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悲愤的泰米尔人民党上层感受到了新德里斩尽杀绝政策的威胁,知道单凭自己的能力无从阻挡印度大军的杀戮,泰米尔族遭受了空前的灭族危险。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今天紧急赶回国内的贾孟德兰在这个泰米尔的南方重镇召集了泰米尔独立联盟中央会议,他首先介绍了国际共运复兴的形势,中国支持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泰米尔与中国合作的良好前景。
    与会者略感振奋,可是当前泰米尔的形势太紧迫了。远水能解得了近渴吗?
    人民军总司令帕德马纳布班报告了军事形势,情况是十分的不妙。印军的陆军还是很有潜力的,泰米尔的地形比较平坦,这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实施重兵集团滚进的战术,所以进展相当迅速。人民军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尚未能遏制印军推进的势头。解放区的面积一下子缩小到了1/3。而且印度与斯里兰卡已经实现停战,4万多回撤的印军分批抵达马德拉斯后,又投入了泰米尔战场。那些印度族的民团手段更是十分残暴,在印军的支持下气焰嚣张,扬言要让泰米尔人都当贱民。
    大部分与会者心情都十分沉重,眼看前阶段取得的成果就要不保了。怎么才能阻挡印军的钢铁洪流呢?大多数人对灭族惨祸是极为悲愤,对印军的虎狼之师却都面面相嘘。
    在贾孟德兰的示意下,已经是人民军副总司令的威哈什加的发言震撼了会场:“新德里这次是下决心要灭绝我们民族了,要把我们打入贱民的地狱,调集来镇压的兵力和装备都是空前的。幸亏中国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印军的海空军,否则人民军的损失还要大得多。印度族的民团更是一群丧心病狂的匪徒,他们烧杀抢掠正在彻底破坏我们的经济基础。新德里的所作所为让每个泰米尔人都看清了他们压迫少数民族的残暴本质,我们只有选择彻底的独立,赶走印度侵略军。”
    与会者振奋起来了,可是一想到印军的军力,又疑惑威哈什加为何如此神情自如。
    “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难以迅速制止印度人的暴行,仅仅依靠目前形式的中国的援助也难以立即遏制印军的推进。我们只有与中国结成同盟才能迅速制止印军的推进,进而解放整个泰米尔。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会帮助我们。如果中国帮助我们组建20个陆军主力师,而且暂时接管我们的海空军部队,保护我们不受印军海空军的攻击。我们很快就能扭转战场的局面。而且我们还必须依靠中国庞大的经济援助,才有可能维持这场反侵略战争,并在战后重建泰米尔。实际上,在前一阶段我们已经感受到缺乏管理大城市和大工业的的人材,印度的技术、管理人员逃走后,解放的城市就无法正常运转了,收归国有的企业也开不了工。这些人材的培养既要时间也要资金,单靠我们自己也难在短期内完成。
    “当然这一笔庞大的援助总数在50亿美元以上,中国当前在准备解放台湾的大业,必定要与美军冲突,兵员和资金肯定也是极为紧张的。我们也不能拖累中国,因此援助必须是双向的。”
    与会者发愁了,泰米尔现在有什么可以回报中国的呢?
    “我们可以把科钦、特里凡得琅和将来攻占的马德拉斯基地租借给中国;由中国以我们的名义攻占拉克沙群岛后,租借给他们开发。这样中国就有能力在印度洋与美军抗衡。在经济上我们可以吸引中国来投资,并吸引中国大规模的开发移民来顶替被我们赶走的印度人。我们的重建就不会缺乏资金和人材…”
    这个大胆的计划,与会者毫不困难地都能接受。那些基地自己暂时也无力经营,由中国去建设好了,今后终归是要归还泰米尔的。至于那个拉克沙,根本也不知道是否属于泰米尔的,只不过让中国借个名义而已。经过这场血战,在这一地区的至少2千万印度族人是不能让他们再呆下去了,如果能吸收1千万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来帮助建设,岂不是两全其美。
    威哈什加的发言显然是得到贾孟德兰预先首肯的,会上既无反对意见,也没有更高明的对策。只是在细节上作了讨论,当晚就定了下来。首先是把这些详细的提议通过中国驻泰米尔的代表发给了中共中央。深夜一架专机搭载着由人民党副主席吉里拉吉和人民军总司令帕德马纳布班率领的泰米尔党政代表团飞赴北京。
    中泰双方最终达成的条约和一系列协议充分体现了互利互惠。当然内容十分惊人,中国与独立的泰米尔人民共和国将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互免签证协定,一系列的军事、经济援助协定。我方将立即为泰米尔人民军装备和培训20个主力师,其中1个装甲师、4个装甲步兵师、2个炮兵旅、1个防空旅;提供36架战斗机、24架攻击机和24架运输机,帮助培训空军官兵;我军出动5万官兵,主要协同人民军提供后勤运输和保障、医疗救护、防空、情报收集分析,少量的参与阵地防御和突袭。提供100亿元的经济援助,以维持解放区军民的基本生活,派遣庞大的医疗队救助难民,政府担保200亿元的投资以推动泰米尔地区的经济重建…
    而泰米尔方面则,把科钦、特里凡得琅和将要攻陷的马德拉斯的海空军基地无偿租借给中国使用29年;拉克沙群岛主要依靠中国军队攻占,租借给中国49年;最终将接纳1千万中国的开发移民,在3年内进入泰米尔的中方技术人员,只要连续在当地工作3年以上,可以取得泰米尔国籍;3年内投资企业享受免税优惠…
