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鲁肃却是一个能领十万精兵与曹操周旋的人物。
    不过,在刘冯的心中赵云与鲁肃的地位是相等的,猛将与大帅,缺一不可嘛。
    “竟如此厉害。”赵云为之咋舌,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刘冯如此评价鲁肃呢,不听不知道,知道就吓一跳。
    “哈哈哈哈。就是这么厉害。”刘冯大笑。
    ……………
    庐陵郡,为江东六郡之一。
    地理位置为江东东边边郡,而东边就是刘表的地盘江夏了,镇守江夏的刘表部将黄祖更是斩杀了孙坚,孙氏的大仇人。
    江东孙策这边是想要斩杀黄祖,为父亲孙坚报仇。江夏那边的黄祖则是惧怕孙氏做大,而常常派兵骚扰。
    于是,双方在这一带冲突不小。因此,孙策是派遣了手下最信任的部将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镇守巴陵的巴丘,一边以防备黄祖的进攻,一边积极准备对黄祖的进攻。
    这一日,鲁肃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巴丘。
    他从扬州临淮郡出发,沿着水路到达巴丘,足足用了十日的时间。不过,就算是旅途劳累,但是鲁肃的眼神仍然明亮异常,不见一点疲惫。
    跟从了明主,鲁肃的心在这段时间内,都保持有一定的亢奋。
    “走,直奔向南,往周瑜大营去见周瑜。”鲁肃对车夫吩咐道。
    “诺。”车夫应诺了一声,立刻催动了马匹,往周瑜大营去了。
    不久后,鲁肃到达了周瑜大营。
    周瑜虽然号称中护军,有节制很多孙氏部将的权利,但是本部人马却不多,只有五千精锐。
    因此,军营并不是很大。
    不过,井然有序,非常的有气势。
    鲁肃在江东住了几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周瑜呆在一起。进入周瑜的军营绝对不是第一次,
    但是每次来到周瑜的大营都会感叹一声,当真是好气势。这一次也不例外,鲁肃在大营外,驻足了片刻,眼中充满了赞叹。
    但是这一次终究却是拥有了不同的心思。从此后,他与周瑜私交不绝,但立场却改变了,开始各为其主。
    公瑾,既然遇到了太子殿下。我只能对不住你了。鲁肃的心中说了一声抱歉。
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瑜的疑惑(1)
    第一百八十六章周瑜的疑惑
    在大营外驻足了片刻后,鲁肃才向着大营走去。
    “不知先生是何人?来军营又有何事情?”俗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兵丁,周瑜本身雍容风雅,他的士卒也不是咄咄逼人之辈。
    一方面见鲁肃乘车而来,另一方面也见鲁肃气度不凡。守门的士卒不由自主就带了几分的敬重,问道。
    “我乃周公瑾的好友,鲁肃。还请军士通传一声。”鲁肃举拳说道。
    “还请先生稍等。”军士听到鲁肃这么说,顿时更见敬重了几分,弯腰行了一礼后,立刻转身走了进去。
    中军大帐内。
    周瑜正在看书,作为优秀的领兵大将,将军们在军中手不释卷,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潮流了。
    史书上记载,曹操是这样,周瑜是这样,以后的鲁肃也是这样。
    此刻,周瑜正在温习吴子兵法。
    “将军,有一个自称是鲁肃的人在大营外求见。”这时,那个与鲁肃交谈过的营门守卒从大帐外走了进来,禀报道。
    “鲁子敬,终于来了吗。”周瑜闻言立刻丢下了手中的竹简,眼睛中放射出了极为欢喜的光芒,大喜道。
    鲁肃。
    说起周瑜与鲁肃的交情,那也是很经典的。当年周瑜军中缺少粮食,而鲁肃是当地出名的豪强,于是周瑜向鲁肃借粮食。
    鲁肃家中有两仓大约六千石的粮食,听说周瑜缺粮,随手指着一仓三千石的粮食给了周瑜。
    因为这一股豪爽大气,于是周瑜惊奇之。经过深交后,周瑜全面的了解到了鲁肃乃当世奇才,于是引为知己,并且劝说鲁肃南下,并举荐给了孙策。
    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孙策帐下已经有很多文臣武将了。鲁肃的性格是豪爽讲义气,又不是爱出风头。
    因此,常常显得不是很起眼。
    周瑜曾经三番两次的向孙策进言,请求重用鲁肃,但因为鲁肃的不起眼都没成功。
    后来,鲁肃觉得江东不可久留,就以祖母亡故的借口返回东城居住。周瑜曾经极力制止,但没成功。
    暗自感叹可惜,并且也暗自下定了决心。等鲁肃的守孝期完结后,就立刻派人请回来。这就有了陈军侯送信的一幕。
    “此,是经世奇才,这一次绝对不能再让他流落在外了,定要向伯符说个明白。”大喜之余,周瑜又在心中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写一封才长信给孙策,阐述一下鲁肃的才能,以及重要性。
    若是失去了这么一个大才,是江东的重大损失啊。
    怀着这样的一个心情,周瑜迅速的从中军大帐内走了出来,并且翻身坐上了战马,策马来到了营门口。
    远远的,周瑜就看到了站在门外的鲁肃。
    周瑜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随即贪婪的看了一眼鲁肃一眼,数年了,终于再次见到这张面孔了。
