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风云-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末了。贺兰临大声道:“众爱卿,这是一场关系到我中华帝国声威的战争,所以朕会再次亲征,各位爱卿不必劝朕,朕要向打洛阳那样,让突厥人知道,凡是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群臣受到皇帝陛下的气势的感染,跟着大声喝道:“犯我天威,虽远必诛,犯我天威,虽远必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突厥大军压境,但长安城的居民并不慌乱,他们照样做自己该做事情,因为他们相信:皇帝陛下一定能打退外族的。
    退朝后的贺兰临天刚刚回到御书房,他的儿时的玩伴李希奇,柳少君就找上了他。
    李希奇见到贺兰临天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大,你可回宫了,出宫也不叫上我们,还当不当我们是兄弟啊,你得赔偿我们的损失。”
    太行三魔正奇怪这两个家伙怎么敢这样跟皇帝说话,却见自己的主子爷道:“希奇,少君,你们想要我如何补偿啊?”
    柳少君嘻嘻笑道:“你就让我们跟你一起去打突厥人吧,上次打洛阳,你都没有让我们去,这次说什么我们也得去。”
    “呵呵,我正想派人去叫你们过来商议此事呢。既然你们想上战场,我哪能不答应,早就想让你们去磨练一番了。”
    李希奇道“好啊,老大,原来你早算计好了,真不愧是我们的老大啊。”顿了顿,指着太行三魔道:“他们是谁啊,是你出宫新收的人吗?”
    贺兰临天把太行三魔之事简要的说了一遍。李希奇跟柳少君听说太行三魔居然有两百多岁了,不由目瞪口呆,惊呼“怎么可能”。还不时的把太行三魔东瞧瞧,西看看。而太行三魔知道李希奇,柳少君跟万岁爷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也只好任他们放肆的乱看了。真是不幸得很啊。
    待李希奇,柳少君离开后,贺兰临天看了一会儿奏章,然后就到了妃子杜小月的新月宫。
    皇帝驾临新月宫,新月宫的侍女们可高兴了,因为她们认为:皇上刚回宫就到他们侍侯的娘娘这里来,说明皇上更宠爱新月宫的娘娘。俗话说“主尊仆荣”,她们有此想法也不足为怪了。
    杜小月来不及迎出新月宫,皇帝就走进了内室。于是赶紧行礼道:“臣妾应驾来迟,皇上恕醉。”
    贺兰临天扶起正欲下跪的杜小月,温和的道:“爱妃不必多礼,你也没有罪,是朕突然造访,打扰到爱妃否。”
    杜小月道:“皇上能驾临新月宫,臣妾高兴还来不及呢。”言毕,居然羞涩满面,那种娇姿美态实在让人百看不厌。贺兰临天不是圣人,同样喜爱美色,不由把杜小月拥在了怀里道:“爱妃,你恼朕吗?因为朕没有经常陪你们啊。”
    杜小月被皇帝拥着,感到是那么的幸福。说道:“皇上乃是千古难遇的明君,日理万机,臣妾能侍侯皇上,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怎么敢奢望占有皇上治理江山社稷的时间呢。”
    贺兰临天感叹道:“爱妃能体谅朕的难处,朕甚欣慰,等朕打退了突厥人,天下真正的安定后,朕一定带爱妃出宫,那时,朕要爱妃好好的看看我中华帝国的大好河山。”贺兰临天意气风发,那种神态就是指点江山的神态,让人崇拜不已。
    杜小月不由神往,想着那时依偎在皇帝的身边,朝看日出,暮看日落。与皇帝共乘一骑,奔驰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最好是能为皇帝生下一个麟儿,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爱妃,在想什么啊,想得这么入神。告诉朕,让朕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啊。”
    杜小月羞红了娇颜,靠近皇帝的耳边道:“臣妾……臣妾好想与陛下携手共游,永不分离。”
    贺兰临天颇受感动,也凑在她的耳边轻声道;“朕永远不会离开爱妃,朕会爱你一生一世。如果有来世,朕希望能与爱妃再结成夫妻。”
    两人彼此说着情话,直到天黑。这一夜,皇帝自然是没有离开新月宫了,你浓我浓,别有一番情趣。
    且说突厥可汗颉利,挥军南下。他把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北,就派出细作前去打探中华帝国的情况,当细作把长安城的情况报告给他时,他有点糊涂了。因为根据细作的报告:长安城一遍安静,根本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气氛。这么反常的现象,倒令突厥可汗心神不宁了,于是,赶紧召开军事会议。
    突厥可汗颉利年纪并不很大,只有四十多岁,身材魁梧。此时正高坐帅位,他的左侧乃是其心腹大将扎木合,托脱,乌木达;右侧则是他的首席军师苏克沙哈。
    突厥可汗颉利对苏克沙哈道:“军师,长安城的反常现象,是否预示着他们有什么‘阴谋’啊。”
