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这么想?”
大山拍拍她的手,心里既是欣慰又觉得骄傲。
他的小妹,就是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华衣和美食,是几乎所有女孩儿家一生不会改变的追求,他的妹妹是华衣的设计者,并且见识过世间最奢侈最容易让女孩儿迷醉的时尚秀场,可她不但没有就此沉迷,反而始终钟情于简单的生活。
“小洁,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王凯在家里留守,这次跟兄妹俩出游的有三个人。
这个时候没有手机,人在外边,为了防止公司突然有比较重要的事发生却找不到人,大山安排其中一个人每天开车回一趟公司。路上不堵车,不足一百公里的路,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三个人自己商量了一下,正好一人跑一天、玩两天。
最后一天是田志祥。兄妹俩上车,他向大山简单汇报了一下公司的情况,然后递过来一封信:“这是昨天寄到家里的信,我顺路给带过来了。”
大山看看地址,“小洁,你的信,林小芳寄来的。”
董洁和林小芳的通信,差不多是一个月一封。
通信快一年了,每次林小芳都要写满满好几页信纸。她常常像写日记一样,把生活中的点滴和心情写下来,有时候在每个段落下还标明日期和详细的时间,攒到一起一道寄过来。
拜这种方式所赐,虽然没有见面,董洁可以说已经很了解这个人了,她很喜欢这个热情开朗又勤劳的小姑娘。
“哥,有张照片!”
撕开信封,随着厚厚的信瓤一起滑出来的是一张照片。“呀,她长的很漂亮嘛。”
一个穿短袖运动衣的女孩,正面对镜头笑的灿烂。
大山端详一番,点头道:“是,挺漂亮的,不过,没有我们家小洁漂亮!”
董洁笑着推他一把,“乱讲,哥你就会哄我开心。”
大山敲敲她的头,“你看着我的眼睛,看看,好好看看,我像是在说谎吗?”
“你是我哥,你的话不客观。”董洁眼睛弯成新月形,仔细打量照片中的林小芳,嘴里嘟囔道:“至少,她这种健康的美,我可是远远不及。”而且,她皱皱鼻子,身材还那么好,一看就知道长的比自己高挑。
上个月通信时,林小芳提过,学校要开运动会,是到县里去开,有好多个中学参加,她报了长跑和跳高。董洁于是以好朋友的名义,送了她两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小芳说,她跳高得了第一名,长跑第六名,她的同学都说她的衣服和鞋漂亮……刚刚结束的期中考,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她有信心拿第一名……”
董洁靠在哥哥肩上,微笑道:“学习好、体育也好、长的还这么漂亮,我们这位小朋友,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来的家
更新时间:2009…2…15 12:11:13 本章字数:3551
“哥,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田志祥开车,他在大山的示意下,把车子停在挨着一片稀疏的小树林的土路旁。
董洁下车,跟着哥哥在附近转了好一会儿。
依着路程计算,这里算是北京的近郊。这个时候,北京城区相较于她记忆里,面积根本就不能比。只有二环以里才算是城中心,像劲松、团结湖一带,年轻人根本就不爱去,嫌地方太偏僻。哎,再过上几年,这些地方可是三环里很抢手的地段呢。
三环范围内尚且如此,效区就更不用说了,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这里是野外,离最近的农家都有一段颇远的距离,放眼望去,一半是庄稼地,种了些作物,似乎土壤肥力一般,庄稼的长势也算不上有多好。。co半是树林和荒地,或者叫做灌木矮林更合适,…………他们一行人刚刚从云蒙山下来,云蒙山上那种参天古木和粗壮树干一个也看不到。
地势有些起伏不平,种不得庄稼,于是自然形成一片林区。董洁跟着大山在其中走了走,种的不是果树,只是北方常见的普通树种,倒是看到一些砍伐的痕迹,想来是附近农家常来这里拾草砍柴。
董洁实在不解,“哥,你要我看什么啊?”
“小洁,你觉得这边风景怎么样?”
“实话说,不怎么样董洁老老实实的回答,“庄稼长势一般,树林也显得杂乱。”
“这边、还有这边,”大山用手先指指一边的庄稼地,手指在空中划个半圈,又点了点另一边的山坡林地和荒地,“方圆加起来大约二百亩左右。小洁,如果把这个地方重新规划一下,铺上草地、改种一片花田、开渠挖一个池塘。养莲种藕撒上鱼苗、再弄一片果林……”
董洁眼睛越听睁的越大,“哥,你的意思是…………”
她转头瞅瞅左右的风景,再回过头,又惊又喜。叫道:“你要把这个地方买下来?我是说,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农场?”