    此刻,周瑜的心中,当真是求贤若渴,一心为江东。
    自然的,鲁肃也看到了周瑜,阔别数年,但是周瑜风采依旧,一样是那么的丰神俊朗,一样的是那么的雍容风雅。
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瑜的疑惑(2)
    “子敬。”周瑜策马出了营门后,立刻翻身下马,疾步来到了鲁肃的身前,随后,很是郑重的见礼道。
    “公瑾。”
    鲁肃也举起拳头,行礼道。
    “一别数年,我心中真的有很多的话与子敬说。来来来,先到我大帐内交谈,今晚定要秉烛夜谈。”
    周瑜爽朗一下,拉起了鲁肃的手,打算往军中而去。
    鲁肃微微一笑,顺势跟了进去。不久后,二人一起来到了中军大帐内。
    周瑜命了亲兵,准备酒菜以招待鲁肃。
    不久后,酒菜上案。周瑜举起酒杯,大笑着说道:“为今日的重逢,敬子敬一杯。”
    “多谢。”鲁肃笑了笑,也举起了酒杯,与周瑜遥遥的对饮而下。
    不管是周瑜,还是鲁肃都是海量,这一杯酒水下肚,算是暖胃。接下来,周瑜频频向鲁肃敬酒。
    并且不时的发出几声大笑,显示出了对于鲁肃能再次来到他的军中,那无比的欢喜。
    但是鲁肃却也因此更加苦恼了一些,虽然已经料定了周瑜很欣赏他,但是鲁肃却没有想到居然会这么欣赏。
    言语间几乎都是对于他能回到江东,而感到欣喜。
    但问题是,现在的鲁肃已经名草有主了。为刘冯的气势所摄,而成为了刘冯的幕僚。
    皇太子刘冯,不仅天赋异禀,而且果决狠辣。再加上身份正宗,为汉室正统传承者,有一些先天性的优势。再加上各种潜力。
    是乱世之中的英主。
    最重要的是刘冯很重视他,真的很重视他。即使是周瑜今日的所表现出来的欣喜,也没有让鲁肃觉得超过刘冯。
    那可是正因为看重他,而想把杀了的男人。若比喻为玉石,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鲁肃真的,真的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刘冯的信任。
    就算是周瑜也多有不如,况且,周瑜还不是一个英主,虽然与孙策私交不凡,但算起来还是一个统兵大将而已。
    能给他的发展舞台,始终是有限的。
    这一刻的鲁肃是很坚定的,打算跟随刘冯到头的。不管刘冯是成是败,他都会不离不弃。因此,对于周瑜的热情,鲁肃只能在心里说一声抱歉了。
    但也正因为周瑜的热情,使得鲁肃觉得难以开口。难道这个时候直接剿周瑜一盆冷水?说你已经迟了,我已经投奔了皇太子了?
    这不现实。鲁肃也说不出口。
    不过,鲁肃也知道,这件事情还是早说出口为妙。拖延迟了,对双方都不好。而且他还有老母亲要接回去。
    “公瑾,这一次来,我是打算接回母亲北上的。”最终,鲁肃乘着周瑜说话的空段,委婉的说道。
    接回母亲北上,就是不打算在江东居住了,也不打算为江东效命了。
    “这。”周瑜满脸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下来。
    这一刻,周瑜望着鲁肃,觉得很受到了打击。鲁肃啊,这个经世奇才,居然要走了。
    他与鲁肃的私交这么好,江东的环境又是这么好。而且,孙策又是一个绝对的明君,为什么要走呢?
    为什么。
    这一刻,周瑜除了苦涩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的疑问。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东吴痛失英才(1)
    第一百八十七章东吴痛失英才
    很多很多的疑问,都堆积在了周瑜的心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感觉到这一股苦涩,他已经预见到了,江东即将失去了一个英杰啊。
    一个可能是举足轻重地位的英杰。
    这些疑问之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个疑问。按照周瑜对鲁肃的了解,鲁肃是个大才,并且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雄心。
    而今乱世,是要想一展抱负,就需要投奔一个明主。
    而能够称得上的明主的就只剩下了曹操,以及孙策二人。而今鲁肃放弃了孙策,而选择北上。
    难道是要投奔曹操不成?
    投奔曹操。
    周瑜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可能性,因为按照鲁肃的志向来看,他想要一展抱负,就要拥有一定宽敞的舞台。
    而曹氏那边,却是人才众多,并且已经形成了属于曹氏自己的提拔制度。虽然比拼才能,鲁肃不比任何一个人差,但想要出头却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鲁肃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投奔曹操,按照鲁肃的性格,以前不会,那么现在也不会。
    那到底是谁呢?
    在这乱世之中,能比得上孙策,曹操这样的明主,到底是谁呢。
    不会是那个刘备吧?最后,周瑜的心中想到了刘备的身上去。刘备那家伙虽然时运不济,才能也不行。
    但是从他不断战败后,还能保住那么大的名声。就可以看出,刘备是有些雄心的。而且名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