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使文采了得,那也是为虎作伥,又有何用。”董承冷笑了一声,丢掉了布,说道。
    董承在看了书信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冷笑不屑。但是第二个反应,却是心中一动,并且迅速的捡起了丢掉的书信。
    紧接着,董承命人取了笔墨,布,也开始写信。
    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但其实就四个字,心中犹豫。
    “派人把书信发射出去。”董承写好之后,把书信绑在了箭矢上边,递给了刚才递信进来的亲兵,吩咐道。
    “诺。”亲兵应诺了一声,取了箭矢走了出去。
    “袁本初啊,袁本初。我就将计就计,引你入城,斩你一军。让你知道,这反间计并不是那么好用的。”
    董承冷笑了一声,说道。
    亲兵获得了董承的书信之后,立刻命人引弓射出了城池。因此,很快,逢纪就得到了董承的书信。
    逢纪打开看后,顿时心下一喜。
    “走,回去大营。”紧接着,逢纪大手一挥,率众回去了袁军大营。
    没过多久,逢纪就来到了中军大帐附近,手持董承的书信,走了进去。
    “如何。”眼见逢纪手持书信走了进来,袁绍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问道。
    “董承回信了,而且断然拒绝了招降。”逢纪笑着说道,但不等袁绍反应,立刻又说道:“不过,臣却察觉到了董承心中的迟疑。”
    “拿过来给孤看看。”袁绍闻言精神一振,立刻招手道。
    “诺。”逢纪应诺了一声,立刻把书信递给了袁绍。袁绍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看,先是眉头皱起,但是不久后却又舒展了开来。
    “哈哈哈,那董承果然不是铁板一块。孤就说了,丧子之痛,非等闲可以承受。董承死了儿子,岂是简单就能消恨的?曹孟德这一次真是多虑了。”
    之后,袁绍哈哈大笑道,眉目间尽是兴奋。
    “主公,该怎么回信。”逢纪见袁绍高兴没有立刻打扰,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行礼说道。
    “回信给他,就说汉室性命不久矣。若是他归顺,孤也愿意加封他为大将军,封万户侯,子孙荣宠不衰。”
    袁绍稍稍的沉吟了一下,而后断然道。
    “诺。”逢纪闻言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若是董承都能投降,那么文聘,甘宁都不是什么问题。攻入许县之后,可以回合大军,一起进攻虎牢,司隶。何愁汉室不灭,何愁汉室不灭啊,哈哈哈。”
    逢纪离开之后,袁绍仍然是欣喜满怀,忍不住哈哈哈大笑道。
    另一边,逢纪得了袁绍的命令之后,又写了一封信,射入城中。而后,董承又回信。如此反复数次。
    终于,在董承的第三次回信之中,董承“软化”了。
    “主公,董承说双方罢军三日,容他考虑。三日后,回复主公。”
    中军大帐内,袁绍在等待消息,蓦然见到逢纪从外走了进来,带着几分兴奋之情。
第九百五十章 徐庶醒了(1)
    第九百五十章徐庶醒了
    “好。”听到逢纪的声音后,袁绍拍案而起,大叫道。
    随即,袁绍来回踱步了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逢纪立在袁绍的身前,也是满脸欣喜。
    不过,袁绍到底也是一代枭雄人物,虽然以前确实昏庸了一些,但是在官渡之战,刘冯入侵河北之战,丧失青州之后,袁绍渐渐的从平庸,恢复了枭雄的本色。
    而疑心病就是枭雄本色。
    因此,在享受了兴奋,欣喜之后,一股疑惑渐渐的取而代之了。他与董承通信,虽然前后数次,但都在一天之内完成了。
    而这董承最后居然会对他说,双方罢军三日,荣他考虑。三日后,回复他。这也太简单了一些。
    顺利,就能起疑心,枭雄大体就是如此了。
    “元图是否觉得太过顺利了一些。”一旦心中起了疑心,那就不容易消除了,只见袁绍脸上的欣喜,兴奋之色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浓浓的怀疑,他也停下了踱步,重新跪坐在了帅坐上,问逢纪道。
    “这。”逢纪闻言也敛去了脸上的欣喜,沉吟了一下。片刻后,也凝重说道:“主公若是不说,臣还不曾怀疑,但是主公这么一说,臣确实也有了一些疑惑。”
    “若是董承三日后开城门,引孤军入城,而后伏兵城中,这又该如何?”袁绍从怀疑出发,甚至是料想到了董承可能会出现伏兵这种问题了。
    “若出伏兵,则必毁一军。折损兵马,于大势不利。”逢纪也是悚然动容,说道。
    二人越是交谈越是疑惑,就越是怀疑董承可能是将计就计,等待反将一军。于是,气氛渐渐沉默,沉重了起来。
    “主公,不若让探子在城中探听虚实。”忽然,逢纪眼前一亮,说道。
    “怎么说?”袁绍也是精神一振,问道。
