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前壮阔的一幕,让赵括忍不住热泪盈眶:“穿越而来那所有的辛苦与屈辱,值了!有了这纪律严明、杀伤惊人的御林军,我赵括终于有了立足赵国、大争天下的根基。待日后我御林军发展壮大,若有百方战阵,且看我这穿越男如何改变历史!”
    眼前威武雄壮的军演,令太子赵丹震惊得几乎麻木,兴奋得豪气盈胸。
    这时,赵括定定地目视方阵,突然举掌下劈。
    只听申阳一声大喝:“军演毕,各阵归位!”令旗翻飞的刹那间,云飞风随的御林军战阵齐整整地归位。
    将士们一个个如脚底生根,任凭寒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严整的方阵如同不可撼动的铁板一块。
    “太子,御林军军演完毕,全体将士现已归位,有请太子训示!”赵括躬下身来,恭敬地请示着太子赵丹。
    太子赵丹还没从适才军演的震撼中恢复过来,见赵括躬身请示,少年太子忙回道:“本太子甚为满意,训示已是不必,少将军旦请自便!”
    见太子赵丹已经允准,赵括再也没有客气,转过身来,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接着运足丹田之气,对着台下近万御林军将士们朗声训示。
    “御林军将士们!今日太子亲临检阅,可见,我御林军乃赵国砥柱之石!太子器重之师!”
    “将士们!今日,太子在此,本将军向诸位承诺,日后杀敌有功者,封官、加爵!太子绝不会吝啬!”
    赵括紧紧地牵住了太子,把一颗硕大的胡萝卜,挂上了军统将士的额头!
    只是“加爵”之诺,此时的赵国,不如秦国一般设有军功爵。今日幸有太子在场,赵括就着势头,已将爵位之赏许诺出去。
    “赵王万岁,太子英明!”
    “少将军高义!”
    “御林军威武!”
    赵括的封赏之语,话音刚落,校场已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欢呼声环绕山谷,久久不绝!   
第七十二章 王位更迭
    (感谢书友“燕侠无名”的慷慨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小生码字的源动力!)
    御林军中军帐内,两盆火红的木炭,散发着阵阵热浪。
    温暖如春的帐内,与帐外的寒冷相比,仿佛是在两个天地。
    一团暖意中,少将军赵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在黑板上郑重地记录。这穿越男正用心地记录着御林军一步步的谋划。
    昨日的军演,在太子赵丹看来,已趋震撼的完美。
    不过以穿越男赵括的眼光,那步骑战阵转向有失灵活的缺点,还是显露无遗。
    要知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一刻稍稍的迟疑,就要付出无数将士的生命为代价。
    为避免日后无谓的牺牲,此时,赵括郑重地向几位心腹干将交代着操练的要点,提示着如何灵活地变阵。
    迄今,这穿越男赵括还未曾亲临战场,这御林军步骑战阵如何灵活变向,他只能稍作提示而已。具体的战术,还是寄希望于眼前的几位干将。
    苗、陈、鲁、申四位干将恭谨地聆听着赵括的提示,一个个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快速变向之法。
    那日,亲眼目睹御林军步骑战阵的赫赫军威后,四位干将的心底全是无言的震撼,对少将军赵括天赋奇才、文武兼备,至此,四人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见少将军言及步骑战阵的软肋,众人纷纷打起精神。
    那军师苗先生,本是战国一员猛将,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更是威震列国。但以“火牛阵”较之少将军的步骑战阵,苗先生自忖威力相去甚远。
    此时,苗先生感慨地心想:“这步骑战阵强悍的攻击力、严密的防守,如能再加上灵活的转向,怕是列国大军,无出其右者。”
    陈不群、鲁云二位千夫长虽强打精神,此时却难免有些迷惘,这步骑战阵二位未曾指挥,于此一道并不精熟。
    加之那日,猛虎营、铁鹰营两千壮士并未参与军演,此时,二位千夫长,只能用迷茫的眼神望着少将军。
    赵括望着鲁、陈两位心腹干将迷茫的样子,虑及二位千夫长的情绪,忙缓声相慰。
    “二位千夫长,猛虎营、铁鹰营乃我御林军机要之军。猛虎营主掌军情刺探、敌将刺杀、苦战攻坚之重任;铁鹰营担负收买、用间、暗杀之要务。来日建功立业机会颇多,还望二位千夫长振作精神!”
    闻听少将军如此说法,鲁、陈两位千夫长顿时面露惭色,不好意思起来。
    “哒哒哒——”
    突然,帐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穿越男赵括顿时心头一紧,第六感异常敏锐的他,顿时意识到:“肯定要出大事了!”
