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钱倾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钱倾天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量的七八级技师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掠去,特别是日本,这两年来不断的从国内搜刮各种高级人才。这些高级人才往往供职于一些国家的大型重工企业或者是研究类的企业,自身除了几十年积攒下的技术和经验外,对国内行业内部极其的了解,可以说是一本活着的百科全书。
    王猛记得重生前的那几年,国家采访过一位在九几年去日本的八级钳工。老人家认为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去了日本,从感情上来说就如同是汉奸一样。可是也不后悔去日本,因为在日本他,以及他的家人都受到了非常高规格的待遇,不仅仅没有繁重的工作,福利还好的一塌糊涂。
    整日里不需要有繁重的工作,每天就是看着徒弟们做事,或者在指定的企业里闲转,看到有什么不顺眼的东西随时随地可以向最高负责人汇报。而他们的汇报很快就会得到批复,还有专人来处理这些事,让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除此之外,单独的大房子,每天上班接送的车子,全免费的精美食物,免费的全日制的佣人,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跟着的翻译,还有不菲的薪水。在国内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的东西,去了日本一次性就得到了,而且还比想象的多。
    不仅仅是技术类工种,连同书法、绘画、曲艺、手工艺等高级人才也都在日本的掠夺计划之中。
    这种掠夺的行为一直持续到王猛死之前都没有停止,一方面是制度的问题。国内的大环境不适合这些高级技术工种生存,二来是心浮气躁的社会已经变味,已经不适合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了。
    有一位书法九段的日本国手说过,在国内他需要靠卖字获得微薄的收入来糊口。还要不断的开一些没有意义的会,动不动就去这里去那里做报告,应付各种领导的视察,真正留给书法的时间不多。到了日本评段后每天要做的就是随心所欲的写字,笔墨都由政府提供,每个月政府会为这些高段位的书法家提供一个为期数天的交流会,每年也会有特定的书法比赛。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卖字,不需要工作,每个月就能拿到相当于国内二十倍以上的薪水。
    王猛想到这里不由一叹,对于更多的行业内的精英他没有办法,但是对于他能触及到的,能挽救多少就挽救多少吧。(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爷爷就是八级钳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当时国企给他500多的时候,外国一些一去不复返的旅游团就来招聘了,每个月承诺4000~6000的薪水,不需要干活。我爷爷是犟脾气,楞是没去,留在了厂子里,拿着小几百块的工资。早期毛爷爷来我们这里的机械厂,就是由我爷爷负责讲解机械上的问题和回答毛爷爷的提问的,都是有老照片的。)
    张平很意外王猛的这个要求,各个国企大厂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个不停,不管是公会还是政府都已经头疼的要命了,哪里还管的上这些年纪大,脾气又臭的老家伙们?一个个恨不得都躲的远远的,连招惹都不想招惹。
    “我没有别的要求,这些政府顾不上的人才都给我吧。”王猛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不管是钳工、焊工什么的,只要达到了八级的这个条件,有多少我要多少,而且工资我管发,福利一样我来给,他们就和组织上没关系了。”
    王猛这番话让张平隐隐意识到这些人的价值,不过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你知道是没有用的,得从实际出发,现在还不是需要这些老同志们发光发热的时候,而是要他们不能继续爬在已经不堪重负的地方财政上继续吸血。王猛的要求可谓是恰到好处,张平没有理由不同意,不过他还是谨慎的回答道:“我会和领导们汇报一下,不过我认为问题不大。”
    王猛笑的很开心,咧着嘴道谢,“那就麻烦你了,这件事还请用点心。”
    张平把胸口拍的砰砰响,“没问题,明天就给你答复。”顿了顿,又道:“我这里有几家厂子的厂长委托我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王先生你看呢?”
