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人狼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恐怖的人狼城-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利斯夫人在拜访青狼城的前一晚,从沙龙返家之前,曾疼爱地抱起跟在自己脚边的小狗——也就是“他”。就这样,她将那条狗带回家。这对于一心想离开沙龙的“他”而言,不啻是天大的好机会。

某天晚上,“他”趁夫人到地下室时,从她后面急速冲撞她,受到惊吓的她就从楼梯上摔了下去,脖子扭断,当场断气。于是“他”再头撞墙,特宿主裘特死亡后,再潜入夏利斯夫人的体内。

——可是没想到夏利斯夫人竟然又惨死。

虽然“他”总是处心积虑地谋划一切,但这次着实令他措手不及,因为死神早已准备向亚尔萨斯独立沙龙的成员出手。这是个令人始料未及的天大灾难。要让夏利斯夫人在众多牺牲者中逃过一劫,在这座城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而夏利斯夫人在死亡前,曾遭到不明人士袭击而受伤。呈现昏睡状态的她,躺在床上疗伤时,又再遭人夺取首级而亡。

意外实在来得太突然、太残忍了。甚至连谁是凶手也不知道。

——但一切都结束了。

这次,“他”所夺取的这个叫作提欧多尔·雷瑟的年轻尸体,一可是上等货色。好久没借宿在这么年轻的男子体内了。如何?就各方面而言,真的很棒,不是吗?也许是因为终于能够四肢灵活、行动自如,所以才特别高兴。

“他”边雀跃,边从半空中仔细观察尸体,等待雷瑟尸体上那股“魂魄”的气味完全消去。虽然“他”也能立刻潜入尸体内,但之前“魂魄”残留的体温令“他”恶心。

这种事急不得。

“他”虽然不能离开肉身太久,但多少还是有些缓冲时间。

于是随着房内空气中雷瑟的“魂魄”味消失之际,“他”也潜入了雷瑟的体内。

从天花板、墙壁、暖炉、地板、床旁,雷瑟的身体与像野兽身影的东西一起蠢蠢动着。

那影子就像被吸入似地进入雷瑟体内。

刚开始并没起什么变化。

但雷瑟那原本苍白的脸竟渐渐回复神采。嘴巴稍微开着,喉咙深处发出“咳”、“咳”的不舒服声音。唇间流出恶心的唾液。过了一会儿,可以开始微微呼吸。身体一阵痉挛,待痉挛停止,指尖也颤抖地动了起来,脸颊抽搐着,还发出呻吟声。

脉搏渐渐稳定下来。呼吸也趋于正常。

“他”又再次完美地与新宿主结合。

“他”成了提欧多尔·雷瑟。

身旁枕着“他”臂膀睡着的年轻女子,微微动了一下身体,不过也只是这样而已,她继续沉沉地睡去,完全没注意到身旁的人已经换了个人。

“他”很高兴。

活着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

一度中断的漫长故事又再度开始……

后序——为好事者而写  二阶堂黎人

(因触及内容,请先看完《恐怖的人狼城》

1

我本来就很喜欢看一些像是“后序”、“前言”、“解说”和“人与文学”之类的文章,这是阅读长篇小说时,得以休息、喘口气,因此通常我都会看个三遍以上。可是不晓得为什么,轮到自己写的书,我就无法好好说明。尤其是二阶堂兰子系列,我一心想将想要表达的事全展现于作品中,但到现在却连一篇后序也没写。不过因为这次作品的制作过程特殊,还有这篇又是完结篇,所以必须对读者交代清楚,因而特辟此页。

这部共写了四千张四百字稿纸,才完成了的《恐怖的人狼城》,是现今世界最长的本格派推理小说(本格推理)。附带一提,截至目前为止的纪录保持者为笠井洁的杰作《哲学家的密室》,大概写了两千五百张稿纸左右。世界最初的长篇推理小说《勒沪菊事件》(The Lerouge Affair),对作者加博里奥(Emile Gaboriau)而言,也是相当长的一部作品(对于朱保高比也是),不过由于作品的内容属煽情的报纸连载小说,就算单就内容层面检讨,也难以列入现代本格推理的范畴。也就是说,翻阅《恐怖的人狼城》的读者们,可以自动给自己加上一个正在阅读世界最长的本格推理小说、金氏世界纪录的荣誉勋章。

在撰写“德国篇”时,山口雅也先生曾特别提醒我,“你这次的作品搞不好会成为世界最长的推理小说,可不能用那种短篇缀成的长篇小说充数喔!”因此如各位所见,《恐怖的人狼城》遂成为一部巨作。

其实开始书写“德国篇”第一行时,我根本没有野心要写出世界最长的本格推理小说,只有“还真是非比寻常的长”的感觉。不过从整体构想一开始,我就推测自己至少会写超过三千张稿纸,因而才萌生“那就干脆写一部世界最长的推理小说”的念头。当然,我并非刻意加长内容,况且我性子本来就比较急躁,也不喜欢在作品里卖弄学问、文采。因此完成的作品绝对是剧情严谨,绝不拖泥带水。

