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爷的死是不能挽回了,可只要有太子在,也轮不到福王这么瞎折腾呐。

大明朝仅剩下的这半壁江山,指定被南京这小朝廷玩的一点也剩不下。

人们已经对大明朝失望了。

偏偏这个时候久未露面、传说中已经死于乱军或者出家为僧的太子出现了。

这让很多人在漆黑的现实之中看到一丝光亮。

“崇祯万岁的太子?太子驾临舒城了?我就说嘛,崇祯爷不该是断子绝孙的下场。苍天有眼呐,我也得去看看。”听说崇祯爷的太子来了,肩膀上的家什仿佛也轻了许多,老孙头挑着担子跑的飞快,抢着去南门看大明太子。

南门处,拥挤着的百姓堵的如墙似壁。

一面上绣日月图案的血红旗帜正猎猎招展,旗下是一队队杀气腾腾的虎贲强兵……

虎卧龙藏隐爪牙

第八十九章 这才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舒城县尊姓金名求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出身,曾在礼部述职。后在天启年间仕途不顺,屡遭谪罢,直到崇祯十三年才被启用,于舒城任上至今。

这几年来,舒城虽然小惊小险不断,始终没有太大的波澜,算是比较安稳了。

直到今天凌晨,随着一个老熟人的到来,这种安稳忽然之间就被打破。

老舒城找金求德金县尊的正是东宫修撰姚明恭。

姚明恭和金求德都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又是一榜录取,是正的不能再正的同年关系。因为二人在早年间都在礼部,这就又加上了一曾同僚的关系,绝对是熟的不能再熟的熟人。

“太子率军驾临舒城。”

姚明恭的这个消息让金求德好半晌子才反映过来。

市井间关于太子的各种传闻五花八门,金求德满满的灌了一耳朵。

毕竟是大明的老臣,说不为失踪的太子忧心那是假的。

“要是太子在就好了,起码能够拥江南半壁,起码大明朝的半壁河山不会如今日这般乌烟瘴气……”金县尊也时不时的念叨这些。

可这都过去半年了,太子还是没有一丝半点的消息,这让金县尊开始相信传言:太子极有可能是葬身于乱军之中。

老熟人姚明恭忽然来到舒城,有很突然的说太子随后就到,还让金老县尊赶紧迎接,这让金求德有点反应不过来。

老熟人姚明恭是东宫学官,他的话可信度极高。可是现在已经弘光帝临朝,忽然冒出这么一个大明太子来,确实让人难办。

为了稳妥起见,金县尊偷偷派人给南京和黄侯送信。

太子忽然出现,这太意外了,金求德不过是一小小县令,肩膀单薄的不行,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还是等主事的人来了再说吧。

所以金老县尊采用了自认为最稳妥的办法:先把姚明恭安顿下来,拖时间吧。

没想到姚明恭早就料到了这点,直眉白眼的告诉金老县尊:“太子驾临舒城并非避祸,而是率虎贲强兵。卯时三刻城门不开,大军立即击鼓攻城……”

话说的是很好听,其实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现在你要是开门迎接太子,那以后就是首拥之功,要是有别的心思,就是反贼了。

这种事情,金求德万万不敢马虎,立刻登城观看形势。

这一看可不要紧,金老县尊几乎晕厥过去。

城南海海满满都是军队,刀枪朔烁寒气森森,荡起半天的杀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城外竟然铺天盖地的都是军队。只因为天色还没有大明大亮,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其实金求德还是想再看看风头,顺便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太子,可人家大军都压上来了,攻城的架势都已经摆开,再说这些就不是迂腐冥顽,而是真真正正的傻子了。

凭着舒城里那五十杆火铳和二十多条铁尺,武装县衙里的那些捕快衙役是足够,想要守城……纯粹是白日做梦。

再也顾不得等候南京马士英的指示,再也顾不得等候黄得功黄侯在凤阳和滁州交界处发出来的军令,金求德立刻下了决心:不管太子是真是假,先开了城门再说,万一真要是打起来,舒城连半柱香的功夫都守不住,等各方面的指令达到之后,只怕自己的头七都过了。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准备,在日头爬到房檐子的时候,终于开门放炮,迎太子驾进城。

一面日月血旗高高飘扬,执旗的汉子极是雄壮,胸脯子挺的有半天高,看也不看在道旁躬身的金老县尊,威风凛凛的昂首而入。、

引旗入城之后才是太子仪仗。

仓促弄出来的几面标旗和驾仪怎么看也是简陋粗糙,可这功夫谁还有心思注意这些,大伙儿都等着看太子本人呢。

太子朱慈?面色肃穆,行到金求德等舒城官员身边,只是稍微顿了一顿,立刻提缰而过。

自闯贼破京以来,山河破碎身如浮萍,如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城池,怎能不叫这位身为大明正统的太子百感交集?