    苏克沙哈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说道:“大王,汉族人一向狡猾,臣读过他们的一些兵书。书上说:兵者,诡秘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让人防不胜防。长安城的情景,就正好是这种情况。大王,中华帝国恐怕早有了准备。”
    突厥可汗显然很相信他的这个首席军师,连忙询问该怎么办。好不容易才打到长安城,如果不捞上一把,实在不甘心啊。
    苏克沙哈又说道:“大王,汗人虽然狡猾,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软弱,只要我们坚持强横的态度,围攻他们的王都,就能得到许多的利益。”
    无可否认,中华民族一向自诩为礼仪之邦,而汗组更是礼仪之邦的代表,总是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待人,提倡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过,当民族危机发生时,中华民族又是最疯狂的民族,那是就会众志成城,共抗外敌。
    诚然,苏克沙哈分析得很有道理,可他万万没有想的的是,中华帝国的皇帝是个不能以常理来估计的人,虽然一时之间忽视了他们,但并不表示就怕了啊。其实,突厥人该感到幸庆才对。被中华帝国忽视是他们的荣幸,可他们却要主动挑起战争,挑衅中华帝国的国威,尤其是在帝国皇帝全力对付黑龙会这个毒瘤时,突厥人无疑是“火上添油”,所以注定了要失败,因为胜利的天平早就偏向了中华帝国一边。
    锦旗飘扬,战鼓隆隆。中华帝国军与突厥军在渭水桥遭遇了。双方只是使劲的擂着战古,却没有立即进攻。
    无形的杀气弥漫着整个空际。突厥骑兵呈品字形排开,跃跃欲试。
    中华帝国出动了两个兵种,即强弩兵跟重骑兵。很显然的是,中华帝国要好好的给突厥人一个下马威。突厥人一向自认为自己的骑兵才是天下无敌,而且天生就是驾马的高手,而中华帝国就是要让突厥人在他们自以为傲的骑兵战斗中被打败,要让突厥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无敌之师,王者之师。
    双方的气势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杀气直冲星斗,本是晴朗的天空似乎被其感染,不时的响着几声闷雷,大战一触即发。
    战场上的厮杀与平时的比武较量显然是大不一样的。战争就是以打败对方为目的,不管你用什么卑鄙的手段,只要能赢就行。比武就不一样了,他除了证明谁的武功高强之外,更只要的是观赏性,越是花俏就越能赢的喝彩。
    突厥人终于忍不住了,率先发动了攻击。骑兵如潮水般地涌向中华帝国军,铁蹄踏地,地动山摇。
    近了,更近了。只见中华帝国皇帝杏黄旗一挥,强弩兵迅速前移,拉弓达箭。此时突厥人尚在百丈开外,箭如骤雨急泻而下,顿时突厥人仰马翻。
    颉利可汗大吃一惊,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中华帝国的弓箭可以射得这么远。中华帝国还在不停的射击,箭羽如从地狱冒出来的勾魂使者,箭箭勾魂,突厥人在不停的忘前冲,但也在不停的倒下。生命在战场上显得是那么的脆弱,瞬间就失去了。贺兰临天决对不想看到如此惨烈的场面,但如果不给点厉害让突厥人瞧瞧,突厥人是不会害怕的,为了以后的安宁,他只好再次挥起手中的的令旗。下令骑兵冲杀。
    李靖,程咬金,尉迟恭,徐世绩等名将早就作好了冲杀的准备,见皇帝一声令下,拍马而出。
    帝国的骑士们如猛虎下山,跟着主帅冲进敌军。上挑敌头,下刺敌人的马腿,所过之处,瞬间就挑落了一大片的突厥人。
    程咬金挥舞着双斧头,大喝的吼叫着,就像是巨灵神下凡,斧头扫过,突厥骑兵就会有六七人落马而亡。
    程咬金很快就遇到了敌将扎木合。两人就像是前世的冤家,今世的仇人,先是互相狠瞪了一眼,二话没说,然后就干上了架。天生神力的两人采用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打法,使尽全力的狠劈,兵器向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来来往往的大战了百多回合,却分不出胜负。
    李靖更秦琼也遇到了突厥的托脱和乌木达。李靖可不像程咬金那样力拼,他把一支银枪使得娴熟无比,幻起层层枪影,如暴雨犁花,时刺时挑,弄得托脱疲于奔命。
    秦琼金镧连削带打,绝不与乌木达的双锤硬碰,引得乌木达团团乱转。突然,秦琼的双镧幻起千重影子,使得乌木达分不清虚实,只好把双锤转动起来,护住要害。
    秦琼左镧直打乌木达的肩膀,乌木达立即举锤迎上,却不想秦琼顺势划圆收势,右镧跟着取乌木达的耳门,乌木达来不及举另一只锤去抵挡,只好仰身后蛋。金镧挟着劲风擦面而过,刮得乌木达隐隐生痛。秦穷毫不给他机会,一镧打在他的胸膛上,只听得一声碎响,原来是乌木达的护心镜被打碎了,而乌木达也因此逃过一劫,但还是受了内伤,吐出一口鲜血,拍马而逃。
    乌木达的失利,直接影响到了突厥人的斗志,见势不妙的突厥可汗颉利赶紧鸣金收兵。中华帝国乘胜追击,一直把突厥人追离了五十多里的距离。
    天色已晚,各自安寨扎营。突厥可汗大营里,颉利正在发脾气呢,他的心腹爱将跟首席军师连大气都不敢出,在这种时候,只有等为上者先发泄一番,作臣子的才好进言,为官者如不懂得这些道理,是永远得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