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人到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野人到帝王-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度很快。加上族人正在大批赶到,人多力量大,一个小时以内,搞定这个不是问题。
        我想起什么,又让族人回去抬了一筐疑是蔬菜种子,稀稀拉拉地抛洒在种过蚕豆的土地上。
        蔬菜生长期很短,蚕豆则要接近明年夏天才有收成,合理套作可以提高土地效益。
        --------------------------------
        这时,我感到脖子上一阵凉意,抬头一看,一缕缕轻舞飞扬的雪花正从天而降,到底还是下雪了。
        原始人一阵骚动,明显加快了节奏,此时,赶到的族人男女老少已经超过三千人,地里早已经排不开,所以族人都跑到中间另起炉灶,这样肯定不太整齐美观,不过现在又不是机械化操作,不整齐美观对产量不会有任何影响。
        众人拾柴火焰高啊,看着满地热火朝天的原始人,我恍若又回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
        那个年头的大跃进是白痴之举,但今天是没有办法。
        大约种了三千来亩的样子,蚕豆种子已经告罄,蔬菜种其实是挑选别的粮食种子后剩下来的,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一股脑儿将整块土地都洒满了,还有剩余,众人得胜打道回府。
        天上的雪花是越来越大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出奇的阴冷,起来一看,哇,好大的雪啊,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河壮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欲乘风归去,闻天语,简直乱七八糟。
        昨天族人抢种蚕豆,都很累了,所以我也没有布置今天的任务,到时候看情况,现在果然大雪,雪深过膝,我不由庆幸昨天的英明果断。
        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也会将给明年的农业收成带来大丰收了吧?
        哦,应该是今年,按照推算,今天正好是阳历元旦。
        不过,我没有打算用阳历,事实上,阳历除了用习惯之外,对原始社会并无任何好处。
        我初步打算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季有三到四个月(因为按照阴历计算,则有的年份会有闰月,不过我还没有想好到底用阳历格式还是阴阳历格式。
        这样的话,龙历元旦就从立春开始,上半年春夏,下半年秋冬,比较方便,一年还是三百六十五天零六个小时,一个月与农历一样,按照月亮圆缺来计数,这当然不是阳历,当然也不是阴历,因为一年还是一个太阳年,也就是太阴历。这样一算,新年还没有到。
        历法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还得安排今天的事情。
        按道理,族人忙了一年,遇到大雪,正好休息,可是不行啊,事情还没有做完,而且不能耽搁。
        什么事情呢?哦,首先就是茅屋顶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虽然我们的茅屋用了大量的竹子,极为坚固,但是毕竟不能与后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这雪越积越厚,非把屋顶压塌不可,虽然还有山洞可以居住,但是一下子挤进去几千人,这山洞再大也非让人窒息不可。
        这事不能麻痹,我一下子组织了几百人,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顶,站在坚实的山墙上,用竹梢,也就是北方人常用的所谓“毛料”扎成的扫把小心翼翼的将屋顶的积雪扫下来。
        --------------------------
        感谢各位的打赏评价等等,大家量力而行,没关系的,更新票就不要投了,目前也不能加快,因为从越南回来后我在电脑前呆的时间太长,现在感觉又不是太好,昨天去抓了药,没想到在电脑前写书忘记了,结果药焦了,现在锅子都没有处理,药也吃不成,我写书喜欢慢慢写,写完放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错误,这样是对广大书友们负责,所以暂时就这样,谢谢。
十九,浇
        十九,浇小**
        这事我布置了就不用管了,还有一件大事非得马上处理不可,就是对面上百个水泡里水泡里那上千头食草动物。
        那天因为忙不过来,所以跳入水泡的动物也来不及捕杀,只用藤网枪担围住再说,这么多动物,饲养是不行的,以前族人准备的草料只够饲养幼仔与少量成年公母种兽,这么多大型食草动物,哪怕将部族所有的粮食都用上怕也是不够的,天气实在太冷,这些动物站在泥水里,很快会掉膘甚至冻毙的,只有杀掉。
        让厨房与仓库将所有的陶罐都腾出来,当然还有食盐,这么多动物,动物血可是宝贵的营养品,比发霉的粮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不能浪费。
        以前没有利用起来,是因为猎物都是死的,而且出外狩猎也不可能带一口陶锅,猎杀时血就白白流掉了,现在自然不同了。
