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野-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光南征求朝旭意见:“开始吧?”
    朝旭:“好!开始吧!”
    牛光南:“咳!同志们!今天,市政府领导,朝市长、朱厅长一行,亲临我们云溪,指导云溪的抗洪防汛工作,我代表云溪县委、县政府表示热烈地欢迎!”他站起来给朝旭和朱江点头、敬礼。
    全场热烈鼓掌。
    牛光南:“下面,我先……。”又问朝旭:“我先汇报?”
    朝旭笑笑,点点头:“嗯!说吧说吧!”
    牛光南:“咳!嗯!下面,我先把我们云溪前段防汛情况,给市政府领导作过汇报,不对的地方,请政府领导和同志们批评。
    我们云溪……。”
    县委书记龙达理站在一栋小洋楼下,这是龙洞煤矿的办公室,他正与矿长袁国平握手道别,手机响,龙接电话:“哦!姜珊!我知道,你说我在抗洪点上哕!好!那是他客气,我马上就赶回去!好!就这样!”对袁“市长下来了,我得赶回去。股份的事,我不管,你定!县里新闻媒体虽说听我的,你也得去打点一下。”
    袁国平:“我会的!”
    龙达理:“再不能出事,一旦上面媒体介入,你我都完蛋!”
    袁国平:“您放心!”
    龙达理:“放心放心!你就不能多在这儿守守?成天守在宾馆鬼混,有啥意思?”
    袁国平笑道:“好!现在开始,我就守在这儿,行了吧!”
    龙达理上了车,给袁挥挥手,走了。
    龙达理对司机:“快!”
    司机:“路不好走!只能这样。我要为领导的安全负责。”
    县政府办公楼会议室里,县长牛光南在介绍抗洪情况。他说:“早在今年3月,全县相应的岗位和责任便已经到位,县里一把手亲自抓,大型会议召开了5次,其他小型会开了不计其数。备齐了6个储料厂,储存沙石十万吨,光是物资储备就花了上百万元。沿江沿湖9个重点地段,都安排了24小时值班,每个站不少于100人,并不间断的进行拉网式排查,必须保障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副县长以上领导必须全力以赴,战斗在风口浪尖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县级领导干部。”
    赶往县政府途中,龙达理坐在车上,手托着额头,萎靡不振。姜珊的话在耳边环绕—
    姜珊:“动用抗洪救灾专款建宾馆的事,听说有人向上举报了。”
    龙达理:“谁?”
    姜珊:“除了姓魏的,还能有谁?”
    龙达理:“这个浑蛋!原来让他在楚云市办事处,不把他调回就好了,我这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撤消了云溪驻楚云办事处。”
    姜珊:“这叫拴住的狗不咬人,你要把他放回来咬人。”
    龙达理:“你不是老讲他搞夫妻店吗?其实,财政并没给他拨什么钱,让他搞不就算了?也怪我,只想搞到身边控制他,结果成了心头大患。”
    姜珊:“这家伙可是我们的克星啦!”
    车进到政府院子停下,龙达理从沉闷中醒了过来。他抬头看了一眼楼上,还亮着灯。立即下了车,直奔会议室。
    朝旭正讲话。
    朝旭:“云溪,是楚云全境抗洪防汛的咽喉。一颗守护楚云全境大门的卒子。全市政治文化中心的楚云市及下游,一旦有险情,必须随时丢卒保车,承担淹没全县的蓄洪任务;储有数亿立方米的云溪水库,担当着楚云三分之一的供电任务。云溪承受着长江洪峰和云溪水库雨季渍水的双重压力。
    ……。”
    龙达理进屋,给牛光南打了个招呼,与朝旭简单握了下手,坐下。
    朝旭:“这里国家投资最多,主要是用于防汛抗洪。一方面,……。”
    朝旭讲话后,县委书记龙达理又在牛光南的基础上作了补充介绍。
    他说:“首先,感谢市政府领导历年来对云溪的高度重视。我县对抗洪救灾的工作也是抓得紧的……。”
    朝旭、朱江对龙达理讲的重点地区,作了记录。会议结束后,朝旭对龙达理与牛光南二人说:“下午,我们到几个点上看看。”
    龙达理忙点头:“行行行!我和老牛陪您!”
    朝旭笑道:“不用了,就叫魏副县长去就行了,我建议,下午县委常委开个会,根据市委、市政府抗洪救灾总的指导思想,结合云溪实际,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晚上,我再听听。”
    龙达理无奈地看了眼魏副县长,对朝旭说:“行!”对魏副县长:“老魏呀!路不好走,你要注意朝市长的安全啦!”
    魏副县长:“好的!我会注意!”
    朝旭爽朗地笑道:“哈哈!行啦行啦!又不是三岁小孩。就这样吧!”
    牛光南:“那先到翠微宾馆!”
    朝旭心里一紧,马上笑道:“好!客从主便!”他倒要看看,这座宾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规模。
第一百四十四章
    前往防洪大堤途中,朝旭与魏副县坐在车上。
    魏副县长:“您咋不要龙书记和牛县长陪同?”
