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那些老贵族府邸那般豪奢,但是备出这么两份礼物,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在准备礼物、等待赵王大婚的同时,大将军赵括却也没有清闲下来,他不停地在军器坊和御林军大营来回奔波着,因为这两处那里是他根基之所在,是他立足赵国、乃至扬威诸侯之本。
    让赵括甚为欣慰的是,自己的团队如同旭日东升,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景象。
    御林军猛虎营、飞骑营、劲步营军队的操练一丝不苟,骑兵三骑锥、步骑混合的“赵括方阵”(此阵乃赵括发明,为马其顿方阵的变种)日益纯熟;军器坊各大杀器的研发、盔甲、马具的生产,全都顺顺利利地疾驰在快车道上。
    十余日紧张的忙碌过后,赵王丹和李瑕的大婚之日到了。
    赵孝成王二年年末,一派冰寒笼罩下的邯郸城沸腾了,年青的赵王丹举行大婚之礼,大将军李牧的妹妹李瑕步入了雄浑壮阔、富丽堂皇的赵国王宫,即将荣登王后的宝座。
    赵国王宫处处红绸飘舞,军器坊专门研制的鞭炮处处炸响,新老贵族们进献的各式珍玩珠宝数不胜数。赵王丹这次大婚,豪奢无比,从贵族到百姓,人人喜气洋洋。人们沉浸在这大战前的虚假繁荣中,恍惚间,觉得昔日那威风的大赵又回来了。
    街头巷尾中,人们谈论的话题,除了赵王丹和李瑕的郎才女貌,那谈论对象竟然还有天赋奇才的大将军赵括。说起赵括和赵王丹这一王一将结成连襟之没事,邯郸的百姓们一个个眉飞色舞。
    听说这些议论后,大将军赵括也只是摇头苦笑。正所谓天威难测,别说是连襟,就是父子又能如何?此等事情,到底是福是祸,结局尚难预料。赵括此时唯有在心头默念“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而已。
    赵王丹气派奢华的婚礼上,身为王室宗亲的赵括搀扶着父亲马服君赵奢,望着那一道道被大风吹起的红绸彩带,望着一个个油光满面的贵族们,心底感慨万千。
    再看看那恰逢人生大喜事、抱得美人归的赵王丹,大将军赵括心头想道:因为自己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因为一次偶遇的机缘巧合,这才成就了赵王丹和李瑕的佳话。有如此妖娆妩媚的美人抱在怀中,又有振兴赵国的长策大谋鞭策,赵王丹这位小祖宗该不会再犯糊涂,踏踏实实地走上正道了吧。
    赵括之所以如此想,乃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赵王丹这位小祖宗有着让赵括难以启齿的癖好。宫内美女如云,这位赵王丹竟然还猎奇般地偏好男风。
    “噗——”想到此处,大将军赵括转头吐了一口唾沫,仿佛在和那历史上赵王丹不堪入目的龌龊之行决裂。
    赵王丹大婚后刚过三日,大将军赵括父子二人即被紧急地召进了邯郸王宫。望着那传讯的宫人一副哀戚焦急的模样,赵括心头顿时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来,看来这宫中真的出事了,要出大事了。虽看到了赵括父子二人满脸的疑惑不解,那宫人却依然不愿多言。
    赵括父子二人冒着一路疾驰,待下了轺车进了王宫后,那宫人一刻不敢耽搁,引着赵括父子二人直奔那赵太后的寝宫而去。待行至寝宫门外,那宫人便进去通传,留下赵括父子二人在门外候着。
    稍后,急匆匆的脚步声接连响起,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少原君赵德等一帮王室贵族陆续赶来。他们互相望了望,随后一个个故作沉定,缄口不言。尽管不明就里的他们心底焦急无比,但在这赵太后的寝宫门外,却也不敢妄言。
    “怪哉赵王王室宗亲的头面人物,几乎全数聚集于此”赵括心头一声惊呼,暗道,“方才的预感果然不差,赵国朝堂要出大事了,那么,是赵太后?”
