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名,绝非幸得。
    “大秦锐士们,给老夫加速前进”端坐在战马上的武安君白起,扬着马鞭高喊着,不停地秦军士卒们打着气,鼓舞着士卒们的战心斗志。听得武安君白起之军令,秦军士卒们更是咬着牙,加快了脚步。
    此番秦军出动,行军速度甚快,只是小半个时辰的功夫,那远处的赵军大营已是在望。
    秦军中军大阵,由武安君白起亲自统领,又加速疾行了一会儿,白起便举手示意,让中军司马传令大军缓行,同时变幻阵型、准备冲杀。
    白起手搭凉棚,望着前方远处阵容齐整、杀气凛然的赵军步骑战阵,登时便是心头肃然。暗暗叹道:“这逼得老夫出战之赵括小儿,果然非等闲之辈。别的不说,单看此阵势如此严整,其兵家之才、其统帅赵军之战力,由此可见一斑”
    一边心下叹着,白起一边在心下默默地估算着秦军行进的速度和两军之距离,待相距赵军约两千步时,便下令大军徐徐止步。
    前番王龁领军出战、yin*赵军至老马岭山下之时,曾见识过赵军射程超远之重型连发床弩的厉害。白起早已将此回报记在心头,于是乎,隔着两千步的距离,便下令大军止步了。
    只见武安君白起大手一挥,那军令司马的玄色令旗唰地劈落,已减速缓行之秦军士卒,登时顿住了脚步。顷刻间,四野里竟是一派沉寂,但闻“恢律律——”的战马嘶鸣声和呼呼的风声。
    对面赵军战阵中,那高耸的望楼云车正在被将士们缓缓地推动。云车上的上将军赵括,徐徐地理着那为山风吹乱的披肩长发,一对朗目射出两道森寒的目光。极目远眺的他,不停地在远处秦军战阵中搜索着。待看到那绣着如斗般秦国大篆体“白”字的玄色军旗,登时便是精神一振,忙聚拢目光往军旗下扫去。
    隐约间,赵括便可望见军旗下一个伟岸的身形,正端坐于战马上,虽然隔着两千余步,但是视力颇佳之赵括,竟是模模糊糊地看清了此人之轮廓。
    “哦——”一时间,上将军赵括的心头陡生出些许的紧张来:“白起?那就是人称战神之白起?杀人无数之白起?为秦国拓地千里被封为武安君之白起?”
    心下略觉紧张的赵括,忙收拢心神,深深地吸了数口略显燥热之空气,心头便在默念那“每逢大事要静气”之座右铭,连念数遍后,那些许之紧张渐渐消散,终于渐渐地沉定下来。
    此乃上将军赵括首次见识武安君白起之庐山真面目,尽管隔着这么远,但赵括依然可以感受到白起老匹夫那股子慑人的杀气。面对如此威名赫赫之人屠,若说赵括心底一点不紧张,那才是骗人之鬼话也。
    就在这一刻间,上将军赵括微微地眯着眼睛,又将自己全盘之战术谋划在脑海中尽数过了一遍,自觉已经思虑地周全。待想到此番白起不得已大军出动、速求决战乃是拜自己所逼迫,赵括心头登时一阵惬意的快感袭来,不知不觉间,放松的赵括面上浮现出了几丝笑容。
    人言:笑乃医病、医心之良方也。此话果然不假,这发自内心地一笑之后,上将军赵括彻底地放松了下来,便将身心调整到了外松内紧之最佳临战状态。
    秦军战阵中,那武安君白起似乎从赵军严整的战阵中察觉了一丝异常,以他百战名将之本能,嗅到了些许危险之气息。他那闪烁着寒芒的三角眼,敏锐地捕捉到了赵军战阵中那高耸的云车望楼,登时便是冷声一哼,跃下马背。
    只见那武安君白起身形利落地“咚咚咚——”三两步便爬上了云车望楼,大手一摆,令秦军士卒快速推行至战阵前方。
    此时,武安君白起和上将军赵括相距约两千一百步之距离,在明晃晃日光之照耀下,白起开眼望去,那赵括那少年硬挺的身姿、飘扬的长发已是依稀可见。
    “呼呼——”一股山风吹过,将白起胸前那灰败的长须忽地吹拂起来。只见那白起不紧不慢地理了理长须,举起水囊灌了几口清水后,便是数声咳嗽,清了清嗓子。
    这就是人称天赋奇才的马服子赵括?这就是被赵王委以重任统帅五十万赵军之赵括?这就是出招怪异、步步抢先、逼迫老夫出战突围之上将军赵括?武安君白起心下有些恨恨地想着,竟是面色一沉,发出了一阵冷笑。
    便在这刹那间,武安君白起心思微转,竟是决定要给对面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赵括小儿来个下马威。
    所谓军心战志者,有赖于主帅之威严气势也。平日里沉默寡言之白起,实则胸中自有万千韬略;加之整日里和秦昭王嬴稷、应侯范雎两位当世大才,坐论天下大势,白起自信论起战事、论起大争,当可压那赵括小儿一头。
    这大战将起之时,白起决心来一番疾言厉色,灭一灭赵括之威风,灭一灭赵军之威风。
    只见那武安君白起裂了裂扁阔的大嘴,便是一句大吼冲口而出:“对面可是赵括乎?老夫久闻马服子大名,今日幸得一会,幸甚至哉”
    武安君白起此话听来甚为客气,然则,若细细一品,其心头不屑之意已是昭然若揭。白起避而不谈赵括之上将军之军职,而呼之马服子,显然便以言辞,将上将军赵括贬为后生小辈,贬为仅仅靠着父亲之荫庇、赵王的宠信、而窃得高位之无知少年。
    上将军赵括闻言却是眉头微皱,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也没想便朗声喊话过去:“呵呵——当世人屠武安君,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哉赵括亦幸得一会,幸会,幸会——”