    我国高层已经吸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当年我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是国家安全态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因为志愿军的基地没有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只得在停战5年后就撤回国了。我国为泰米尔的独立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是有了这些基地就把我军的防御线在印度洋方向大幅度地向南推了,而且这是有条约作保证的。至于经济援助,基本上是贷款形式,泰米尔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当不错,又能纾解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这些贷款和投资是不会落空的。我国庞大的对外援助不再是单方面的施舍了,而是以互利互惠为基点的双边合作。
    这些协议文本的细节、签署,有些还要议会通过,双方足足搞了1个月,不过外交行动是立即展开的。3月12日泰米尔独立阵线发布了“泰米尔独立宣言”,揭露了新德里当局在泰米尔地区推行罪恶的种族灭绝政策,号召泰米尔人民团结起来抗击入侵印军和印度族民团的大屠杀。宣布成立泰米尔人民共和国完全脱离印度,呼吁全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援助泰米尔人民的正义斗争。当天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泰米尔人民共和国,两国立即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大规模的援助支持泰米尔人民反抗暴政的正义事业。
    这一事件轰动了世界,印度当然明白,我国是“泰独”的坚强后盾。可是鉴于同中国有很多的事务要联系处理,在谴责了一通之后,也不敢断绝外交关系,只是召回大使而已。第2个承认的国家却是巴基斯坦,此前他们已经承认了阿萨姆人民共和国,他们当然乐于看到印度的分裂,1973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现在算是遭到了报应,尽管自己没有出力。接着是尼泊尔、阿富汗、缅甸声明承认,其后承认的国家越来越多。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军事行动那可是立即实施的,西线指挥部10日深夜就得到了中央的指令。
    3月11日凌晨开始,我军在亭可马里、加勒港储存的装备和物资通过空运、海运和亚当桥的渡轮源源运到泰米尔战区,斯里兰卡暂时已经不用这些物资了。在科钦、特里凡得琅那时已积聚了不少物资,也大批交付不断扩充的人民军。联军坚持一个原则,交付给泰米尔人民军的都是我军最新的制式装备,那些瓷钢制造的枪炮、战车和军车,配上金龙电池驱动,简化了对人民军的培训和维护工作量,使他们很快能形成战斗力。而从印军那里缴获的大批俄制、美制武器由我第1陆战师、第11陆战旅、第16空降军和第12集团军这些精锐部队使用,他们的维修能力强,官兵的素质高,并不会太影响战斗力。主要是缓冲当时过于紧张的运输能力。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投入,刚成立的中泰联合司令部立即指挥在战场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他们当然不会采取“堵”的方针,而是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打击的方向也出乎印军的意料。从规模上可以说是第三次中印战争。三天里联军争分夺秒地进行准备和部署,印军骤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当时围困塞勒姆市的11万印军,补给也相当困难,并未完全围住该市。第12集团军的军部和36师仅携带了通讯和指挥设备就被空运到特努什戈迪市的野战机场,他们接收了从马纳尔基地运来的印军装备,就直奔塞勒姆市,打开了南部的一个缺口后,就进入市内,与那里的人民军守军汇合。并从该市撤出了大批的老弱妇孺,人民军则以运进的武器扩大民防队,他们立即扩大防御圈,构建各类防御工事。
    第1陆战师和第11陆战旅都拿起了印军的武器越过保克海峡转赴泰米尔战区。而第16空降军的48师也几乎是赤手空拳地机降到科钦基地,以缴获的印军装备武装后投入西线的作战。本来在东西二线堵截印军的人民军主力部队大踏步后撤,西线的撤到科钦东北60公里处,东线的一口气撤到了塞勒姆市内。他们在后撤时,不但大规模地拆毁铁路,破坏公路,而且由我军的布雷专家指导,在印军南下的通道上布设了大批的地雷,然后保护民众暂时南下,实施坚壁清野。人民军得到了修整、扩编和重新装备的时间。
    印军不但受到地雷阵的阻截,而且心存疑虑,还要大力加强补给线和物资储存基地,所以推进速度很慢。直到14日才重新与人民军接触。他们马上感到不对头了,在东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