    “太后宣,诸位宗亲入内”传话的老宫人声音有些沙哑,那眼角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一场,传话过后,那宫人便恭敬地侍立在一旁,只是那略显臃肿的身子却一阵阵地颤抖。
    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平阳君赵豹、少原君赵德、大将军赵括赵国的王室贵族们,依次有序地鱼贯而入,一会儿功夫,便将偌大的寝宫挤得满满当当。
    大将军赵括紧紧随在父亲马服君之后,透过人群的缝隙往那榻上望去。赵括只见那宽大的朱漆木榻上,蜷缩着一个瘦小的身形,那少年赵王丹和王后李瑕正趴伏在塌旁,肩膀剧烈地耸动,压抑不住地哽咽着。
    “赵太后,这模样还是那强悍精明,被追谥为‘威后’的女强人么?”多日未见,饱受折磨的赵太后竟然憔悴成了这般模样,大将军赵括的心头陡然一酸,差点就要落下泪来。
    “我赵氏的宗亲都来了”赵太后颤抖着声音响起,这么一句问话,赵太后说得吃力无比。
    大将军赵括从这声音里分明已经中气难继、油尽灯枯的味道,他心头一痛,努力沉静下来苦苦地搜索着历史的记忆,却发现这根本就是一片空白,这赵太后到底病卒于何年何月,史书上未见片字记载。
    赵括看着眼前的形势,心想真是天不假年,这风烛残年的赵太后,怕是自知已撑不了多久了,这才把王室宗亲的头面人物全部召来,看来她是要交代后事了。
    “母后,王室宗亲已到齐,母后且节省些力气”赵王丹断断续续地回着话,说话时,那泪水已经滑落面庞,一旁的新王后李瑕更是哭得如同泪人一般。
    “哭什么哭,快扶本后起来。”那赵太后一生强势,见不得赵王丹这哭哭啼啼的模样,那努着力气,训斥了赵王丹一句,在宫人的搀扶下坐起身来,又在身后垫上了厚厚的锦被撑持着,赵太后咬了咬牙,终于稳住了虚弱得摇摇欲坠的身形。
    “各位宗亲,乃我赵国之根基。今日老身将各位请来有些话想和大家伙说道说道”赵太后慢慢地聚敛着力气,尽力让自己说得连贯、清楚些。
    “各位宗亲可曾记得我赵氏发端于天水,先祖本为周天子驾车的御夫”赵太后,双目中渐渐地恢复了些神采,房中寂静无声,只听赵太后沙哑的声音连绵响起,“自赵氏立国,至今已逾百年矣”
    “武灵王,以胡服骑射变法图强,灭中山、降林胡、北拒匈奴南争诸侯;惠文王举贤任能,名臣猛将辈出这才有了我大赵今日之局面。”
    说到这里,赵太后叹了一口气,那本已无神采的眼神中竟然突然现出了一丝悲戚之色。
    “历观我赵国之兴衰,其乱在内,而不在外”
    “丹儿年少老身自觉时日无多各位宗亲老身拜托你们,心要往一处使来日,再振我大赵雄风”
    赵太后歇了几次,终于努力地把话说完,最后那句“再振我大赵雄风”,她仿佛使出了全身力气,喊得响亮无比,喊完后,赵太后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赵太后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虽然有些话不可能说得那么清楚,该隐晦的当隐晦,但是这群王室贵族们心头已经意会,赵太后这是把年轻的赵王丹、把赵国托付给他们这些王室宗亲了。
    “我等,谨遵太后谕旨”满室的王室宗亲们,齐声应诺,长身一揖,纷纷向榻上的赵太后躬身为礼。
    “散去吧都去吧”随后,赵太后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看来说出这一席话,赵太后费了不少的力气,她感觉有些累了,她缓缓地闭上双目,准备静静地养神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赵太后已经下了逐客令,王室宗亲们纷纷默默地退出了太后寝宫。大将军赵括跟在父亲马服君赵奢身后,随着一帮王室贵族们往寝宫门外走去,还未走出门去,突然听到身后赵太后的一声召唤传来:“大将军赵括暂且留下”
    赵括一听这话,顿时停下脚步,他木然地转动着身子,蹒跚着往赵太后走去。赵括今天是真的有些伤心了,伤心得神经已经有些麻木,他望着那虚弱不堪的赵太后,竟然心下不忍,不忍让虚弱的赵太后再费力气开口说话。
    “赵括呀,来来老身这边坐着点儿“赵太后朝赵括动了动手指,接着又将赵王丹夫妻二人及一旁侍立的宫人全部打发了出去。
    (书友们周末愉快,手中有票的,再砸些过来呀,有了您的鼓励,小生才更有动力~~)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二百三十二章 考验
    第二百三十二章考验
    赵括瞧着这情势,心头一凛,忙依着赵太后的意思挪动着有些发木的身子,小心翼翼地坐在了赵太后的身旁。不过,虚弱的赵太后坐在榻上,身为臣子、后辈的赵括,只是恭恭敬敬地席地而坐而已。
    这时,赵太后寝宫的大门紧闭,偌大的寝宫中,此时只剩下了赵太后和大将军赵括二人,赵括低垂着头,静静地候着,他甚至能听到赵太后那虚弱的呼吸声。
    “赵括呀”赵太后终于又积攒了些力气,稳定着冲口而出的气流,对赵括缓缓言道,“老身已认定你乃天赋奇才,上天垂怜我大赵赐予的天赋奇才,虽然先惠文王临终时,没有把话对老身交代清楚,但惠文王加上老身识人之眼光,料来不会有错”
    赵太后又歇了一会儿,她现在的中气不足,刚才说的话已经够多的了,不歇息一会儿,接下来的话根本就没力气再说出来。过了一会儿,赵太后又打破了这室内的沉寂。“赵国,乃我赵氏之赵国,非是丹儿一人之赵国”“丹儿重排场、爱脸面,心性尚且不足,遇有喜好之事,易沉溺其中,来日老身担心,此弱点会为奸人所利用”赵括只是静静地听着,赵太后一席话,听得他心下凛然。不管是赵太后盛赞他这后辈少年之才,还是评价当今之赵王,他这个大将军实在没什么可动嘴插话的地方。
    赵括静静地望着那脚下的方砖,总觉得这赵太后是话中有话,他心下想着:那么多的王室宗亲,这精明强悍的赵太后,到底为何单独留下了自己?赵括心下正想着,那赵太后身子动了动,轻声道:“来日,若丹儿不争气,为了我赵氏,为了我赵国,赵括大将军可相机取而代之也”“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