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认为少帅军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    示敌以弱正是汉人惯用的招数。    等我军麻痹之后,在长安城下一举将我军……”
    突利没有说话,只是转过头来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的心理矛盾得很,一方面他认为康鞘利和赵德言的话说得十分正确,他内心也认为这很可能是少帅军诱敌深入的阴谋,联军如果继续向长安前进,恐怕是凶多吉少,最乐观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    为联军被击溃甚至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却更大。
    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停地说服自己这不是真的。    因为倘若联军就此退兵。    那么长安故城中李渊亲自率领的大约还有六万多的李阀军就毋庸置疑的彻底完蛋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自己能够率领着几千李阀军随着联军安然无恙的退回太原,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为了此次起兵,李阀军在太原以及周围的郡县先后征集了十余万士兵和大批的钱粮,如今全部打了水漂。    不但是兵源和钱粮都枯竭了,而且李阀军还欠了东突厥一大批地债。    而各郡县的税收已经是收到后年的了。    就算东突厥不逼债。    就算各方势力都不来攻打太原,只怕也会发生大规模的民变。    那么剩下的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彻底投靠东突厥了。    李世民地心理一片冰凉,但是他不甘心呀!
    当李世民看到突利征询的目光,他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挤出了一点笑容,反问康鞘利道:“国师和柱国说的话都很有道理。    只是世民有些疑惑不解。    既然少帅军想把我军引到长安,那么屈突通和麻常部正常的做法就应该是撤兵退让才是,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撤兵,相反还留下来凭城死守。    这不是有些奇怪吗?更让人费解的是,他们大规模的重创了我军,这与把我军引往长安简直就是背道而驰。    他们把他们的实力放在我们面前。    无论如何不能把这样的行动和yin*我军深入长安联系起来吧?”
    “义兄的话说得不错。    在这样地情况下。    我军只能有两个反映,一就是集中所有军队报仇。    踏平汾阴县城。    另一条就是即刻退军。    而且我也不得不承认少帅军地守城器械的确厉害,就算踏平汾阴县城,我军也只怕没有力量再南下长安了!少帅军这么做,地确不象想要在长安设伏我军!”突利皱着眉头轻轻的摇着头。
    “那二公子认为少帅军这一系列的举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康鞘利问道。
    “少帅军的真实意图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白。    我也只能在猜测一二,柱国就姑妄一听吧!”李世民冲着康鞘利笑了笑:“依我之见,此事只怕与贼首吴浩遇刺有莫大的关系。    ”
    李世民望了三人一眼。    继续说道:“各位想必也都知道,少帅军从崛起到如今总共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速度让人看的真是瞠目结舌。    这其中自然不得不归功于少帅军中的能人猛将们,可是最大的功劳则是他们的首领吴浩。    老实说,我很佩服这个人,虽然我也很恨这个人。    ”
    “吴浩自称来自海外,可谓是白手起家,初出之时,用的就是空手套白狼。    之后凭着他敏锐的目光,惊人的胆识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这人仿佛总有先见之明,每计必中,而且每次的计谋总是天马行空,让人不可琢磨。    所以这个人的确称得上是乱世奸雄。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少帅军中能人虽然不少,但是在他的光芒万丈的照耀下显得个个都是黯淡无光,尤其是那些文臣。    这也造成了少帅军中稍微重大一点的事务都需要吴浩来最后拍板。    整个少帅军中除了吴浩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勉强操控全局的。    更要命的是他到现在为止既没有称王也没有称帝,手下官员的任命基本上都是沿用隋制,而且许多官员的职责和职务根本不对等。    譬如说他手下的虚行之行使的是丞相的职权,却顶着一个洛阳总管的帽子。    又如贾闰甫明明是个文臣,可是他的头衔却是步兵第五师副师帅兼纠察部师帅,可是实际上他的职权又相当于一个副丞相,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总之一点少帅军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完整的文臣系统。    从名义上来说,基本上是各不相属,许多人从职务上看都是平级。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吴浩在的时候,也许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吴浩出事了,少帅军必定是乱成一锅粥。    ”
    “而少帅军的武将系统又如何呢?首先少帅军实行的是军政分开,武将不得插手地方上的政务,而且钱粮皆归地方上的文臣调派,这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下属叛乱的可能,对于这一点,比之杨隋要进步的多。    其二,少帅军武官中如今最高的官职就是师帅。    一个师按其编制,除了骑兵是一万人,其余都为两万人。    虽然少帅军中裴仁基、杨公卿、李靖、孟让、郝孝德等人如今实际都统领着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但是从官职上来说,真正他们直接统辖的只有他们自己的那个师。    其余部队只是临时归属他们调派而已,从官职上来说他们和那些师帅都是平级。    这样自然是有好处的,任何一个将军即便他意图不轨,他能够调动的军队也有限的很。    手上又没有钱粮,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为。    可是弊病也是明显的。    一旦吴浩不在了,那么各师帅之间职务上是平级的,这里面不可能不发生问题。    ”
    “二公子的意思是吴浩已经不在了?”  康鞘利问道:“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啊?”
