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这两位千夫长岂能不争先恐后。
    “两位千夫长,稍安勿躁!”大将军赵括面色一肃沉声说道,“此番潜入韩国,不同于以往大军出征,情况特殊,须小心谨慎为上。
    本将军计议已定,猛虎营随本将军出征,飞骑营、劲步营留在邯郸勤于操练阵法,待本将军归来,另有重大任务交与两位千夫长。”
    且不说此番潜入韩国,未遇机缘巧合,不宜与秦军正面冲突。
    单说秘密二字,赵括御林军也不宜在韩国境内出动大批军马,若是被秦、韩两军察觉,反而坏事。
    “谨遵大将军号令!”见大将军赵括拒绝地十分果决,苗邦、申阳两位千夫长也不敢争辩,忙拱手应诺。
    看着苗邦、申阳适才那心急的模样此时变为淡淡的失落,一旁的千夫长陈不群小小地骄傲了一把,他心想:“关键时刻,大将军想到的还是我猛虎营呀!”千夫长陈不群热切的目光盯着大将军赵括,拱手朗声道:“大将军,我猛虎营将士以一当十,此番大将军所要的秦军一应战法、战术等等,陈不群定满满地拿到手!若是时机恰当,陈不群当为大将军将那蒙骜擒来,听凭大将军落!”“嘿嘿——好你个陈不群,竟然如此沉不住气!”大将军赵括嘿然一笑,言语中又恰如其分地敲打着骄傲的陈不群,赵括心想那蒙骜身经百战、乃何等勇武的战将,那秦军号称锐士,百年来几乎未曾一败(唯一的大败,乃豫豫之战,败于赵括之父,马服君赵奢手下),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赵括看了看不以为然的陈不群,转念间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见他双手捋了捋那披肩的长,接着说道:“此番,本将军将随猛虎营潜入韩国,陈不群你休想轻举妄动!”“诺!陈不群听凭大将军调遣!”陈不群正色应道。
    有了大将军赵括在身边亲手指点,陈不群觉得信心愈暴涨,对赵括的敲打之言,毫未放在心上。
    “苗邦、申阳,本将军入韩期间,遇有大事和军师苗单、幕僚毛遂先生多多少量,疑难处,军师可代本将军决定!”大将军赵括转向苗邦、申阳二人,将御林军的军务又郑重地交代了一番。
    “诺!”苗邦、申阳闻言,忙正身啪地行了一个军礼,肃然应诺。
    就在这两位千夫长的应诺声中,大将军赵括手臂一挥,潜行韩国陉地的军令肃然出:“陈不群,集合猛虎营将士,一个时辰后,兵韩陉!”赵国御林军猛虎营迅地行动了起来,一个时辰不到,那干粮、饮水、兵器等等全都准备停当,大将军赵括冷冷地一声大喝,千人御林军精锐将士,往韩国的方向静悄悄地潜行而去。
    进入韩国境内后,大将军赵括将猛虎营千余名将士分成了三队,彼此间隔着不到两里的距离,队伍铺展开高效刺探军情的同时,也可随时保持联络,互为犄角,以应对突的紧急战况。
    三日后,艰辛跋涉、一路潜行的猛虎营将士们终于抵达韩国陉地。
    赵国这边大将军赵括率领着猛虎营将士神潜行,西方的秦国的五万锐士度也不慢。
    那头的秦国河内郡,秋日的天空湛蓝而纯净,暖洋洋日光的照耀下,甲胄鲜明、戈矛林立的五万秦军锐士,在大将军蒙骜的率领下东出函谷关,向韩国陉地隆隆杀来。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秦国、赵国大军出动之时,韩国君臣却沉浸在以计谋国的幻梦中,他们妄图周旋于秦赵两大国之间玩一场死亡游戏,至于那曾经严密警惕的哨探系统也早已松弛,对隆隆杀来的五万秦军,韩国朝堂竟然毫无察觉。
    如此韩国,岂能不令人啼笑皆非?岂能不败?历史上战国七雄,第一个被灭的就是这韩国,悲乎?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兮!   
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军立威
    在原本的历史上,秦国之所以能尽灭山东列国、一统华夏,依仗的就是其战无不胜的威武大军,而秦军战力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在于行军的速度,恰如武林高手所言:凡招皆可破、唯快不破。
    秦军的行军速度还是很惊人的,蓝田大营和韩国陉地相距千余里,秦国大军自蓝田大营出发后的第四日,蒙骜率领着五万秦军锐士已越过秦国河内郡,前方就是韩国的地界了。
    大将军蒙骜,在光溜溜的马背上坐直了身子,努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翘首望着前方,那是他即将立下大功的目的地——夹在河内郡和河东郡之间的韩国陉地,已然在望。
    “传我将令,先锋营派出五百精锐,扫清前方韩国一应哨探、耳目!”马背上长须虬结的大将军蒙骜,声如闷雷,待军令司马肃然领命而去,蒙骜又高声道,“大军就地扎营,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出发!”
