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独立支队从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誓师出发,经过十一天的行军,走上进藏路上的第一座高山——诺木洪岗。

诺木洪岗是从青海去西藏路上的第一座高山。它是布尔汗布达山的一个重要山口,是柴达木盆地和黄河源的分水岭,海拔5200多米,也是我们进军西藏的征途上越过的第一座高山。

从兰州到西宁,在从西宁去西藏,地势一步一步的升高,人们走起路来或干起活来,虽然感到喘气乏力,但还没有上诺木洪岗的那种感觉。

在过诺木洪岗之前,高山反应虽有但并不十分明显,在过诺木洪岗时人们普遍头疼、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现象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在这片天高云阔的天地,有人烟,有田野,连成云的青稞已经发黄,菜籽也成熟了。

“开光到了。”

“开光?这名字还真有个性?”

“那里有几个藏族同胞。”

远远的,有几户藏族同胞看见了这么多的部队和牲口,都感到很惊讶,不敢和他们接触,只是远远的观望。任何成规模的东西都有震撼的一面,何况是这种成规模的军列,藏民都吓得全身僵硬。

过了开光,就正式朝着诺木洪岗进军了。开光到诺木洪岗也就是三十多里地。

天空忽然黑云密布,雷声震天,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尽管雨大、路滑,走起来很费劲,但是他们一如既往地冒雨前进。昔日无水的河床因大雨山洪暴发,而河水暴涨,拦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到了河边,一个个都傻眼了。

“这么多的骡子,如何过河呢?”

骡子大队长说道:“大家下河保护好牲口和物资安全过河。”

说着,带头跳下河去,接着十几个同志也都跳到河中,河水之深达到人的大腿根。同志们很快手拉手组成了一道人墙,其他同志则帮助拉骡子、扶驮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护送牲口和物资的安全过河。过了河以后就又是爬山。

天色已黑,大雨依然下着,山路狭窄湿滑,由于骡子之间行走相互碰撞,有的骡子的驮鞍被撞翻在地,他们还得不时将撞翻在地的驮鞍重新抬上骡背。在大雨中的山坡上抬驮鞍不是容易办得到的。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难行军,革命军终于到达了诺木洪岗山根下。

诺木洪岗是进军西藏的征途上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它海拔5200米,空气稀薄、缺氧严重。

到达诺木洪岗山根下的当天晚上不少人肚子发胀难受,牲口也肚子发胀。

“我们中了瘴气?”一个湖南的兵娃子惊恐的说道,他常听老人说云贵的苗人居住的地方瘴气弥漫,中了瘴气,肚子就会发胀难受。

“封建迷信,蛊惑军心!”班长给了他一锤子:“出发之前政委就说过,这是因缺氧导致的高山反应,正常的生理现象。”

班长说着从骡子上抱下一铁罐子,接上一根皮管,打开阀门,把皮管一头的面罩给他们。

“吸两口试试。”

这个湖南小兵将信将疑的拿着深吸两口,立刻就赶紧昏沉欲裂的脑袋缓解了很多。嬉笑颜开的说道:“这氧气还真能治瘴气!”

诺木洪岗山上常年有厚厚的白雪,山下还有两条河。所以,过诺木洪岗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上诺木洪岗山必须过山下的两条河,河水是从雪山的雪融化后的雪水,刺骨的冰冷,再加上当时天又下大雨,山洪暴发,河水不断上涨,水流喘急,给革命军过河再次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保障运送物资的安全,革命军再次义无反顾地跳进河水,组人墙、有的人拉骡子、有的人扶驮鞍,护送驮骡和物资过河。由于高原的山洪水凉刺骨,人们的脚、手都冻麻了。经过两个小时忙碌,胜利地完成了过河任务。许多人过河后腿上都裂了许多小血口子。

其次,就是要战胜严重的高原反应。由于接连大雨,路又窄又滑,又是突然爬这么高的山,加上缺氧人们行走起来呼吸困难,头疼眩晕,四肢无力,还有些反胃,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缓口气才往前走。

胸闷气短、头昏疼痛,全身乏力,走路艰难,脚显得沉重走路不停指挥。当时大家就以为是遇到了“瘴气”,于是人们纷纷开始吸“氧气”。

“这氧气消耗太快。”大队长说道。

政委说道:“还是走慢一点。听说藏人爬山都要在头上顶一块牛粪,求牛神保佑。李大帅听说后,解释说,这是为了在高原爬山不要太急,因为高原缺氧,必须慢慢走,不是什么牛神保佑。大帅也训示了,不要走的太急,我们行军虽然比在内陆平原慢来了很多,我看还是太急。”

“好吧,听你的,慢慢走。”