        好在原始人也不是太怕冷,又有大量兽皮御寒,这年头没有劳工法,原始人也不过五一节,更没有工会,所以也没有人说罢工,我一声令下,众人马上打起精神,拿着各种器具跟我浩浩荡荡一路清雪过河去。
        让人先将那些幼小的动物——不包括兔子狐狸野猫黄鼠狼之类,事实上也很少,不是当时没有抓到,而是这些小家伙很机灵,这两天早咬破藤网逃了个七七八八了——抓起来送到饲养场去,这下饲养场品种丰富了,然后磨刀霍霍向猪羊——确实大多数是猪羊,剩下来鹿也不少。
        七八个十来个人对付一头动物,放完血后就运回去,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起来,怎么处理到时候再说。
        陶罐里放上一小半盐水,积满血(含搅拌)后就小心抬回去,放到火上一烧就凝结成块,然后放到外面石头上小心码起来,陶罐还要用呢。
        ----------------------------------
        几千人对付上千头动物,忙了差不多大半天才搞定,这可是半个月的食粮啊。
        当天自然喝的是野菜血汤,因为有食盐,味道相当不错,食堂烧都来不及,大家疯抢,还打坏了一个陶罐。
        不过除去饲养起来的幼仔外,也有七八百头动物,血怎么也吃不完,而且这动物血容易消化,吃不坏,所以我也就由着他们去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众人才一个个摸着滚瓜溜圆的肚子,听我上完课后满足的离去。
        倒不是我好为人师,实在是怕他们这么早睡了不消化。
        第二天开始,我开始推行教育计划。
        这年头,上的自然是大课,我挑出了几百大点的孩子,给他们授课,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当然不可能与现代一样系统的分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之类,主要还是生活生产常识,比如水的三种形态,热胀冷缩(不懂就看小**,冷水一浇,看你还不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然后就是提问,挑出比较好的几十个孩子,由他们进行二次教育,然后再推及年幼孩子,以及大人,大人现在忙着处理动物肉与鱼肉,以及进行深加工,所以不能上课,我让孩子们去他们干活的地方给他们宣讲,为此,每个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几陶罐冷水,有不懂热胀冷缩的就浇一下小**,好在族人们知道这是我发明的,所以也没有人抗议,反而有不少人叫道:“麻辣个巴子,还真是热胀冷缩!”
        当然,老师也不是我一个,不然还不得把我累死,每天我只上一小时课,其余就是巫师长老的事情了。
        当完老师,接下来就是搞吃的,这大雪天,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干啊。
        当然,我说的这搞吃的,不是指那大锅菜,那些自有充当伙夫的族人负责,我自然是搞的小锅菜了。
        不过说是小锅菜,其实数量并不小,也是一样用大锅烧的,只不过食用者限于小范围而已——我,依依,竹梅与那一大帮子侍妾,六部长老,龙族长老会,以及不在此列的各族巫师,好家伙,也有近百人,我连煮都来不及。
        我的小锅菜,自然与大锅菜不同,主要在于原料,那都是好东西啊——黄鳝,鳗鲡,老板鲫鱼,老鳖,炸柳条,仔鸡等等,这些东西,要就是数量实在太少,不够分,要就是有刺,孩子不能吃。
        不过,我也只做了一次,让一干人撑得连路都走不了外,接下来,就让给我打下手的龙族伙夫干了,我们也不能独享好东西,至少,鲫鱼汤还是要给那些哺乳妇女送去,吃了鲫鱼汤,就不怕奶水不够了,这可是原生态的超级草鲫鱼啊,每条都有斤把两斤来重,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放到现代至少要卖二十元一斤。
        说起哺乳,这几天龙族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天龙族的一位妇女分娩,我是不去的,其实我也不怎么懂接生,但是三天后,那位妇女发起了高烧,应该是产后感染,因为下雪天一时找不到草药,结果这位妇女痛苦地拖了几天,最后不治身亡,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现在我的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所以,龙族的医疗水平也应该上去,原来我放手给巫师们,现在看来,一把手要亲自抓。
        刚好第二天又有产妇分娩,这次我亲临视察,才发现,那些巫师与接生婆根本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连割断脐带用的石刀都是污垢,至于本该充当医生的巫师,却在跳舞——这个就是准备了。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我当即介入,命令烧开水消毒,并且指导孕妇合理吸气用力配合宫缩,最后终于接生成功,母子平安,龙族又增加一人。
        ------------------
        关于融合说,我倒不知道是中国坚持的,因为以前我了解的都是独立发展说,夏娃说是作为批判文章刊登在参考消息上的,当时还不相信科学,非洲人与中国人当然可以产生后代,马与驴毕竟是不同动物,而黑人黄种人都属于人类,在几十万年以前可能差别更小,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