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案,各色供品齐备,墙上挂着一副画像,画中人身着金盔甲,手持盘龙棍,身材魁梧,面相宽厚,正是哪位凭借一条盘龙棍打得三百军州皆姓赵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少年喝道:“太祖皇帝画像前为何不跪?”少冲大惊,连忙伏地叩拜。
礼成。两个侍从抬过来一副案几,上面放着一副笔墨、两张白纸和一碗清水。少年朝画像拜了几拜,转身让少冲拿起笔,道:“我说你写。洪湖人李少冲,辛丑年七月二十三日丑时三刻生。伏拜皇帝陛下:誓死效忠大皇帝陛下,祸福同当,生死不弃。若违此誓神鬼共弃。”少冲写完,少年看了看,要少冲按了手印,交给了身旁的书吏。又要少冲在另一张纸上重新写了一遍。少年拿起来在供桌上的灯烛上点燃了,将残存的灰烬融化于瓷碗的清水里。把清水端送给少冲,道:“你对着太祖皇帝的面,亲口将刚才写下的誓言再说一遍。再喝下这碗水。”少冲依言发过誓言,喝了混着灰烬的水。
少年摘了面巾道:“在下王绍熊,内三堂管事。上峰有令:李少冲不入监卫,隐蔽待机。”见少冲不解其意,便解释道:“我堂向来有内外堂之分,撒在外面的人称为差办,分为三类:第一类安插在各级官府、军镇里,用来监督官、军、民,这些人中不乏披红戴缨的文臣武将,故称‘红子’。第二类人潜伏在江湖各门派和敌国,因身处险境,行事都十分隐秘,人称‘黑子’。‘红子’‘黑子’都归属特定的监卫,有职有权。还有一类人被称之为‘闲子’,不归属任何监卫,无实际职权,平日里所能做的只有隐藏起来等待时机而已,你现在就是这第三类人。拭剑堂撒在外面的“闲子”千千万万,多数人也就是花名册上的一个名字,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干过什么。”
第一六二章 上山(2)
少冲道:“这都是她的意思吗?”王绍熊诡秘一笑道:“有些事心里知道即可,说出来反而不美。”少冲叹了一声,道:“是我连累了她。”王绍熊道:“你记住从今往后她跟你没有任何瓜葛,你们之所以成亲只是执行堂里的差事。好了,你留在这一夜,有些东西你必须学会。至于韦素君她们你放心,不会有事的。”王绍熊说完戴上面巾,出门去了。
素君三人被围在祠堂里,这些黑衣人武功不弱,又有人带着硬弩伏在暗中,三人不敢贸然出战,正无计可施,忽见众人匆匆退去。三人这才慢慢地出来,待确知黑衣人已经走远,这才来寻少冲。谁知看到的却是柴棚空空,哪里还有少冲的影子?黄梅心急火燎,把里里外外都翻了一遍,仍旧是不见人影。素君忽然厉声责问黄梅道:“你不是说他好好地在这里吗?怎么不见人影?”黄梅从不曾见素君如此失态,一时吓得不敢说话。杨秀安慰素君道:“他武功虽然不怎么样,但为人还算机灵,这里也没见他尸体。或许躲到别的什么地方了。咱们别自己乱了阵脚。”一边说话,一边递了个眼色给黄梅,黄梅会意,叫了声:“我们分头找,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回来还你。”三个人分头在城里四处寻找,终究一无所获。天麻麻亮时,三人聚在一起,素君脸色铁青,黄梅低头不敢说话,杨秀心急如焚,想找话安慰安慰素君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忽然,晨雾中孤零零地走过来一个人,身材极是眼熟,仔细一看竟是少冲。杨秀喜极而泣,忙拍了拍素君,素君抬头一看,疾步上前劈脸便给了少冲一记耳光,骂道:“你都跑哪儿去,要我们在这担心你。”少冲被打得晕头转向,一脸迷茫。杨秀忙拉开了素君,安慰少冲道:“我们都以为你遭遇不测了,所以才……你不要放在心上。”少冲得知素君是因自己才如此失态,心里禁不住涌起阵阵暖流,自祖母去世,七八年了,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为自己挂心。少冲深深地吸了口气,道:“让姐姐担心了,我怕被他们拿住,换上了他们的衣裳跟着他们到城西去了。刚刚才想办法脱身。”黄梅冷哼一声道:“你倒是一身好本事,害的我们三个焦头烂额。你看看,七姐发了多大的脾气,一个晚上,我大气都没敢喘一口。”杨秀道:“好啦,好啦,回来就好。马上就天亮了,押顾师兄的船该开拔了。”
四人退到城外,此时天光大亮。刘家港,但见千帆竞发,王家的船队起航出海。少冲知道顾枫就在其中哪一条船上,却不知在哪,又不能靠近了去找。从天麻麻亮,到日上三竿,终于没有找到是哪一条船。最后一条海船也扬帆起航。少冲长叹一声,也只能在心底保佑顾枫平安归来了。
