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禄山新史-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大唐番属的意思。
    听到这样的消息,安禄山只有一点点的遗憾。
    既然不能和自己建立更紧密的关系,那有些事情也不必考虑。
    安东现在最主要的辽东,完全在安禄山掌控之中,就连都督原来渤海三府的田守义,对安禄山也是极为遵从。安东,可以说已经成了安禄山的私人领地。
    但是现在北面有忠于大唐的大门艺,东面有同样忠于大唐的金兴光,西南更是强大的幽州,安禄山只要能保证目前这样的状况,让安东属于大唐半管辖范围,就很不错了。如果想要分庭抗礼,却是根本没这个可能。
    刚好安禄山目前也没有和大唐分庭抗礼的想法,除了叮嘱魏伶,细心在新罗培养愿意和自己亲睦的人,其他的,都没有多吩咐。至于和新罗合作的事情,估计这次金思兰册封了金兴光后,肯定接受他要求和自己合作的要求,到时候自己尽量的拖就行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又到了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年,西元七三三年)的秋天。
    安禄山的辽东大地,迎来一个新的丰收**。
    今年的雨水并不是很顺,但是美洲来的新物产,却同时获得了丰收。番薯、土豆,这些薯类作物,都实现了亩产过千斤的超级产量(唐朝谷物亩产只有几百斤,而番薯的亩产,一般在两千五百斤)。尤其是土豆,这种东西非常适合东北的土壤,基本不用怎么施肥,种下去以后只要随便除除草,就能获得大丰收。在安东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特别适合。
    花生、棉花、新品小麦这些东西,产量也很不错。安东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只要再过一年,办一些作坊,今后安东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
    这些都在安禄山的预料之中,让他意外高兴的是,这次丰收的作物中,还有从安南、真腊等地找来的新水稻。香滑饱满的谷粒,让安禄山兴奋万分。
    东北大米,即便是在现代,也是品质极高的大米。而且这种稻米,不会因为种植到别的地方,形成品种的扩散,它完全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产生的优良特产,所以这才是安东今后可以长久保留的地方品种。
    农作物丰收的同时,带来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畜牧业。年初买进的几千头幼牛和幼马(未成年的,不是那种刚出生的),到秋天全都已经长得彪悍异常,即将可以配种育驹。
    有了庞大的粮食储备,安禄山不但可以放心的引进第四次移民,还能大规模的开始养殖牛马。
    牛马的大规模应用,就会提高耕作的效率,加快运输调度速度。效率提高、速度加快,则意味着产能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
    就在安禄山这边开始大丰收的时候,长安那边也发现了玉米的高产量。
    其实在夏天的时候,玉米就已经成熟了一次,只是那时候因为雨水不顺,毁坏了不少庄稼,收成虽然不错,但也没安禄山说的那样夸张。夏天过后,一直风调雨顺,外加农夫也有了上一次耕作的经验,熟练了不少。最后获得的收成,竟然比安禄山表章中说的还高。
    朝臣们品尝了以后,发现玉米看起来漂亮,闻起来极香,嫩玉米吃起来也是爽滑香甜,如果妥加利用,即便是取代现有主粮,也没什么问题。特别是它的高产,耐旱,生命力极强,绝对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一大良药。(取代主粮,只是对新事物的一种憧憬而已,不可能真正实现!)
    面对安禄山这么一个巨大的功劳,朝臣们立刻起了争论。
    按照李隆基的意思,安禄山功劳极大,在加上在治理安东期间,吸引安置了十几万人口,还能将境内治理的井井有条,人人温饱。这样的政绩,这样的管理才能,应该可以直接拜为第四位宰相,参与中央决策。
    但一些别有用心的朝臣,害怕这个四处有门路的安禄山,拜相后会危机到自己的地位,建议授安禄山开府仪同三司,赐爵辽国公。李林甫甚至还以短期内,朝廷抽不出可以取代安禄山的官员为由,让李隆基将安禄山继续留在安东。
    宫中的武惠妃此时的心理最矛盾。她既想让已经算得上是实权人物的安禄山进京,帮助寿王李清(瑁)登上太子的宝座,又害怕安禄山进京拜相后,不答应自己的条件,反而危害李清,甚至自己。
    而留在长安的金仙玉真两女,却是天天游走在李隆基身边,让他召安禄山进京。不过李隆基是现在还有点理智,对于拜相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不会随便答应。
    在商讨了几天,没法得出一个共识后,李隆基最终决定,将安禄山召回京师述职,论功封赏。
    **************************
    “怀秀!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朝廷宣旨的使臣还没来,安禄山就已经得到消息,此时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呢。
    “要准备进贡的东西,都已经遵照您的吩咐安排好了!护卫队员,除了那一百龙武骑兵,其他一千步兵,也全是上次参加过对渤海一战的老兵!”安怀秀恭敬禀告。
    “那些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我前几天听杨融抱怨,说他们现在每天食量大增,一天的消耗的价值,都快抵得上养一匹马了!”