    王猛指着秦天路说道:“我负责掏钱,其余的事情都归他管。”
    选谁的厂,收购哪些东西,怎么收,怎么支付,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谈结束的。璐蓉在平北还没有回来,而且一会也回不来,所以这些东西只能王猛自己跑。好在他现在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由头,把一切事情都丢给了秦天路搞,秦天路也甘之如饴,和几个地区的头头脑脑们一坐就是大半天。要说单纯说为了王猛,王猛就是跳楼都不会相信的,不过这种事传说了毫无意义,而且秦天路如果真的能上市委书记甚至是省委,对王猛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王猛把选择权彻底交给了秦天路,让出一部分利益来换取秦天路在仕途上更大的可能。
    一系列交换条件后,资产收购的事情终于算是尘埃落定,大量机械开始从其他城市往合州搬运,一同来的还有大量的工人。
    为了尽快的投产,王猛和秦天路以及市委书记协商了一下,在城市的西南角外面画了一大片土地,用来间杂工厂厂房苏厂宿舍。市委市政府也没有为难王猛,大笔一签就给通过了。几处被圈下来的土地上立刻破土动工,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长久电动助力车随着中视广告的滚动播放开始发力,雪花一样的订单从全国各地涌入了长久电动助力车厂,李大年看着堆的和小山一样高的订单又是欢喜,又是摇头。这么多的订单,三班倒连轴转都来不及,真希望那些新厂能早点盖起来,早一点投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新闻就是鼎盛影视传媒公司的第一部戏,要开拍了。
    王岚最先时还以为王猛是开玩笑,陈雪入学不到一周时间居然就要开镜拍戏,简直就是胡闹嘛。后来王猛一解释他才明白过来,这纯粹就是让陈雪累积经验的剧,不要求杀青的时间,可以拍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
    王岚立刻就答应了下来,并且开始运作起来。根据王猛的提示和要求,这部戏被定位为抗日题材的连续剧,在四十来集左右,一部分角色由他来选择,另外一部分角色交给中戏来决定。
    当胡熙琴带着三百万到了平北,注册了鼎盛影视传媒的时候,惊动了整个中戏。
    可以说这是中戏史上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第一年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居然就拉来了三百万的投资,这能耐简直太逆天了。特别是投资方愿意把选角这部分中大多数角色都交给中戏,对中戏来说这十分的重要。三个年级,各种演员接近两百人,全部都上是不可能的,不过轮流上到可以考虑一下。
    中戏的院长直接找到了陈雪,促膝长谈一番后,就定了了下来。
    陈雪在中戏上学的三年里,一共投拍三部电视剧,每年一部,每一部投资一百万。从剧情到演员,包括服装和道具,都由中戏来出。陈雪没有考虑太久就答应了了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整个中戏都很振奋。
    也有很多人开始猜测陈雪的背景,以及她口中的老公到底是何方神圣,几百万砸下来和玩似的,简直太土豪了吧?!对于这个问题陈雪从来不主动回答,只是应付了事,结果猜什么的都与,中戏的院长一怒,请退了两名学生后,就没什么人乱嚼舌根了。
    “第一幕,第一次,a!”
    场记打响场记板,摄像机就开始嗡嗡的工作起来,对准了远处一副解放前学生模样的人群……
    【加班加过头了,虽然迟了,不过没有拖欠】
  
第132章 巧遇

    “真巧……”
    王猛抬头看了看身边的女乘客,略一思索,笑道:“是乔小姐,人生何处不相逢,幸会。”
    乔慧呵呵的笑了起来,她好奇的瞅了瞅前后左右的客人,没有再发现什么熟悉的面孔,才略微放松了一些。作为一个市台当家花旦,虽然是奔波在前线记者这个岗位上,可是省市甚至是国内的重大新闻里,总有她的镜头出现。可以很自豪的说,在白终,在合州,最有名气的不是哪个老板、领导,而是她一个小小的记者。
    “你真的是王先生吗?”乔慧长得很漂亮,这点毋庸置疑,她惊讶起来的时候的样子也挺好看,不过王猛不喜欢,表现欲太强了让人觉得不真实。“如果不看你的样子只听你说话,我还以为身边坐着一个三四十岁的成功人士呢?!这么稳重的开场白,不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心态哟。”
    乔慧心思转动起来,她这次去平北主要是想接触一下中视二套的一位制片人。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人们也开始关心起国家的经济建设起来,中视二套的市场收视率逐步上升。二套的节目比一套更专业,覆盖面更广,内容也更新鲜,非常受大家的喜爱,是除了一套之外收视率最高的上星台。
    合州是一个小地方,在合州乔慧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如果从记者这个位置调动到主持,外人看起来可能是升职了,但是对于她来说等同于打入冷宫。为什么?合州是省会城市,老百姓都习惯收看白终省台的几套节目,市台的三套收视率简直是惨不忍睹。
    跑重大新闻还能上省台,如果到市台主持了那真是欲哭无泪,在收视率渣到极限的市台,还指望什么曝光机会和爬升的机会?
    所以乔慧打算走上层路线,看能不能调动一下,哪怕不进中视,进省台也是可以的。
    电视台这个行业对于内部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没有秘密的,原因就在于资源共享这个问题上,这也是新闻人的顽疾,一碰到什么时候那是立刻通知这个通知那个,恨不得能卖人情的都赶紧卖了。乔慧就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据说《百万富翁》这档目前收视率仅此新闻联播的娱乐节目,其制片人和资方就是合州的暴发户,据说姓王。
    合州暴发户不少,也不多,乔慧林林总总的认识不少。不敢说都认识全了,姓王的那几位她基本都认识,想来想去都没有这个能耐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