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陶钵煮了这么些年,用那陶钵煮出来的就是比用新陶钵煮的香。

现在建安各酒楼也都学了富来客栈的样子,煮一样东西的陶钵就专门煮这一样,其他的各有各的专用陶钵,用久了之后,他们就发现,这陶钵越用的年头长,煮出的东西越香,因此这些酒楼的这种陶钵如今已经成了宝贝,有专人看护的,多少钱也不肯卖。要是有哪个陶钵裂了,那也是舍不得丢的,修补修补着一样用。

邝师傅就相对忙一些,他得和另一个前年新加盟的厨师一起将几乎所有富来客栈的招牌菜都烹出来,至少有二三十种之多,所以,他们身边的帮工也是最多,围观的人也是最多的,这些人都恨不得邝大的手上慢点,再慢点,好让自己瞧清楚每一步骤。

可这些人的眼睛终究还是快不过邝大,做了这么些年,什么菜需要什么样的火候,配料要什么样的,他和帮厨们早已经配合默契,不需要再言语一声。而且,许多的配料,都是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的,一些配料,看着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其实却是大不同,比如说酱汁,现在富来客栈的酱汁可都是用晒足一百天的酱熬出来的,比起其他酒楼那些只晒了一二十天的来,其醇香要好上几倍。

再看帮厨们,烧火的只管闷头烧火,听着邝大的锅勺声,再配合着鼻子里传来的香味,手上麻利的或是添材,或是用把扇子煽着助火,或是三下两下的把灶膛里的柴火给撤了,动作有如行云流水。

配菜的呢,也是如此,耳朵听着,鼻孔闻着,根本不用往锅里看上一眼,就能很准确的递上邝大需要的配料,邝大接过来也是看都不看,直接往锅里添。恐怕这便是富来客栈为数不多的看点了。

这其中的配合默契,中间的许多环节,比如说火侯的掌握,配料的多寡,都是旁观的人看不出来的,因此,他们学了,回去做得后,最多也只能是像,而不是“是”。

孙嘉英这里一个帮手都没,全是他自己操作,因为他只做一样,不需要帮手。而且到现在为止,他还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闭目养神呢,动都没动一下。

但是,却是没人来打搅孙嘉英,而且,围在他旁边的人是最多的,谁不知道,孙小郎君几乎已经得了小东家的真传,如今又是富来总厨,他要一出手,那必定是惊天之作的,这闭目养神,或许是他在调整心情罢,会烹饪的心里都清楚,一个人的心情,那对烹出的菜肴是有着不小的影响的。

终于,孙嘉英睁开了双眼,只见他起身,招呼了两个伙计过来帮忙,将原本在地上放着的一个特大号的钵抬起放到了炉火之上,这钵如此之大,如果盛水的话,恐怕是足够百来号人一人一碗的,这在钵内已经有了大半钵的乳白色的汤,架在炉火上烧着。炉子也是特大号的。

这汤是豚骨汤,在来之前就已经煮沸过了的,又是盛放在外面包裹了厚厚棉麻的瓮里,临动手前才倒了出来,因此这时候还是热得烫嘴的,所以,不用一会工夫,钵沿就开始滋滋冒起了小汽泡,不需多久就能煮开了。

而这时候孙嘉英却是端出了一瓮不知道用什么汤汁浸泡着的米来,汤汁有些泛黄色,识货马上就猜出了那是鸡汤。奢侈啊,竟然用鸡汤来泡米,当不少人都看出了那是鸡汤后,心里不禁是啧啧赞叹,如此一泡,整个米里都已经是充满了鸡汤了,这么煮出的饭不香才怪。

但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头,孙嘉英并不是就这么把泡着鸡汤的米拿去蒸,而是将米控干汤汁后,又用清水冲了一遍,放在一边。这个动作让很多人心疼不已,那是鸡汤啊,就这么倒了,就这么还要把米冲一遍,浪费啊浪费。

一直等到陶钵中的豚骨汤沸了之后,孙嘉英这才将泡好的米倒了进去,这个时候才有人明白过来,孙嘉英这是要熬粥,而不是蒸饭,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将鸡汤给倒了,还要将米再用清水冲一遍:这米泡的时间肯定不少过两个时辰,鸡汤已经是充分的泡了进去,那鸡汤也就没什么味道了,也就没了什么保留下来的价值。用清水冲,那是不让米面上残留的鸡汤和那乳白色的豚骨汤混合了味道,在豚骨汤沸了的时候,大家已经闻出了那是豚骨汤了。

如此熬出来的粥,可以说刚入嘴是一个味道,但等到牙齿开始嚼动的时候,那又是另一种味道,两个味道基本不会相冲,妙啊,实在是妙。

但是孙嘉英这里还没完,他又取了一大块豚键子肉,先切成片,再切丝,再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有细心的注意到了孙嘉英的动作,他每切一片肉下来后,那刀就顺势的一歪,往下一拍,拍在切下来的肉片上;肉片切丝的时候也是如此,丝切丁的时候也一样,刀必定是在切好的肉上拍那么一下,或许,这是孙小郎君的习惯动作罢,大部分人这么想,但真正细心的,暗中记在心里,决定回去以后切肉也要这么来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切好的肉丁,洒了少量的友粉,淋上酒,加盐,用手抓了一会儿就放下了(一定要用手抓,千万不能用其他东西拌,用手抓的才能真正抓入味,肉才有嚼头,才会滑嫩,灰雀这里可是把自己拿手的粥给一一讲述出来了哦。),再敲了一个鸡蛋,一掰两半,两只手这么来回一倒腾,鸡蛋清就流进了肉丁里,蛋黄还留在蛋壳中。

