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首席御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首席御医-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是于桂枝不愿捅破那层窗户纸,石韦也就不便再bī迫于她,反正眼下身在军中,也不是谈儿nvsī情的时候,来日方长,往日也不迟。
    石韦便在于桂枝的照顾下,再加上自己开的几副上等好yào,几天之后,他的风寒终于是痊愈。
    因是进入冬季之后,宋军战斗力有所减弱,故对金陵城的攻势也稍有削弱。
    金陵城内的李煜君臣,便借此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于是,李煜便派人突围出城,去往湖口搬救兵。
    湖口方面,镇南军节度使朱令斌尚统帅着十余万南唐主力水军,自开战以来,畏于宋军的强大,一直不敢出战。
    朱令斌在接到李煜的诏令之后,只得抱着破釜沉舟之念,率水军十五万出湖口,奔赴下游采石矶,yù要截断宋军的浮桥,以断绝宋师后援。
    然而,此时的长江正逢枯水之期,南唐的大船在狭窄的长江上笨拙难行,而宋军的轻舟快舰,进退灵便,反而是上据了上风。
    江上一战,大将潘美使出火攻之计,大败南唐水军,敌将朱令斌战死,十五万南唐军就此溃败。
    湖口水师的覆灭,意味着南唐主力全军覆没,自此之后,被困于金陵城的南唐君臣彻底的断绝了外援。
    金陵城已然变成孤城之座。
    开chūn后不久,宋军士气复振,曹彬便下令在城外环列三寨,昼夜攻城不休。
    随着宋军攻势的复起,金陵城中景况愈加惨淡,入chūn之后,已是米斗万钱,人病足弱,死者相枕。
    chūn末夏初时,三万吴越军相继抵达金陵,围城之兵遂达十万之众。
    围城半年,金陵城旦昔可破。
    这个时候,石韦不禁想起了小周后。
    按照目前宋军的势头,南唐方面支撑不了多久,不出一月,金陵外城必破。
    到那时,懦弱的李煜,多半仍会按照曾经的历史那样,向攻入城中的曹彬投降,然后举家被迁往汴京。
    若是这般的话,他便再无接触到小周后的机会,岂非要坐视她和李煜那厮一起沦为阶下之囚不成。
    念及于此,石韦权衡再三,遂是主动的向曹彬提出,由他作为使者入城,对李煜予以劝降。
    若是强行攻破,城破之后,十余万士卒一涌而入,就算将军们约束再严,对金陵城的破坏也再所难免。
    故而如果李煜主动的出降,则对曹彬来说是最乐见之事。
    想到石韦先前曾出使过南唐,曹彬欣然应允,当即便派人送石韦入城。
    两军jiāo战,彼此间自是含有深仇,石韦在这个时候的自告奋勇,表明看起来还是颇有些风险的。
    不过石韦却对李煜的xìng格再了解不过,他断定这位懦弱的南唐国主,绝对不敢对自己有任何危险举动。
    果不其然,当身在禁宫中的李煜,得知宋军使者入城求见时,生恐守城将士对宋使有所加害,急是派了御林军赶到外城,将石韦安全的接入城中,直接送往宫中相见。
    入得禁宫,直抵金銮大殿。
    当石韦看到身着紫袍,一脸憔悴萎靡的李煜时,心中的那份仇恨与鄙夷少了几分,却平凭了几分对他的同情。
    方一见面,石韦便是笑道:“李国主,我早说过,咱们会在见面的,你看,果真很快吧。”
    石韦这话倒也并无讽意,那李煜听着却如芒在背,萎靡的脸上更是掠过几分尴尬之sè。
    李煜强掩着内心尴尬,陪着笑将石韦请入殿中。
    宾主落定,李煜拱手道:“石上使,煜自臣服于大宋以来,事事恭敬,岁贡不绝,自问已极尽臣属之道,而今大宋却为何还要加兵于敝国?煜惶恐之余,实在是心觉委屈。”
    到了这个时候,李煜竟然跟个怨fù一般,向石韦诉起了苦来。
    石韦冷笑了一声:“天子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国主,事到如今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石韦一席无情之词,如雷霆一般击中李煜。
    这位南唐国主,陡然间神sè一凛,仿佛恍然大悟一般。
    或许他早就心知肚明,一直以来却只是在自欺欺人,不肯相信而已。
    沉默了半晌,李煜几乎用哭腔道:“只要天子肯息兵,无论割地献款,还是增加岁贡,我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事到如今李煜还抱有一丝幻想,这不禁让石韦愈觉可笑。
    当下他也不拐弯抹角,坦然道:“想让天子息兵,条件唯有一个,那就是李国主开城献降。”
    李煜身子一震,凝眉道:“倘若我不肯献降呢?”
    石韦嘴角钩起一抹杀机,冷冷道:“李国主若再执mí不悟,城破之时,便是你李氏一mén灭族之日!”