    “  半个月前,吴浩遇刺的时候是家兄和数万官兵亲眼所见,想必不会有假。    当时那个反复无常、卑鄙无耻的小人王世充已经开门向少帅军纳降了,几万少帅军已然冲进长安故城,如果不是此事发生,家父恐怕已经支持不住了。    ”李世民缓缓说道:“这半月来少帅军除了和平接手了长安外,并没有什么大的举动。    既没有向外发丧,也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而且更重要的是内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内乱。    所以我认为吴浩应该还是健在的,但是我认为他很有可能伤情恶化或者至少伤势依然没有好转。    所以长安城的少帅军才无暇理会长安故城里家父的六万军队。    所以各地的少帅军才会做出各种截然相反的举动来。    因为他们现在实际上是在各自为战!”
第二十四章生不逢时其奈何
          第二十四章生不逢时其奈何
    “二公子说的也有一些道理。    按这个解释少帅军的举动倒也能说的过去。    ”  康鞘利点了点头:“那依二公子的意思,我军下一步应该如何办呢?”
    “吴浩此人野心勃勃,万一他一统中原,那他绝对不能够容忍他有一个强悍的邻居时时地在一旁虎视眈眈。    所以他和突厥必有一战,而且不打则已,战事一开,他就会竭尽全力。    ”李世民望着突利说道:“如果此次联军退兵,只要吴浩不死,那么他统一中原就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唯一不可预测的就是时间了。    可是少帅军有如此犀利的攻城武器,宋缺、杜伏威、窦建德,哪里会是他的对手?一个统一的中土无论是人口总数、军事实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东突厥的数倍。    而且如今的少帅军可以说不少士兵还是比较稚嫩的,可是那个时候情况就大大的不同了。    既然迟早都有一战。    我的意见是不如趁着吴浩不能主事之际,一鼓而下,只要抓住或者杀死了吴浩,那么少帅军就成了一滩散沙。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少帅军也许很快就会分裂成几支甚至几十支大小不等的势力。    ”
    李世民稍后又补充了一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突利脸上尽是犹豫之色。
    “我看二公子真是一心一意打着救令尊于危难之中的念头。    实在是大孝子啊!”  赵德言斜着眼睛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听得出他这是在讽刺自己为自己李阀军在做打算。
    “二公子,虽然我认为你说得确实很有道理。    但是即便如此。    长安城的坚固岂是河东和汾阴城可比?我军数倍于敌尚且攻不下河东和汾阴城,更何况攻打兵力比我们还要多地长安。    就算少帅军有些慌乱,他的将领也不至于完全丧失理智。    更何况就算我们能够攻的下长安,那也绝对不是几天之内就能够办得到的,一旦长安有难。    河东、汾阴、潼关乃至洛阳的少帅军势必蜂拥而至。    我军怎么可能还有胜算?所以我坚决反对进攻长安!”  康鞘利一脸果断。
    “柱国考虑得也对!”李世民一脸轻松,淡淡地说道:“不过我想说得是自战国开始,草原和中土就争斗不断。    草原的势力先是匈奴而后鲜卑如今是突厥。    可是无论是哪一股势力,能够占上风的时候。    只能是在中土内乱不休地时候。    战国之时,中土各国棋罗分布,匈奴那时还很弱小,但是还是能够占一些上风。    到达始皇统一中土,匈奴被打得大败,不得不退出河套,往北迁徙。    到了秦末。    中土又是内乱不休,此时匈奴才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可是一旦汉朝建立,匈奴百万大军也只在汉潮边疆威风了短短五十余年,就被汉武帝打得大败。    而且如果不是景帝之时,中土有七王叛乱,这个时间还会大大地缩短。    到了东汉末年,此时匈奴分裂之后,已经被削弱的利害。    可是中土又是大乱,它又开始能威风一阵了,而此时鲜卑更是趁乱而起。    三国归晋,中土重新统一。    可惜不久就出现了“八王之乱”,使得中土重又内乱不休,实力削减。    匈奴、鲜卑这才又得到了壮大。    之后才有了匈奴、羯、鲜卑、羌、氐。    五族入主中原。    可见只要中土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