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之风云路-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的时间或早或晚也不一样。
    林海晚饭以后一般都会和王晓燕在一起收拾一下房间或者洗洗衣服,俩人说说笑笑的一会就把活干完了,然后再结伴前往办公楼。占立奎或母其方则远远的跟在后面,然后就坐在秘书科着看报纸杂志。
    如果没有人来,王晓燕一般都是在林海的办公室里,或自己低头件,或给张桂芝、孙云霞、严琳和孟凡英等打电话,不时的叫林海过来说几句。因此,两个小时的晚办公时间倒也温馨惬意。
    当骆炳文提前几分钟到来了林海办公室以后,王晓燕先是和他互相客套了几句,然后倒了茶便离开了。
    林海等骆炳文坐好以后便道:“骆局长,我今天请你来想听一下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你对全县财政形势的分析,二是你对管好财和用好财有哪些建议,三是县财政全年预计收支的实际金额。这三项我想你平常心里都应该有数,不必在做什么准备了。顺序由你自己定。”
    骆炳文随身提了一个公文包,应该准备的资料都在里面。直到要进门的时候他才下了决心,今天林书记要问什么自己就如实回答什么。
    虽说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但这条龙如果是一条神龙呢?
    听了林海提出的三个问题以后,骆炳文整理了一下头绪后道:“林书记,我今天是准备放开了汇报,但只是恳请你能体谅一下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的难处,有些事不是我个人能担的起的责任,但也不好直接涉及到哪位领导。”
    林海道:“那要看是什么问题了,有些事我要么不知,可一旦是知道了,那也不一定能担待得起。我不强求你讲,但只要我在这里,一旦让我察觉了什么地方不对劲,不出一个月,我就会把所有的事都搞清楚的。你现在就只用说第二点,说完了你就可以走了。”
    骆炳文头上马上冒出了汗珠,也顾不上擦一下就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有些事如果栽倒我头上太冤枉。我也不管这些了,就按林书记的三点要求汇报。”
    林海道:“我也不会随便冤枉人,有些事情说开了还能争取主动,大家一起商议,或许还有解救的办法。”
    骆炳文道:“谢谢林书记的指点!我马上开始汇报。我们县财政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收不抵支,而收不抵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机关事业人员严重超编。在我这里掌握的超编人数就达一千三百多人,而实际的情况比这还要多,派驻和附属公社一级的机构超编人数都没有计算在内。为了解决这些超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县财政近两年每年都要额外拿出来七十万元左右,不足的部分由各单位自己想办法。这一项就占了上级批准这块经费的百分之八十多。另外由此产生的又一个大项支出就是要连年的大量建房。如果要是按编制,县直单位的家属房多一倍都有余,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后来这些房子都是给超编人员盖的,省里给的计划还不到实际建房的五分之一。这样,整个财政为了满足超编人员需求的支出就达到了一百多万。所以除了省里和地区下拨专款的项目以外,县财政就几乎拿不出什么资金来办别的事情。就是连大型一点的会议也不敢轻易的开。这也是县里经济增长缓慢或者是局部滑坡的重要原因。”
    林海道:“这么严重的超支居然还维持了下来。骆局长看来还是理财有方啊!”
    骆炳文道:“有愧了!这叫什么理财有方,应该说是敛财有方。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我们截留了一些专项资金,另外就按领导的指示向企业伸手要钱。有些钱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不能走,就干脆瞒报利润,把钱从成本中截留下来。这两项已经是犯了法了,再加上做假账本身又是一条。可有记录可查的领导的指示都是一些‘该收的一分钱也不能少’的原则话,具体的指示都是口头的,一个字也没留。将来有事都得算在我头上。我这个财政局长也是度日如年。”
    林海道:“你的事另外再说,凭你骆局长今天表现出来的精明,我就不相信你一点防范手段都没有。我这几天也转了不少单位,也听人反映了一些人浮于事的情况,可感觉都没你所说的这么严重。”
    骆炳文道:“这些超编人员大部分都和各级领导干部沾亲带故。有些人是办了正规手续的,有些人就凭领导的一句话或者一张纸条就上了班拿工资。具体情况连劳动局和组织部都搞不清楚。还好,有些人说是上班,其实一年就根本来不了几次,要是都来的话,我们又得设法弄钱盖办公楼了。说起来我也有几个亲属在其中。我要是不这样随大流,我这个局长位置早就坐不住了。”
    林海道:“安置待业人员本身是应该的,但是领导干部凭借手中权力大量的随意安排,并把他们用钱白养起来,这不但是严重的违纪,而且也是造**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和滋生**的主要原因。骆局长,你考虑过没有?其实用人和用钱有相同之处呢!”