这回孙嘉英不再用手了,改用一手端着钵,一手抓了两双筷子,抓手的地方筷子是合拢的,但前端却是分岔开来,没办法,王况教会孙嘉英的时候,才是前两天的事情,搅拌器来不及做,只能就这么替代。只见孙嘉英用那筷子在肉丁上不停的顺着一个方向搅动着,一直搅了有小半柱香的时候这才停了下来(如果家里有电动搅拌器的话,要选用可以变速的,用慢速同一方向搅动差不多五分钟左右,这样搅的肉,蛋清充分的融入了肉里,肉吃起来就脆,就滑。)。

正当孙嘉英停下了手,大家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孙嘉英却又从灶台下一个碗里取了十几个圆溜溜,橙红色的蛋黄出来,这是葬蛋的蛋黄(咸蛋黄也可,但大家买的时候注意,市面上卖的咸蛋黄很多是假的,所以,宁可去买咸鸭蛋来取蛋黄是最好,蛋黄可以做假,鸡蛋鸭蛋是绝对做不了假的,这个CCTV里有做过专门的节目,或者说,大家不喜欢咸蛋黄,用皮蛋也可以,那就是另一种味道了,类似皮蛋瘦肉粥,市面上有专门的切蛋器,可以把皮蛋切成丁),已经煮熟了的,孙嘉英用了把汤匙,将蛋黄抿碎,也放一边备用。

炉上锅里的粥还在熬着,孙嘉英却是没停下过,蛋黄才好,他又切起了姜末,葱花来,切完还是放一边备用。

这时候粥已经开始变得有些浓稠了起来,只见孙嘉英又变戏法一般的取出几十个锥栗(不用太多,按分量算,一人份有一个就好,只是取其香而已,当然,要是喜欢吃栗子的可以多放些,不过还是不要过量,栗子积食。),都是已经炒熟了的,剥壳取肉后捣碎,丢进了粥里。

还是没完,做完这些,孙嘉英又开始切起了芥菜,切得很细,切完了后又竖刀将菜丝给切成几段,也是放一边备用。

如此之多的配料,如此繁琐的程序,(其实这程序放在后世并不算复杂,多少美味的程序比这繁琐多了去了。)做出来的粥肯定是好吃得很,旁边瞅的已经开始偷偷咽起了口水,打定了主意,就呆这里哪也不去了,只等到开席的种声一敲,一定冲上去抢上一碗来,别看孙小郎君做的这满满一大钵能有百来碗的样子,可这建安能有多少人啊?要是自己出去转一圈再回来,恐怕连锅底也早被人舔了个干净。

又等了一会儿工夫,大钵里的粥已经开始咕嘟着冒着汽泡,再也不是之前那种中心开花往旁边滚的样子,这粥是熟了,熬透了,钵内散发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郁起来。

这时候孙嘉英就将早就准备好的肉丁倒了进去,用勺搅拌均匀了,再将蛋黄末和姜米也倒进去,还倒了整整一大碗的温热的酒进去,也搅拌均匀。然后是加盐,拌了后接着马上的就将切好的芥菜末也倒进去搅拌,然后他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的一块铁板往钵底下一插,就将钵和炉火隔绝了,旁边早有帮工的,早就得了指示的,一见这样,马上上来将炉内的火给掏了个一干二净。

这边孙嘉英也早就洗了手,将切好的葱花洒在了粥上,这一大钵的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大家自己做的时候,可以省略去鸡汤泡米的步骤,改用在熬粥的过程中加鸡粉,记住,是鸡粉,不是鸡精,喜欢胡椒口味的也可以加点胡椒,最后还有要注意的是盐一定要后放,要是放早了,粥就废了。)。

也就这个时候,孙嘉英才注意到了旁观的人竟然一个没动,一声不吭的盯着那一大钵的粥看,实在是他太过投入了,根本没在意到旁边有人,所以这么多人倒是把他吓了一跳,他是记得自己闭眼假寐前是没那么多人的,一下竟然增加了这么多。

见自己都做完了,那些人还是不动,就光盯着粥看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再看看材料,还有不少,就连泡的米还有两瓮,都是担心这粥自己才第三次做,怕有失手的时候,多备了的,但今天竟然出奇的顺,或许,正是二郎说的,所谓心静的效果吧。

眼看着时间还有大半时辰,再同时做两锅也是来得及,便招呼了下旁边闲着的人,也不管他是不是富来客栈的,让他们过来帮忙,这要同时做两钵,自己一个人可就有点来不及了。

顿时,大家是跃跃欲试,都想亲手操作一二,哪怕是帮着切切菜也是行的,切芥菜,切葱花,那是谁都会,不用教。

不提孙嘉英这边着手做后面的,再看遏跃跟的摊前,他今天竟然不煮羊汤了,而是架起了一个支架,烤起了全羊来,这烤全羊可不是从王况那学去的,这是他们胡人特有的做法,胡人吃羊,讲究的是大块大块的吃,煮也是大块大块的煮,烤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