2

关于这部《恐怖的人狼城》的发想,是从《地狱的奇术师》开始。和其他兰子系列一样,均始于大学时代。至于双子城的诡计则是来自童话〈哈梅林吹笛人〉的真相。

我从小便对〈哈梅林吹笛人〉之谜很有兴趣,因阅读阿部谨也的〈哈梅林吹笛人〉真相之谜的相关论述而触发灵感(记得当时对其所写结论十分不满)。开始着手创作“德国篇”时,才晓得阿部谨也就读于国立市国立一桥大学——他曾以主持人身份,在讨论〈哈梅林吹笛人〉真相的节目中,曾介绍自己的经历。如各位所知,兰子和黎人的身份也是一桥大学的学生。基于此,我觉得有种“好像非得写这题材”的不可思议因缘感。

当初对于以双子城为诡计的小说该如何着墨,我也相当困扰。也就是说,该以何处为事件舞台是个问题。我曾想将舞台设定在德、法国境,但当时(距今约二十年前)总觉得在现实性(小说上)缺乏说服力。虽然常有“富豪在深山盖豪宅,然后招待一堆人至此”等闭锁状态的情节设定,但这点还是让我反复思量。

不过时代在变,对出生在以喷射机为交通工具和网路时代的我们而言,世界逐渐成了地球村,大家同是地球的一分子,至少在思想上已有了很大的跃进。不过让我下定决心的关键是拜读了岛田庄司的杰作《水晶金字塔》。名侦探御手洗洁在那部作品虽活跃于国外,但却感觉不到一丝作家的踌躇,情节设定也没有任何违和感。我受到极大冲击(可说是大开眼界),于是决定一如最初所愿,将《恐怖的人狼城》的舞台设定在欧洲。

当然关于日本侦探活跃于外国舞台这点,也深受笠井洁的矢吹驱系列影响。至今还记得他在一九七九年意气风发的发表《再见天使》时,深深冲击着我的心。虽然很多人都说新本格推理的始祖为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但此说并不正确。像是《再见天使》、《夏天apocailpse》中的推理趋势,以及其特殊叙述风格,都让读者印象十分深刻,也可谓推理杰作先驱。

因此能够顺利完成这部《恐怖的人狼城》,我的内心充满了感谢,尤其是对我多方照顾的岛田庄司和笠井洁(以身为推理小说读者身份,对两位抱着“谢谢你们总是创作那么棒的作品”的满满谢意),致上最大谢意与敬意。

3

关于创作《恐怖的人狼城》的几项构思,列举如下。

◎基本上,以双胞胎般,将内容——包含页数——分为“德国篇”与“法国篇”(包含好几个事件)。

◎不论是先阅读“德国篇”,还是先阅读“法国篇”都可以。

◎是依单边事件作为另一边事件所欠缺的情报而设定。

◎“德国篇”与“法国篇”虽是分开事件,但终究是一体的故事。

虽然本格推理小说通常会在结局前插入“向读者挑战”的篇章,但其实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并不会因为这些文字而主动推理,因为想早点知道结局,难免会快速翻阅过。我这次采分册书写,是为了替合理的结局埋下伏笔。因此一举推出“德国篇”与“法国篇”,让读者有更充分的推理时间,希望各位务必思考。

以上几点可以说都有达成。不过因为“德国篇”与“法国篇”情节十分相似,同样事件持续着,自然也会考量读者有没有耐心读完全篇,因此在情节铺陈上多少有些差异。我最初设定两边的牺牲者人数一样,不过“法国篇”因一些必要情节而将内容拉长,因而才减少人数。

写完“德国篇”时,不论书封还是书腰,都刻意标上“这本书并没有解谜”这般字眼。通常推理小说一定都会解谜,所以我想若前半段像魔术般虚幻,又不解开的话又会如何?这对读者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新鲜的刺激吗?

当然光是抛出不解决的字眼是不行的,毕竟这是长篇作品,如何能够通篇保有吸引力,可说是作家的冒险。

关于此点,只有一件事令我有些遗憾。在某推理迷会志中,有人曾故意这么说:“因为这作品的谜完全无解,这点读者需注意。”一般读者会有如此感想,我能够理解(付钱买书后,居然谜团未解,多少都会抱怨吧!),但自诩为推理迷的人,居然没注意到我这番特别设计,着实让我深感悲伤(难道推理迷的水准降低了吗?还是我太高估他们的能力呢?)

分册推出的结果能够让作者在结尾前提示读者,发挥一下自我推理能力。最好的方式就像某网站上的推理小说专栏,特地设计所谓的“人狼城:直击真相会议室”。在此会议室中,在“法国篇”与“侦探篇”推出后就各自设置了两次讨论室,每次参与的盛况都超乎想像,许多读者交换各种推理与意见。对我而言,心愿能够具体实现,真的非常高兴,也是对我日后创作的宝贵意见。

4

事实上,花了相当时间书写《恐怖的人狼城》的每一部,也产生了几个弊病。其一是写完时,无法全部检证一次,因此难免会产生些细部矛盾和差池。

其二则是从开始书写到完成这段长时间内,难免会担心这部作品的部分构想被其他作家捷足先登或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