    此时的赵括,唇边拢了一个铁皮做的圆筒,权当做扩音器。这声喊话赵括本就运足了丹田之气,加上这简易扩音之放大效果,听来是中气十足、甚为嘹亮。
    赵括这话,回的是不卑不亢,却又是绵里藏针。方才武安君白起一声大吼,赵括便明白了这是他在开战前想要灭灭自己的威风。既然白起称呼自己为马服子,那么赵括也就毫不客气地回了一个“人屠”之称号,短短一言之交锋,两人竟是打了个平手,不过赵括后发制人、略占上风而已。
    听到“人屠”这颇为形象之称谓,那武安君白起却是冷冷一笑,并不以为忤。盖因杀降屠城,在白起看来乃寻常之事。自其成名以来,每每挂帅领军出征,战则必胜,战则斩首数万。白起可谓是双手早已沾满了鲜血,并且那血腥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着实当得人屠之名。
    只见那武安君白起竟是大嘴一张,“哈哈哈——”一连串地大笑,待收住笑声,便沙哑着嗓音,高声喊道:“以本君料来,马服子乃识时务之辈,当知我大秦一统天下,乃是天命所归。若是如此,马服子何必兴此无名之师,岂不是悖逆天意乎?”
    哼这武安君白起平日里惜言若金,今日里竟来此高论,看来是真的想杀杀我赵括之气势,好你个白起老匹夫,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本将之辩才
    念及此处,上将军赵括便朗声回道:“赵括奉王命,率军助盟邦守土卫国,以维系天下大义,何谓无名?方今之时,周天子尚在其位,暴秦大兴不义之兵、残虐攻伐诸侯,视周天子如无物,此举,有违天道乎?”
    那白起闻言,登时老脸一沉。心道:人言这马服子能言善辩,果然厉害但白起平日里这秦昭王嬴稷、应侯范雎多有商讨大谋,自以为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又岂甘心被赵括如此诘问。
    只见那白起缓缓地捋着胸前那随风飘扬之长须,理顺思绪后,大嘴一张便放声言道:“好个伶牙俐齿而又不识时务之小儿。岂不闻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将归于有德之人乎?”
    “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以来,天下争横,攻伐不断,而周天子坐视不问,如此天子,名存实亡乎?”
    “方今天下,秦、楚、齐、魏、韩、赵,七雄并立,烽烟四起、血流漂橹,天下有倾覆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而我大秦扫清**、席卷八荒,兴兵以匡扶天下之大义。方今秦王,更是雄才大略、天下归心。此乃天命所归乎?”
    “夫观我大秦,耕战者,不论国人、野人,积功皆可得爵位;关中、巴蜀土地肥沃,人皆丰衣足食。反观尔等山东六国,老贵族庸庸碌碌却坐享高爵;耕战者劳苦拼命,却两手空空,观此,可见人心向背乎?”
    “马服子徒具才名,却看不清这天下大势、人心向背,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顺天者昌,顺人心者昌,逆天者亡,逆人心者亡。”
    “今我大秦雄兵百万、猛将如云,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马服子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我王心胸阔达、广纳贤才,马服子来日亦不失高爵之封。如斯,则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武安君白起大嘴一张便滔滔不绝。今日得白起端的是超常发挥,煌煌大言听来是有理有据,直将这许多年来心头所想,堂而皇之地道了出来,以天命、人心之论,竟将侵略韩国上党之战,说成了顺应天命人心大义之举。
    数言既出,武安君白起顿觉心怀大畅,那处处被动、憋了数日之闷气竟是一扫而空。更有妙处,白起之言声震四野,可谓是大涨了秦国之威风,大涨了秦军之士气。
    白起话音刚落,只见秦军士卒纷纷举起手中之长戈、长剑,只见四野里寒光闪闪、锐器如林。顷刻间,秦军士卒们竟是齐声高呼:“武安君大才——秦军威武——大秦无敌——”
    (诚挚感谢订阅正版的书友们写本书不容易,订阅很惨淡,有条件的书友们还是订阅正版,给小生些动力吧那些无耻的盗版者,速速滚蛋滚蛋滚蛋)   
第三百一十五章 谦
    第三百一十五章谦
    书友们:
    小生今晚,未能完成更新,特此致歉
    本来小生今天休息,想给书友多码两章的、赶紧传上来的,但是小生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因为被一件事,惹火了,彻底火了
    早就听说这本书被盗版得厉害,没想到那些盗版者,竟如此无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