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那个休战之约不仅仅只有五年,而是……在你我各自都还处于这个位置的时候,都能不再刀兵相见。不打了……真的不打了……你死我活……又何必?”
他不能确信那一刻瞳是不是真的醉了,因为在将那个珍贵的信物推到面前时,那双脆弱的眼里又浮起了坚定冷酷的神色:那是深深的紫,危险而深不见底。
年轻的教王立起手掌:“你,答应么?
第二日醒来,已然是在暖阁内。
霍展白在日光里醒转,只觉得头痛欲裂。他撑起了身子,立刻有一双手扶住他,那个伶俐大方的丫头问道:“霍七公子醒了?”
霍展白皱了皱眉,向四周看了一下:“瞳呢?”
“瞳少爷天没亮就走了。”霜红笑了一下,“大约是怕被鼎剑阁的人看到,给彼此带来麻烦。”
霍展白吐了一口气,身子往后一靠,闭上了眼睛,仔细回忆昨夜和那个人的一场酣饮——然而后背忽然压到了什么坚硬冰冷的东西。抬手抽出一看,却是一枚玄铁铸造的令牌,上面圣火升腾。
圣火令?
那一瞬间,他只觉得头脑一清——昨夜那番对话,忽然间就历历浮现在脑海。
霜红抿唇一笑:“瞳拿走了你给他作为信物的墨魂剑,说,他会遵守与你的约定。”
“什么?墨魂剑!”他一下子清醒了,伸手摸去,果然佩剑已经不在身边。霍展白变了脸色,用力摇了摇起头,艰难地去追忆自己最后和那个人击掌立下了什么样的誓言。
“在有生之年,令中原西域不再开战。”霜红认真地看着他,将那个约定一字一字重复,“小姐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呵……是的,我想起来了。”霍展白终于点了点头,眼睛深处掠过一丝冷光。
“你不会想翻悔吧?”霜红蹙眉。
“翻悔?”霍展白苦笑。
瞳当日放七剑下山,应该是考虑到徐重华深知魔教底细,已然留不得。与其和这种人结盟,还不如另选一个可靠些的——而此刻他提出休战,或许也只是因为需要时间来重振大光明宫。
“夏浅羽他们的伤,何时能恢复?”沉默中,他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霜红迟疑了一下:“谷主说五位剑客的拇指经脉已断,就算易筋成功,至少也需三年才能完全恢复至伤前水准。”
“三年啊……”霍展白喃喃自语,“看来这几年,不休战也不行呢。”
中原和西域的局势,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全控制的。
多少年积累下来的门派之见,正邪之分,已然让彼此势如水火。就怕他们两人彼此心里还没有动武的念头,而门下之人早已忍耐不住。
而更可怕的是,或许他们心里的敌意和戒心从未有片刻消弭,所有的表面文章,其实只是为了积蓄更多毁灭性的力量,重开一战!
“如若将来真的避不了一战,”沉默了许久,霜红终于笑了,略微躬身,递上了一面回天令,“到时候,你们尽管来药师谷好了——”
“谷主说,她会像小姐一样,竭尽全力保住你们两位的性命。”
第十八章 余光
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终于过去。
在天山剑派首徒、八剑之一的霍展白接替南宫言其成为鼎剑阁阁主后,中原武林进入了难得的安宁时期。
昆仑的大光明宫在内乱后近乎销声匿迹,修罗场的杀手也不再纵横于西域,甚至,连南方的拜月教也在天籁教主逝世后偃旗息鼓,不再对南方武盟咄咄逼人。
那一战七剑里折损大半人手,各门派实力削弱,中原武林激烈的纷争也暂时缓和了下来。
仿如激流冲过最崎岖艰险的一段,终于渐渐趋于平缓。
每年江南冬季到来的时候,鼎剑阁的新阁主都会孤身来到药师谷,并不为看病,只是去梅树下静静坐一坐,喝上几杯,然后离去。
陪伴他的,除了那只通人性的雪鹞,还有一个神秘的人。
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个勤于事务的阁主。每日都要处理大批的案卷,调停各个门派的纷争,遴选英才去除败类——鼎剑阁顶楼的***,经常深宵不熄。
每次下雪的时候,他都会不可抑制地想起那个紫衣的女子。八年来,他们相聚的时日并不多,可每一日都是快乐而轻松的。
他清晰地记得最后与她有关的那一段日子里,一共有七个夜晚下着雪。
他永远无法忘记在雪夜的山谷里醒来那一刹那的情景:天地希声,雪梅飘落,炉火映照着怀里沉睡女子的侧脸,宁静而温暖——他想要的生活不过如此。
在那个下着雪的夜晚,他猝不及防地得到梦想的一切,记忆中依稀的暖意,温暖着他的生命。
如今,又是一年江南雪。
不知道漠河边的药师谷里,那株白梅是否又悄然盛开?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然而,百年之后,他又能归向于何处?