    “呵呵!主要是因为唐姆根据您的训练计划,给他们安排长走、速跑这些大运动的训练。新兵的体格更健壮了,食量自然也增加了不少!”安怀秀笑了起来。
    “恩!只要能有成果就行!现在我们安东缺的东西还有不少,但粮食,却已经完全不缺!让他们吃!放心的吃吧!不过如果吃成了猪,那就别怪我拿他们开刀!”安禄山狠厉的道。
    “哈哈哈……他们肯定会吃成马的!”安怀秀也是难得的打趣。
    “呵呵!政务我都已经交给杨融,农桑交给崔奇,军务交给唐姆。再由你掌控情报,从中协调。其他没什么事情了吧?”安禄山再次确认。
    “没什么事情了!不过就是日本商会和其他那几个商会的会首,一直叫着让安爷赔偿他们损失!”安怀秀笑呵呵的说道。
    “哼!赔偿损失?当初白纸黑字的立下文书,怎么可能随便反悔!嘿嘿!我不是也只有五艘船回来吗!”安禄山一脸的阴笑,“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损失很遗憾,本来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分一半的收益,如今却是全部都没了,这也是我的损失!以后大家可以继续合作,让他们继续筹集资金造船,这一次,我只要他们的三分利润就行了!”
    当初那么强烈的要求一半利润,其实也还是为了现在找个借口,让他们不是太怀疑。
    “呵呵……”安怀秀一阵低笑。
    那些船,现在可基本上在那边大陆新建的临时港口上停泊,不过船上的海员,却已经统统进入大海喂鱼了。整个港口,都由安禄山亲信的人员掌空。往来不方便,加上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团结一致,就算是最普通的海员,现在都非常的听从那些人的安排。
    “对了!威胁日本一下,说这次那个犬乃养不准再参加!竟然在日本附近海面,纵容上百的小渔船袭击我们,要不是我提前得到线报,派出了所有的护卫舰,恐怕这次还险些真被他们得逞了呢!”安禄山恨恨的道。
    早就知道那个日本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一直派人盯着他。当发现日本国内的异常举动后,安禄山立刻明白了犬乃养的打算。以打击海盗为名,将刚刚造好的三艘护卫舰,全都派了出去。和回来的两艘战舰,三艘商船配合,轻易的将百余艘日本小渔船消灭,顺势还给他们戴上了海盗的帽子。
    “如今大家都知道,素来横行海上的海盗,其实有一部分是日本,就算安爷让他继续同行,其他人也不一定会同意呢!”安怀秀轻轻一笑。
    “呵呵!该死的犬乃养,他应该还在都里镇吧?”
    “恩!他现在正忙着向各大商会游说澄清呢,甚至这次来要求安爷赔偿,都是由商会的副手代表的!”
    “这个圆球,现在应该瘦上几圈了吧!”安禄山想象一下哪个犬乃养现在困窘的样子,就觉得好笑。“不过我走后,你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这个犬乃养一肚子坏水不比我少,必须小心戒备!”
    “是!”安怀秀笑着领命。
第十一节 相位有空缺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年,西元七三三年)初冬时分,平卢(营州)城外,来了一队整齐威武的士骑兵。
    “大哥!”一个欢呼响起,一骑快马从城中冲了出来。
    “哈哈哈!文贞兄弟,几年不见,怎么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呀!”冲出城来的,正是安家三狼中的安文贞。
    “呵呵!好几年没见大哥,实在是想念的紧!”安文贞行了一礼。
    “叔父可好?孝节和思顺他们怎么样?”安禄山一边和安文贞一起闲聊,一边带队打马进入城中。
    至于身后大部队的随从人员,自然由安文贞带来的平卢军相应人员接待。当初安禄山出城时,还有一千安东步兵护送,出了安东,进入营州境内,就只剩下那一百龙武骑近卫了。押送物资和贡品的部队,全都换成营州的士兵。
    这是大唐的惯例,为的是防止边将利用押送为名,擅自带兵入京。进入幽州后,押送部队将又会变成幽州士兵。
    “爹爹安好!现在还带着平卢军的骑兵!两位哥哥也还在朔方任职,不过二哥已经升任兵马使,三哥更是胜任了长史!去年曾经回来过一次,因为时间紧迫,未能到辽东去看望大哥,还请大哥见谅!”安文贞现在还是司马,品级和安孝节、安思顺差不多。
    “只要他们有出息就好!我那儿不用这么多礼数!”安禄山随意的笑了笑。
    这两个同姓兄弟,安思顺的能力稍强,所以能够升任长史,安孝节却是一个猛汉,只能当当兵马使。不过这两兄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朝廷都很忠诚。安禄山对于两兄弟并不是很喜欢,当初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