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可是住在帝王殿,享受帝王待遇的,但他并不满足,觉的自己既然住都住上了。现在天子不在,自己是不是该过过皇帝瘾呢?
袁术那笨蛋想做就做,立即下令吩咐雍州各地衙门选送美女上来,然后在长安西郊,搭建了一座登坛台,准备自己做皇帝了。他手下的文武百官听后,自然是大加赞扬,把袁术可乐翻了。袁术的新国家为“成”取为功成身就的意思,定都长安,自己为成祖皇帝。
袁术在准备了半月之后,立刻登上了皇位的宝座,并诏告天下。还封袁绍为洛阳王,封自己的长子为太子。他的诏书一出,自然是惹怒了天下群雄了。
单不说沈鹰,曹操,刘备三方因地盘太远,搭理不上。单单就孙坚和,马腾、张鲁、袁绍就已经是火气冲天了,大骂袁术什么玩样。
袁绍的火气是最大的,本来他还想称帝呢?现在倒好,自己的兄弟到当起了皇帝,还封自己一个什么王爷,这不明摆着把自己当成了他的手下了吗?
越想越气的袁绍,立即向天下发起了讨伐乱臣贼子的旗号,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忠臣,绝对不做乱国者的臣子。袁绍的讨伐令一出,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孙坚发出响应的号召,马腾也响应号召,就连张鲁也表示要出兵讨伐。
而此刻三沈,曹、刘,三家自然是发了一些口头响应了。
当袁术听到群雄要讨伐自己时,吓的可不轻,忙召集部队,准备应敌。
第九十七章 三分徐州
黑鹰骑战马都是千中选一的好马,速度自然是很快了。沈鹰的大队人马这一路飞驰到广陵只用了十天左右,但这一路可是对袁术的不满书,顺应天下之势诏告了几次。沈鹰部队一进广陵城,休整了半天,部队又北上了。沈鹰为何冲冲北上的原因是高览先走了二天了,沈鹰对这个信息可是惊讶了好一阵,高览带军前行,竟然没有给他战报,这根本就是擅自行动啊!
沈鹰无奈之中,只有先约见了糜竺兄弟,对他们表示了一下诚意,并让潘璋带亲兵护送他们回建邺去了,另外留下凌统守备城池。沈鹰也是怕高览孤军深入,如遇敌军埋伏那他手下的二万兵马可就全完了。沈鹰最后带着许楮和甘宁二将,一万黑鹰骑直奔东海而去。
此刻的徐州东面两郡已经落入了刘备手中了,这都是陈登父子理应外合的功劳,刘备亲率大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琅邪国和东海郡整个徐州最富有的地方可以说是进入他手中了。曹操在得知袁绍的率大军去进攻长安了,知道自己无后顾无忧了,高兴的几天都没睡觉。立刻下令各部队也迅速南下,两路大军共十万人,一路由泰山郡进发,占领了下邳,一路由陈留而下,占领以小沛为中心的彭城国,陶商和曹豹投降了曹操。
曹刘现在可以说是形成了呼应之势了,这一切的信息沈鹰自然是还没有接到了,不是情报部门不知道,而是传送的速度太慢了而已。高览的部队在继续前进,沈鹰虽然是骑兵部队,但毕竟慢了将近三天的时间,而且广陵北部大泽无数,并不适合骑兵快速行军。所以一直没有追上他们,这让沈鹰非常着急,也隐隐感觉到了不对劲。
此时的张辽部队也遇到了麻烦,曹操的大军在盱眙一线拦住了去路,两军只有对持起来了。
高览的部队此时受到了引诱,因为有一支败军一直在他们前面逃跑,但总是追不上,这让高览很是窝火。
现在沈鹰的部队已经是越来越靠近了危机了,前面还知道有多少计谋在等着他,但部队依然在向危机中行军。
刘备和曹操两强再次连手,准备给予沈鹰致命的打击。曹操的部队挡住了张辽救援的部队,而刘备的七万大军已经在海州布下了天罗地网了。高览的部队在向海州进发,沈鹰的部队在后面追着。
沈鹰部队到达广陵郡的射阳时,战报终于送到了。徐州靠海的南部地区全部归纳与刘备了,而靠中原的地区全部归于曹操了,徐州五郡三方瓜分了,沈鹰得到的最少的土地。接到这个消息时,沈鹰虽然不满,但更担心的是高览仍然在向东海前进,如果不出以外的话,算算行军的速度,明天就要到达朐县了,那样离刘备军可就更近了。
沈鹰先派斥候快马前进,希望能把高览的部队拉下来。射阳县虽然是小县,但城池防御基础还是不错的。沈鹰考虑良久后,让甘宁留下五千黑鹰骑守城,做到接应的工作。
沈鹰三人在县城的衙门里暂时歇息,甘宁对自己留下很不满意。“主公,前去接应的事情还是让我去吧!您留下来守城,我保证平安把高将军带回来。”沈鹰看了一眼抱怨的甘宁,严肃的说道:“这是军令,你只有实行的份。再说兄弟有难,我做为统帅,岂能留守后方,你无须多言。”
许楮本也想劝沈鹰留下,见沈鹰如此此决绝,只有把想说的话吞进肚子里了。沈鹰知道他们是不想自己去涉险,但自己身为主将,又怎么能临阵而退呢?气氛有一些压仰,沈鹰笑了笑道:“兴霸,仲康拿出军人的勇气来,我们好好喝上三杯。”
许楮一听,大喊道:“拿酒来,我要好好喝上一场。”
沈鹰举起酒碗,说道:“干了!”甘宁和许楮毫不犹豫的举起就喝了,三人连喝了三碗酒后。沈鹰把手中的碗摔了,举起手和甘宁,许楮紧紧的搭在了一起。“保重!”