    朝旭:“副市长嘛!就用副县长陪啦!怎么?不愿意和我走走?”
    魏副县长:“哪能呢!我求之不得哩!”
    朝旭:“是吗?”
    魏副县长:“牛县长昨晚交待我留在县里,说他今天要陪您下来。”
    朱江:“嗯!牛县长是要求作陪,是朝市长点名叫你来的。”
    魏副县长:“您认识我?”
    朝旭:“嗯!认识啊!开会时不都介绍了吗?”
    魏副县长:“您好细心!”
    朝旭:“会上,副县以上领导就你严肃、不说一句话。再粗心的人也会有感觉。”
    林杰笑道:“我咋没感觉呢?”
    朝旭:“你呀你!因为—你没进入角色。”
    魏副县长:“您洞察秋毫,见微知著啊!”
    朝旭:“我知道你有话要说,他们不让你说,你也不会在那种场合说。”
    魏副县长:“市长!先看牛光南讲的搞得好的那几个点吧!”
    朝旭:“我也是这个意思,你带路。”
    魏副县长对司机:“师父!往前四公里左右往左拐,顺那条砂石路上堤。”
    马司机:“好哩!”
    朝旭:“魏县长是本地人吧?”
    魏副县长:“土生土长,大学毕业后我自己要求回来的,开始在县委办,后下去当了几年乡党委书记,前年在楚云市办事处,才调回县里不久,分管党群。”
    朝旭:“贡奉桑梓,一步一个脚印,能这样很不错了。”
    魏副县长叹了口气:“唉!选择错误,无法回头哇!”
    朝旭:“为什么?”
    魏副县长:“一言难尽啦!”
    朝旭“嗯!云溪的防汛工作还是做得不错嘛!”
    魏副县长侧过头看一眼朝旭,低着头:“嗨——!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朝旭的车在防汛大堤上,在魏副县长指点的地段停下,几人下了车。
    朝旭:“嗯!不是说,每个危险地段有100人以上排查队伍吗?人呢?”
    朱江:“更没有看到战斗在风口浪尖上的县领导哇!”
    魏副县长:“还说储备了多少砂石、木材。您看到一堆砂石,一根木料了吗?”
    朝旭眉头紧皱:“大相径庭啦!走!再看看其他地方。”
    朝旭来到大堤一个工棚里,几个农民在玩扑克牌,朝旭与一个值班的农民交谈。
    朝旭:“你们这里每天有多少人上大堤?”
    农民甲:“天天有人。”
    朝旭:“最多呢?”
    农民乙:“最多有十几个人。”
    朝旭:“只十几个人?如果发现险情怎么办?”
    农民甲:“嗨!没关系,村长说,我们县是蓄洪区,垸子溃了就溃了,国家会安排我们的。”
    朱江:“胡扯!”
    几个农民不高兴地看了朱江一眼。
    朝旭:“你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国家安排得再好,也不会比现在好啊!俗话说,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呢!”
    农民:“我们有什么办法,材长是这样传达的,说是县里精神。”
    朝旭:“我刚才看了几处地方,险象环生啊!”
    一正在玩扑克的农民:“关我们什么事,村长说咋办就咋办,反正家里重要的东西都打了包,喏!存折带在身上了,只有屋背不走,溃了垸,反正国家安排。”他拿出存显示一下,赶紧装进口袋。
    朱江:“市长!到别处看看。”
    农民:“市长!哎呀!我的天啦!市长!”赶紧扔下扑克,站起来,看着朝旭。
    朝旭笑道:“市长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身后——。”
    几个农民往后看了看。
    朝旭:“洪水无情啦!”
    农民:“是是是!你叫我们咋办?”
    朝旭:“你们去一个人叫村长,去一个人把乡长、书记叫来,就说朝旭请他们。”
    “我去叫村长。”
    “那我就去喊乡长、书记。”
    “王少爷和张鳖,你俩就守在这里。”
    朝旭:“要快!我们在这里等着。”
    两人出了门,议论。
    “市长!我说在哪儿见过啰!”
    “电视里呀!”
    不一会儿,大堤上一阵摩托车发动机响,两台摩托车往工棚疾驶而来,第一台是乡长和那农民,第二台是书记。
    材长,村支书与农民甲徒步赶往工棚。
    乡、村领导进到工棚。
    乡党委书记:“朝市长!您好!哦!魏县长也在这里。”
    朝旭“贵姓!”
    乡党委书记:“小姓何。”
    朝旭笑道:“河!难怪不怕水啦!这里叫金桔乡?”他看了眼魏副县长。
    魏副县长点点头。
    朝旭:“魏县长!您看——!”
    魏副县长:“立即向各村发出通知,从河套村至黄水坝,每公里不得少于一百人,日夜轮流排查。另外,大堤三百米不得少于3到5个立方米的木材,立即开仓运材料。矶凌、刘家坳、张村三个地段,要有乡领导坐镇。乡政府立即设立防汛值班室,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告诉县政府值班室。”说完,看了看朝旭。
    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