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气氛令沐清有些喘不过气了,看看两位毫不退让的模样,他轻咳一声:“王,楚城疫症确实吗?”他必须找个话题出来。
这个话题并不好!
沐清马上就意识到了。
易洛听了他的问题,脸色更加冰冷:“不确实,紫华君为什么急着去见楚城令?”
白初宜皱眉,看了易洛一眼,又移开目光。
易洛冷笑:“一个机会?朕似乎忘了问紫华君,这‘一个机会’怎么算?”
这话说得诛心了。
白初宜猛地抬眼,盯着易洛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道:“臣不会提醒易庭殿下的,王可以放心。”
“那么,你要去见楚城令做什么?”易洛的脸色稍缓,但是语气仍然冰冷严厉。
白初宜眉头紧锁:“臣要问些事情。”
易洛扬眉,示意他说下去。
“王记得刺客用的剑吗?”白初宜提醒,易洛回想了一下,眼神立时一变。
“臣需要确认是否还能给这个机会!”白初宜答得平静。
沐清不太明白,想问又不敢打扰两人,满脸都是疑惑的神色。易洛正好看到,便为他解释:“那个刺客的剑是陈国军中用剑的形制。”
沐清立刻明白了。
东岚需要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人是易庭他们安排的,那么,他们就很可能是真的与陈国有勾结了。
“子纯,让袁俊派人把楚城令带到这儿来!”易洛的唇角微扬,“朕也很感兴趣!”
*****
楚城的情况尚算稳定,陆越也稍稍安心。中军护卫持令来请他时,他正用晚膳。事实上,这也是几天来他吃得最香的一顿。
一路上,陆越倒没有太担心,以为是为了疫症的事情,进了中军帐,他才觉出不对。
帐内只有易洛、白初宜与沐清三人,易洛坐在简易的桌子后面,白初宜站在靠近帐门的角落中,沐清站在易洛的身后,很不寻常的阵势。陆越有些不安了,但是,仍然不动声色地行过礼,站在原地等易洛发话。
“要朕问吗?”易洛的语气有些慵懒,陆越不解地抬眼,却听见身后白初宜淡漠的声音:“一介县令,不敢劳动王上,还是臣来问吧!”
陆越心中暗惊,知道事情不会如他开始想的那么简单了。
“楚城令。”白初宜唤了一声,陆越连忙转身,面对着白初宜行礼:“君上有何吩咐?”
白初宜并没有立刻开口,反而打量了他一会儿。陆越只觉得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仿佛刀锋,让他不敢动弹半分。
“可收到过京都的来信?”白初宜忽然出声,陆越一惊,下竟识地抬头,随即便看到白初宜更加冰冷的眼神,立刻明白,自己的神色、举动已经回答她了。
陆越不由苦笑,垂下头,打算请罪了。
“抬头看着本君!”白初宜的声音冷淡如风。陆越不得不抬头。白初宜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地问道:“刺客是陈人吗?”
陆越大惊:“当然……”只说了两个字,他便再无法说下去,一下子跪在地上,叩头请罪:“卑职该死……”
“很好!”白初宜根本没理会他的请罪,只是淡淡地说了两个字的评价。
陆越没再往下说,冷汗淋漓地将额头抵在地上,不敢动一下。
白初宜从他身边走过,到易洛面前停下,恭敬地执礼询问:“王可还有要问的?”
易洛微笑:“朕还能问什么?”
不过两个问题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已经一清二楚。
陆越已经回神,不过,神情沮丧,知道自己已一败涂地,再无反击的可能,只能沉默着。
看了易洛一会儿,白初宜淡淡地问道:“王可要尽快返京?”
“明天起程!”易洛思索了一下,的确不应再久留了,而且,这里的事情已经了结,倒是京中的局势似乎更紧张。
“臣去安排。”白初宜行礼之后,退出中军帐。
沐清不由皱眉,却听到易洛很平静地开口:“楚城令,朕也有话要跟你说。”他这才恍然。
的确,易洛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沐清暗暗叹了口气,发现自己完全猜不透白初宜的心思。据他所知,白初宜与易庭从相识,关系就相当好,可是,她居然真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给个机会,甚至于易洛有所动作都不予理会。
她到底在乎什么?
*****
柳敬华从容地品着香茗,对易庭将他冷落在一边,自己专注于看信的举动毫不在意,直到易庭放下那张只写几行字的信纸,他才搁下茶盏,缓缓地开口:“殿下,您现在有何看法?”
易庭没有说话,但是,柳敬华并未住口:“紫华君为了救王,身中三箭。那可不是一般的箭,是她自己设计的弩箭。威力如何,殿下总该记得,不需要老臣再来提醒了吧?”
易庭依旧不语,但是,却缓缓地将那张信纸在手中揉成团,用力攥着。
“殿下仍然坚持原本的看法吗?”柳敬华执着地询问,等了一会儿,却依旧没有答案,他不由皱眉:“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那位王上可是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这一次,紫华君亲自率军护卫,您认为回到京都,王会如何处理遇刺一事?”