二日,素君三人催着少冲启程上路。其时已是九月初,少冲本意先回洪湖。黄梅却撺掇他一起上紫阳山小住。杨秀也一旁帮村,少冲久闻紫阳宫盛名,早有心亲眼一见,只是素君不开口,自己不敢贸然答应。杨秀笑道:“你不要误会,我们七姐是面冷心热,她就是满心盼着你去,也断不会说一个字出来的。七姐,我说的对不对。”素君白了杨秀一眼,看了一眼少冲,说道:“你没什么要紧事就来走一趟,师父和大姐也想见见你。”少冲这才心中释然。
计议已定,少冲写了一封书信,暗中托人送回洪湖。四人雇船西进,又沿汉水北上,一个月后,到了襄阳府。黄梅让少冲上街买些干粮、食盐和药品留作路上用。少冲上街来采买完毕回客栈的路上,路旁一个算命卦士招呼自己,少冲正想避开,猛然瞥见卦士的腰带上用红绳系着五枚亮晶晶的铜钱,少冲暗吃一惊:这是拭剑堂召唤同伴的暗号,五个铜钱代表来人在堂中的地位,铜钱数越多表示其人地位越高,红绳表示此事比较紧急,而拴在腰间却是表示此事极其重要。
第一六三章 上山(3)
想到这,少冲移步坐到卦台前,道:“先生劳驾,请为在下算上一卦。”卦士笑道:“不知老弟是问财运呢还是算官运?”少冲道:“先生说笑,我一介布衣自然是问财运。”说着话,取出三枚铜钱漫不经心地在桌上摆了个品字形,卦士微微一笑捡起两枚铜钱放进碗里,将剩下的一枚推回给少冲。少冲扫了一眼左右,低声问道:“找我何事?我只是一枚可有可无的闲子。”卦士笑道:“就算是红子,也要花钱过日子。这是今年的薪水:纹银二十两。”说着话,卦士递过来用纸包着的一块银锭,又递过来一张纸:“在你名下画个字吧。”少冲不想节外生枝,赶忙画了字,拿起银子便走。
少冲买回干粮,黄梅让其分成四份,少冲见每份都有三四十斤,便问道:“不知路有多远?为何买这么多的干粮?”黄梅道:“现在嫌多,过几天就嫌少了。与其深山里挨饿,不如现在多准备些。”备好了干粮药品,四人向西进了一片深山茂林之中,但见山峦叠翠,云遮雾绕,不是羊肠小道就是深谷断崖。常常是走了一整天见不到一个人。大约四五天过后,突然山路断绝,只好自己开劈山路。少冲自告奋勇,手持柴刀一路开道,虽然手臂脸上刮得伤痕累累,却赢得了黄梅的一片喝彩。少冲与三人朝夕相处,知冷知热,又殷勤肯干,不知不觉就熟识起来。三人口中都不喊名号,只叫小弟。少冲见山越来越高,景色越来越美。不由地问道:“前些日子,我送红袖玉箫两位姑娘来紫阳山,山路还算平坦,今日这条路怎么这般难走?”杨秀笑道:“你们那一次还有两百多里才能到山上,真正难走的路你们还没有碰到呢。”少冲惊叹道:“不想名闻天下的紫阳宫竟然藏在这样的深山里。”黄梅笑道:“山高才有神仙住嘛。小弟,你们的小平山有多高啊?”少冲闻言愕然无语。杨秀笑道:“别听她胡说,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不想别人的打扰,所以师父当年创立本派时,见此处山高林密,人烟罕至,适合清修,才定居下来,到今天已经有四十八年了。”
又走三天,少冲背的干粮已所剩无几,他便留了心,每次都要省下来一个放回包袱,却不料被素君看见,将自己手里的馒头塞过来,一言不发地转身走开。黄梅也凑过去,把自己吃剩下的半个馒头也塞到少冲手里,拍拍少冲的肩道:“兄弟,怎样?比你亲姐还亲几分吧。今后要是得了意,可别忘了咱的好处。”
这一日,四人翻过一道山梁,少冲忽见眼前的山谷里有一条人修的小道,又见远处山坡上有炊烟升起,大喜道:“这莫不是到了紫阳山?”杨秀道:“这叫天界山,过了这山,就到紫阳山啦,看起来就在眼前,走起来可要一天呢。七姐,今晚,咱们就在东村歇一宿吧。”素君道:“今年天旱,收成不好,还是不要打扰他们了。到前面的木屋住一晚吧。”黄梅道:“我的好姐姐,就咱们四个,还能吃穷他们?”素君不理睬,和杨秀手拉手下山去了。
少冲见黄梅一人落单,就找话问她:“敢问梅姐,紫阳宫的附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居住,不怕打扰山上清修吗?”黄梅笑道:“好弟弟,人总要吃饭的呀,山上几百人,粮食蔬菜从哪来?总得有人供应啊。用山下人的话说这些人就是紫阳宫的佃户,他们受紫阳宫的庇护,才能在这乱世中有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每年只要向山上交几石租子,剩下的就可以自己享用,比起山外的农夫不知好上多少倍呢。”少冲大悟,道:“是我糊涂了,紫阳山这么偏僻,粮食用品自然不能从外面运来,没人供养如何使得?”放眼望去,只见山坡上满是梯田、果树、桑林和茶园,背山临水的地方黑瓦白墙的赫然一个大村落。
第一六四章 上山(4)
在田中耕作的农人遥遥望见四人,都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地跪倒叩头礼拜。少冲见素君三人泰然处之,并不计较,心下大惊:“这些人为何对三人如此恭敬?我给师父管码头时,伙计们见了我,不过是停下来打声招呼罢了。何曾有这样恭敬的?”有心想问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