夫人嘴角的血渍。

银钏守在一边,见到此情此景,早吓得不见了魂儿,傻站着恐惧的看着眼前诡异而恐怖的情景。

今日,柳清云听说未来的岳父大人来到荣府探病,而生病的人正是赦老爷的母亲。柳清云想到自己破落时,受了赦老爷夫妇不少的恩惠,故带了药材等物随后而来。不曾想这样巧,今日朝廷提前放榜了。也不知官差从哪儿得来的灵通消息,一路追到荣府来报喜,还自带了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