“……舅舅已有打算。”易庭的声音有些艰涩,但是说得十分肯定。柳敬华被他的笃定吓了一跳,不过,很快便愉悦地说:“是的。殿下,您可下定决心了?”
易庭狠狠地攥紧手中的纸团,似乎想将之揉入骨血之中。
“舅舅方才说什么?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易庭似乎想笑,却终是没笑出来,只是缓缓垂下头,“紫华君也说过,我的心性过于优柔寡断了!不过,人总该有些长进吧?好歹也过去五年了……”
“这一次,你会怎么说呢?”这句话的声音极轻,只有易庭自己听到。
柳敬华觉得他说了什么,但是,他看不到易庭的神色,也没有听到声音,而且,易庭接着就抬头,很镇定地道:“好,就请舅舅按您的打算做吧!”他大喜过望,连连答应,自然也就没再追究那个小插曲。(小说迷K小说网小说迷k。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十三章京都
东岚王宫其实只是一种概括性的称呼,几乎可以指称东岚王的所有宫殿,不过一般都是指京都平奈城中的三座宫殿——雍和宫、长安宫、昌德宫。王与后妃居住的雍和宫是东岚朝廷的中心,昌德宫是座旧宫,供奉王室先祖的宗祠就在其中。长安宫却不一样,简单地说,位置偏东的长安宫是太后宫,又称东宫。 易洛即位后并未尊奉太后。他的母亲沐王后早亡,羽桓又未再立后,这种情况下,太后之位只能虚悬,不过,他仍然按例,将先王的一些后宫尊为太妃、太嫔,迁往长安宫奉养。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易洛将向来太后所用的“长安”印交给了易庭的生母柳太妃,由她负责长安宫内的诸事安排。
能被奉养在长安宫的妃嫔都是为王诞育过子女的,东岚并不禁止王子、公主探视母亲,但是,所有情况也自有宫人记录在案,定时呈报于王。
易庭来见母亲时,柳太妃虽然高兴,开始却也没太在意儿子的神色。直到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三五句,她才发现,儿子眉目间满是挥之不去的阴郁。
“怎么了?”一边让宫人退下,柳太妃一边温和地询问儿子,“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
没有外人在侧,易庭的心神一下子松懈下来,走到母亲身边,挨着母亲的腿跪下,将头轻轻地靠在她的膝盖上,却一直没有说话。柳太妃见状也没有追问,伸手抱着儿子的头,轻抚他的发鬓。
“母亲,您喜欢现在的生活吗?”易庭闷闷地问道。
柳太妃的手立刻停住了,按着他的头,好一会儿才道:“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易庭没有回答,柳太妃默默地笑了,她本是极美的,笑容更仿佛月色下绽放的昙花,却莫名地透着凄凉。
“易庭,是你舅舅要你做什么了吗?”羽桓待后宫严苛,能活下来,并且摄中宫事十余年,柳太妃绝对不是愚蠢的女人,她甚至比很多人都要清醒。
易庭没有抬头,蹭着母亲的衣裾轻轻摇头:“是儿臣想做些事情了!”
这个答案是最可怕的。柳太妃惶然变色,捧起儿子的头,看着他的眼睛,神色十分惶恐又十分担忧。
“易庭,紫华君向王效忠了,白家人从不会背叛。你要与紫华君为敌吗?”柳太妃急切地问儿子。
易庭的眼中闪过诧异,但是,他并未失色,只是很温柔地按住母亲的手,缓缓地道:“母亲,您认为紫华君会永远站在王那边?”
易庭知道,他的母亲了解很多事情——很多不能轻言的事情。
从儿子的手下轻轻抽回手,柳太妃轻抚儿子的脸颊:“易庭,你为什么认为紫华君不会遵守自己的忠诚誓言?”
易庭抿紧嘴唇,没有回答。
“易庭,你并不了解紫华君。”柳太妃轻叹,“白王与顺雅公主的女儿……她与父母太像了……我不能想像,她会背叛自己的誓言。”
“即使那个人曾令她痛不欲生,她仍然会坚守效忠的誓言?”易庭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母亲,小心地试探。
“会的。”柳太妃有些惊讶地看了儿子一眼,“我想,在紫华君看来,她与王之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他们两人的事情,绝对不会影响她为东岚所做的每一件事。”
“您是说,无论易洛做多么过分的事情,初宜都不会以此来决定与东岚有关的事情?”易庭站起身,不敢相信地问母亲。
柳太妃有些懂了,轻叹了一口气,以一种回忆的神色看着角落中摆着的金菊,很轻地道:“过分?易庭,能有多么过分呢?能比当年先王做得更过分吗?”
易庭不解地看着母亲,只觉得母亲似笑非笑的神色充满了嘲讽与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