就这样,同志们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鼓足勇气,忍受着头疼、胸闷、气喘等困难,一步一步地继续向山顶爬去。在与“瘴气”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保持骡子的畜力,在领导的带头下,同志们都不骑骡,只是拉着骡子的尾巴,喘着粗气、一步步艰难的向山顶挺进。同志们都是第一次爬这样高的山,感受了第一次缺氧的滋味。在这些困难面前,体力稍强的同志还主动帮助体弱的同志、高原反应轻的同志帮助高原反应重的同志与“瘴气”搏斗。

由于接连下大雨,捡不到干牛粪,无燃料做饭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为了保障体力,革命军只能以炒面充饥。

全体同志经过痛苦、头疼、全身乏力的艰难折磨,终于战胜了“瘴气”,于走上诺木洪岗,到达阿拉格。革命军经受住了第一次缺氧的考验。

第五百一十一章 异想天开

1912年的秋天,在武汉三镇,在西安……在鄂州约法的统治区的各大城市,李想都发表了气势汹汹的演说,警告其他各国,特别是英国人和俄国人、日本人,还是专管自己的事情好,不要管“中国疆界以内的中国人的命运”。他咆哮说,中国人的命运纯粹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在李想的引导下,鄂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藏独反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

李想就是用这样的阵势,欢迎由英国牵线搭桥带来的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团。

英国代表为英印政府外事秘书麦克马洪(H·McMahon),并以前驻中国腾越领事罗斯(A·Rose)为中国事务助理,以驻锡金政治专员贝尔为西藏事务助理;司伦夏扎·边觉夺吉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

一群戴着红袖标的人穿梭在人流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还有军人,有的在电线杆下演讲,有的发着传单。凡是建筑物上,都贴着红色标语,高楼上,突然纷纷扬扬地雪片似的落下传单来,行人们纷纷去捡。

麦克马洪等人走在武昌的街上,夹在人堆里,他们也弯腰捡起一张传单,上面写着“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辆电车从麦克马洪等人面前开过,有几个学生吊在车门外,齐声高喊:“收复失地!打倒列强!实现国民革命!”一声高过一声,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学生们都举着小旗子,电车整个成了一座红旗招展的行进堡垒。

西藏代表夏扎·边觉夺吉万分恐惧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犹如一股雪山吹来的寒潮涌上心头。

这一点给予英国人以极大的震动。麦克马洪悄悄与罗斯、贝尔交换着眼神。

他们是知道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报告外交大臣格雷说,李想向他照会,西藏自光绪三十年英国进兵拉萨,缔结拉萨和约等于零,完全无效,并且坚持说,既然达乃是中国臣民,西藏无主约之权,只能作为地方和谈代表来武昌谈判。葛福转达李想的这些狂言,英国外交部根本不信。

北京的驻华总领事朱尔典电告格雷说:西藏不可能自保,为了防止鄂军占领西藏,英国对西藏必须放弃消极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达乃喇嘛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对西藏政府准备做出的安排有更为充分的了解”。他认为在英、中、藏之间达成一项三边协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估计如果能够促使中国放弃西康西部,就有可能换取西藏承认仍由中国派遣驻藏大臣随带卫队驻在拉萨,保持原状。他认为三方谈判即使失败,也会给英国“留下一个较好的立足点”,可以继续举行英藏谈判。在这里,朱尔典向英政府提出了一个对英国侵藏有利的解决所谓西藏问题的新方案,它是之前递给袁世凯那份备忘录的发展。它与备忘录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把中英双边协议变成了中英藏三边协议。

如今到武汉一看,才知道朱而典和格雷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而葛福的报告非但没有夸张,反而过于保守了。

麦克马洪等人不再犹疑,直往蛇山的黄鹤楼走去。

借这个黄鹤楼做主人的,不是李想,而是正是大英帝国驻汉口领事葛福。

花厅当中,还有法国美国公使。四国调停。英法美算是一家,俄国在蒙藏有其特殊利益以及野心,今天在这儿,却没有俄国公使的身影。

除了这几个洋人,在座中的,还有青年得过分的李大帅。他目光炯炯,双手扶膝而坐。身后随员都穿着黑色中山装,恭谨侍立。花厅内外,就只有葛福一个人在不住奔走,一会儿进来陪李想说几句话,一会儿到门外翘而望。

今天这个场面,就是由葛福提议促成,中英藏三方私下商榷的预备和谈。外交协议,在正式成文的时候,之前本来就有这么许多周旋往还。到了最后。不过就是签字而已。

葛福安排这次私下见面。而且向李想拍胸脯担保,没有俄国公使在内。大家有话随便说,各自立场,尽情表达,不算外交场合,不会正式成文,而各国保证以同情中方,而且足够中立的态度来给出调停意见。

李想现在是被成堆的文件烦死了,有这样的宴会,他自然欣然答应了,又不是正式外交场合,就当是探探风声,听听英国和列强态度,没什么不好的。

李想早早就到了这里。除了和葛福偶尔应酬两句,其他时候儿,一直专心对付葛福珍藏的法国葡萄酒。葛福看到李想像个暴发户一样,一口一杯“黄金液”,小心肝哗啦啦的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