    “刘冯说刘协回都洛阳,许都才称许县,虽然地位下降,但战略却极为重要,盖因为许县乃豫州中心,若保住许县,就能保住大半豫州,若失许县,豫州必无。于是,刘冯以骠骑大将军董承为根基,以徐庶为主干,谋主,以文聘,甘宁为枝叶,爪牙,给兵三万,镇许县。而今徐庶为流失所中,卧于榻上。由董承主掌局势,然城中,文聘,甘宁却为刘冯忠臣,虎臣。各仗雄兵。今日,主公与董承通信合谋,若是甘宁,文聘得知,必定质问董承,或与之生怨。此将帅失和,城中不稳也。而若是董承将计就计,想反将一军,与主公厮杀,则必定会通知文聘,甘宁,此城中必定杀机暗浮。此,虚实也,可探董承之谋。”
    逢纪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吐出了心中所思,为袁绍出谋划策。
    此探听虚实,而知董承之谋,逢纪无愧于河北名臣,有智谋。
    “好,立刻联系城中探子,探听虚实。”袁绍闻言眼睛大亮,毫不犹豫的拍案说道。
    “诺。”逢纪应诺了一声,而后立刻告辞出去布置去了。
第九百五十章 徐庶醒了(2)
    “若董承设计害孤,则孤不动。若董承真心投降,孤则顺势入城,此万全策也。”逢纪离开之后,袁绍脸上的笑容仍在,抚须道。
    有些自得,河北多出名士,虽亡了审配,许攸等人,然郭图,逢纪尚存,足以匹敌天下豪杰也。
    许县,骠骑大将军府,大厅内。
    董承双目微微闭起,还在沉思之中。正如逢纪所料,将计就计,反将一军,董承不过是引袁绍部众入城,射杀其一军而已。
    同样,董承也在考虑甘宁,文聘之间的配合,就如同逢纪所料,若是不把计策通知文聘,甘宁,那就惨了。
    尤其甘宁,性格粗猛,急躁,又是忠心耿耿。他与袁绍门前通信,不可能瞒得过甘宁等人的,若是甘宁知道,没准会发生火并。
    “得通知一下。”董承睁开了双目,说道。
    想着,董承打算起身,吩咐心腹去与甘宁,文聘分说。却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哒哒哒。”
    紧接着,有一侍女从外走了进来,禀报道:“大将军,徐大人醒了。”
    “哦。徐元直醒了。”董承闻言顿时欢喜,立刻把刚才的事情抛之脑后了,等会儿通知不迟。
    徐庶就不同了,他即是大汉朝的后起之秀,国之重臣。不关心他关心谁,再然后,董承毕竟是武将出身,对于自己的所谋,没那么自信。
    关键时刻,还是得找人商量一下。徐庶醒的刚刚好啊。
    “走。”董承呼喝了一声,而后立刻起身走了出去。走的飞快,后边侍女只能勉强跟上。
    徐庶家中本是有家小的,不过大汉迁都之后,徐庶的老母,以及夫人妻子,都诣向洛阳,寻常的时候,只有极为侍妾在陪伴,照料徐庶。
    而徐庶为流失所中,董承怕徐庶的侍妾照料不周,于是干脆的把徐庶接到了他的府邸,加以照料,被安置在左侧厢房。
    董承出了大厅之后,走的很急,很快就来到了厢房内。
    “嗯。”走入厢房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浓烈的药味,不过,董承很快就忽略了,来到了徐庶榻前。
    只见榻上躺着一人,而今夏天,此人身上却盖着厚厚的棉被,形容憔悴,苍白,仿若只剩下了一口气了。
    这,正是为流失所中的徐庶。
    不过,往日的徐庶都是双目紧闭,而今却是睁着眼睛。见到董承来了,徐庶笑了笑,说道:“让大将军担心了。”
    声音虚弱,仿佛风中柳絮。
    “老夫与元直即是同殿为臣,又共镇许县,何须这等客套话。”董承闻言假装不悦,说道。
    “是末将的不是。”徐庶闻言笑了笑,说道。
    “元直刚醒,老夫本不该让元直费神,但此事攸关成败,还请元直谋断。”董承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大将军请说。”徐庶闻言正了正神色,说道。
    “嗯。”董承点了点头,随即把他的谋划,说了出来。等说完后,董承抬起头看向徐庶,有些期待。
    而徐庶则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九百五十一章 病榻之间亦是英豪(1)
    第九百五十一章病榻之间亦是英豪
    厢房内,略显灰暗。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徐庶微微闭起双目,在沉思。而董承则跪坐在榻前,期待的看着徐庶。
    气氛很是沉默凝重。
    徐庶心中在电闪,董承之谋,也算良谋。若是成功,可斩其一军,或是半军,赚个数千兵马。
    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想到之后,徐庶抬起头来,说道:“大将军之谋,乃良谋。”
    董承闻言心下一喜,就在这时,徐庶又说道:“但是有一个大的缺陷,若是不解决,怕是要功亏一篑。”
    “怎么说?”董承的心中立刻一紧,问道。
    “魏,袁二十五万大军围攻许县,袁军郭图所部十万人攻打虎牢,天下群雄响应。此乃天下震动,而汉室倾亡之兆也。许县城中,大将军与末将,甘宁将军,文聘将军,仗有雄兵,于是安稳。但有些世家大族,或投机小人。或是干脆二军探子,都有布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