    !@#
第七十七章 吓唬的就是你
    第七十七章吓唬的就是你
    啪——
    李煜拍案而起,双目充血,怒视石韦。
    似乎是石韦这一席充满威胁之词,jī怒了李煜,令他骨子里仅剩的那点血xìng被点燃。
    看着一脸怒sè的李煜,石韦却全然没有一丝惧意。
    他闲品了一口茶,淡淡笑道:“李国主也不必跟本使拍桌子,本使的话虽然有点难听,不过却是句句为李国主设想,是生是死,李国主自己掂量吧。”
    李煜的这一怒,跟垂死者回光返照一般,只抖擞了一下,旋即便又萎靡下去。
    他一屁股又跌坐下来,双目无神,痛苦不堪。
    这时,石韦又劝道:“李煜主饱读诗书,对过往的历史应该孰知。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使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已到了天下一统之时,逆流而动者的下场,史书中比比皆是,李国主怕也不想步那些人的后尘吧。”
    李煜的神sè一震,似乎石韦这一番话,又给了他沉重一击。
    品茶之际,石韦却在暗自观察李煜的眼神中,从那不安的眼眸中,石韦看到了两个字——动摇。
    情知李煜已生降意,石韦进一步道:“我大宋天子乃仁义之君,连前朝柴氏子孙都能厚待,又何况是李国主。只要李国主能看开一些,虽然无法再南面称王,但做一个富贵的田舍翁也未尝不可。”
    几番劝言之后,李煜陷入了沉默之中。
    左右南唐诸臣皆也不敢言语,他们似乎已看出李煜有归降之心。
    在场的很多人,均已抱定投靠新主之心,巴不得李煜赶紧投降,故而眼睁睁的看着李煜被石韦几度威胁,却无人站出来为李煜声援。
    此时,忽然有一人跳将出来,大声道:“国主,眼下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万不可轻易言降,就此将李氏三代苦心经营的基业,拱手葬送呀。”
    石韦寻声望去,却见那唱反调之人,正是徐弦。
    徐家父子得罪了石韦,而石韦又是天子近臣,太子的亲信,旁人可降,独他徐弦却万不能降。
    “湖口十五万水军已灭,金陵城外援已绝,人人厌战,我十万天兵围城,旦昔可破。怎么,徐大人,这还不算是山穷水尽吗?”石韦冷笑着反问。
    徐玄也不睬石韦,只向李煜拱手道:“金陵虽被围困,但江州、鄂州等地尚在坚守。更兼盛夏将至,江水暴涨,宋人不习舟船,难耐酷热,只要我们坚守下去,到时宋人必然不战自退。”
    徐玄的话,倒似一剂强心针,李煜听之,原本灰暗的表情,顿时为之一亮。
    石韦却只摇头讽笑。
    自古以来,阻挡中原王朝统一南方的诸般因素,天气与地理其实并非至关重要。
    隋朝灭陈、西晋灭吴,靠的不是躲过南方的酷热或湿寒,而是靠的压倒xìng的国力优势。
    徐玄这一叶障目之词,石韦焉能不笑。
    “李国主,我也不想多废chún舌,到底是战是降,你且给个准信吧。”石韦下了最后的通碟。
    李煜权衡了许久,终是难下决定。
    他便是向石韦讪讪笑道:“此事毕竟关系到一城生灵,我岂能旦昔做出决定,石上使不妨且在宫中逗留几日,容我再好好想想。”
    李煜既没拒绝,也没答应,看来他是不想把话说绝,想以拖延战术,徐观其变再做决定。
    石韦正也想留在城中,想方设法解救小周后,李煜此言倒正合他心意。
    石韦当下便笑道:“既是如此,那本使就多有讨扰了,本使方才的那些话,李国主好好想一想吧。”
    当天的会晤之后,石韦便即留在了金陵城中。
    因是城中兵荒马luàn的,李煜恐石韦居于馆舍之中有所不测,便只得将他留宿在了宫中。
    石韦倒也不急,大大方方的住在皇宫之中,该吃吃,该喝喝,反而乐得享受。
    李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把石韦这个使者留在城中,借此来拖延城外宋军的进攻,争取将时间拖到盛夏,那个时候,天气便将转为对南唐有利。
    只是李煜的这点小心思,石韦早在入城之前就已料到。
    他与曹彬临别之时曾有过jiāo待,若他入城之后,三日不归,曹彬就继续发进猛攻,而且要比先前更为猛烈。
    石韦的目的,正是为了以战bī降。
    正如事先约定的那样,三天之后,宋军四面八方对金陵外城展开了空前的狂攻。
    石韦居于宫中高处,能清楚的看到外城一线销烟滚滚,他甚至还能听到隆隆的炮声,还有宋军震天动地的喊杀之声。
    面对着宋军的猛攻,李煜做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在宫中预先积了一捆干柴,对南唐将士们宣称,一旦城破,他将燃火**,以谢先祖。
    这第二件事,李煜则是把金陵城中的高僧道士们统统召入宫中,率领他们日夜yín经祈祷,祈求宋军能够退兵。
    李煜的徒劳和自欺欺人,并没能挽救南唐国运。
    时年五月初三,宋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进攻,黄昏之时,金陵外城终于被攻破。
    立于高阶上的石韦,清楚的看到由北mén破城而入的宋吴联军,如cháo水般涌入金陵城中。
    残存的南唐士兵,闻风而溃,各mén相继弃守,成千上万的大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