大山笑着点头。
“真的吗?”她不敢相信般一再要求确认。
“是真的。”大山刮刮她的鼻梁,“瞧你,这是什么表情和语气呀?好像我很没有信用,在信口开河。小洁。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不成?”
“呃,我这不是太意外了嘛。”
董洁笑嘻嘻挽住他地手,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欢喜,“这些日子你又是查资料又是找人询问。|一直在忙这事?唔,”话音未落,她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恍然大悟,“这就是你从前说过的,要送我的生日礼物,对不对“喜欢吗?”
董洁拼命点头。两百亩地土地,且不论后期的整理和重建工作,单单是这块地皮,就需要动用关系很费一番周折和大笔资金才能拿到手中。而最珍贵和最无价的,是这份心意。
“哥,谢谢你,我很喜欢!”随着谢意奉送上一个大而响亮的亲吻。
“现在说谢谢太早了吧?还只是一片荒地,要做的准备工作多着呢。哎。真想把一切都做好了。农场有了大概地雏形再跟你讲。{
大山摇头叹气道:“可是,一来那么做费时太久。肯定瞒不住你,真要我忍着不说,一时半会儿当然没问题,时间太长对我也是种折磨呀,呵呵。当然,最最重要地是…………”
他伸手揽住董洁的肩膀,“这里将是我们未来的家,怎么样规划、布置,这方面你肯定有自己的主意,你地想法最重要!”
两年多了,两年多前在美国洛杉矶舅爷爷家的农场做客的那段日子,董洁就说过,她喜欢农场,想要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想要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想把陈爷爷和丁爷爷他们接过来一起生活,建一座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农场。
董洁的要求很少,大山印象里,她极少向他提出什么要求。所以,她这个心愿,大山一直记在心里,没有一刻忘记过。
然而在中国,土地是国有资产,根本不存在私人买卖土地一说,并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下大片土地,兴工动土完成心愿。
南巡讲话之后,南中海掀起房地产热潮,私人可以通过关系拿到土地起屋建楼,大山就觉得此事或者有望达成。因为要在广州建一座高档涉外酒店,兄妹俩专程赶往广东,期间张昊偶然提起了李志文。李志文是北京一个开发商,他通过关系拿到一块土地的所有权,开发建成楼群然后出售,从中获得了大笔钱财,成为财富新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别人或者关注的是,又有人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让人羡慕的流口水的财富神话,而大山听到后地第一个反应就是:机会来了!
李志文能拿到土地,那么,他应该也有机会拿到。李志文是兴建楼群对外出售以谋取财富,他置地建屋拿来自己用,有何不可?没有法律规定他一定要从事商业活动吧?
回到北京,大山一直在忙这件事。{+
要建农场,首要条件便是土地面积不能少。城内当然不可能,只有郊区可以,选址颇费了大山一番工夫。
“哥,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这里的村民答应卖了吗?”
大山点头道:“初步定下来是二百亩多一点。喏,你也看到了,这其中有一多半是闲置的林地和荒地,不能种粮食。咱们给的价格公道,都是按着良田地亩数付钱,我托人问过了,没有问题。咱们要建地是农场,大部分地方会铺成草地,其中有山坡和地势起伏,看着不单调,反而更好一些。”
舅爷爷他们的农场规模比较大,足有三百多公顷,相形之下,二百亩土地,听着好像挺多,实际上对一个要求有水有树有绿地地农场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
“我看了几个地方,从地形、地理位置和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觉得这里比较合适一些,所以带你来看看。你要是觉得还可以,接下来就正式办手续,如果不合意,还有别的地方可供选择。”
董洁想了一下,“别的地方面积有多大?这里是面积最大的吗?”
大山摇头,“不是。这事我交托律师和中间人代办的,这问题我也问过,中间人说,我们先决定具体的地点,亩数还可以商量,初步说是二百亩,但也没有说死。|
“哥,我对这个地方没有意见。就是觉得二百亩、这面积小了点。”
她掰着手指一一数给他听,“你看,我们首先要挖一个池塘,这池塘不能太小吧?最起码撑得起一艘小船,而且不能刚一撑船,就从这边滑到了对岸吧?再来,我们得植一个树林,挪一些高大的长势有成的树种,林子里我想盖几栋小木屋,这树林的规模也不能太小。我们要种果林、蔬菜还有花卉园,唔,主屋的建筑风格可以商量,但占地面积不能小,对不对?还有,草地要成片成片的才漂亮……那个,”董洁犹豫了一下。
大山边听边点头,见她突然刹住话尾,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催促道:“还有什么?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他捏捏她的手心,笑道:“说出来大家商量,怎么,跟哥哥还有什么想法不能说?”
董洁摸摸鼻子,有些羞赧,“我想要个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