【跋】
跋涉千里来向你道别
在最初和最后的雪夜
冰冷寂静的荒原上并肩走过的我们
所有的话语都冻结在唇边
一起抬头仰望你可曾看见:
七夜的雪花盛放了又枯萎
宛如短暂的相聚和永久的离别
请原谅于此刻转身离去的我——
为那荒芜的岁月
为我的最终无法坚持
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却终究抵不过时间。
……(本卷结束) ……
碧城
第一章 碧城十二曲阑干
清晨,淡淡的雾霭笼罩着深山,山风吹来木叶清冷的香气。幽僻的山中有一座白墙黑瓦的小小道观,仿佛碧城山中点缀着的一粒小小露珠。红漆已剥落了大半的山门上,娟秀的字体写着“白云宫”三个字。
碧纱窗下,一个素衣束发的女子对着窗外的山色沉吟了许久。蘸满了墨的紫毫轻触着雪白的纸,洇开了大朵墨色的花。而她仿佛在回忆着什么,怔怔地出神,半个时辰下来,雪白的小笺上才堪堪写了几行: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临窗的女子年方韶龄,明眸皓齿,然而却穿着道家的长袍,一袭素衣一尘不染,漆黑的长发绾于玉冠内。她素手执笔,举止恬静从容,有旷然的林下之风。她对着暮山秋景出了一会儿神,方才想要把这首《春雨》继续写下去,却听到了门外急促的脚步声。
执笔的素衣女子叹了口气,随便扯过一本《玉皇心印妙经》盖住案上的《玉豀生诗集》,将写了两句的信笺收入怀中。刚搁下了紫毫,转过头来,便看见了几个惶惶不安的师妹站在门外。
“唉……这么急,有什么事情么?”女子皱了眉头问。
“华、华璎师姐,不好了……掌门师姐和六师妹她们今日下山碰上了风神会的人,结果六师妹沉不住气和他们动起手来,然后就被他们掳走了。”说话的是脾气甚急的三师妹华云。
“又是风神会的人?”华璎又皱了皱眉头。这些天来,天天听说风神会的人要来对白云宫不利,宫里上下个个如临大敌。然而,半途跟着师父出家修道的她,却不知道这个小小世外道观和那个江湖中神秘组织的恩怨由何而来。
自从七年前那个大雨之夜,还是宦家千金的她跪求云游偶遇的师父度化,静冥师父慨然应承,携她入山。此后的七年,师父虽然对她很好,却从未和她说过这个白云宫的往事。自然,她也没在意那些江湖间的恩怨。她束发皈依青灯黄卷,只是为了心灵的永久宁静。
“出了这么大的事,去和师父说了么?”沉吟了一会,她问同门。“师父今日似乎又犯头疼病了,在天心阁闭关静坐,吩咐了不可打扰。二师姐你说怎么办好?听说这次风神会来的那个人是组织里最厉害的一个,又凶又狠,我担心掌门师姐会不会被他们杀了?”华璎不过问了一句,华云却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最厉害的?”华璎这才一惊,站了起身,手指在案上不自禁地拂过,却碰落了笔架上那支湖州紫毫,“那么说,是风神双骑中的风涧月亲自来了?”
“哎呀,不是风老大。虽然他是风神会的龙头,但是最厉害的却不是他呀!”华云见二师姐到了此时还一副懵懂的神色,完全不同于掌门师姐对于江湖中事那样明了决断,也不禁急了起来,“二师姐你怎么还这么糊涂?你压根把师父再三要我们小心的那个人忘了么?”
“啊,是那个‘惊神一剑’!”华璎终于记了起来,脱口道。
华璎叹了口气,掌门大师姐华清出了事情,白云宫中以她为长,这事情,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推脱了。她虽然平日淡漠闲散,华清与她之间也多有嫌隙,但是大事临头,她却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
“他们在哪里扣住了大师姐和六师妹?”她站起了身,转到屏风后,换下了宽大的道袍,玄白两色的劲装衣服映得她柔美的脸陡然间多了几分英气。一边问,她一边抬手取下了壁间挂着的长剑,微微一抖腕,“呛”的一声,白光如同游龙般掠出,在她指间游走不定。拔剑在手,华璎低首凝视剑锋上那一缕浅碧,眉目间有肃然之色。
众位师妹都屏声敛气地看着二师姐,眼神又是佩服又是羡慕。“我们打听过了,风神会这次来的七个人,都住在钱塘城的望湖楼里。”华云有些敬畏地说。
第二章 红楼隔雨相望冷
碧城山离钱塘有一百多里路,待得赶到城里,已经是薄暮时分。
“下雨了。”陡然间,感觉有凉丝丝的东西飘落在脸上,七师妹华阳仰头看了看天。暮云四合,烟雨迷蒙,近处的湖面上腾起了淡淡的水雾,宛如梦幻。
在第一滴雨水落在脸上的时候,华璎心中震动了一下,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拨动了心中那根看不见弦。她蓦地回首看着湖面上那道植着杨柳的长堤。然而,秋柳只是萧疏地在雨前的冷风中飘摇着,甚是空寂。
雨开始下得更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