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9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人剑眉星目,俊朗非常,身躯看起来不甚强壮,但却修长,也算雄伟。
    这人,正是汉朝的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同样,也是他们十部匈奴的王啊。
    想着,于刃儿等人迅速的翻身下马,疾步来到了刘冯的面前,行礼道:“末将拜见大将军。”
    这行礼,行的是汉礼。说的话也是汉语。
    这是恭顺,也是爱戴。
    “此战,诸位将军幸苦了。”刘冯见此连忙上前一步,一一扶起了于刃儿等人,说道。
    “为大将军死战,理所当然尔。”
    于刃儿率先开口说道。
    “正是如此为大将军死战,乃是理所当然,谈何幸苦。”这句话,顿时引起了部将们的一致赞同,他们齐齐说道。
    “诸位不愧为汉室重将,孤甚是宽慰。”刘冯闻言发出了肺腑之声,此刻,刘冯真是感叹了一声啊。
    对于外族恨之入骨的他,居然用了外族作为大将,还是赢得了这一片的人心,实在是世事无常啊。
    随即,刘冯抬头仔细的看了一眼于刃儿等人,顿时,发现了十部将,少了三个人。而剩下的七人,也都是多半带伤,脸色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苍白。
    唯一还算让人宽慰的是,精神头都不错,神色也很亢奋。
    显然伤势并不重,一场大胜也让他们士气大振。
    “唉。”最终,刘冯还是发出了一声幽幽的叹息之声,却是知道,那少的三个人,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将军难免阵上亡,而这十部将又不是马超,庞德,赵云这些绝世猛将,能保住性命的几率,是一般情况。
    战死,也是理所当然。不过,刘冯的性格就是这样,对于自己人,都是不忍的。
    像刘冯,在整个西域,在整个草原,远东,在天下除了汉朝直接统治的州郡中,刘冯是个什么形象?
    冷酷无情的屠夫,阴险狡诈的枭雄。
    一个让人鄙视唾弃的人。为什么?因为刘冯对敌人下手决不留情,羌族百万之众,屠杀了数十万男丁。
    导致流血千里,一族被灭。
    更是巅峰之作。
    所以,刘冯的名声才会如此的臭。不过,另一方面,刘冯的名声也是响亮的。正因为畏惧刘冯,才要抹黑刘冯啊。
    这是外人对刘冯的看法,而在目前汉朝直接通知的州郡当中,刘冯的名气向来好。
    中兴之主,宽厚之君。
    当之无愧啊。
    刘冯就是这么一个有些矛盾的人,而今,也是发自肺腑的,为死去的十部将当中的三人而感觉到有些难过。
    即是发自肺腑,自是充满了真诚。
    于刃儿等人也感觉到了,这些沙场上纵横,铁打的汉子,也不由心中一暖,双目更是酸涩了一阵,那感动的泪水差点就夺眶而出了。
    这并不是这些人脆弱啊,而是以前于夫罗在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受到这样的温暖过。
    更何宽,他们并不是刘冯的嫡系。却能让刘冯如此,自然是感动无比。
    这是刘冯把他们也当作是自己人了啊。
    “人难免一死,就看死的有没有价值了。而为大将军战死沙场,我想也是三位将军的夙愿。大将军不必难过。”于刃儿忍下了感动,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正是。大将军无需难过。”
    “对,不必难过。我们反而要高兴,因为五万鲜卑人为他们陪葬了啊。而且城池外边还有二十五万的鲜卑骑兵。我们可以尽情的厮杀,为死去的将军,勇士们报仇。”
    剩下的六名匈奴将军们也是纷纷说道。
    刘冯听了之后,也忍下了心中的不忍,坚定道:“诸位说的好,正所谓哀兵必胜。诸位对于死去的将军,勇士有多么的哀伤,对于鲜卑勇士,这仇恨就有多大。鲜卑人人二十五万人,孤在这里发誓,定叫他们一个也回不去漠北。”
    说到最后,刘冯的声音无比的坚定,铿锵做声。
    正是将心中的不忍,化作了滔天的恨意。虽然死去的人,都是匈奴部将。但也是他刘冯麾下的将军。而今战死沙场了,他这个大将军,为他们报仇,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对,报仇,报仇。”
    于刃儿等人闻言顿时激起了胸中的仇恨,无比仇恨的喝道。
    顿时,一股同仇敌忾之心,让刘冯与将军们心心相连了起来。那就是报仇啊。
    不过,虽然报仇很重要。但是毕竟目前是大胜,犒赏勇士,那也是应当的。在片刻之后,刘冯命令了于刃儿等人下去处理伤口。
    而又下令杀猪宰羊,犒赏回来的勇士。
    没有多久,赵云等步卒也返回了。刘冯也一样犒劳了。
    不仅如此,刘冯还将这十位匈奴部将,包括了战死的三人,都封了列侯,赐了真正将军名号。
    死去的人,由儿子继承,领兵马,若儿子还小,就由兄弟继承。
    刘冯对于自己的部下,向来如此。国士待之。
    而刘冯这样的作为也更加的让匈奴的将军们,勇士们敬重了。因为他们知道,为刘冯战死,不仅荣耀。
    所获得的战功,也将是真金一样的金,刘冯不会吞纳半分,更不会忘记。
    他们的厮杀,是值得的。
    士气更加高昂了。