    “恢律律——”战马的嘶鸣声刚住,一个尖利的宫人腔调马上响起:“少将军可在?”那语气中透着一股子难以按捺的急切。
    “少将军正在帐中议事”守帐卫士话音未落,那帐口的毛毡已被撩开,一个年老的宫人裹挟着一股子寒气,直闯进来。
    “赵括在此!何事如此紧急?”见那宫人硬闯营帐,赵括心中略有不快。待看清那宫人一脸的焦急之色,赵括还是按捺住了火气。
    “少将军,即刻虽咱家进宫。”那宫人不容分说,拉起赵括,直往帐外马车冲去。
    赵括心知:“如非大事,这教养深厚的宫人断不会如此心急鲁莽。”动念间,赵括不再迟疑,顺势直奔马车而去。
    不然,曾为“国家二级武士”赵括,稍作反抗,这宫人又如何扯得动我们的少将军。
    苗、陈、鲁、申四位干将,被眼前的一幕惊得一阵愣怔。
    待三位走出营帐,只见那辆王宫的马车,已载着少将军赵括绝尘远去。
    赵王寝宫,一派压抑的肃穆。
    待看清侍立在一旁的平原君赵胜、上将军廉颇、马服君赵奢等一干重臣那阴沉的脸色,赵括心底猛然腾起一阵不祥之感:“赵王怕是不行了!英年早逝,那残酷的历史,终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
    赵王何卧榻旁,少年太子赵丹一脸的紧张无措。见赵括来到,他望向“同窗”赵括的眼神,就像落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全无平日少年的天真顽皮。
    “可是我们的少将军到了?”赵王何那苍老无力的声音,自病榻中幽幽响起。
    “括,参见我王!”赵括对着赵王何的卧榻长身一揖,沉痛地回话道。
    赵括稍稍定神,往病榻上望去,只见赵王何那皮包骨头的面庞已经脱相。
    可怜的赵王宛如将枯竭之油灯,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此时强打精神的问话,怕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赵王垂死之惨象,直看得赵括一阵阵心酸:“人之将死,其情可悯。没想到英武睿智的赵王何,竟如此垂死挣扎,莫非只待见自己最后一面?”
    “括呀!你且近前来。”赵王何缓声令道,中气已显不足,全没了平日里的威严。
    卧榻上的赵王何挣扎着,用枯瘦如鸡爪的手,紧紧握住赵括那宽厚结实的手掌。
    就在这一瞬间,赵括再也忍耐不住,那滚烫的泪珠沿着面庞,滴滴滑落。
    “括乃王室英才,怎做如此小女儿状!”赵王何忽然眼中灵光一闪。
    赵括闻言,轻轻抹去脸庞上挂着的泪珠。
    “括之鸿毛、泰山之说,本王亦曾听闻,本王身死虽不如泰山之重,但有生之年,也算是为我赵国殚精竭虑。”赵王何吊着一口气,继续感慨地说道。
    赵括心知,赵王濒死之时紧急召见,怕是有要事交代。忙止住悲痛,凝神静听。
    “括呀!目下我赵国强敌环视,周遭尽皆虎狼之辈。那残暴的秦国,更是视我大赵如眼中之钉,秦赵大决之战,怕是只在近年。”说起赵国的情势,将死之人仍是忧心忡忡。“本王自诩又识人之明。晚年得识马服子,乃我赵国之大幸!我赵国名将虽多,欲抗暴秦,关键时刻,括之利器、奇兵,当可一锤定音。”
    赵王何寥寥数语,让赵括顿时明白,赵王对自己寄望竟如此之深,这大半年来授命自己组建军统、御林军,赵王实在是深谋远虑。
    “括!他日赵国有难,必自内乱始。括当随时提醒丹儿!那眠月楼非同寻常,我赵国之臣属亦有人时常出入,本王担心这眠月楼,来日怕是离间我赵国君臣之所。”赵王缓声道。
    赵括心底暗暗称奇,赵括没想到这赵王何竟英明如斯。
    历史上赵国的败亡,很大程度上是内因的作用。其间,秦国利用各处的墨兵台秘所,离间、收买赵国重臣,让赵国从内部渐变腐烂。眠月楼常客—郭开为相时的内政腐败,赵王迁听信谗言误杀大将军李牧,更是直接导致了赵国的败亡。
    “原来赵王早就注意到眠月楼了,怪不得当初提及眠月楼,对触龙那老小子打击那么大。”穿越男赵括恍然大悟。
    “丹儿!”在赵王何颤巍巍的呼唤声中,忐忑不安的太子赵丹缓缓靠近过来。
    赵王费力地抓住赵括、赵丹的手,郑重地叠放在一起:“丹儿,切记。此后当视括如兄弟手足,信括之才,重用之!”
    “丹儿谨记父王教诲!”太子赵丹带着哭腔点头应答。
    赵王何转向赵括,沉声道:“括,乃来日王室中流砥柱,日后当交好众臣,合力辅佐太子,共佑我大赵!”
    “赵括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穿越男赵王望着垂死的赵王何,语气沉重地应道。
    一席话说完,赵王何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缓缓松开太子和赵括的手掌,无力地躺倒在病榻上。只是那眉宇间隐隐地藏着一丝忧色。
    睿智的赵王何弥留之际的一丝清醒,似乎察觉到赵括那刻意隐藏的权势欲。百余年来,赵国王室历经数次自相残杀,曾令赵国元气大伤的惨状又浮现在眼前,赵王何有些担心:“这日后的赵括,究竟会有何等作为?”
    望着赵王何眉宇间的忧色,赵括顿时一个激灵。
    穿越男赵括,实在不想让一代英主赵王何,如此忧心忡忡地奔赴天国。
    片刻的犹豫过后,赵括悄悄地贴近赵王耳边,一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