    骆炳文道:“林书记点拨的对。从经济的角度上讲,资金要减少沉淀、加快周转、提高资金利润率,也就是用钱生钱。用人也应该是这样,要讲效率,让每个人都要能发挥作用,对国家有所贡献。”
    林海道:“骆局长的悟性和思考能力都很高。既然主线都有了,那么关于怎样利用好资金方面我们就不用再谈了,你回去以后写一个详细的建议给我。记住,要用自己的思想来说话。下面你分为两种情况谈一下第三个问题,一是按以前的方式收支,二是按踩线的方式收支,各是什么结果。”
 第二零三章 旧地重游
    骆炳文走了以后,林海坐在椅子上思量了许久,心里终于有了基本的对策,便站起身对已经在屋里默默坐了一阵的王晓燕道:“要是刚才有人来,一定以为我们俩是带发修行的尼姑和尚。(pm)不对!我说错了!我是和尚,你是莲花宝座上的观音菩萨,是在监督我修行。”
    王晓燕见林海又放浪起来,知道他是想通了什么重要事。于是戏谑道:“天蓬元帅因为调戏了嫦娥就被打入下界成了猪八戒。而你个假和尚天天欺负观音该当何罪?”
    林海道:“我这也是奉了观音法旨行事,而且还远远力所未及。不过就是这个法旨破解出来有点粗俗。”
    王晓燕道:“我倒要听听你要破解什么?怎么破解?”
    林海邪笑道:“你把‘观音’两字每字拆成两个字,还顺原来的顺序一念,法旨就破解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王晓燕真的把两个字掂来细细一想,不由突然脸一红啐道:“真不知你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这么神圣的字都让你歪解的遂了色心。难道你三年系就学了这些东西?”
    小两口说笑了一会,王晓燕就提起一件正事道:“林海,秘书我给你找好了,你试着用用。不过可能有些让你失望,这个秘书是个男的。他叫柳正,现在就是秘书科的秘书,比我们早两届的工农兵大学生。他父母都是下面公社中学的老师,他大伯文革前就是丰裕县的副县长,文革时被造反派批斗给打成内伤,一直在家养着。他毕业的时候他伯伯还在世,所以凭着老面子把他安排在了革委办。由于他文笔还行,一开始还比较受重视,但后来因为一件事情没办好得罪了前任县委书记,结果就被挂在了一边。加上他伯伯去年初又去世了,伯母也住到了在台河的儿子那里,而秘书科后来进来的都是关系硬的人,就更没有他的位置了,下乡跑材料和蹲点什么辛苦的事都是他的。我也是来了第二天才见到他的人。我觉得这个柳正看问题办事有主见,还能吃苦,也没有过多复杂的关系。我刚才在办公室和他正式谈了,他同意做你的兼职秘书。我准备明天一早就和华主任说。”
    林海道:“你看着可以就行了。我刚才想了一下,从明天我就开始往公社跑,县里的工作还是暂不介入。反正最远的也就四十多公里,也不用住在外面,正好让柳正带路。你愿意呆在这,还是愿意一起往下跑你自己定。”
    王晓燕道:“我们不能把两个人当成一个人用,大部分时候我就不去了,在县里掌握点情况,还可以和机关的女同志们交往一下。你就自己辛苦吧!”
    林海赶紧奉承道:“晓燕,我发觉你最近进步多了,要不咱们俩人换个位置怎么样?”
    王晓燕却鄙视道:“不要假惺惺了。我看你是刚才听了我后面的一句话,有些动心了是不是?”
    第二天,柳正就在同事羡慕的目光中交接了手头的工作。这个秘书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定的素养,早上一接手工作以后,马上就根据林海的意思提出了当天要去的两个公社。在途中除了把这两个公社的情况向林海做了简洁汇报以外,还抽空按照最佳的路线把后几天的要去的地方也做了一个排序让林海过目。
    由于对柳正还不是很了解,林海并没有给他什么表扬的词句,只是点了一下头就开始和柳正谈笑起了风声,已示自己并不是不通人情的古板领导。
    由于占立奎下个月因家属来探亲要回北京,所以林海这次出来就一直带着母其方,意思是让他多熟悉一些环境道路,以免工作衔接不上。三人早出晚归连续跑了三天,总共到了六个公社,基本上是每半天一个。每到一处,照例的都是柳正先介绍林海和公社干部们认识,然后开始听公社汇报工作,汇报完后便由公社干部陪着到农田、水利设施、公社的小企业以及社员家里看一看。
    在秘书柳正眼里,林书记确实显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和其他的新领导初来乍到不同,林海当过知青、是两社一大活动的创始人、还有冒死救社员而受伤等事迹在基层干部和社员中影响颇深,几句话一拉就多了一份自然的亲近。
    由于两社一大活动初步改变了农村的困苦局面,所以林海也收受了不少感激的话,也和干部们互相交流了一些发展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