    黑沉的夜色笼罩着秦军连成圆形大阵的营地,灯火通明的中军帐中,秦国大将军蒙骜“哗啦——”一声摊开了韩国陉地的羊皮地图,用冷峻的目光扫视着地图上一处处城池,心底将此战的战术韬略又过了一遍。待合上羊皮地图,蒙骜两道浓浓的眉毛凝成了疙瘩,出征前的一幕又浮现在这大将军的脑海中。
    此番东出夺取韩国陉地,乃秦国远交近攻长策大谋的关键一步,能否干脆利落地攻下此地,关系到下一步蚕食韩国、进而鲸吞苟延残喘的东周的谋划。以秦昭王的本意,此番出征这五万大军由武安君白起亲自统领方为妥当。蒙骜之所以能成为统军主帅,正是有赖于廷议之时应侯范雎的大力举荐。
    此时的秦国,虽然有雄才大略的秦昭王在位,但秦国朝堂并非铁板一块。精明如秦昭王这一代雄主又岂能不知应侯范雎、武安君白起这一将一相是面和心不合。恩仇之心深重的范雎刚一开口,秦昭王就明白了这应侯的心思。但秦昭王念及蒙骜也是英勇善战之将,白起还是留待日后的大决之战为好,于是乎,秦昭王便顺水推舟以蒙骜为将领军东出夺取这韩国陉地。
    这大将军蒙骜虽然外表粗豪,实则心思精细的一员战将,朝堂政治风云诡谲,他不愿掺和到应侯范雎和武安君白起的将相纷争之中,但这攻取韩国径地之战乃立军功的大好机会,秦国以耕战立国,战功就意味着那诱人的爵位,得到如此征战立功良机,蒙骜心底对应侯范雎深存感激。
    “嘘——”蒙骜长出了一口气,将思绪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斩钉截铁地沉声道,“攻下韩国地,以报应侯的举荐,以报秦王之信任!”
    大将军蒙骜心底明白,攻取韩国陉地之战,秦国的朝野无数人关注着呢!此战,只许胜,并且要胜得漂亮,这不仅是自秦军新军练成百余年来近乎战无不胜的惯性思维,更是秦昭王对远交近攻大谋的殷切期盼。
    想着想着,蒙骜感觉一股倦意袭来,他忍不住身子一歪侧躺在了毛毡上,朦朦胧胧地和衣而卧。
    第二日,四更天刚到,尽管夜色依然黑沉地不见一丝亮光,但是秦军大营的声响打破了凌晨的静寂,秦军将士们早已起身,肃然有序地行动起来,生气柴火、架起铜鼎熬汤造饭。
    夜间和衣而卧的大将军蒙骜在大营中巡视一圈后,返回中军帐中,一连喝了三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随即一把抹去嘴角的饭渍油腻,换来军令司马,高声下令:“大军拔营,今日,务必给本将军拿下一处城邑!”
    阵阵秋风席卷着落叶沙尘,在深秋的韩国陉地肆意地呼啸,大将军蒙骜率领着秦军将士,在黎明的一抹晨曦映照下,快速行军。
    那杆绣着蒙字的黑色大旗,被呼啸的秋风吹得猎猎作响,护旗的秦军士卒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个个费力地把紧粗壮的旗杆,生怕这大旗一不小心北风吹倒。
    黑色的大旗下,踌躇满志的秦国大将军蒙骜,那双铜铃般的大眼微微张开,望着四野里萧瑟的秋日景象,不经意间双眼中射出两道森森凛冽杀气。
    “中军司马,传本将号令,大军加速前行!”杀气腾腾的蒙骜对秦军前进的速度不太满意,只听中军司马扯开嗓门将号令传下,五万秦军锐士忙抖擞精神,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加速前进的五万秦军,整齐地排着浩荡的一字长蛇阵,步伐虽猛然加快,但却不见一丝的乱相,远远望去,五万秦军如同一条蜿蜒爬行的巨蟒。
    “大军行止如一,动静有度,秦军果然锐士也!”朦胧的光线中,大将军赵括凝神望着远处的秦军一字长蛇阵,口中忍不住喃喃称赞。
    此时的大将军赵括,率领着一队三百余人的猛虎营将士,埋伏在距秦军大队约三里的一处密林中,远远地观察着秦军的动静。大将军赵括的身下,积着一层数尺深的落叶,一呼一吸之间,赵括分明嗅到了落叶**的味道。
    五更天之时,秦军用完饭食刚一出发,猛虎营百夫长刘刚就将消息传了过来,大将军赵括果断地下令,猛虎营大队将士立即出发,小心地潜藏行迹、紧紧尾随蒙骜的秦军大队。
    约莫过了一个半时辰,军蒙骜的五万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地杀到韩国陉地的梁邑城下,这城防破败、只有两千余守军的梁邑城,正是蒙骜首选的攻击目标。
    “围城!”大将军蒙骜肃然发令,一会儿工夫,秦军五万锐士将这方圆不到三里的小小城邑,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蒙骜望着眼前的这座小城,嘴角泛起一丝不屑的冷笑。
    “呜呜呜——”低沉苍凉的牛角号声猛然响起,秦军锐士们被号角声唤起了心底的战志,排在最前方的秦军锐士们,利索地收拾着攻城器械,他们静待大将军蒙骜一声令下,就要准备攻城了。
    城外这么大的动静,早已惊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守军。梁邑城头,冒出了一个个脑袋,守城的韩军士卒们望着城外那里三重外三重围城的秦军,将梁邑围得水泄不通,再听听那令人胆寒的牛角号声,守城的韩军士卒们心头的恐惧猛地升起,那身子抖得如同飘零的落叶一般。
    “娘的……这秦人怎么和饿狼一样,竟然看上了俺这小小的城邑。”匆匆赶到城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