聚集在这里的人们怕有万千之众,见到太子驾临立刻乱哄哄的跪拜,还有许多人声音都是呜咽的。

“民心可用呐,我大明子民盼太子之如久旱苗禾之盼甘霖。我大明光复有望呐。”

“先皇治世垂十七年,兢兢业业临渊而履薄,气运延续自在民心长存。”

这些东宫的学官们见到如此“万民景从”的胜景,一个个老眼含泪。仿佛只要太子振臂一呼就能重建大明河山一般。

这些熟读孔孟文章精研圣人教诲的老学究们就爱认这个死理儿:无论是李闯的百万贼军,还是满洲人的雄兵壮卒,哪怕就是身边李四的赴死军,都不过是一时逞快而已。真正要执掌天下恢复大明朝往日的荣光,还是要靠民心。

“得道多助”的圣人教诲,就是万古不易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李四反而要低调的多,夹杂在赴死军之中几乎不为人所视。

民心,这个东西就和军队的士气一样,从来就不是天然生成。在这个弱肉强食力强者胜的丛林世界,顺应民心永远会处于被动。真正看清天下大势者会主动制造出民心,甚至操纵民心。

民心其实就和赴死军一样,都不过是李四改变这个时代的工具而已。

补破锅的老孙头来的晚,只能看到一大片的后脑勺,还有几杆大旗正鱼贯而过。为了不错过这千载难逢看太子的机会,索性拿修补铁锅的家什垫脚,垫起脚尖往人群里观看。

那个瘦瘦弱弱的少年就是太子了吧,怎生的如此单薄?作为上天之子的大明皇储不是应该龙骧虎步的嘛?

老孙头怎么也看不出太子和普通少年有什么不同。

太子这样的少年人真的能够挽起大明气运?把大明朝的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少年人身上,是不是太没谱儿了些?

再看太子身后那些手持铁叉的汉子,一个个精神饱满雄壮威武,衣服上的那道通体红线恍如刚刚沥血一般。荡起的杀气如同有形,让人不敢近视。

也只有见过血的百战雄兵才有如此的气势!

看见这样的一支虎贲之师,老孙头心里有底了:这才是真正扭转乾坤的力量。

虎卧龙藏隐爪牙

第九十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

天子坐明堂。

如今的太子也离开了山窝窝,终于进了“明堂”。

虽然给太子等人安排了还算不错的住所,可金求德还不敢表现的太过殷勤,毕竟现在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明朗。

南京城里有个弘光帝,这边的小县城里忽然就冒出了个大明正统,任谁的心里也清楚的很:风云将至。

弘光帝禅位于太子,脑筋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没有这个可能。

既然弘光帝不可能承认太子的正统地位,那局面就很难说了。

会不会派兵来攻打?谁也说不准。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号令黄得功黄部,解拿这个大明正统进南京,然后抛出许多“此太子为伪冒”的言论,好平息此事。

可黄得功原本就和弘光朝有这样那样的纠葛,会不会拥立这个太子依旧是个未知之数。

当年拥立弘光完全是借助军方的力量,黄得功也算是有功的,可这位靖南侯黄侯爷和弘光朝越来越远也是大伙都知道的事情。

局面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只有天知道了。

刚入驻舒城的太子立刻修书两封,让金求德派人送给南京弘光帝和在庐州滁州交界的黄得功。

金求德捧着这两封书信,就好像是抱着扇磨盘般似有千钧之重。

虽然不知道书信的内容,但是金求德知道这书信肯定是关于正统继顺的大事,闹不好整个江南就会因为这书信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无论是哪一方的势力,都不是小小的舒城县尊能够惹得起的,只能老老实实做事夹起尾巴做官……

“这世道,又要乱呐!”金老县尊提着袍子角出来,看看阴沉的天色,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按说如今不应该是暴风雨的季节吧?”

且说李四进城之后,并没有参与太子众的这些事情,而是闷着头清理本县的地籍户档,列出大户士绅的名单,甚至派人统计各大户名下的田地产业……

金老县尊不大熟悉李四惯用的手段,认为这些不过的寻常之事,也并没有在意。

不过东宫的那些人对李四的这种做法是熟的不能再熟了,这分明就是以强力手段打击地主士绅的前兆。

打击或许不能准确的形容李四的所作所为,也许该用清洗才更加贴切。

如劫匪一般把那些地主大户的积蓄家产抢光拿净,稍有不从立刻就用武力弹压。甚至在很多时候根本就是直接使用武力,比李闯当年的手段更加彻底。

从京师到庐州,李四和他的赴死军就一直是这么干的。

虽然东宫这边的人都反对李四劫匪加绑匪的强盗行径,可当时是在迁徙途中,为了保证整个迁徙队伍的利益,为了保证赴死军的战斗力和太子等人的安全,这么做勉强还能说的过去。

用李四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些大户的银钱粮米不能留给闯贼或者鞑子,咱们不抢迟早要落入敌人手中……

可现如今是在舒城,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再这么干肯定是闹的离心离德民怨沸腾。

历朝历代,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