“保重!……”
战马再一次的扬起了尘土,沈鹰和许楮带着五千人马出城后,迅速的分开了,沈鹰带着三千人马往朐县而去,许楮带着两千人马往厚丘而去。
站在城头的甘宁,一直目送沈鹰的部队看不见了,才收回了目光,心中感觉到了一丝失落。甘宁站在城头,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不由的喃喃的自问道:这次真的能够一番风顺吗?
高览的两万大军,急行军的速度很快就突破了没来得及防御的朐县,刘备的几千兵丁很快就放弃了城池而去,这样的胜利,让高览很兴奋。
部队休整了一晚上,又继续往海州前进了。海州属于东海郡的一个重要城池,开发的海盐产业是当时之最,加上南来北往的交通,刺激的商业非常发达。
刘备的七万大军,隐秘的驻扎在海州城南,城内的驻军却只有一千多人,百姓大多迁居出城了。城南是一片高山和密林中,刘备大驻军大帐内,刘备,沮授、张飞、渠义、管亥、还有新收山贼首领藏霸,字宣高,孙观,吴敦三将。
?br /》
刘备得到此人之助,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了。此刻也是得意洋洋,探子刚刚汇报,江东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朐县了,离海州只有一天的半的路程了,而且他们还在行军中。可以说自己的布的陷阱,马上就要生效了。
PS:谢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天雁”话,让我很感动。谢谢你们,谢谢!!!!错词真的很多吗?我郁闷!你们也不提出一二,算是指点一下咯。
第九十八章 血战海州
兴平三年十二月,高览的部队进入海州地面,造反休整后,立即发起了进攻口号。高览亲自指挥部队进攻,本以为有大战的他,没想到才用了几个小时就拿下了这座城市。这种胜利的感觉让他很舒服,一直办事的稳妥他,在一次次的胜利中昏了头脑。也以为刘备的部队不过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拿下城池后的高览,立即吩咐士兵们做饭,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当晚二更时分,劳累一天的江东兵马都呼呼大睡了。这时城南突然火光冲天,无数的举着火把的刘备大军朝没有防备的江东军杀来。根本没有什么防备的江东军,很快就被刘备大军突破了城门。刘备大军如风卷残云之势,冲进城里杀了起来。江东士兵大多刚从睡梦中醒来,根本就来不及拿起武器就被杀了,如此致命的打击,使得精锐的江东军,一下就阵势乱了起来。
正在大睡的高览,被吵闹声惊醒后,终于明白了自己孤军深入,遭到了敌人的埋伏了。此刻高览还是表现出了军人的风范,提起战刀他,立刻组织起自己的亲兵,准备先把军心定下来。
高览带自己的三百亲兵,冲到了街道上,看着慌乱的军队。高览气运丹田,高喊道:“兄弟们,我们是勇猛的江东儿郎,今天是我们军人效忠的时刻,杀啊!”
一旁的校尉举起了江东军的战旗,一面蓝色的绣着一只鹰的旗帜,这是沈鹰亲自设置的,对江东军说。这旗帜代表着沈鹰的灵魂,同样是他们的灵魂,是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都在所不惜的。
慌乱中的江东兵马渐渐的静下来,也慢慢的向旗帜靠拢了。人人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保护战旗,因为这是他们的灵魂。每一个江东士兵都是精锐的,都是能战的,也是战之能胜的,因为他们有超强的意志,有着自己的灵魂所在,他们的意志,他们的灵魂都是沈鹰所赐的,这样的精神不是每一个统帅都有的。
“战旗飘,军旗扬,勇士们的武器全都亮起来了,我们都是江东的好儿郎……”士兵们突然全部唱起了沈鹰创作的战歌了,士气在高涨,每一个战士兄弟们都举起了手中的武器,拼命的杀起来了。受伤的爬起来了,昏倒的也被惊醒起来,重伤的举起自己的武器等待着,只要敌人一靠近,就是致命的一击,实在动不了,就请求别人给自己一刀,因为他们不想连累别人,又不想投降,所以死就是最好的忠诚。
众志成诚,刚刚还没杀的大乱的部队,竟然全部列起了阵势,有的三个围成一圈,有的五个人围成一圈,拼命的抗击着,不死不休。
一个小小的县城内,顿时上演起了誓死的抗战的一幕。士兵们拿着各种武器,不断的和刘备的部队绞杀在一起,战况之惨,简直叫人不忍目睹。
县城的衙门前,战旗下,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了,但旗帜依然不倒。藏霸带着五千人兵进攻,激战一个更次,不但没拿下旗帜,反而陪上了三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