    一场厮杀下来,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鲜卑人走下坡路了,而以刘冯为首的汉军,则开始气势如虹。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埋伏(第六更)
    “轰隆隆。”
    天空一片阴暗,时不时的划过一条闪电长龙,而后则是轰鸣不绝的响声。
    “哗啦啦。”
    在这轰鸣巨响声中,倾盆大雨骤然降下,巨大的雨水,冲击着地面,使得干枯的土地,得到了滋润。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雨啊,值得欢喜。”
    “雨水啊,雨水,真好。”
    朔方城池上,有许多的汉军甲士在城池上巡逻,驻守,面对这一场倾盆大雨,他们充满了喜悦。
    时间已经到达了中兴六年,春夏交接的时候了。也就是离四国相王,刘冯进攻并州,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了。
    也距离刘冯击败了鲜卑五万精兵,杀了沙海那一场战役,已经过了半年了。这段时间内,鲜卑人与汉军在僵持。
    不时的爆发一场场局部的小战争,双方对于河套城池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了。
    在这河套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场交锋,厮杀,伏击。
    在这个过程之中,刘冯不得不把步卒给分散了,以一营六千人为单位,分散在各个重要的城池进行防御。
    而匈奴骑兵,则是进行歼灭。
    因为刘冯这边的才智之士极多,邓芝,贾诩,刘晔,在他们的设计下,着实打了不少胜仗。
    不过,有的时候他们面对鲜卑人强大的骑兵,也会有惨重的损失。
    双方交战很是惨烈。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失,汉军已经渐渐的占据上风了。因为,双方的补给力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鲜卑人,他们是靠草原养活牛羊充饥的,也就是逐草而居。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草原的。
    但是他们因为要与刘冯厮杀,已经在这一片地方,呆了足足七八个月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牛羊杀了无数。
    补给早就跟不上了,幸好在关键的时候,袁绍伸出了援手,运送了不少的粮食过来,这才避免了鲜卑人的窘迫。
    但即使是如此,袁绍也不可能永远的进行补给的。对于鲜卑人来说,粮食的问题很大。
    其次,就是人口了。
    这段时间的交战,使得鲜卑骑兵损失很多,渐渐的只剩下了二十一二万了。整个鲜卑人,有数百万的人口。
    五十万的精锐骑兵,这一次南下,足有三十万骑兵。剩下的二十万在干什么呢?要防备乌桓人,以及四方的一些部落。
    所以,三十万大军南下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对于鲜卑大军来说,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战死的勇士,死了就死了,很难补充回来的。
    这就是鲜卑人的实际情况。回过头来看看汉人的。
    也先算粮草。袁绍据有冀州,幽州,幽州基本上是只能自给自足而已,但是冀州却是富有啊。
    这看袁绍不断的补给鲜卑人粮食,就可以看出几分端倪了。而冀州在整个天下来说,只能算是一般富有而已。
    更加富有的是什么地方呢?那就是荆州,益州,以及益州治下的汉中,这是目前汉朝治下三大传统粮仓。
    这还不算,司隶这个新近崛起的粮仓呢。当初,刘冯迁徙了许多的百姓进入司隶。
    曾经承诺,免税数年。这个承诺,到了如今早就兑现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免税,司隶百姓都非常的富裕。
    干劲很足,人口也是增加了不少。免税之后,他们上缴的粮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是作为汉朝治下新近崛起的一座粮仓。
    这几个地方,都比袁绍的冀州富足。袁绍能供给鲜卑人二三十万大军所吃用的粮食。
    而刘冯靠着这几座粮仓,补给并州境内的这十几二十万大军的粮食,自然是毛毛雨了。
    若是拖延下去,刘冯占据的上风,将会更加大。
    说了粮食,就说是人口吧。
    其实这一方面也不用分析了,汉室人口本就多,比赵国,魏国,燕国,吴国加起来都还要多,多的多。
    更别说,刘冯经过了这一些年的战争之后,将一些击垮的势力的残余兵力,进行屯田兵的建造了。
    这些屯田兵都是昔日的士卒,只要稍加训练,就能运来前线。
    所以,刘冯在这半年多的僵持之中,兵力都不曾减少。甚至是匈奴骑兵损失了,刘冯也能以汉人补充进去,补足了原来的兵力。
    而这段时间,朝廷对于刘冯的征战,更是不有余力的支持。一批批的军队被训练出来,补充刘冯的损失。
    所以,刘冯的兵力,一直都维持在十九万到二十万之间。
    所以说,在这僵持之中,刘冯已经渐渐的占据上风了。
    这就是刘冯一直以来,所用的精兵策略的优势了。军队的稀少,精锐,可以使得更多的壮丁,投入到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